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糟蕴卷之 数之用也。” 《折中》曰:“朱子此条,已尽图书之大义,盖 以生数统成数,而同处其方者。自五以前,为方生 之数,自五以后,为既成之数。阴生则阳成,阳生 则阴成。阴阳二气,相为终始,而未尝相离也。以 奇数统偶数,而各居其所者,四正之位,奇数居之。 四维之位,偶数居之。阴统于阳,地统于天,天地 同流,而定分不易也。揭其全以示人而道其常者,数 至十而始全,缺一则不全矣。故曰数之体,主于阳 以统阴,而肇其变者,始于一,终于九。所以起因 乘归除之法,故曰数之用。” 谨按:《河图》为体,《洛书》为用,此确论也。 然用不离乎体,用数之成,由体数之立析。图之九 四、三八横列者,居书之左分。图之二七、六一纵 列者,居书之右。则八方之位成而八卦之位亦定,自 然之理,非人所能安排,此义古今诸儒皆未发也变 十为九应三角幂数,及因乘归除之法,详见外篇 《启蒙》此下论《河图》、《洛书),皆以五为中, 此理易明,故不录。且以方圆参两推三、二之合为 五,似多曲折,疑非得数之原,圆者径一围三,亦 非密率确数。凡朱子以此释参天两地,释揲蓍策数
何洛精蕴 者,皆不可为定说也。三、二之合固为五,四一之 合亦为五。三、二之合,木生火也。四、一之合,金 生水也。木火同根,金水同源。是以图之东南,三、 二合五,而八、七亦合十五。图之西北,四、一合 五,而九、六亦合十五。然则中五者,东南与西北 之合也。书之中五则纵横斜角交于五,皆得十五,以 此论中五之理,似更有精义。 扬子《太玄》,四方之数如《河图》,中央易为 五五,是不用十,而以五五代十也。如圆径十者,半 径五,合之为五五,然十数不可缺,故宜揭其全以 示人而道其常。 《启蒙》又论中之五点,图、书各象其所当之方 位,此无深义,今不录。若图、书三同二异,乃是 火金易位,易之而顺生者成逆克,亦是势之不得不 然。《启蒙》谓阳不可易,而阴可易。成数虽阳,固 亦生之阴,似费解说,今亦不录。惟书之右旋,有 首尾相衔一义,又有暗用七数一义,则先儒皆未言。 首尾相衔者,一、六合七,而七继之。七、二合九, 而九继之。九、四合十三,而三继之。三八合十一, 而一继之,此八位所以能连环而归除也。暗用七数 者,酉方固七,二合中五为七,二减九亦为七。四
河洛精蕴卷之 合三为七,一减八亦为七。一合六又为七,是以蓍 用七七。而勾股、声律、纳甲,皆以七为用也。 《启蒙》曰:“河图之一、二、三、四,各居其 五象本方之外,而六、七、八、九、十者,又各因 五而得数,以附于其生数之外。《洛书》之一、 七、九,亦各居其五象本方之外,而二、四、六、八 者,又各因其类,以附于奇数之侧。盖中者为主,而 外者为客。正者为君,而侧者为臣,亦各有条而不 紊也。曰其多寡之不同何也?日《河图》主全,故 极于十,而奇偶之位均,论其积实,然后见其偶赢 而奇乏也。《洛书》主变,故极于九,而其位与实皆 奇赢而偶乏也。必皆虚其中也,然后阴阳之数均于 二十而无偏耳。曰其序之不同何也?日《河图》以 生出之次言之,则始下、次左、次右,以复于中,而 又始于下也。以运行之次言之,则始东、次南、次 中、次西、次北,左旋一周,而又始于东也。其生 数之在内者,则阳居下左,而阴居下右也。其成数 之在外者,则阴居下左,而阳居上右也。《洛书》之 次,其阳数,则首北、次东、次中、次西、次南。其 阴数,则首西南、次东南、次西北、次东北也。” 今按《洛书》阳数自西而南,阴数自东南而西
30 河洛精蕴 北以至东北,皆无意义,恐非自然之理,后人推之, 有胜于先儒者。赵氏汝悚了:“阳以三左行,阴以二 右行,三其-为三,三其二为九,三其九为二十七 三其二十七为八十一,至于亿兆皆然。二其二为四, 二其四为八,二其八为十六,二其十六为三十…,至 于亿兆亦皆然。”按此即参天两地而倚数之理,见于 《洛书》。有言天圆围三,地方围四者非也。再考之, 阴数亦以三左行,三其二为六,三其六为十八, 其十八为五十四,三其五十四为一百六十二是也。阳 数则不能以二右行,阴随阳,而阳不能随阴也。 “合而言之,则首北、次西南、次东、次东南、 次中、次西北、次西、次东北,而究于南也。” 今按此顺九宫之序,、二、三、四、五、六、 七、八、九也。凡言九宫之运行,皆依此序。又有 逆而行者,十二律隔八相生是也。以九位复其六五、 四,得十二位,以布十二辰,九为子,二为丑,布 至四为亥,则六阳辰得奇数,六阴辰得偶数,九为 黄钟,八为林钟,隔八相生,以终于仲吕,周而复 始,而隔八之数由《河图》之五、二、九、六、三、 十,七、四、一、八、五,皆是五声相生之数,此 成变化行鬼神之妙,从未有窥其突奥者,详见外
河洛橢蕴卷之 篇 其运行则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 右旋一周,而土复克水也,是亦各有其说矣。口其 七、八、九、六之数,不同何也?曰《河图》六、七、 八、九,既附于生数之外矣,此阴阳老少进退饶乏 之正也。其九者,生数一、三、五之积也。故自北 而东而西,以成于四之外。其六者,生数二四之积 也。故自南而西,自西而北,以成于一之外。七则 九之自西而南者也,八则六之自北而东者也,此又 阴阳老少互藏其宅之变也。” 按,此条可疑,方位必循序,何能自东而遽至 西?七又何能自西而南?数有十位,何故止于东之 八,不及中之十也?合生成内外而观之,阳数始于 五、七、九,左旋而终于西。阴数始 于南,二、四、六、八、十,亦左旋,而终于中,此 《河图》位与数自然之序。初无九为一、三、五之积, 六为二、四之积之说也。则所谓阴阳老少互藏其宅 之变,恐非定说也,抑更有说焉。前言运行之次,始 东、次南、次中、次西、次北者,五行相生之序也。 而《河图》之数,一、三、五、七、九,乃是北而 东,东而中,中而南,南而西。其序不同者,由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