长生殿①,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②,在地愿为连理枝③。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第半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从诗题看,这篇作品就是歌“长恨”,但是为什么“长恨”呢?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出 来,而是通过对故事的铺叙,一层层地展现出来,让读者自己去揣摩,去品味,去感受。 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对这首诗的主题就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这篇作 品主要表现了李、杨之间坚贞的爱情,描写二人死别后绵长的相思之“恨”;另一种观点 认为,此诗前一半着力批判唐玄宗“重色”误国,后一半对李杨爱情大加歌颂,是多主 题;还有一种看法,认为这篇作品主要是对唐玄宗重色误国的讽喻,前一半写“恨”之7 ①〔长生殿〕天宝元年(742)造,又名集灵台,是祭神的宫殿,在华清宫。②〔比翼鸟)据说产于南方,雌雄并 飞 ③〔连理枝〕两株树木树干相抱,枝叶相连
因,后一半写“长恨”本身,“恨”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之“恨”。 白居易的创作意旨和这篇作品的主题究竟是什么?同学们可以根据作品本身和相关文 献资料作出自己的理解。下面,我们从讽喻的角度,对《长恨歌》的主旨进行探讨,以供 参考。 从作品结构上看,全诗可以“惊破《霓裳羽衣曲》”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分别 写安史之乱发生之前和之后的唐玄宗、杨玉环。 8 诗歌的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看似很寻常,实际上起着提纲挈领、统领全篇意 旨的作用,为全诗定下了一个情感基调。男主人公“汉皇”(即唐玄宗)身为一国之君, 不是“重贤思治国”,而是“重色思倾国”,作者的褒贬态度不言而喻。而杨贵妃自然就是 那“倾国”之色。其中,诗人对唐玄宗的描写都是围绕“重色”二字来写的,写李、杨之 间的欢乐,和写一般男女之间正常的爱情所采取的角度和词汇,有明显的不同,笔端所及 週之处无不透露出作者对李、杨荒淫生活的暴露和批评之意 修 作品的后半部分,就由他们的放纵淫乐写到“长恨”本身了。乐极生悲,乐极生恨。 唐玄宗与杨贲妃沉湎欢娱,不理朝政,终于导致了国家倾覆的政治悲剧,冋时也造成了他 们天人永隔的爱情悲剧。诗中并没有抒写唐玄宗对国家倾覆的深刻悔恨,而是大量铺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古描写他和杨贵妃之间天人永隔的悠悠情思、绵绵“长恨”似乎是在歌颂他们之间坚贞不 代渝 渝的爱情。但是当悲剧的制造者,最终也成为了悲剧的主角时,就更应该回过头来思考这 一悲剧的起因了。 所以,从这篇作品的结构和意脉看,作者无不是围绕着对“汉皇重色思倾国”的讽喻 和批判展开的。其中诗歌后半部分对李、杨爱情的描写虽然很感人,但是由于悲剧正是由 他们自己造成的,所以作者和读者的同情心也就容易被鉴戒之心和批判之意所冲淡 除了作品本身,我们还可以从陈鸿同时创作的传奇小说《长恨歌传》看出白居易的创 作意旨。陈鸿的《长恨歌传》中说他的创作意图是:“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 垂于将来也。” 当然,我们阅读和欣赏这样的长篇诗歌,也要充分认识到其思想意旨的丰富性,情感 表现的艺术性,而这也正是其超出一般作品之上和耐人寻味之处
自上析 湘夫人① 屈原 帝子②降兮北渚③,目眇眇④兮愁予⑤。袅袅⑥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蘋①兮 骋望⑧,与佳⑨期⑩兮夕张⑩。鸟何萃◎兮蘋③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⑩有芷⑩兮澧①有兰,思公子心兮未敢言。荒忽⑩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麇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②,夕济③兮西潋。闻佳人兮召 予,将腾驾兮偕逝③。筑室兮水中,葺③之兮荷盖。荪⑦壁兮紫⑧坛⑨,播③芳椒③兮成堂 桂栋③兮兰③,辛夷③楣③兮药⑥房。罔③薜荔⑧兮为帷⑨,擗蕙榜⊕兮既张。白玉兮为 镇畛,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畛。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 门。九嶷⑨缤③兮并迎,灵③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③兮江中,遗③余棵③兮澧浦。塞③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 骤③得,聊逍遥兮容与③。 第白半 ①选自王泗原《楚辞校释》(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屈原(约前340一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 曾任左徒、三间大夫。《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和汉代贾谊等人的诗赋,西汉刘向辑,东汉王逸作章句 意 对古书的分析解释)。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 逆 辞》.后世因此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湘夫人》是湘水男神和女神互相表达思慕之词。古代楚国沉,湘志 一带,有祭祀男女水神之俗;后以舜为湘君(湘江水神),以舜二妃(娥皇、女英)为湘夫人。屈原以他独有的艺术情思 对原有的传说、民俗、歌词去粗取精,整理润饰,创作为乐歌。在迎神赛会上,由扮演二神的巫现(男女巫师)对唱,又 有众巫伴唱配舞。②〔帝子)天帝的女儿,指湘夫人,③〔渚〕水边的浅滩。④[眇眇( miromiro)向 人论世 远看的样子。⑤[愁予)使我发愁。⑥〔袅袅)微风吹拂的样子。①((n)草名,多生在秋季沼泽 地。③〔骋望)纵目远望。⑨〔佳佳人,指湘夫人。下文“佳人”同 ⑩〔期)约会 ①〔张)张 设罗帐。⑩(萃)聚集。①〔蘋)水草,@〔罾(z6ng)鱼网。①〔沅)沅水.⑩C芷(m) 香草名。即白芷,①(澄(m水。心(公子指湘君,(荒忽)迷迷糊糊的样子。(潺湲 ( chanyuan)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水商)水边 ②〔江皋〕江边,②〔济)渡水。②〔灌(shi) 水边。②(偕逝〕同去。〔葺(q)〕编草盖房子 ④〔荪(sn)香草名。②〔紫)紫贝 ②(坛)庭院。③播)散布。③〔芳椒)芳香的椒树子。②〔栋)屋梁。③[榱(6)屋椽。 ⑨〔辛夷香木名,又叫做木笔。③〔相(me)门上的横梁,⑥〔药)香草名,就是自芷,③(罔)通 网”,这里作编织讲。③〔薜荔(bi))香草名。③帷〕围在四边的帐幕。⑩〔(p)剖开。 ①〔楊(mian)作“幔”讲,帐顶。⑩〔镇)压席子的东西。④〔疏散布。@〔石兰)香草名 ④〔缭)缠绕(杜衡)即杜若,香草名。@〔实)充满。④〔馨)散布较远的香气。的〔庑(w) 厢房。〔九嶷〕山名,在湖南,这里指山神。③〔缤〕众多。〔灵)指九嶷山上的众神。一说指湘夫 人 ③〔快(me)衣袖。④〔遗(we)赠送,⑤棵(dd)汗衫。⑥〔塞(qian)采摘 汀(ing)水中平地。⑤〔骤轻易,一下子⑨(容与)从容自在的样子
探究·讨论 背诵这篇作品 诵读提示:1.此诗为男(湘君)女(湘夫人)对唱的乐歌。2.《楚辞》中的语助词“兮”字,往 往表示节拍的停顿,是衬字。此诗中“兮”字的位置和《离骚》不一样,不是在句末,而是在句中, 将五言句分为前三后二两个节拍,或将四言句分为前二后二两个节拍,节奏较之《离骚》迁缓。3.注 意把握作品中男女主人公幽怨、哀婉的情感基调。 10 二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 1.帝子降兮北渚 2.与佳期兮夕张 3.罾何为兮木上 4.蛟何为兮水裔 5.朝驰余马兮江皋 6.葺之兮荷盖 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说说下列诗句的含义 1.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2.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3.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楊兮既张。 4.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四思考下面的问题,理解作品的主旨 1.有人说,屈原在《湘夫人》中所表现的男女水神欢会难期、思而不见的爱情悲剧,实际上是他 自己不为楚王所知的身世悲剧的曲折反映(参见“相关链接”中王逸、刘勰语)。你同意这一说法吗? 试查找有关资料,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阐述你的理由。 2.第三段,详细描绘了湘君为湘夫人用各种香草装饰爱果的过程和步骤,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3.说说此诗开头所渲染的环境气氛,对于全诗所起的作用 五比兴是《诗经》等民歌体作品常用的艺术手法,此诗中也用了一些即景起兴的问句,如湘君 所唱“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湘夫人所唱“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这些问句和他 们要表达的爱情有什么关系? 相关链接 、《九歌》的创作缘起 《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 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城,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 因为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讽谏。 (王逸《楚辞章句·九歌序》) 二、后人对《九歌》之评述 第○ 《九歌》《九辩》,綺靡以伤情。 (刘勰《文心雕龙·辨骚》 (《九歌》中的)这些神道们一实际是神所“凭依”的巫们—按照各自的身份,分班表演着程 度不同的哀艳的或悲壮的小故事,情形就和近世神庙中演戏差不多。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楚辞编》)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