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Research Methods of Rural Development) 课程编号:1612124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活用专业:农村区域发展 先修课程:区域经济学 后续课程:农村发展规划 总学分:2.5学分其中实验学分:0.5学分 教学目的与要求: 农村发展研究方法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它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农村发 展的实践开展科学研究的工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堂握农村发居研究方法的基本概 念、原理、方法和技巧,提高研究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科学 深入地了解农村社会 本课程结合各章的教学内容,以理论教学和课外实习等形式,通过积极参与,使学生切 实掌握农村发展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学时分配 序号 章名 讲实上讨习其小 授验机论题它计 1 绪论 4 4 2 农村发展研究框架 6 3 资料搜集方法1:文献法与观察法 42 6 A 资料搜集方法2:访谈法与问卷法 8 5 资料搜集方法3:实验法 4 4 6 农村发展研究的其它方法 4 4 7 资料的整理、分析与报告撰写 44 8 8 农村发展研究中的参与性方法】 4 8 第一章绪论(4学时) 1、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农村发展研究背景:农村发展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2)理解农村发展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农村发展研究方法的结构和特点: (3)掌握农村发展研究的涵义:农村发展研究方法的特点:参与式发展与 传统发展方法论的比较。 2、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农村发展研究概述
1 农村发展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Research Methods of Rural Development) 课程编号:1612124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适用专业:农村区域发展 先修课程:区域经济学 后续课程:农村发展规划 总学分:2.5 学分 其中实验学分:0.5 学分 教学目的与要求: 农村发展研究方法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它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农村发 展的实践开展科学研究的工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农村发展研究方法的基本概 念、原理、方法和技巧,提高研究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科学、深入地了解农村社会。 本课程结合各章的教学内容,以理论教学和课外实习等形式,通过积极参与,使学生切 实掌握农村发展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序号 章 名 学 时 分 配 讲 授 实 验 上 机 讨 论 习 题 其 它 小 计 1 绪论 4 4 2 农村发展研究框架 4 2 6 3 资料搜集方法 1:文献法与观察法 4 2 6 4 资料搜集方法 2:访谈法与问卷法 4 4 8 5 资料搜集方法 3: 实验法 4 4 6 农村发展研究的其它方法 4 4 7 资料的整理、分析与报告撰写 4 4 8 8 农村发展研究中的参与性方法 4 4 8 第一章 绪论(4 学时) 1、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农村发展研究背景;农村发展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2)理解农村发展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农村发展研究方法的结构和特点; (3)掌握农村发展研究的涵义;农村发展研究方法的特点;参与式发展与 传统发展方法论的比较。 2、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农村发展研究概述
一、发展研究与农村发展研究 幸发展的涵义:◆发展研究的涵义:◆农村发展研究的涵义 二、衣村发展研究的背景 和平与发展:全球化:现代化 第二节农村发展研究的目的与任务 一、*农村发展研穷的目的 二、农村发展研究的基本任务 第三节农村发展研究方法的基本体系 一、农村发展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发展研究方法论演变:发展研究方法的创立:*样实证主义与反实证主义之争 二、◆农村发展研究方法的结构 三、*农村发展研 方法的特点 四、*参与式发展与传统发展方法论的比较 第二章农村发展研究框架(6学时) 1、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2)理解农村发展研究的基本程序: (3)掌握发展研究设计要点。 2、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科学研究的程序 一、收集(发现)事实 解释问题:成立假设:界定总体 二、解释事实 三、作为社会制度的科学 第二节农村发展研究的基本程序 一、选择课题 课题选择的意义:课题选择的原则 二、提出研究假设 辨析问题:#提出研究假设: 三、选择研究方法和准备实施 方法选择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假设的论证与研究方法选择:# 参与式研究与实践方法的选择问题:准各实施 四、实施 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分析 五、课题的总结 撰写研究报告
2 一、发展研究与农村发展研究 *发展的涵义;*发展研究的涵义;*农村发展研究的涵义 二、农村发展研究的背景 和平与发展;全球化;现代化 第二节 农村发展研究的目的与任务 一、*农村发展研究的目的 二、*农村发展研究的基本任务 第三节 农村发展研究方法的基本体系 一、农村发展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发展研究方法论演变;发展研究方法的创立;*#实证主义与反实证主义之争 二、*农村发展研究方法的结构 三、*农村发展研究方法的特点 四、*参与式发展与传统发展方法论的比较 第二章 农村发展研究框架(6 学时) 1、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2)理解农村发展研究的基本程序; (3)掌握发展研究设计要点。 2、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科学研究的程序 一、收集(发现)事实 解释问题;成立假设;界定总体 二、解释事实 三、作为社会制度的科学 第二节 *农村发展研究的基本程序 一、选择课题 课题选择的意义;课题选择的原则 二、提出研究假设 辨析问题;#提出研究假设; 三、选择研究方法和准备实施 方法选择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假设的论证与研究方法选择;# 参与式研究与实践方法的选择问题;准备实施 四、实施 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分析 五、课题的总结 撰写研究报告
第三节社会研究设计 一、◆研究类型 描述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横剖研究与纵贳研究: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二、*研究方法 统计调查:实地研究:实验:文献研究 三、#研究方法的讨论 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资料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四、分析单位与研究 内容 #分析单位:研究内容;*#层次缪误与简化论 五、*#研究方案的设计 3、实训内容 实训一、发展研究的方法体系与基本程序 实训目的:通过实训,使学生了解发展研究的方法体系与一般程序,促进方法技术程序化意 识。使学生掌握课题选择的方法,能根据实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课题:能根据课题提 出研究假设,进行假设的操作化,能独立地熟练地设计研究方案。 实训内容:发展研究课题的提出及其重要性的认识:课题选题:研究假设提出:假设操作化: 研究方案设计。 第三章资料搜集方法1:文献法与观察法(6学时) 1、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文献法和实地观察法在研究中的作用:文献的类型: (2)理解文献法和文献的特点:农村发展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农村发展研 究方法的结构和特点:文献法和实地观察法的特点: (3)掌握文献法和实地观察法的实施方法,包括减少观察误差的方法。 2、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文献法 一、文献法 概念:特点:在农村发展研究中的作用 二、文献 文献的概念:现代文献的特点:文献的分类 三、收集文献 原则:方法:文献资料的获取: 四、评价 #文献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第二节实地观察法 一、实地观察法的概念与种类 概念:特点:种类 二、实地观察法的实施
3 第三节 社会研究设计 一、*研究类型 描述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二、*研究方法 统计调查;实地研究;实验;文献研究 三、#研究方法的讨论 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资料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四、分析单位与研究内容 #分析单位;研究内容;*#层次缪误与简化论 五、*#研究方案的设计 3、实训内容 实训一、发展研究的方法体系与基本程序 实训目的:通过实训,使学生了解发展研究的方法体系与一般程序,促进方法技术程序化意 识。使学生掌握课题选择的方法,能根据实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课题;能根据课题提 出研究假设,进行假设的操作化,能独立地熟练地设计研究方案。 实训内容:发展研究课题的提出及其重要性的认识;课题选题;研究假设提出;假设操作化; 研究方案设计。 第三章 资料搜集方法 1:文献法与观察法(6 学时) 1、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文献法和实地观察法在研究中的作用;文献的类型; (2)理解文献法和文献的特点;农村发展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农村发展研 究方法的结构和特点;文献法和实地观察法的特点; (3)掌握文献法和实地观察法的实施方法,包括减少观察误差的方法。 2、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文献法 一、文献法 概念;特点;在农村发展研究中的作用 二、文献 文献的概念;现代文献的特点;文献的分类 三、*收集文献 原则;方法;文献资料的获取; 四、评价 *#文献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第二节 实地观察法 一、实地观察法的概念与种类 概念;特点;种类 二、实地观察法的实施
#实地观察的一般原则:*程序与技巧 三、减少观察误差 #观察误差的产生原因:◆减少观察误差的途径与方法 四、评价 实地观察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3、实训内容 实训二、资料搜集的文献法与观察法 实训目的:通过文献检索,指导学生在了解文献法的含义、特点,掌握常用的文献资料搜集 方法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通过观察实训,使学生能够比较准确地筝握观察 法的相关理论、知识,并能独立完成具体的观察操作过程。 实训内容:文献法应用:针对小组选课题运用多种途径查找文献,写出文献综述:观察法(包 括非参与式观察和参与式观察)应用:能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作好观察技术等准备,做到减 少观察误差。 第四章资料搜集方法2:访谈法与问卷法(8学时) 1、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访谈法和问卷法的作用 (2)理解访谈法的特点:两种方法的评价:访谈法技巧:问卷设计技巧。 (3)掌握访谈法的类型:访谈法的程序:问卷的设计、实施步骤。 2、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访谈法 一、访谈法的概念与特点 概念:特点 二、*#访谈法的类型 标准化访谈和非标准化访谈:集体访谈与个别访谈: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 三、访谈法的程序与技巧 访谈前的准备:进入访谈现场:预备性谈话:正式访谈 四、◆评价 访谈法的优点:访谈法的缺点 第二节问卷法 一、问卷法的概念与特点 概念:特点 二、◆#问卷的设计、实施步骤 问卷的一般结构:问卷设计的步骤:问卷实施步骤: 三、#问卷主体的设计技巧 问卷的设计:问卷的表述:回答方式及说明 四、◆评价 问卷法的优点:问卷法的缺点 3、实训内容
4 #实地观察的一般原则;*程序与技巧 三、 减少观察误差 #观察误差的产生原因;*减少观察误差的途径与方法 四、评价 实地观察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3、实训内容 实训二、资料搜集的文献法与观察法 实训目的:通过文献检索,指导学生在了解文献法的含义、特点,掌握常用的文献资料搜集 方法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通过观察实训,使学生能够比较准确地掌握观察 法的相关理论、知识,并能独立完成具体的观察操作过程。 实训内容:文献法应用:针对小组选课题运用多种途径查找文献,写出文献综述;观察法(包 括非参与式观察和参与式观察)应用:能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作好观察技术等准备,做到减 少观察误差。 第四章 资料搜集方法 2:访谈法与问卷法(8 学时) 1、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访谈法和问卷法的作用。 (2)理解访谈法的特点;两种方法的评价;访谈法技巧;问卷设计技巧。 (3)掌握访谈法的类型;访谈法的程序;问卷的设计、实施步骤。 2、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访谈法 一、访谈法的概念与特点 概念;特点 二、*#访谈法的类型 标准化访谈和非标准化访谈;集体访谈与个别访谈;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 三、访谈法的程序与技巧 访谈前的准备;进入访谈现场;预备性谈话;正式访谈 四、*评价 访谈法的优点;访谈法的缺点 第二节 问卷法 一、问卷法的概念与特点 概念;特点 二、*#问卷的设计、实施步骤 问卷的一般结构;问卷设计的步骤;问卷实施步骤; 三、#问卷主体的设计技巧 *问卷的设计;问卷的表述;回答方式及说明 四、*评价 问卷法的优点;问卷法的缺点 3、实训内容
实训三、访谈法 实训目的:通过实训,学习和掌握访谈法的相关技术和技巧:提高个别访谈和组织与主 持集体访谈的能力和技巧, 实训内容:个别访谈应用(包括电话访谈和面对面的访谈)与集体访谈应用:录像观摩 法:模拟实训法:情景预设法:角色扮演法: 实训四、问卷法 实训目的: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问卷法的一般程序及问卷设计的一般步骤,能够独立 完成问卷法从问卷设计到整个方法的运用 实训内容:1、围绕小组选题设计调查问卷:包括问卷设计的原则、应注意的问题: 卷表的一般结构:问题与答案的选择,问题措辞,问题数日与排列次序。2、围绕小组选盟 实施问卷调查:包括问卷的发送方式:实地运用问卷进行结构式访谈的方法与技巧:问卷的 回收,无效问卷的判断与处理。 第五章资料搜集方法3:实验法(4学时) 1、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实验法的意义和作用,科学实验的一般逻辑。 (2)理解实验法的控制与设计。 (3)掌握实验法的实施步骤。 2、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实验及其基本要素 一、实验法的意义和应用 社会研究方面:社会经济研究方面 二、实验法的定义与特征 三、科学实验的一般逻辑 一般结构:*逻辑 第二节控制 一、◆#实验的效度问题 内在效度:外在效度 二、实验控制 *#控制的两个重要内容:实验控制:◆控制实验的三个步骤 第三节设计 一、#实验设计的功能与常见问题 二、◆基本实验设计 三、两个实验研究案例 第四节实施、结果验证与评价 一、实验的实施 实验法的程序和计划拟订:实验进行时的工作:实验结束时的总结工作及实验报告的编 5
5 实训三、访谈法 实训目的:通过实训,学习和掌握访谈法的相关技术和技巧;提高个别访谈和组织与主 持集体访谈的能力和技巧。 实训内容:个别访谈应用(包括电话访谈和面对面的访谈)与集体访谈应用:录像观摩 法;模拟实训法;情景预设法;角色扮演法; 实训四、问卷法 实训目的: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问卷法的一般程序及问卷设计的一般步骤,能够独立 完成问卷法从问卷设计到整个方法的运用。 实训内容:1、围绕小组选题设计调查问卷:包括问卷设计的原则、应注意的问题;问 卷表的一般结构;问题与答案的选择,问题措辞,问题数目与排列次序。2、围绕小组选题 实施问卷调查:包括问卷的发送方式;实地运用问卷进行结构式访谈的方法与技巧;问卷的 回收,无效问卷的判断与处理。 第五章 资料搜集方法 3:实验法(4 学时) 1、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实验法的意义和作用,科学实验的一般逻辑。 (2)理解实验法的控制与设计。 (3)掌握实验法的实施步骤。 2、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实验及其基本要素 一、实验法的意义和应用 社会研究方面;社会经济研究方面 二、实验法的定义与特征 三、科学实验的一般逻辑 一般结构;*逻辑 第二节 控制 一、*#实验的效度问题 内在效度;外在效度 二、实验控制 *#控制的两个重要内容;实验控制;*控制实验的三个步骤 第三节 设计 一、#实验设计的功能与常见问题 二、*基本实验设计 三、两个实验研究案例 第四节 实施、结果验证与评价 一、实验的实施 实验法的程序和计划拟订;实验进行时的工作;实验结束时的总结工作及实验报告的编 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