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积累运用(3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倏忽(shu)发绺(1i) 颓唐(tui) 鲜为人知(xian) B.憎恶(e) 惩罚( cheng)弓弦(xidn)人声鼎沸(fei) C.脑髓(sui) 恣情(zi) 殷红(yin)长篇累牍(du) D.收敛(lian)攒聚(cuan)脊梁(j1) 蹑手蹑脚(nie)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华山的深处人迹罕至,到处弥漫着缥缈的雾气,或许这里还隐藏着一个美丽的故事 B.一夜过去,看到眼前被暴雨冲垮的桥梁,大家都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C.《西游记》以它独特的思想和艺术魅力,让每一个接触它的同学手不释卷。 D.会议现场万籁俱寂,习近平总书记正在第四届核安全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淡泊,是人生态度,表现了一种平和;淡泊,是人生境界,表现了一种超脱 B.我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 C.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鲁迅而骄傲? D.时时补充新知识才能使心灵澄澈,正如诗中所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日新月异的技术,使体育迷无须紧盯电视屏幕也能随时观看到最新的比赛赛况。 B.一个人约束自己的言行,不仅要靠严明的纪律,还要靠自身的品德修养。 C.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学校开展了“绿色网络”进校园。 D.忽视母语修养,会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日渐逐步消退 5.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普》叙事简洁,没有冗笔;刻画人物,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向我们描摹出一位勤奋 刻苦、刚毅果断的南宋政治家形象 B.《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一部,课文《童年的朋友》节选自其中,从“我 一个孩子的视角描写人物,表现了“我”对母亲的热爱与感激之情。 C.贾平凹的《月迹》按照盼月、寻月、议月的顺序结构全文,展现了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和可贵的 童心童真,奶奶的形象也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D.《社戏》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都以童年生活为题材,表现 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希望回到大自然中寻求快乐的心情。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清风拂过,细纱在空中荡开,又滑下来
江苏省扬州市 2016-2017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积累运用(34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 ....的一组是(2 分) A.倏忽(shū) 发绺.(liǔ) 颓.唐(tuí) 鲜.为人知(xiǎn) B.憎恶.(è) 惩罚(chéng) 弓弦(xián) 人声鼎沸(fèi) C.脑髓.(suǐ) 恣情(zì) 殷红(yīn) 长篇累牍(dú) D.收敛(liǎn) 攒.聚(cuán) 脊梁(jí) 蹑手蹑脚(niè)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 分) A.华山的深处人迹罕至 ....,到处弥漫着缥缈的雾气,或许这里还隐藏着一个美丽的故事。 B.一夜过去,看到眼前被暴雨冲垮的桥梁,大家都面面相觑 ....,不知如何是好。 C.《西游记》以它独特的思想和艺术魅力,让每一个接触它的同学手不释卷 ....。 D.会议现场万籁俱寂 ....,习近平总书记正在第四届核安全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 ....的一项是(2 分) A.淡泊,是人生态度,表现了一种平和;淡泊,是人生境界,表现了一种超脱。 B.我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 C.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鲁迅而骄傲? D.时时补充新知识才能使心灵澄澈,正如诗中所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2 分) A.通过日新月异的技术,使体育迷无须紧盯电视屏幕也能随时观看到最新的比赛赛况。 B.一个人约束自己的言行,不仅要靠严明的纪律,还要靠自身的品德修养。 C.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学校开展了“绿色网络”进校园。 D.忽视母语修养,会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日渐逐步消退。 5.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赵普》叙事简洁,没有冗笔;刻画人物,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向我们描摹出一位勤奋 刻苦、刚毅果断的南宋政治家形象。 B.《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一部,课文《童年的朋友》节选自其中,从“我” 一个孩子的视角描写人物,表现了“我”对母亲的热爱与感激之情。 C.贾平凹的《月迹》按照盼月、寻月、议月的顺序结构全文,展现了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和可贵的 童心童真,奶奶的形象也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D.《社戏》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都以童年生活为题材,表现 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希望回到大自然中寻求快乐的心情。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正确的一项是(3 分) ①清风拂过,细纱在空中荡开,又滑下来
②这雨丝,是漓江之畔的苗女刚刚从碧水中拎起的那缕柔柔细细的纱 ③然后悄悄洒向扁舟,洒向村落,洒向群山 ④她伸展开手臂,轻轻地把细纱挂向云端 ⑤春雨如丝 A.⑤①②④③B.⑤②④①③C.⑤②④③① ⑤①④②③ 7.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扬州的市民,真是幸福的市民。早晨起,迎着朝阳、踏着晨露:黄昏后,披着霞光、沐浴斜阳, 市民们漫步在小河边,静坐在小桥下,ling听着城市跳动的心声,倾听小河诉说的故事。 chang徉 于大自然特别恩ci扬州市民的这一片绿色的大地上,盛赞之情禁不住从心中涌出,就如站在大自然 时空之立交桥上,常有一种跨越了时间sui道的欢愉。 一节选自《水写的扬州》 8.默写。(每空1分,共9分) (1)……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 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 连结起来 (《童年的朋友》) (2)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 继续前 进 (《一面》) (3)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4)太祖怒, ,普颜色不变, (《赵普》) (5)《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既写出山色的秀美,又表现诗人忘却一切世俗烦恼的句子是: 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7分) 【材料一】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专家疾呼:“让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不少地方中 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课,每周1课时。 【材料二】目前,全世界己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400多所孔子学院。有关部门选取《弟子 规》《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中国传 统文化走向世界。 (摘引自“新浪网”) (1)在中小学开设国学教育课,有人肯定但也有人反对,你持什么观点?请简述理由。(3分)
②这雨丝,是漓江之畔的苗女刚刚从碧水中拎起的那缕柔柔细细的纱 ③然后悄悄洒向扁舟,洒向村落,洒向群山 ④她伸展开手臂,轻轻地把细纱挂向云端 ⑤春雨如丝。 A.⑤①②④③ B.⑤②④①③ C.⑤②④③① D.⑤①④②③ 7.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 分) 扬州的市民,真是幸福的市民。早晨起,迎着朝阳、踏着晨露;黄昏后,披着霞光、沐浴斜阳, 市民们漫步在小河边,静坐在小桥下,líng 听着城市跳动的心声,倾听小河诉说的故事。cháng 徉 于大自然特别恩 cì扬州市民的这一片绿色的大地上,盛赞之情禁不住从心中涌出,就如站在大自然 时空之立交桥上,常有一种跨越了时间 suì道的欢愉。 ——节选自《水写的扬州》 8.默写。(每空 1 分,共 9 分) (1)……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 ,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 连结起来, …… (《童年的朋友》) (2)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 ,继续前 进。 (《一面》) (3)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4)太祖怒, ,普颜色不变, 。(《赵普》) (5)《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既写出山色的秀美,又表现诗人忘却一切世俗烦恼的句子是: , 。 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7 分) 【材料一】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专家疾呼:“让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 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不少地方中 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课,每周 l 课时。 【材料二】目前,全世界已有 l00 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 400 多所孔子学院。有关部门选取《弟子 规》《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中国传 统文化走向世界。 (摘引自“新浪网”) (1)在中小学开设国学教育课,有人肯定但也有人反对,你持什么观点?请简述理由。(3 分)
(2)读了“材料二”,你有什么感想?(2分) (3)学校向来访的外国某孔子学院的学生赠送国学经典,请你从《论浯》《唐诗三百首》《西游记》 等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拟写一句推荐语。(2分) 示例:《水浒传》一一从传奇的故事中感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英雄群像。 、阅读理解(53分) (一)阅读诗歌,完成第10题。(5分) 阙题 (唐)刘慎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释]①“阙”同“缺”,此诗原题在流传过程中遗失。②每:每当。 10.(1)白云深处,清溪岸边,山路蜿蜒,柳条掩映,体现了“读书堂”环境之 (请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2分)。 (2)诗人善于从感官的角度表现景物的特点,请以颔联为例作出分析。(3分)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1-14题。(17分) 任贤 魏征,钜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临黄。武德末,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阴相倾夺,每劝 建成早为之谋。 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 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 访以政术。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 竭其力用。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 贞观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太宗尝谓曰:“卿罪重于中钩°,我 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于卿者乎?
(2)读了“材料二”,你有什么感想?(2 分) (3)学校向来访的外国某孔子学院的学生赠送国学经典,请你从《论浯》《唐诗三百首》《西游记》 等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拟写一句推荐语。(2 分) 示例:《水浒传》——从传奇的故事中感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英雄群像。 二、阅读理解(53 分) (一)阅读诗歌,完成第 10 题。(5 分) 阙 题 ① (唐)刘慎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②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释]①“阙”同“缺”,此诗原题在流传过程中遗失。②每:每当。 10.(1)白云深处,清溪岸边,山路蜿蜒,柳条掩映,体现了“读书堂”环境之 。 (请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2 分)。 (2)诗人善于从感官的角度表现景物的特点,请以颔联为例作出分析。(3 分)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 11-14 题。(17 分) 任贤 魏征,钜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临黄。武德末,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①阴相倾夺,每劝 建成早为之谋。 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 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②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 访以政术。征雅③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 竭其力用。又劳④之曰:“卿 ⑤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 贞观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⑥。太宗尝谓曰:“卿罪重于中钩⑦,我 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于卿者乎?
【注】①【隐太子】唐高祖李渊长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追封他为息王,谥“隐”,史 称“隐太子”。②【擢】提拔,提升。③【雅】一向,向来。④【劳】抚慰。⑤【卿】对人表示亲 热的称呼。⑥【多所弘益】意思是对治理国家有很多重大的帮助。⑦【中钩】春秋时,齐公子小白 与公子纠争位,管仲辅佐公子纠。一次,管仲用箭射中公子小白的衣带钩。后公子小白获胜,即住, 这就是齐桓公,他以管仲为相 1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太宗既诛隐太子: (2)太宗尝谓曰: (3)普少习吏事: (4)及次日临政: 1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太祖乃悟 乃以瓦布之 B.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普又以其人奏 C.众皆为之危惧尝奏荐某人为某官D.征雅有经国之才 又劳之曰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 (2)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3)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14.从文中太宗对魏征的态度来看,太宗具有哪些的品质?并结合文意加以说明。(4分) (三)阅读散文《最温暖的墙》,完成15-18题。(14分) 最温暖的墙 ①我的朋友是一位中学教师,她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她要经常与粉笔打交道。当粉笔灰尘雪花 样把她的世界装点得银装素裹的同时,也悄然腐蚀着她的手指 ②到了冬天,天冷的时候,她的手指常常被冻裂了,一堂课板书下来,疼痛不已。上课前擦的 润肤油,不到几分钟的时间被粉笔灰吸得一千二净。为了减轻疼痛,下课后她经常用热水袋焐住冰 凉疼痛的手指。 ③有一堂课,她需要板书一黑板内客,写到一半的时候,她手上的裂口流出很多血,染红了手 中的粉笔。坐在前排细心的学生发现了老师手上的血,那点点血迹像梅花一样,竟将自色的粉笔点
【注】①【隐太子】唐高祖李渊长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追封他为息王,谥“隐”,史 称“隐太子”。②【擢】提拔,提升。③【雅】一向,向来。④【劳】抚慰。⑤【卿】对人表示亲 热的称呼。⑥【多所弘益】意思是对治理国家有很多重大的帮助。⑦【中钩】春秋时,齐公子小白 与公子纠争位,管仲辅佐公子纠。一次,管仲用箭射中公子小白的衣带钩。后公子小白获胜,即住, 这就是齐桓公,他以管仲为相。 1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 分) (1)太宗既.诛隐太子:________ __ (2)太宗尝.谓曰:______ _____ (3)普少习.吏事:____ ______ (4)及.次日临政:__________ 1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太祖乃.悟 乃.以瓦布之 B.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普又以.其人奏 C.众皆为.之危惧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D.征雅有经国之.才 又劳之.曰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 分) (1)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从文中太宗对魏征的态度来看,太宗具有哪些的品质?并结合文意 ....加以说明。(4 分) (三)阅读散文《最温暖的墙》,完成 15-18 题。(14 分) 最温暖的墙 ①我的朋友是一位中学教师,她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她要经常与粉笔打交道。当粉笔灰尘雪花一 样把她的世界装点得银装素裹的同时,也悄然腐蚀着她的手指。 ②到了冬天,天冷的时候,她的手指常常被冻裂了,一堂课板书下来,疼痛不已。上课前擦的 润肤油,不到几分钟的时间被粉笔灰吸得一千二净。为了减轻疼痛,下课后她经常用热水袋焐住冰 凉疼痛的手指。 ③有一堂课,她需要板书一黑板内客,写到一半的时候,她手上的裂口流出很多血,染红了手 中的粉笔。坐在前排细心的学生发现了老师手上的血,那点点血迹像梅花一样,竟将白色的粉笔点
缀得分外引人注且 ④她拿出纸擦掉手上的血,继续书写。不专心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教室 里安静极了,只听见粉笔头在黑板上轻轻发出的沙沙声,就像秋天的叶子,一片一片凋落在草地上 发出的轻微声音。 ⑤第二天上课,她一走进教室,发现学生们的眼神和往常不一样,有一种期待、一种激动,那 种神情意味深长,就像捉迷藏的孩子希望自己的秘密不被人发现。班长喊起立,全班学生向老师问 好,他们并没有把目光放在老师身上,眼睛全盯着讲台上的粉笔盒。这让她感到很蹊跷,莫非今天 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当她从粉笔盒里拿出粉笔准备书写时才发现,那些粉笔整整齐齐全部穿上了外 套,一根根粉笔被五颜六色的彩纸裹了起来,像花园里多彩的花枝 ⑥老师以为学生们是开玩笑的,准备撕掉包裹粉笔的彩纸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老师先不 要撕,请先看看那些字!那纸上面有字! ⑦细看纸上,密密麻麻写着:“老师,天冷了,我们看到你板书时手上流血,就用纸把粉笔包起 来。这样你写字时手就不会疼了!”在那些粉笔中有一支很特别,没有包纸,被一个硬壳的彩色笔筒 包着。拿起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已经用尽,可以随意拧着伸缩的唇膏筒!这是多么富有诗意的 独特创意啊!这些纯真的孩子,把母亲用来化妆的唇膏筒也给拿来了 ⑧几十双眼睛盯着老师。她的眼睛湿润了,泪水像地下泉水,慢慢地涌了出来。她微笑着向学 生道谢.转过身,书写。粉笔灰像雪花一样飘落,竟在这寒冬的教室显得格外的婆娑和妩媚,弥散 着温馨。握着那细细的粉笔,她感觉握着的不是一支粉笔,而是一双双温暖的小手,一支支有力的 橹桨,在爱的海洋里划呀划。他们用薄薄的一张纸,在寒冬,给老师筑起了一堵最温暖的墙。此刻 她的心里涌动着一种说不岀的力量。她知道,那些孩子的心,像细微的炭火一样,默默燃烧着… 15.文章讲述了一个温暖感人的故事,请用一句话将故事内容概括出来。(2分) 16.比喻修辞的使用,让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有很强的感染力。试分析下面两个比喻句的表达作 用。(6分) (1)坐在前排细心的学生发现了老师手上的血,那点点血迹像梅花一样,竟将白色的粉笔点缀得分 外引人注目。 (2)教室里安静极了,只听见粉笔头在黑板上轻轻发出的沙沙声,就像秋天的叶子,一片一片凋落 在草地上发出的轻微声音
缀得分外引人注目。 ④她拿出纸擦掉手上的血,继续书写。不专心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教室 里安静极了,只听见粉笔头在黑板上轻轻发出的沙沙声,就像秋天的叶子,一片一片凋落在草地上 发出的轻微声音。 ⑤第二天上课,她一走进教室,发现学生们的眼神和往常不一样,有一种期待、一种激动,那 种神情意味深长,就像捉迷藏的孩子希望自己的秘密不被人发现。班长喊起立,全班学生向老师问 好,他们并没有把目光放在老师身上,眼睛全盯着讲台上的粉笔盒。这让她感到很蹊跷,莫非今天 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当她从粉笔盒里拿出粉笔准备书写时才发现,那些粉笔整整齐齐全部穿上了外 套,一根根粉笔被五颜六色的彩纸裹了起来,像花园里多彩的花枝。 ⑥老师以为学生们是开玩笑的,准备撕掉包裹粉笔的彩纸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老师先不 要撕,请先看看那些字!那纸上面有字! ⑦细看纸上,密密麻麻写着:“老师,天冷了,我们看到你板书时手上流血,就用纸把粉笔包起 来。这样你写字时手就不会疼了!”在那些粉笔中有一支很特别,没有包纸,被一个硬壳的彩色笔筒 包着。拿起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已经用尽,可以随意拧着伸缩的唇膏筒!这是多么富有诗意的 独特创意啊!这些纯真的孩子,把母亲用来化妆的唇膏筒也给拿来了。 ⑧几十双眼睛盯着老师。她的眼睛湿润了,泪水像地下泉水,慢慢地涌了出来。她微笑着向学 生道谢.转过身,书写。粉笔灰像雪花一样飘落,竟在这寒冬的教室显得格外的婆娑和妩媚,弥散 着温馨。握着那细细的粉笔,她感觉握着的不是一支粉笔,而是一双双温暖的小手,一支支有力的 橹桨,在爱的海洋里划呀划。他们用薄薄的一张纸,在寒冬,给老师筑起了一堵最温暖的墙。此刻, 她的心里涌动着一种说不出的力量。她知道,那些孩子的心,像细微的炭火一样,默默燃烧着…… 15.文章讲述了一个温暖感人的故事,请用一句话将故事内容概括出来。(2 分) 16.比喻修辞的使用,让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有很强的感染力。试分析下面两个比喻句的表达作 用。(6 分) (1)坐在前排细心的学生发现了老师手上的血,那点点血迹像梅花一样,竟将白色的粉笔点缀得分 外引人注目。 (2)教室里安静极了,只听见粉笔头在黑板上轻轻发出的沙沙声,就像秋天的叶子,一片一片凋落 在草地上发出的轻微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