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2017年春季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 (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0个小题,在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 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漫溯(si) 船舷(xuan) 谥号(shi)长歌当哭(dang) B.莅临(11) 箴言(jin) 纳粹(cui)量体裁衣( liang) C.轶闻(yi) 悄然(qio)嗟悼(dao) 瞠目结舌(chng) D.浸渍(zi) 遒劲(jin) 桀骜(ao) 叱咤风云(zha)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题纲潇洒 斑驳陆离 愁莫展 B.峥嵘销烟春寒料峭 罔费心机 C.脉搏瞋目 枯躁无味舐犊深情 D.蹒跚 精粹 趋之若鹜 仗义执言 3.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是 散文能够真正地见出一位作家的个性和情趣。阅读散文,我们能体会到鲁迅的 冰心的 ,梁实秋的 ,丰子恺 情”是散文的命脉和灵魂,对于散文的“情”来说,真 挚至关重要。 A.冷峻深沉 温和娴雅 幽默闲适清雅淡泊 B.幽默闲适 清雅淡泊 冷峻深沉温和娴雅 C.冷峭阴沉 温和娴雅 冲淡平和幽默闲适 D.幽默闲适 冲淡平和冷峭阴沉清雅淡泊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 A.我不知道进行这种宣传报道的记者和编辑的主观意图是什么?是为了取得轰 动效应,扩大报刊的销路?还是确信有这种事? B.唐代古文化运动的领袖是韩愈,他的主张是“文以载道”、“唯陈言之务去 苏轼赞之为“文起八代之衰”。 C.天气预报的价值,并不像人们理解的那样简单:根据气温增减衣服,下雨打 伞,刮风戴纱巾,从某种意义上讲,天气预报改变了们的生活 D.鲁迅以表现人生、改良人生为创作目的,他所描写的主要是孔乙己、阿Q 祥林嫂……等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 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B.没有强大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国家实力的提升就无从谈起,民族复 兴的宏伟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C.持续多日的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山洪暴发,农田被淹,房屋倒塌,灾情扣人 心弦,相关部门正全力以赴组织救灾
山东省青岛市 2017 年春季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卷一 (选择题 共 50 分) 本卷共 20 个小题,在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 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本大题 1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漫溯(sù) 船舷(xuán) 谥号(shì) 长歌当哭(dàng) B.莅临(lì) 箴言(jin) 纳粹(cuì) 量体裁衣(liáng) C.轶闻(yì) 悄然(qio) 嗟悼(dào) 瞠目结舌(chng) D.浸渍(zì) 遒劲(jìn) 桀骜(ào) 叱咤风云(zhà)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题纲 潇洒 斑驳陆离 一愁莫展 B.峥嵘 销烟 春寒料峭 罔费心机 C.脉搏 瞋目 枯躁无味 舐犊深情 D.蹒跚 精粹 趋之若鹜 仗义执言 3.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是 散文能够真正地见出一位作家的个性和情趣。阅读散文,我们能体会到鲁迅的 ________,冰心的________,梁实秋的 ,丰子恺 的 。“情”是散文的命脉和灵魂,对于散文的“情”来说,真 挚至关重要。 A. 冷峻深沉 温和娴雅 幽默闲适 清雅淡泊 B. 幽默闲适 清雅淡泊 冷峻深沉 温和娴雅 C. 冷峭阴沉 温和娴雅 冲淡平和 幽默闲适 D. 幽默闲适 冲淡平和 冷峭阴沉 清雅淡泊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 A.我不知道进行这种宣传报道的记者和编辑的主观意图是什么?是为了取得轰 动效应,扩大报刊的销路?还是确信有这种事? B.唐代古文化运动的领袖是韩愈,他的主张是“文以载道”、“唯陈言之务去”, 苏轼赞之为“文起八代之衰”。 C.天气预报的价值,并不像人们理解的那样简单:根据气温增减衣服,下雨打 伞,刮风戴纱巾,从某种意义上讲,天气预报改变了们的生活。 D.鲁迅以表现人生、改良人生为创作目的,他所描写的主要是孔乙己、阿 Q、 祥林嫂……等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 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B.没有强大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国家实力的提升就无从谈起,民族复 兴的宏伟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C.持续多日的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山洪暴发,农田被淹,房屋倒塌,灾情扣人 心弦,相关部门正全力以赴组织救灾
D.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 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现的外国友人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尽管我国文坛涌现了一批优秀的长篇小说,但令人无法回避的严峻现实是, 多数获奖作品并未进入当下多数国人的阅读视野,因此难以成为传承久远的经典 之作。 B.由于特朗普此前的一系列政策引发巨大争议和政治动荡,把这次演讲看得很 重,认为这是美国新总统集中阐述施政纲领、缓解国会种种顾虑的一次难得机会 C.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始见于殷商时代,到西汉已基本完备,属中国历法的独特 创造,几千年来对推动中国农牧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 要载体。 D.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第一次完整呈现世界顶级的文物修复技术,围绕 着现代人和古老文物之间的互动为核心命题,集中展示了文物修复专家们的工匠 精神。 7.下列句子组成的语义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是 葳蕤茂盛的野花覆盖了整个草原 涉过浓密的江离,看见小溪里隐约有片白色的东西漂浮一一是谁不小心落了一件 白衬衫? 走过一条小溪沟,溪边繁星万点 这野花不就是《诗经》里的“蘼芜”,《楚辞》里的“江离 走近看,那白衬衫竟是一只睡着了的白天鹅,脖子蜷在自己的鹅绒被上,旁边 只小鸭独自在玩水的影子。 B. 8.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其中的 佛狸”指的是 A.狐狸 B.狐仙 C.南朝宋武帝刘裕 D.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9.王先生的Q签名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 A.做了新郎官 B.考试得了第一名 C.乔迁了新居 D.妻子生了个男孩 10.对下面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恰当的是 村行 【宋】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A.首联照应题目,点明地点和时令,写出了诗人信马徐行、观赏山野景色的悠 然兴致。 B.第二联上下句构成对比,生动地表现出山中有时喧响有时静穆的景象。 C.第三联以“胭脂”和“白雪”为喻,形象地描绘出山村绚丽多彩的秋景 D.最后两句设为问答,抒发了诗人由外界景物所触发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本大题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D.这块神奇的土地上, 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 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 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 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现的外国友人。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尽管我国文坛涌现了一批优秀的长篇小说,但令人无法回避的严峻现实是, 多数获奖作品并未进入当下多数国人的阅读视野,因此难以成为传承久远的经典 之作。 B.由于特朗普此前的一系列政策引发巨大争议和政治动荡,把这次演讲看得很 重,认为这是美国新总统集中阐述施政纲领、缓解国会种种顾虑的一次难得机会。 C.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始见于殷商时代,到西汉已基本完备,属中国历法的独特 创造,几千年来对推动中国农牧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 要载体。 D.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第一次完整呈现世界顶级的文物修复技术,围绕 着现代人和古老文物之间的互动为核心命题,集中展示了文物修复专家们的工匠 精神。 7. 下列句子组成的语义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是 葳蕤茂盛的野花覆盖了整个草原。 涉过浓密的江离,看见小溪里隐约有片白色的东西漂浮——是谁不小心落了一件 白衬衫? 走过一条小溪沟,溪边繁星万点。 这野花不就是《诗经》里的“蘼芜”,《楚辞》里的“江离”。 走近看,那白衬衫竟是一只睡着了的白天鹅,脖子蜷在自己的鹅绒被上,旁边一 只小鸭独自在玩水的影子。 A. B. C. D. 8.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其中的 “佛狸”指的是 A.狐狸 B.狐仙 C.南朝宋武帝刘裕 D.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9. 王先生的 QQ 签名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 A.做了新郎官 B.考试得了第一名 C.乔迁了新居 D.妻子生了个男孩 10.对下面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恰当的是 村行 【宋】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A. 首联照应题目,点明地点和时令,写出了诗人信马徐行、观赏山野景色的悠 然兴致。 B.第二联上下句构成对比,生动地表现出山中有时喧响有时静穆的景象。 C.第三联以“胭脂”和“白雪”为喻,形象地描绘出山村绚丽多彩的秋景。 D.最后两句设为问答,抒发了诗人由外界景物所触发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二、(本大题 6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6题。 长度、密度和难度,是长篇小说的标志,也是这一伟大文体的尊严。 所谓长度,自然是指小说的篇幅。没有二十万字以上的篇幅,长篇小说就缺少应 有的威严。那些篇幅不长的小说很难有长江大河般的波澜壮阔之美。当然,把长 篇写长,并不是事件和字数的累加,而是一种胸中的大气象,一种艺术的大营造。 那些能够营造精致的江南园林的建筑师,那些在假山上盖小亭子的建筑师,当然 也很了不起,但他们大概营造不来故宫和金字塔,更主持不了万里长城那样的浩 大工程。 我认为一个作家能够写好长篇小说,关键是要具有“长篇胸怀”。“长篇胸怀” 者,胸中有大沟壑、大山脉、大气象之谓也。要有粗粝莽荡之气,要有容纳百川 之涵。所谓大家手笔,正是胸中之大沟壑、大山脉、大气象的外在表现。大苦闷 大悲悯、大抱负、天马行空般的大精神,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大感悟- 这些都是长篇胸怀的内涵。 长篇小说的密度,是指密集的事件,密集的人物,密集的思想。思想之潮汹涌澎 湃,裹挟着事件、人物排山倒海而来,让人目不暇接。密集的事件当然不是事件 的简单罗列,不是流水账。密集的人物当然不是沙丁鱼罐头式的密集,而是要个 个鲜活、千姿百态。一部好的长篇小说,主要人物应该能够进入文学人物的画廊, 即便是次要人物,也应该是有血有肉的活人。 密集的思想,是指多种思想的冲突。如果一部小说只有所谓的正确思想,只有所 谓简单的、公式化的善恶对立,那这部小说的价值就值得怀疑。好的长篇应该是 众声喧哗”,应该是多义多解,很多情况下应该与作家的主观意图背道而驰 长篇小说的难度,是指艺术上的原创性,原创的总是陌生的,总是要求读者动点 脑子的,总是要比阅读那些轻软滑溜的小说来得痛苦和艰难。难也是指结构上的 难,语言上的难,思想上的难。长篇小说的结构,当然可以平铺直叙,但结构从 来就不是单纯的形式,它有时候就是内容。好的结构,能够凸现故事的意义,也 能够改变故事的单一意义。好的结构,可以超越故事,也可以解构故事。长篇小 说的语言之难,是指具有鲜明个性的、陌生化的语言。但这陌生化的语言不是故 意地用方言土语制造阅读困难,而是将其融入叙述语言,这才是对语言的真正贡 献 长篇小说的长度、密度和难度,造成了它的庄严气象。它排斥投机取巧,没有肉 麻和精明,不需献媚和撒娇。伟大的长篇小说,应该是鲸鱼,在深海里,孤独地 遨游着,响亮而沉重地呼吸着,与成群结队的鲨鱼,保持着足够的距离。 长篇小说不能为了迎合这个煽情的时代而牺牲它应有的尊严。长篇小说不能为了 适应某些读者而缩短自己的长度,减小自己的密度,降低自己的难度。长篇小说, 就是要这么长,就是要这么密,就是要这么难。哪怕只剩下一个读者,也要捍卫 长篇小说的尊严。 (取材于莫言《〈四十一炮〉序言》 1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具有“长篇胸怀”的作家,胸怀大苦闷、大悲悯、大抱负,才能够写好 长篇小说。 B.长篇小说要有长江大河般的波澜壮阔之美,在艺术上是原创的,需要读者 用心去阅读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6 题。 (一) 长度、密度和难度,是长篇小说的标志,也是这一伟大文体的尊严。 所谓长度,自然是指小说的篇幅。没有二十万字以上的篇幅,长篇小说就缺少应 有的威严。那些篇幅不长的小说很难有长江大河般的波澜壮阔之美。当然,把长 篇写长,并不是事件和字数的累加,而是一种胸中的大气象,一种艺术的大营造。 那些能够营造精致的江南园林的建筑师,那些在假山上盖小亭子的建筑师,当然 也很了不起,但他们大概营造不来故宫和金字塔,更主持不了万里长城那样的浩 大工程。 我认为一个作家能够写好长篇小说,关键是要具有“长篇胸怀”。“长篇胸怀” 者,胸中有大沟壑、大山脉、大气象之谓也。要有粗粝莽荡之气,要有容纳百川 之涵。所谓大家手笔,正是胸中之大沟壑、大山脉、大气象的外在表现。大苦闷、 大悲悯、大抱负、天马行空般的大精神,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大感悟—— 这些都是长篇胸怀的内涵。 长篇小说的密度,是指密集的事件,密集的人物,密集的思想。思想之潮汹涌澎 湃,裹挟着事件、人物排山倒海而来,让人目不暇接。密集的事件当然不是事件 的简单罗列,不是流水账。密集的人物当然不是沙丁鱼罐头式的密集,而是要个 个鲜活、千姿百态。一部好的长篇小说,主要人物应该能够进入文学人物的画廊, 即便是次要人物,也应该是有血有肉的活人。 密集的思想,是指多种思想的冲突。如果一部小说只有所谓的正确思想,只有所 谓简单的、公式化的善恶对立,那这部小说的价值就值得怀疑。好的长篇应该是 “众声喧哗”,应该是多义多解,很多情况下应该与作家的主观意图背道而驰。 长篇小说的难度,是指艺术上的原创性,原创的总是陌生的,总是要求读者动点 脑子的,总是要比阅读那些轻软滑溜的小说来得痛苦和艰难。难也是指结构上的 难,语言上的难,思想上的难。长篇小说的结构,当然可以平铺直叙,但结构从 来就不是单纯的形式,它有时候就是内容。好的结构,能够凸现故事的意义,也 能够改变故事的单一意义。好的结构,可以超越故事,也可以解构故事。长篇小 说的语言之难,是指具有鲜明个性的、陌生化的语言。但这陌生化的语言不是故 意地用方言土语制造阅读困难,而是将其融入叙述语言,这才是对语言的真正贡 献。 长篇小说的长度、密度和难度,造成了它的庄严气象。它排斥投机取巧,没有肉 麻和精明,不需献媚和撒娇。伟大的长篇小说,应该是鲸鱼,在深海里,孤独地 遨游着,响亮而沉重地呼吸着,与成群结队的鲨鱼,保持着足够的距离。 长篇小说不能为了迎合这个煽情的时代而牺牲它应有的尊严。长篇小说不能为了 适应某些读者而缩短自己的长度,减小自己的密度,降低自己的难度。长篇小说, 就是要这么长,就是要这么密,就是要这么难。哪怕只剩下一个读者,也要捍卫 长篇小说的尊严。 (取材于莫言《〈四十一炮〉序言》) 11. 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个具有“长篇胸怀”的作家,胸怀大苦闷、大悲悯、大抱负,才能够写好 长篇小说。 B. 长篇小说要有长江大河般的波澜壮阔之美,在艺术上是原创的,需要读者 用心去阅读的
C.一部好的长篇小说应该有丰富的思想、波澜起伏的事件和鲜活生动的人物, 让读者目不暇接。 D.长篇小说不能为了迎合时代而牺牲应有的长度、密度和难度,要捍卫长篇 小说的尊严。 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如果单靠字数和事件的累加将小说写到二十万字的篇幅,这不是作者所追 求的长篇小说。 B.长篇小说的结构之难,在于它不仅仅是小说的结构形式,还要能够凸显故 事的意义,也能够改变故事的单一意义。 C.一部小说里如果只有好人和坏人,只有简单的、公式化的善恶对立,那这 部小说就没有任何价值。 D.当今社会,很多人热衷于读无需动脑的煽情式的文字,大手笔的长篇小说 往往是曲高和寡的。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明威的“冰山理论”体现在长篇小说的创作中可以理解为:情感和思想是 所谓浮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而文字和事件则是水下的“八分之七” B.“创作者要有天马行空的狂气和雄风,无论在创作思想上还是在艺术风格 上,都必须有点邪劲儿。”莫言这句话道出了“长篇胸怀”者的一些特征。 C.长篇小说《红楼梦》像生活和自然本身那样丰富复杂,大事件和大波澜都 描写得非常出色,而且浑然天成,即使是日常生活也写得逼真而有味道。 D.《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小说的人物塑造堪称典范,人 物或忠或奸,或美或丑,即使是次要人物也各具特色,栩栩如生。 王安石曾赋诗咏梅:“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在这里,当白梅和落雪引起 人们视觉上的混淆时,发挥重要辨别作用的就是嗅觉。人类能够识别和记忆大约 1万种不同的气味,其生理机制却一直是个谜。为此,许多科学家孜孜不倦地进 行研究,以求找到解开奇妙的嗅觉世界之谜的钥匙。 在嗅觉的早期研究中,气味的识别,一般被认为是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相结合的 结果。1977年,科学家发现这种受体存在于嗅觉神经元伸入鼻腔黏膜的嗅纤毛 上。一旦将这些嗅纤毛移除,嗅觉能力也将随之丧失。这说明嗅纤毛是嗅觉系统 运行的起点。 但是,气味分子又是如何转化为嗅觉信号传递到大脑的呢?美国科学家理查 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发现,当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结合后,作为化学信号 的气味分子经过属于GTP蛋白(通称G蛋白)的嗅觉受体的复杂作用,转变为电 信号后,便沿着嗅觉神经开始一场接力跑。这些信号先从鼻腔进入颅内,最后被 传至大脑嗅觉皮层某些精细区域,在那里它们被翻译成特定的嗅觉信息,即被人 们感知。这就是阿克塞尔和巴克为我们描述的完整的嗅觉信号通路理论。 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科学家就发现在探测气味的神经元中存在着一套 G蛋白信号通路,而且前人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研究成果也暗示G蛋白可能参与 了嗅觉信号的传导过程。当阿克塞尔和巴克在构建嗅觉信号通路理论时,他们发 现嗅觉受体属于G蛋白受体家族,蒙在嗅觉系统这个谜团上的“盖头”终于被掀 开了一角。 作为优秀的科学家,阿克塞尔和巴克并没有在这里停下脚步。他们将嗅觉系统的 研究提升到了分子水平,尤其是侧重基因方面的研究。他们认为人类能够识别众 多气味分子,其自身必有多种能识别这些气味分子的属于G蛋白的嗅觉受体,并
C. 一部好的长篇小说应该有丰富的思想、波澜起伏的事件和鲜活生动的人物, 让读者目不暇接。 D. 长篇小说不能为了迎合时代而牺牲应有的长度、密度和难度,要捍卫长篇 小说的尊严。 1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如果单靠字数和事件的累加将小说写到二十万字的篇幅,这不是作者所追 求的长篇小说。 B. 长篇小说的结构之难,在于它不仅仅是小说的结构形式,还要能够凸显故 事的意义,也能够改变故事的单一意义。 C. 一部小说里如果只有好人和坏人,只有简单的、公式化的善恶对立,那这 部小说就没有任何价值。 D. 当今社会,很多人热衷于读无需动脑的煽情式的文字,大手笔的长篇小说 往往是曲高和寡的。1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体现在长篇小说的创作中可以理解为:情感和思想是 所谓浮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而文字和事件则是水下的“八分之七”。 B. “创作者要有天马行空的狂气和雄风,无论在创作思想上还是在艺术风格 上,都必须有点邪劲儿。”莫言这句话道出了“长篇胸怀”者的一些特征。 C. 长篇小说《红楼梦》像生活和自然本身那样丰富复杂,大事件和大波澜都 描写得非常出色,而且浑然天成,即使是日常生活也写得逼真而有味道。 D.《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小说的人物塑造堪称典范,人 物或忠或奸,或美或丑,即使是次要人物也各具特色,栩栩如生。 (二) 王安石曾赋诗咏梅:“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在这里,当白梅和落雪引起 人们视觉上的混淆时,发挥重要辨别作用的就是嗅觉。人类能够识别和记忆大约 1 万种不同的气味,其生理机制却一直是个谜。为此,许多科学家孜孜不倦地进 行研究,以求找到解开奇妙的嗅觉世界之谜的钥匙。 在嗅觉的早期研究中,气味的识别,一般被认为是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相结合的 结果。1977 年,科学家发现这种受体存在于嗅觉神经元伸入鼻腔黏膜的嗅纤毛 上。一旦将这些嗅纤毛移除,嗅觉能力也将随之丧失。这说明嗅纤毛是嗅觉系统 运行的起点。 但是,气味分子又是如何转化为嗅觉信号传递到大脑的呢?美国科学家理查 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发现,当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结合后,作为化学信号 的气味分子经过属于 GTP 蛋白(通称 G 蛋白)的嗅觉受体的复杂作用,转变为电 信号后,便沿着嗅觉神经开始一场接力跑。这些信号先从鼻腔进入颅内,最后被 传至大脑嗅觉皮层某些精细区域,在那里它们被翻译成特定的嗅觉信息,即被人 们感知。这就是阿克塞尔和巴克为我们描述的完整的嗅觉信号通路理论。 其实,在上世纪 80 年代末期,科学家就发现在探测气味的神经元中存在着一套 G 蛋白信号通路,而且前人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研究成果也暗示 G 蛋白可能参与 了嗅觉信号的传导过程。当阿克塞尔和巴克在构建嗅觉信号通路理论时,他们发 现嗅觉受体属于 G 蛋白受体家族,蒙在嗅觉系统这个谜团上的“盖头”终于被掀 开了一角。 作为优秀的科学家,阿克塞尔和巴克并没有在这里停下脚步。他们将嗅觉系统的 研究提升到了分子水平,尤其是侧重基因方面的研究。他们认为人类能够识别众 多气味分子,其自身必有多种能识别这些气味分子的属于 G 蛋白的嗅觉受体,并
且还存在着编码这些蛋白的基因家族。阿克塞尔和巴克这种创造性的研究为他们 2004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奠定了基础 (取材于《植物的嗅觉之谜》 14.下列对阿克塞尔和巴克的嗅觉信号通路理论的表述,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气味分子在属于G蛋白的嗅觉受体的作用下从化学信号转变成为电信号 B.作为化学信号的气味分子到达大脑嗅觉皮层某些精细区域被翻译成嗅觉 信息 C.嗅觉信号通路的末端是大脑嗅觉皮层中的某些精细区域。 D.嗅觉信号通路理论阐述的是气味分子转化为嗅觉信号传递到大脑的过程。 15.下列对文中嗅觉研究成果的承接顺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发现嗅纤毛是嗅觉系统运行的起点后,科学家进一步认识到气味的识别是 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相结合的结果。 B.在嗅觉信号通路理论提出后,科学家又发现了探测气味的神经元中存在着 套G蛋白信号通路。 C.在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研究成果暗示G蛋白可能参与了嗅觉信号的传导后,科 学家发现了在探测气味的神经元中有一套G蛋白通路。 D.在得知G蛋白可能参与嗅觉信号的传导过程后,科学家即确认嗅觉受体属于 G蛋白受体家族。 16.下列判断符合文意的是 A.从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评选可以看出,基因研究很有可能成为嗅 觉系统研究的重要方向。 B.王安石的咏梅诗和阿克塞尔、巴克的嗅觉研究说明,中国人关注的是审美, 外国人关注的是科学。 C.人类能够识别约1万种气味,按照阿克塞尔和巴克的理论,人类自身也应该 有约1万种属于G蛋白的嗅觉受体。 D.嗅觉硏究的历史说明,科学研究应该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沿袭前人的研究 方向和研究方法,这样才能取得进展。 三、(本大题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震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 “关西孔子杨伯起。”常客居于湖,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众人谓之晚暮,而震 志愈笃。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 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 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 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 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节选自《后汉书·杨震传》) 17.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以此遗之 遗:给予 B.而震志愈笃 笃:坚定 C.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辟:征召
且还存在着编码这些蛋白的基因家族。阿克塞尔和巴克这种创造性的研究为他们 2004 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奠定了基础。 (取材于《植物的嗅觉之谜》) 14. 下列对阿克塞尔和巴克的嗅觉信号通路理论的表述,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气味分子在属于 G 蛋白的嗅觉受体的作用下从化学信号转变成为电信号。 B. 作为化学信号的气味分子到达大脑嗅觉皮层某些精细区域被翻译成嗅觉 信息。 C. 嗅觉信号通路的末端是大脑嗅觉皮层中的某些精细区域。 D. 嗅觉信号通路理论阐述的是气味分子转化为嗅觉信号传递到大脑的过程。 15. 下列对文中嗅觉研究成果的承接顺序表述正确的—项是 A. 在发现嗅纤毛是嗅觉系统运行的起点后,科学家进一步认识到气味的识别是 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相结合的结果。 B. 在嗅觉信号通路理论提出后,科学家又发现了探测气味的神经元中存在着一 套 G 蛋白信号通路。 C. 在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研究成果暗示 G 蛋白可能参与了嗅觉信号的传导后,科 学家发现了在探测气味的神经元中有一套 G 蛋白通路。 D. 在得知 G 蛋白可能参与嗅觉信号的传导过程后,科学家即确认嗅觉受体属于 G 蛋白受体家族。 16.下列判断符合文意的是 A. 从 2004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评选可以看出,基因研究很有可能成为嗅 觉系统研究的重要方向。 B. 王安石的咏梅诗和阿克塞尔、巴克的嗅觉研究说明,中国人关注的是审美, 外国人关注的是科学。 C. 人类能够识别约 1 万种气味,按照阿克塞尔和巴克的理论,人类自身也应该 有约 1 万种属于 G 蛋白的嗅觉受体。 D. 嗅觉研究的历史说明,科学研究应该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沿袭前人的研究 方向和研究方法,这样才能取得进展。 三、(本大题 4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7-20 题。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震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 “关西孔子杨伯起。”常客居于湖,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众人谓之晚暮,而震 志愈笃。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 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 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 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 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节选自《后汉书·杨震传》) 17.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以此遗之 遗:给予 B. 而震志愈笃 笃:坚定 C.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辟:征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