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五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 考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积累运用(38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应和(he)黄晕(yin)贮蓄(chu) B.水藻(z6o)分歧(qi)粼粼(lin) C.霎时(sha)侍弄(si)整宿(xi) D.莅临(wei)憔悴(cui)步履(1)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扬州人民翘首以盼的瘦西湖隧道终于在9月19日正式建成通车了 B.他这个人在每件事上都锱铢必较,一点没有男子汉的气概。 C.参观完所有场馆,他喜出望外地宣布:我终于看完了所有的景点! D.小孩子遇事要和父母商量,不要自作主张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对待一切善良的人,都应该做到真和忍:真者,真诚相待,不虚情假意。忍者,宽容忍让, 不针锋相对 B.“海啸”究竞是一种什么现象?它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去预测?我们应该尽快搞清楚这 些问题。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D.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B.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加强车站的安检工作,是为了避免恐怖事件不再发生!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散步》描写了一家三代人散步时,出现矛盾,终归于和谐的平常小事。这个故事,是对中 华传统美德中“孝敬”“慈爱”观念的形象诠释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五校 2017-2018 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 考试题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满分 150 分) 一、积累运用(38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3 分) A.应和.(hè) 黄晕.(yùn) 贮.蓄(chǔ) B.水藻.(zǎo) 分歧.(qí) 粼.粼(lín) C.霎.时(shà) 侍.弄(sì) 整宿.(xiǔ) D.莅.临(wèi) 憔悴.(cuì) 步履.(lǚ) 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扬州人民翘首以盼 ....的瘦西湖隧道终于在 9 月 19 日正式建成通车了。 B.他这个人在每件事上都锱铢必较 ....,一点没有男子汉的气概。 C.参观完所有场馆,他喜出望外 ....地宣布:我终于看完了所有的景点! D.小孩子遇事要和父母商量,不要自作主张 ....。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对待一切善良的人,都应该做到真和忍:真者,真诚相待,不虚情假意。忍者,宽容忍让, 不针锋相对。 B. “海啸”究竟是一种什么现象?它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去预测?我们应该尽快搞清楚这 些问题。 C.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D.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 只有八、九岁光景。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 分) A.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B.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加强车站的安检工作,是为了避免恐怖事件不再发生!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散步》描写了一家三代人散步时,出现矛盾,终归于和谐的平常小事。这个故事,是对中 华传统美德中“孝敬”“慈爱”观念的形象诠释
B.《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怀念已故母亲的一篇散文,启发读者要坚强的面对生活。 C.《金色花》与《荷叶母亲》都是以表达对母亲的爱恋为主题的散文诗,前者借助金色花的形 象来抒发母亲和孩子之间真挚的爱:后者以花映人,抒发女儿对慈母的眷眷依恋之情 D.《世说新语》的作者刘义庆是明朝人 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花草树木枯萎,鱼鸟虫兽死亡,人类自然也就无法生存了。 ②恐怕到了那个时候,地球的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 ③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水是万物生长的根基 ④如若有一天,地球的水枯竭了,那么人间就会变成地狱。 ⑤正是有了水的滋润,一切生物才能如此欣欣向荣,如此生机勃勃。 A.④③⑤①②B.③④②①⑤ C.③⑤④①②D.④①②⑤③ 7.读下面语段,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格田子内,4分) 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没有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 但是,在人们受够了冷1ie的风的剌激,讨厌那干se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pioo落的时候,似 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 风那样 duoduo逼人。 8.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岛竦峙。树木丛生, 秋风萧瑟 。(曹操《观 沧海》 (2)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天净沙·秋思》中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凉的句子 是 (4)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5)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领着我们上前去。(朱自清《春》) (6)古诗词中多有借明月抒发思乡怀人之情的诗句,请默写出你喜欢的一句:
B.《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怀念已故母亲的一篇散文,启发读者要坚强的面对生活。 C.《金色花》与《荷叶 母亲》都是以表达对母亲的爱恋为主题的散文诗,前者借助金色花的形 象来抒发母亲和孩子之间真挚的爱;后者以花映人,抒发女儿对慈母的眷眷依恋之情。 D.《世说新语》的作者刘义庆是明朝人。 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花草树木枯萎,鱼鸟虫兽死亡,人类自然也就无法生存了。 ②恐怕到了那个时候,地球的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 ③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水是万物生长的根基。 ④如若有一天,地球的水枯竭了,那么人间就会变成地狱。 ⑤正是有了水的滋润,一切生物才能如此欣欣向荣,如此生机勃勃。 A.④③⑤①② B.③④②①⑤ C.③⑤④①② D.④①②⑤③ 7.读下面语段,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格田子内,4 分) 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没有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 但是,在人们受够了冷 liè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 sè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 piāo 落的时候,似 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 风那样 duōduō逼人。 8. 默写。(每空 1 分,共 10 分) (1) ___________,山岛竦峙。树木丛生,__________。秋风萧瑟,____________。(曹操《观 沧海》) (2)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天净沙·秋思》中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凉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5)春天像健壮的青年,______________,领着我们上前去。(朱自清《春》) ( 6 ) 古 诗 词中 多 有 借明 月 抒 发 思乡 怀 人 之情 的 诗 句, 请 默 写出 你 喜 欢 的一 句 :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6分) 《散步》写“我”一家祖孙三代散步时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最后母亲 改变了主意,要走小路,表现出母亲对孙子的关爱之情。仔细观察这幅漫画,体会奶奶对孙子的关 爱,完成下面题目。 我的孙子 这么热还军训 别坏了! (1)这幅漫画的含义是什么?(3分) (2)孙子觉得奶奶不应该溺爱自己,应该怎么对奶奶说?(3分) 阅读理解(49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5分)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0.一、二句写出了怎样的晚春景致?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2分) 11.诗的三、四两句意蕴深刻,为历代传诵。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这两句诗作赏析。(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17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6 分) 《散步》写“我”一家祖孙三代散步时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最后母亲 改变了主意,要走小路,表现出母亲对孙子的关爱之情。仔细观察这幅漫画,体会奶奶对孙子的关 爱,完成下面题目。 (1)这幅漫画的含义是什么?(3 分) (2)孙子觉得奶奶不应该溺爱自己,应该怎么对奶奶说?(3 分) 二、阅读理解(49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0-11 题(5 分) 晚 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0.一、二句写出了怎样的晚春景致?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诗的三、四两句意蕴深刻,为历代传诵。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这两句诗作赏析。(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2—15 题。(17 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 方入门不顾 【乙】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 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 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与客莫不奇之。太 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 了。”韪大跋躇°。 【注释】:①中表亲戚:有堂表关系的亲戚。②奕世:几代。③躇(cj):不安的样子。 12.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父到洛(洛阳) B.为司隶校尉(担任 C.太丘舍去(离开) D.君与仆有何亲(仆人) 1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元礼与客莫不奇之( )(2)差可拟( (3)与友期行( ) (4)相委而去( 14.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元方入门不顾 15.【甲】文中元方“入门不顾”和【乙】文中文举反驳陈韪之言“想君小时,必当了了”是 否失礼?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三)阅读下列短文,完成16-19题(14分) 醉太阳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 方入门不顾。 【乙】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 亲戚①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 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②为通好也。”元礼与客莫不奇之。太 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 了。”韪大踧躇③。 【注释】:①中表亲戚:有堂表关系的亲戚。②奕世:几代。③踧躇(cùjí):不安的样子。 12. 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随父到洛.(洛阳) B.为.司隶校尉(担任) C.太丘舍去.(离开) D.君与仆.有何亲(仆人) 13.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 分) (1)元礼与客莫不奇.之( )(2)差.可拟( ) (3)与友期.行( ) (4)相委.而去( ) 14.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甲】文中元方“入门不顾”和【乙】文中文举反驳陈韪之言“想君小时,必当了了”是 否失礼?请谈谈你的看法。(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阅读下列短文,完成 16-19 题(14 分) 醉太阳
丁立梅 ①天阴了好些日子,下了好几场雨,甚至还罕见地飘了一点雪。春天,姗姗来迟。楼旁的花坛 边,几棵野生的婆婆纳,却顺着雨势,率先开了花。粉蓝粉蓝的,泛岀隐隐的白,像彩笔轻点的 小朵。谁会留意它呢?少有人的。况且,婆婆纳算花么?十有八九的人,都要愣一愣。婆婆纳可不 管这些,兀自开得欢天喜地。生命是它的,它做主 ②雨止。阳光哗啦啦来了。我总觉得,这个时候的阳光,浑身像装上了铃铛,一路走,一路擺 着,活泼的,又是俏皮的。于是,沉睡的草醒了;沉睡的河流醒了;沉睡的树木醒了……昨天看着 还光秃秃的柳枝上,今日相见,那上面己爬满嫩绿的芽。水泡泡似的,仿佛吹弹即破。 ③春天,在阳光里拔节而长。 ④天气暖起来。有趣的是路上的行人,走着走着,那外套扣子就不知不觉松开了一一好暖和啊 爱美的女孩子,早已迫不及待换上了裙装。老人们见着了,是要杞人忧天一番的,他们会唠叨:“春 要捂,春要捂。”这是老经验,春天最让人麻痹大意,以为暖和着呢,却在不知不觉中受了寒 ⑤一个老妇人,站在一堵院墙外,仰着头,不动,全身呈倾听姿势。院墙内,一排的玉兰树, 上面的花苞苞,撑得快破了,像雏鸡就要拱出蛋壳。分别了一冬的鸟儿们,重逢了,从四面八方。 它们在那排玉兰树上,快乐地跳来跳去,翅膀上驮着阳光,叽叽喳喳,叽叽喳喳。积蓄了一冬的话, 有的说呢。 ⑥老妇人见有人在打量她,不好意思地笑了,先自说开了:“听鸟叫呢,叫得真好听。”说完, 也不管我答不答话,继续走她的路。我也继续走我的路。却因这春天的偶遇,独自微笑了很久。 ⑦一个年轻的母亲,带了小女儿,沿着河边的草坪,一路走一路在寻找。阳光在她们的衣上、 发上跳着舞。我好奇了,问:“找什么呢?”我们在找小虫子呢。”小女孩抢先回答。她的母亲在 边,微笑着认可了她的话。“小虫子?”我有些惊讶了。“我们老师布置的作业,让我们寻找春天的 小虫子!”小女孩见我一脸迷惑,有些得意了,她响亮地告诉我 ⑧哦,这真有意思。我心动了,忍不住也在草丛里寻开了。小蜜蜂出来了没?小瓢虫出来了没? 甲壳虫出来了没?小蚂蚁算不算呢?我想那个老师真有颗美好的心,我替这个孩子感到幸运和幸福 ⑨在河边摆地摊的男人,不知从哪儿弄来一些银饰,摆了一地。阳光照在那些银饰上,流影飞 溅。他蹲坐着,头稍稍向前倾着,不时地啄上一啄—一他在打盹。听到动静,他睁开眼,坐直了身 子。我拿起一只银镯问他:“这个,可是真的?”他答:“当然是真的。”言之凿凿。 ⑩我笑笑,放下。走不远,回头,见他泡在一方暖阳里,头渐渐弯下去,弯下去,不时地 啄上一啄,像喝醉了酒似的。他继续在打他的盹。春天的太阳,惹人醉。 16.文章开头从雨雪写起,有什么好处?(2分)
丁立梅 ①天阴了好些日子,下了好几场雨,甚至还罕见地飘了一点雪。春天,姗姗来迟。楼旁的花坛 边,几棵野生的婆婆纳,却顺着雨势,率先开了花。粉蓝粉蓝的,泛出隐隐的白,像彩笔轻点的一 小朵。谁会留意它呢?少有人的。况且,婆婆纳算花么?十有八九的人,都要愣一愣。婆婆纳可不 管这些,兀自开得欢天喜地。生命是它的,它做主。 ②雨止。阳光哗啦啦来了。我总觉得,这个时候的阳光,浑身像装上了铃铛,一路走,一路摇 着,活泼的,又是俏皮的。于是,沉睡的草醒了;沉睡的河流醒了;沉睡的树木醒了……昨天看着 还光秃秃的柳枝上,今日相见,那上面已爬满嫩绿的芽。水泡泡似的,仿佛吹弹即破。 ③春天,在阳光里拔节而长。 ④天气暖起来。有趣的是路上的行人,走着走着,那外套扣子就不知不觉松开了——好暖和啊。 爱美的女孩子,早已迫不及待换上了裙装。老人们见着了,是要杞人忧天一番的,他们会唠叨:“春 要捂,春要捂。”这是老经验,春天最让人麻痹大意,以为暖和着呢,却在不知不觉中受了寒。 ⑤一个老妇人,站在一堵院墙外,仰着头,不动,全身呈倾听姿势。院墙内,一排的玉兰树, 上面的花苞苞,撑得快破了,像雏鸡就要拱出蛋壳。分别了一冬的鸟儿们,重逢了,从四面八方。 它们在那排玉兰树上,快乐地跳来跳去,翅膀上驮着阳光,叽叽喳喳,叽叽喳喳。积蓄了一冬的话, 有的说呢。 ⑥老妇人见有人在打量她,不好意思地笑了,先自说开了:“听鸟叫呢,叫得真好听。”说完, 也不管我答不答话,继续走她的路。我也继续走我的路。却因这春天的偶遇,独自微笑了很久。 ⑦一个年轻的母亲,带了小女儿,沿着河边的草坪,一路走一路在寻找。阳光在她们的衣上、 发上跳着舞。我好奇了,问:“找什么呢?”我们在找小虫子呢。”小女孩抢先回答。她的母亲在一 边,微笑着认可了她的话。“小虫子?”我有些惊讶了。“我们老师布置的作业,让我们寻找春天的 小虫子!”小女孩见我一脸迷惑,有些得意了,她响亮地告诉我。 ⑧哦,这真有意思。我心动了,忍不住也在草丛里寻开了。小蜜蜂出来了没?小瓢虫出来了没? 甲壳虫出来了没?小蚂蚁算不算呢?我想那个老师真有颗美好的心,我替这个孩子感到幸运和幸福。 ⑨在河边摆地摊的男人,不知从哪儿弄来一些银饰,摆了一地。阳光照在那些银饰上,流影飞 溅。他蹲坐着,头稍稍向前倾着,不时地啄上一啄——他在打盹。听到动静,他睁开眼,坐直了身 子。我拿起一只银镯问他:“这个,可是真的?”他答:“当然是真的。”言之凿凿。 ⑩我笑笑,放下。走不远,回头,见他泡在一方暖阳里,头渐渐弯下去,弯下去,不时地 啄上一啄,像喝醉了酒似的。他继续在打他的盹。春天的太阳,惹人醉。 16. 文章开头从雨雪写起,有什么好处?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