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Computer Networks and Applications 课程编号:1612111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适用专业:农学(农业信息技术) 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 其中实验学分:0.5学分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从整体上有一个较清晰的了解,掌握计 算机网络操作和日常管理、维护的最基本方法: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动态,理解Interet与Intranet 的基本概念:了解局域网与广域网的基本组成,掌握局域网的组网方法:了解常用网络互连设备的 特性及其在终连接中的作用.理摇TL语言及1va语言的基本结物,堂握d而设计的基本衬得 了解常用网络服务器的类型及其基本原理:通过相应的实验教学,使学生掌 网络连接的方法, 能使用网页设计工具开发简洁、实用的网站。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学时分配 序号 章名 讲 实 讨 习 其 授 机 论 它 计 1 计算机网络概述 2 2 Internet/Intranet概述 6 3 网络技术基础 6 2 Q 4 网络实用技术 4 4 5 网络应用技术 6 4 10 6 网路应用制作技术 6 4 10 7 常用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 4 8 计算机网络安全及管理技术 4 9 网络设计与综合布线系统 2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2学时) 1、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用途: (2)理解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3)掌握计算机网络概念,网络的拓扑结构,OSI七层模型。 2、教学基本内容 1
1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Computer Networks and Applications 课程编号:1612111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适用专业:农学(农业信息技术) 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 后续课程:电子商务、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总 学 分:3.0 学分 其中实验学分:0.5 学分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从整体上有一个较清晰的了解,掌握计 算机网络操作和日常管理、维护的最基本方法;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动态,理解 Internet 与 Intranet 的基本概念;了解局域网与广域网的基本组成,掌握局域网的组网方法;了解常用网络互连设备的 特性及其在网络连接中的作用;理解 HTML 语言及 Java 语言的基本结构,掌握网页设计的基本过程; 了解常用网络服务器的类型及其基本原理;通过相应的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网络连接的方法,并 能使用网页设计工具开发简洁、实用的网站。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序号 章 名 学时分配 讲 授 实 验 上 机 讨 论 习 题 其 它 小 计 1 计算机网络概述 2 2 2 Internet/Intranet 概述 6 2 8 3 网络技术基础 6 2 8 4 网络实用技术 4 4 8 5 网络应用技术 6 4 10 6 网络应用制作技术 6 4 10 7 常用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 4 4 8 计算机网络安全及管理技术 4 4 9 网络设计与综合布线系统 2 2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2 学时) 1、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用途; (2)理解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3)掌握计算机网络概念,网络的拓扑结构,OSI 七层模型。 2、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具有通信功能的批处理系统: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计算机网铬系统。 二、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三、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 分布式数据处理。 第二节计算机网络的类型与特点 一、计算机网络的类 距离划分:按配置划分:按对数据的组织方式划分:幸按通信传播方式划分。 二、计算机网络的特 第三节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链路 :◆通路 第四节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 一、协议的定义 二、开放 系统互连参考模 每层的名称及作用 第五节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三、服务质量 分类:标注:优先级设置 第二章Internet/Intranet概述 (8学时) 1、教学基本要求 (I)了解Interet发展与应用,连入Internet的方法: (2)理解IPv6的新特性及地址表示: (3)掌握TCP/P协议,Internet体系结构,IP地址原理及域名应用。 2、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Internet基础知识
2 第一节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具有通信功能的批处理系统;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 二、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三、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 *网络硬件;网络软件。 四、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用途 *共享资源;*数据通信;分布式数据处理。 第二节 计算机网络的类型与特点 一、计算机网络的类型 *按信息传输的距离划分;按配置划分;按对数据的组织方式划分;*按通信传播方式划分。 二、计算机网络的特点 第三节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一、拓扑的概念 二、基本术语 *节点;*链路;*通路。 三、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 *总线结构;*环型结构;*星型结构;*树型结构;#网状结构。 第四节 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 一、协议的定义与组成 *协议的定义;*协议的组成;协议的特点。 二、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OSI *#模型每一层的名称及作用。 第五节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一、带宽 二、时延 三、服务质量 分类;标注;优先级设置。 第二章 Internet/Intranet 概述 (8 学时) 1、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 Internet 发展与应用,连入 Internet 的方法; (2)理解 IPv6 的新特性及地址表示; (3)掌握 TCP/IP 协议,Internet 体系结构,IP 地址原理及域名应用。 2、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Internet 基础知识 一、Internet 的基本概念 二、Internet 的发展历史 三、Internet 的应用
远程登陆: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电子公告板:全球信息网。 四、我国Internet的 的健震史:我国emt的现状 五、金字工程 ranet的基本概念:Intranet的特点:Intranet的应用。 七、下一代互联网 第二节Internet的基本技术 二、TOP/IP协议 ◆TCP/P协议的基本概念:TCP/P协议簇:◆TCPP协议与OSI参考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 TCP与P协同工作:高层协议与TCPAP连接。 三、IP地址 P地址的组成:P地址的类型:#子网:*子网掩码。 四、域名 计算机的命名: *域名系统的结构:*域名系统与P地址的关系:域名服务器。 翻 置协议 8IP组播技术的概念:IP组播地址和组播组:组播协议。 八、P安全性 第三节IPv6基础知识 三专的6地址类 P6地址表示 第四节连入Internet 三、宽带方 无线局域网简介:*硬件条件:系统设置。 3、实验内容 实验一、建立对计算机网络的印象(2学时)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实验内容:参观互连网络中心 实验目的与要求:在教师指导下组织有关“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的讨论,建立起计算机网络初步的 概念,以及互连网络平台组成的大致概念。 注意要点:无 第三章网络技术基础 (8学时) 3
3 远程登陆;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电子公告板;全球信息网。 四、我国 Internet 的建设与发展 我国 Internet 的建设与发展历史;我国 Internet 的现状。 五、金字工程 六、Intranet 的基本概念 *Intranet 的基本概念;Intranet 的特点;Intranet 的应用。 七、下一代互联网 第二节 Internet 的基本技术 一、Internet 的体系结构 *Internet 体系结构的特点;应用 TCP/IP 技术实现网络互连;使用中间计算机实现网状。 二、TCP/IP 协议 *TCP/IP 协议的基本概念;*#TCP/IP 协议簇;*TCP/IP 协议与 OSI 参考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 TCP 与 IP 协同工作;高层协议与 TCP/IP 连接。 三、IP 地址 *IP 地址的组成;*IP 地址的类型;#子网;*子网掩码。 四、域名 计算机的命名;*域名系统的结构;*域名系统与 IP 地址的关系;域名服务器。 五、网络地址翻译技术 六、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七、IP 组播技术 8IP 组播技术的概念;IP 组播地址和组播组;组播协议。 八、IP 安全性 第三节 IPv6 基础知识 一、IPv6 的新特性 二、IPv6 地址 *IPv6 地址表示;IPv6 地址类型。 三、IPv4 向 IPv6 的过渡 第四节 连入 Internet 一、窄带拨号方式 二、准宽带方式 三、宽带方式 无线局域网简介;*硬件条件;系统设置。 3、实验内容 实验一、建立对计算机网络的印象(2 学时)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实验内容:参观互连网络中心。 实验目的与要求:在教师指导下组织有关“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的讨论,建立起计算机网络初步的 概念,以及互连网络平台组成的大致概念。 注意要点:无 第三章 网络技术基础 (8 学时)
1、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虚拟网络技术及虚拟专用网,全双工交换式局域网: (2)理解交换式局域网实现的方法 (3)掌握CSMA/CD技术,MAC帧,网卡与通信介质的连接,中继器、网桥、路 由器、网关等的作用。 2、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以太网络 波侦听多路访 原理 三、MAC帧 幸的格式地址字段 四、以太网卡的构成 五、网卡与通信介质的连接 粗缆收发器:细缆连接:·网卡与双纹线的连接:网卡与光纤的连接:无线网卡的连接。 六、以太网组网示例 第二节网络互连与实现技术 二:险连技水 *概念:*作用。 三、网桥 ◆网桥的功能:网桥的种类。 四、路由器 、交、网老原理:自治系统和浴重一 八、网络互连示例 第三节交换式局域网 动态交换 三、三层交换技 四、高层交换技术 第四层交换技术:第七层交换技术。 五、全双工交换式局域网 第四节虚拟网络技术 一、虚拟网络的实现与性能 ◆VAN的实现方法 :虚拟网络的优点:虚拟网络间通信。 二、虚拟网络配置示例 第五节虚拟专用网(VPN)
4 1、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虚拟网络技术及虚拟专用网,全双工交换式局域网; (2)理解交换式局域网实现的方法; (3)掌握 CSMA/CD 技术,MAC 帧,网卡与通信介质的连接,中继器、网桥、路 由器、网关等的作用。 2、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以太网络 一、以太网体系结构 二、带有碰撞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 CSMA/CD *CSMA/CD 的概念;*CSMA/CD 的工作原理。 三、MAC 帧 *帧的格式;地址字段。 四、以太网卡的构成 五、网卡与通信介质的连接 粗缆收发器;细缆连接;*网卡与双绞线的连接;网卡与光纤的连接;无线网卡的连接。 六、以太网组网示例 第二节 网络互连与实现技术 一、网络互连技术 二、中继器 *概念;*作用。 三、网桥 *网桥的功能;网桥的种类。 四、路由器 *路由器工作原理;自治系统和路由选择协议。 五、网关 六、防火墙 七、缓冲器 八、网络互连示例 第三节 交换式局域网 一、交换的基本概念 二、交换的实现方法 静态交换;*动态交换。 三、三层交换技术 四、高层交换技术 第四层交换技术;第七层交换技术。 五、全双工交换式局域网 第四节 虚拟网络技术 一、虚拟网络的实现与性能 *VLAN 的实现方法;虚拟网络的优点;虚拟网络间通信。 二、虚拟网络配置示例 第五节 虚拟专用网(VPN)
一、虚拟专用网络的实现 VPN网络安全:VPN的主要优点。 三、w的功能 四、V的业务分类 3、实验内容 实验二、网络设置(2学时)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实验内容:局域网及拨号网络的设置 实验目的与要求:了解TCP/IP协议的作用,掌握局域网和拨号网络设置的过程。 注意要点:无 第四章网络实用技术 (8学时) 1、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高速以太网的特点,ATM网络的局域网仿真,Cable Modem,SDH网络, 全光网等: (2)理解FDDI操作原理,ATM规程,X25网络技术等 (3)掌握FDDI网络的结构,FDDI网络的优点,ATM的基本概念及信元格式, ADSL的概念与类型。 2、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高速以太网络技术 100Base一T快速以太网 三、干兆位G 4:100Base-FX bit)以太网 三、万兆位(10 Gigabit)以太网 第二节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0I)网络 二F01网络的结 的 本概念 的点 第三节ATM高速网络技术 元格式 四、AW网络的局域网仿真 第四节X.25与帧中继网络连接 5
5 一、虚拟专用网络的实现 *隧道技术;VPN 网络安全;*VPN 的主要优点。 二、VPN 的功能 三、VPN 使用的协议 四、VPN 的业务分类 3、实验内容 实验二、网络设置(2 学时)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实验内容:局域网及拨号网络的设置。 实验目的与要求:了解 TCP/IP 协议的作用,掌握局域网和拨号网络设置的过程。 注意要点:无 第四章 网络实用技术 (8 学时) 1、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高速以太网的特点,ATM 网络的局域网仿真,Cable Modem,SDH 网络, 全光网等; (2)理解 FDDI 操作原理,ATM 规程,X.25 网络技术等; (3)掌握 FDDI 网络的结构,FDDI 网络的优点,ATM 的基本概念及信元格式, ADSL 的概念与类型。 2、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高速以太网络技术 一、100Base-T 快速以太网 100Base-TX;100Base-T4;100Base-FX。 二、千兆位(Gigabit)以太网 三、万兆位(10 Gigabit)以太网 第二节 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网络 一、FDDI 网络的结构 二、FDDI 网络的基本概念 三、FDDI 的操作原理 四、FDDI 网络的优点 第三节 ATM 高速网络技术 一、ATM 的基本概念 二、ATM 的信元格式 三、ATM 规程 四、ATM 网络的局域网仿真 第四节 X.25 与帧中继网络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