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期中语文试卷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积累运用(3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反刍(chu)折叠(die)嘈(cao)杂瘦骨嶙峋(xun) B.裨益(bi)撂开(lido)找茬(cha) 雕镂(1ou) C.徘徊(pai)木屐(j1)瑕疵(ci) 进溅(bing) D.锃亮(zeng)粗粝(li) 积攒(cuan)潜移默化(qian)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就这样,竞赛搞得轰轰烈烈,增产节约的战场越来越开阔,工人们的劲头越来越大 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的研究、了解传统 文化 C.两位优秀的有三十年教龄的我校的语文老师被选为市人大代表 D.没有谁不能不被最美老师张丽莉的英雄事迹感动。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问题在于,有了“过”,是任其自由发展,还是从“过”中吸 取教训,变“过”为前进的动力。 B.很多东西溢满了我的心:草木、鸟兽、云彩等……,成为内心的永恒 C.在飞机翱翔于蓝天之前,有谁相信人类能在云海漫步?在电话诞生之前,有谁相信远隔千 里能够自由交谈?然而无数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梦想竟都变成了现实。 D.参加比赛的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充满朝气,具有奉献精神。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 A.李明的父母对他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这不,昨天他妈又给他送衣服和牛奶来了 B.在“课内比较学”活动中,郭老师的课讲得惟妙惟肖,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 C.他在填高考志愿的时候,总是见异思迁,既想报清华大学,又想报北京大学。 D.懵懵懂懂的孩子们在成长中,会跌跤,会犯错,请善待孩子们吧,别对他们吹毛求疵 下面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安恩和奶牛》是丹麦小说家约翰尼斯·延森的作品,文中的老太太对奶牛的精神需求的 理解与呵护,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并把这种慈爱做到了极致。 B.冰心小诗独具韵味,据说深受德国大诗人泰戈尔的影响。《母亲》寄情于物,《纸船》触景
七年级期中语文试卷 (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积累运用(38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 反刍.(chú) 折叠.(dié) 嘈.(cáo)杂 瘦骨嶙峋.(xún) B.裨.益(bī) 撂.开(liào) 找茬.(chá) 雕镂.(lòu) C.徘.徊(pái) 木屐.(jí) 瑕疵.(cī) 迸.溅(bìng) D.锃.亮(zèng) 粗粝.(lì) 积攒.(cuán) 潜.移默化(qiǎn)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 ) A.就这样,竞赛搞得轰轰烈烈,增产节约的战场越来越开阔,工人们的劲头越来越大。 B.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的研究、了解传统 文化。 C.两位优秀的有三十年教龄的我校的语文老师被选为市人大代表。 D.没有谁不能不被最美老师张丽莉的英雄事迹感动。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问题在于,有了“过”,是任其自由发展,还是从“过”中吸 取教训,变“过”为前进的动力。 B.很多东西溢满了我的心:草木、鸟兽、云彩等……,成为内心的永恒。 C.在飞机翱翔于蓝天之前,有谁相信人类能在云海漫步?在电话诞生之前,有谁相信远隔千 里能够自由交谈?然而无数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梦想竟都变成了现实。 D. 参加比赛的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充满朝气,具有奉献精神。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 分) ( ) A.李明的父母对他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 ....,这不,昨天他妈又给他送衣服和牛奶来了。 B. 在“课内比较学”活动中,郭老师的课讲得惟妙惟肖 ....,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 C.他在填高考志愿的时候,总是见异思迁 ....,既想报清华大学,又想报北京大学。 D.懵懵懂懂的孩子们在成长中,会跌跤,会犯错,请善待孩子们吧,别对他们吹毛求疵 ....。 5.下面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 分) ( ) A.《安恩和奶牛》是丹麦小说家约翰尼斯·延森的作品,文中的老太太对奶牛的精神需求的 理解与呵护,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并把这种慈爱做到了极致。 B.冰心小诗独具韵味,据说深受德国大诗人泰戈尔的影响。《母亲》寄情于物,《纸船》触景
生情,都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激与回报之情 C.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在《往事依依》一文中深情回忆了她看画、读书、上课的一些往事 引导读者热爱读书、热爱学习 D.《卖白菜》中的“我”虽然为了心痛心爱的白菜、为了报复挑剔的买菜老太,故意多算 一毛钱,但从结尾“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一句中我们还是可以读出一个孩子的纯真与 善良。 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个语段,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西山在朦胧中涂抹了一层娇红,轮廓渐渐清晰起来 ②在它们的翅膀底下,晚夜已到最艳丽的时刻 ③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 ④那娇红中又透出一点蓝,显得十分凝重。 ⑤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看见寒鸦万点 A.⑤①②③④ ④B.④⑤①③② ③②①④ ②①④⑤③ 7.根据拼音补出文段中的汉字。(4分) 秋天,我们读着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在文学的殿堂里 chang yang。翻开《千 家诗》,诗作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xuan丽的色彩:“红紫芳菲”、“橙黄橘绿”、“白鹭 上青天”,令人眼花liao乱,心旷神怡:聆听于漪老师的谆谆教导—一要多读书,读好书, 才能感受文学潜移墨化的力量,并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跻身世界名校哈佛……秋天,这是 个收获的季节。 8.用诗文原句填空。(9分) 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②青山有幸埋忠骨, ③求剑若此 月中霜里斗婵娟。 ⑤梅雪争春未肯降, ⑥念天地之悠悠, 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冷露无声湿桂花
生情,都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激与回报之情。 C.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在《往事依依》一文中深情回忆了她看画、读书、上课的一些往事, 引导读者热爱读书、热爱学习。 D.《卖白菜》中的“我”虽然为了心痛心爱的白菜、为了报复挑剔的买菜老太,故意多算 一毛钱,但从结尾“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一句中我们还是可以读出一个孩子的纯真与 善良。 6.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个语段,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①西山在朦胧中涂抹了一层娇红,轮廓渐渐清晰起来。 ②在它们的翅膀底下,晚夜已到最艳丽的时刻。 ③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 ④那娇红中又透出一点蓝,显得十分凝重。 ⑤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看见寒鸦万点。 A.⑤①②③④ ④B.④⑤①③② C.⑤③②①④ D.②①④⑤③ 7.根据拼音补出文段中的汉字。(4 分) 秋天,我们读着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在文学的殿堂里 cháng yáng。翻开《千 家诗》,诗作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 xuàn 丽的色彩:“红紫芳菲”、“橙黄橘绿”、“白鹭 上青天”,令人眼花 liáo 乱,心旷神怡;聆听于漪老师的谆谆教导——要多读书,读好书, 才能感受文学潜移墨化的力量,并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跻身世界名校哈佛……秋天,这是 一个收获的季节。 8.用诗文原句填空。(9 分) ① ,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②青山有幸埋忠骨, 。 ③求剑若此, ? ④ ,月中霜里斗婵娟。 ⑤梅雪争春未肯降, 。 ⑥念天地之悠悠, 。 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 ⑧ ,冷露无声湿桂花
⑨不应有恨 9.语文实践活动。(4分) “在全国各地打造“城市形象”的背景下,扬州市积极投入其中。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以 “扬州的城市形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①.在“维护交通秩序,提升大理形象”的活动中,你作为一名志愿者,在学校附近路口 维持交通秩序。当绿灯已转为红灯时,一个阿姨牵着孩子准备横穿马路,你认为这 做既不文明又很危险,就拦住这位阿姨说:“(2分) ②.去年李文同学参加市作文大赛,名落孙山,他很沮丧。语文老师只对他说一句话:“这 会过去的。”今年,李文同学又参加市作文大赛,获得一等奖,他可高兴了。这时语文老师 还是只对他说一句话:“这会过去的。” 请问,语文老师去年说的话和今年说的话:“这会过去的。”各表达了什么意思?(2分) 10.名著阅读。(4分) ①《小王子》作者是国作家 。(2分) ②在《小王子》中,小王子遇到了狐狸,狐狸让小王子驯养它,并且告诉小王子一个秘 它叮嘱小王子不要忘记:对被你驯化了的 你们之间互相不可缺少。(2分 二、阅读理解(49分) (一)阅读诗歌,完成第11-12题。(5分) 秋夜曲 张仲素① 丁丁滑水②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遁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注:①张仲素,中唐诗人。其诗多为乐府歌词。②漏水:漏壶(古代计时工具)滴水 11.请描述诗歌前三句所描绘的景象。(3分)
⑨不应有恨, 。 9.语文实践活动。(4 分) “在全国各地打造“城市形象”的背景下,扬州市积极投入其中。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以 “扬州的城市形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①.在“维护交通秩序,提升大理形象”的活动中,你作为一名志愿者,在学校附近路口 维持交通秩序。当绿灯已转为红灯时,一个阿姨牵着孩子准备横穿马路,你认为这么 做既不文明又很危险,就拦住这位阿姨说:“(2 分) ②.去年李文同学参加市作文大赛,名落孙山,他很沮丧。语文老师只对他说一句话:“这 会过去的。”今年,李文同学又参加市作文大赛,获得一等奖,他可高兴了。这时语文老师 还是只对他说一句话:“这会过去的。” 请问,语文老师去年说的话和今年说的话:“这会过去的。”各表达了什么意思?(2 分) 10.名著阅读。(4 分) ①《小王子》作者是 国作家 。(2 分) ②在《小王子》中,小王子遇到了狐狸,狐狸让小王子驯养它,并且告诉小王子一个秘 密: 。它叮嘱小王子不要忘记:对被你驯化了的, 你们之间互相不可缺少。(2 分) 二、阅读理解(49 分) (一)阅读诗歌,完成第 11-12 题。(5 分) 秋夜曲 张仲素① 丁丁漏水②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注:①张仲素,中唐诗人。其诗多为乐府歌词。②漏水:漏壶(古代计时工具)滴水。 11.请描述诗歌前三句所描绘的景象。(3 分)
12.“征衣未寄莫飞霜”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2分)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13-16题。(14分) 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习政事,初参知政事③,入朝堂,有朝士③于帘内指之日:“是 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 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⑨,蒙正日:“若知其姓名,则终生不能复忘,故不如无知也,不 问之何损?″时人皆伏其量 【注释】①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②朝士:中央官员。③同列:同在朝廷做官的同事。 ④诘:责问。⑤穷问:彻底追究。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是小子亦参政耶( ②罢朝 ③蒙正遽止之( ④故不如无知也 14.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其”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若知其姓名 A.先自度其足(《郑人买履》) B.遽契其舟(《刻舟求剑》) C.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D.必细察其纹理(《幼时记趣》) 1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1分) 同列犹不能平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若知其姓名,则终生不能复忘。(2分) ②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2分)
12.“征衣未寄莫飞霜”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2 分)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 13-16 题。(14 分) 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习政事,初参知政事①,入朝堂,有朝士②于帘内指之曰:“是 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③怒,令诘④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 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⑤,蒙正曰:“若知其姓名,则终生不能复忘,故不如无知也,不 问之何损?”时人皆伏其量。 【注释】①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 ②朝士:中央官员。③同列:同在朝廷做官的同事。 ④诘:责问。⑤穷问:彻底追究。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是.小子亦参政耶 ( ) ②罢.朝 ( ) ③蒙正遽.止之 ( ) ④故.不如无知也 ( ) 14.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其”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 分) ( ) 例句:若知其姓名 A.先自度其足 (《郑人买履》) B.遽契其舟(《刻舟求剑》) C.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 D.必细察其纹理(《幼时记趣》) 1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1 分) 同 列 犹 不 能 平 16.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①若知其姓名,则终生不能复忘。(2 分) ②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2 分)
17.本文赞扬了吕蒙正怎样的品格?(2分) (三)阅读《南方的冬天》完成18-22题。(14分) ①半片黄叶落下,我听到一丝生命枯萎的声音。是的,雁子又要南飞了,树权上又只 剩下了枯枝,泉水渐渐干涸,寒意悄然袭来,这一切都告诉我,冬天到了。 ②在我看来,冬天是最不浪漫的季节,特别是南方的冬天,它看不到北方的银装素 裹,冰天雪地;也看不到西部的万里荒漢,悄无人声。南方的冬天永远都只是一片萧条之 色。天很冷很冷,却不带一丝湿润,漫入骨髓的冰凉仿佛要把身体的所有温暖都抽去,只 留下如干絮般散漫的冷,一团一团的塞在胸肺间。在这样的季节里,人的思维都会被冻住 什么情感,浪漫会在刹那间被抛之九霄云外。在这样的境况下,难以提起一丝好兴致,哪 怕偶尔有所属望,也会很快被扔到记忆的角落里。 ③站在户外,轻轻的嘘一口气,一团白雾衰着一份温暖袅袅升空,在半空中伸展, 氤氩( y i ny un),半晌又汇入了干冷的空气。刚刚燃起的一点希望有破灭了,消失得轻 悄而又平静,仿佛从来就不曾有过,又恍惚有过这么一份特别的湿润。小树长成大树,到 了冬天便成了老树,老树枝丫交错,只有几片稀稀落落的叶子点缀着生命的痕迹。树皮微 显焦黄,仿佛在火上烤了许久,煎熬得失了神采,半卷曲着好像随时都会坠地。 ④夏日里花叶田田的荷塘,此时都只剩下了根根枯杆,片片残叶。早已没了衔露含珠 的风韵。寒风轻播,枯荷残叶,仿佛悄悄的诉说着昔日美艳,又仿佛轻轻暗江着如今没落。 倘若再来一场冷雨,更催花落,倒符了李义山“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心境 ⑤南方的山向来不如北方的高大巍峨,到了冬日更失了往日的润朗,只留下了略带 灰蒙的身影悄然耸立于天地间。默守着一份寂静。倘若在北方,来一场大雪,将群山覆盖 上一层苍茫的白色,那又是一副磅礴的好图景,巍芒间孕育着新的希望。只可惜南方无雪 如同土丘半散漫开的小山零零落落的点缀在辽阔的江汉平原上,山间便只剩下松柏苍翠的 影子,但绿色都如同带着一层霜,淡绿中隐隐的泛出青灰。远望去仿佛被飞扬的尘土覆住 了 ⑥站在江边,这才发现昔日里的天塹而今只剩下了窄窄的一道灰链,昔日里浪拍千石 的江畔现下已是波澜不兴。江水仿佛被冻住了,连东注的流速都似乎被停住了,一切都现 着一片死寂
17.本文赞扬了吕蒙正怎样的品格?(2 分) (三)阅读《南方的冬天》完成 18-22 题。(14 分) ①半片黄叶落下,我听到一丝生命枯萎的声音。是的,雁子又要南飞了,树杈上又只 剩下了枯枝,泉水渐渐干涸,寒意悄然袭来,这一切都告诉我,冬天到了。 ② 在我看来,冬天是最不浪漫的季节,特别是南方的冬天,它看不到北方的银装素 裹,冰天雪地;也看不到西部的万里荒漠,悄无人声。南方的冬天永远都只是一片萧条之 色。天很冷很冷,却不带一丝湿润,浸入骨髓的冰凉仿佛要把身体的所有温暖都抽去,只 留下如干絮般散漫的冷,一团一团的塞在胸肺间。在这样的季节里,人的思维都会被冻住, 什么情感,浪漫会在刹那间被抛之九霄云外。在这样的境况下,难以提起一丝好兴致,哪 怕偶尔有所愿望,也会很快被扔到记忆的角落里。 ③站在户外,轻轻的嘘一口气,一团白雾裹着一份温暖袅袅升空,在半空中伸展, 氤氲(yīnyūn),半晌又汇入了干冷的空气。刚刚燃起的一点希望有破灭了,消失得轻 悄而又平静,仿佛从来就不曾有过,又恍惚有过这么一份特别的湿润。小树长成大树,到 了冬天便成了老树,老树枝丫交错,只有几片稀稀落落的叶子点缀着生命的痕迹。树皮微 显焦黄,仿佛在火上烤了许久,煎熬得失了神采,半卷曲着好像随时都会坠地。 ④夏日里花叶田田的荷塘,此时都只剩下了根根枯杆,片片残叶。早已没了衔露含珠 的风韵。寒风轻摇,枯荷残叶,仿佛悄悄的诉说着昔日美艳,又仿佛轻轻暗泣着如今没落。 倘若再来一场冷雨,更催花落,倒符了李义山“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心境。 ⑤ 南方的山向来不如北方的高大巍峨,到了冬日更失了往日的润朗,只留下了略带 灰蒙的身影悄然耸立于天地间。默守着一份寂静。倘若在北方,来一场大雪,将群山覆盖 上一层苍茫的白色,那又是一副磅礴的好图景,巍芒间孕育着新的希望。只可惜南方无雪, 如同土丘半散漫开的小山零零落落的点缀在辽阔的江汉平原上,山间便只剩下松柏苍翠的 影子,但绿色都如同带着一层霜,淡绿中隐隐的泛出青灰。远望去仿佛被飞扬的尘土覆住 了。 ⑥站在江边,这才发现昔日里的天堑而今只剩下了窄窄的一道灰链,昔日里浪拍千石 的江畔现下已是波澜不兴。江水仿佛被冻住了,连东注的流速都似乎被停住了,一切都现 着一片死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