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命题分析及复习策略 近三年命题特点分析及08年命题预测 鉴往以知今,对近几年高考语文诗词鉴赏试题进行归类汇总,把握出题规律,对于预测 今后高考命题趋势,科学合理的指导考生应对这类试题应该是不无裨益的 一、宏观分析 从1996年起,全国卷基本是两道选择题,一道考査分析理解,一道考査分析鉴赏,从 2002年开始试题比例进行了调整,加大了主观题的比例,这意味着考生将被赋予更大的发 挥空间。高考语文试卷对古诗词的考査,不是孤立的鉴赏评价,它要求与认读、理解、分析 能力综合在一起,考査考生对作品形象的感知和对情感的审美把握。总体上看,诗歌鉴赏题 这种考査形式主要要求考生从内容、语言、结构、写作技巧及作品风格等方面鉴别诗歌所表 达的主旨、思想情感及社会意义。从近三年的试题来看,考查的内容丰富多彩,主要考查了 用字分析、思想把握、技巧分析、内容分析、意象理解、诗眼分析、名句赏析和赏析评价ε 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在考査目标的设置上有鉴赏、有评价、以鉴赏为主。高考语文考试大 纲对古诗文“鉴赏评价”的要求主要有两点:一是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 技巧”。二是能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 和有达技巧”是要求对古典诗歌从表达形式上给予理解,包括对词语的解释、对句意的理解, 对内容的概括、对常见的修辞方法、写作手法和典故运用的分析,以及对意境、风格的体会 鉴赏和评价棕两种能力,鉴赏是基础,是对诗歌的基本内容的赏析,如果没有对文学作品的 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就谈不上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 所以,鉴赏、评价是一种综合的带有整体素质性的能力体现,属于阅读能力的最高层次,它 直接表现出一个人的审美认识水平,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感悟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 的丰富内涵,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这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同容,也是高考考 查的重要内容之一。2005年到2007年的高考试卷充分体现了对这种能力的要求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认为:未来高考语文试卷中有关古代诗歌鉴赏的考题,其主要的考 查方向将集中于以下几点 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理解诗句大意,概括作者抒发的情感及表达的观点、态度、主张。 分析诗歌中的形象:主要是针对托物言志的咏物诗 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包括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如“诗眼”的赏析和词语的外向锤炼。 分析课文中学过的典故、常识 二、近三年共51套试题,诗歌64首。笔者按年度将试题列表归纳如下: 2005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一览表
诗歌鉴赏命题分析及复习策略 一、近三年命题特点分析及 08 年命题预测 鉴往以知今,对近几年高考语文诗词鉴赏试题进行归类汇总,把握出题规律,对于预测 今后高考命题趋势,科学合理的指导考生应对这类试题应该是不无裨益的。 一、宏观分析: 从 1996 年起,全国卷基本是两道选择题,一道考查分析理解,一道考查分析鉴赏,从 2002 年开始试题比例进行了调整,加大了主观题的比例,这意味着考生将被赋予更大的发 挥空间。高考语文试卷对古诗词的考查,不是孤立的鉴赏评价,它要求与认读、理解、分析 能力综合在一起,考查考生对作品形象的感知和对情感的审美把握。总体上看,诗歌鉴赏题 这种考查形式主要要求考生从内容、语言、结构、写作技巧及作品风格等方面鉴别诗歌所表 达的主旨、思想情感及社会意义。从近三年的试题来看,考查的内容丰富多彩,主要考查了 用字分析、思想把握、技巧分析、内容分析、意象理解、诗眼分析、名句赏析和赏析评价。 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在考查目标的设置上有鉴赏、有评价、以鉴赏为主。高考语文考试大 纲对古诗文“鉴赏评价”的要求主要有两点:一是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 技巧”。二是能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 和有达技巧”是要求对古典诗歌从表达形式上给予理解,包括对词语的解释、对句意的理解, 对内容的概括、对常见的修辞方法、写作手法和典故运用的分析,以及对意境、风格的体会。 鉴赏和评价棕两种能力,鉴赏是基础,是对诗歌的基本内容的赏析,如果没有对文学作品的 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就谈不上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 所以,鉴赏、评价是一种综合的带有整体素质性的能力体现,属于阅读能力的最高层次,它 直接表现出一个人的审美认识水平,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感悟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 的丰富内涵,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这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同容,也是高考考 查的重要内容之一。2005 年到 2007 年的高考试卷充分体现了对这种能力的要求。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认为:未来高考语文试卷中有关古代诗歌鉴赏的考题,其主要的考 查方向将集中于以下几点: 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理解诗句大意,概括作者抒发的情感及表达的观点、态度、主张。 分析诗歌中的形象:主要是针对托物言志的咏物诗。 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包括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如“诗眼”的赏析和词语的外向锤炼。 分析课文中学过的典故、常识。 二、近三年共 51 套试题,诗歌 64 首。笔者按年度将试题列表归纳如下: 2005 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一览表
卷别题型作者体裁 内容 内容附加 全国卷1简答题李华七言绝句唐诗1首诗论 手法、感情、内容 全国卷2简答题白居易七言绝句唐诗1首 感情、语言、内容 全国卷3简答题刘放七言绝句宋诗1 手法、内容 选择题 北京卷 陆游词宋词1首比较阅读内容、手法、意境、感情 简答题 李白 比较阅读 上海卷简答题 徐凝/七言绝句唐诗2首 +诗论 手法、诗眼、内容 天津卷简答题汪元量七言绝句宋诗1首比较阅读诗眼、内容、感情 唐诗1首 填空题杜牧 浙江卷 七言绝句 比较阅读 意象、内容、感情 简答题杨万里 宋诗1首 山东卷简答题戴复古七言绝句宋诗1首诗论(暗引)语言、内容、感情 重庆卷简答题王昌龄七言绝句唐诗1首 内容、手法 福建卷|简答题李白五言律诗唐诗1首比较阅读 感情、手法 湖北卷简答题|马致远曲元曲1首 手法、内容、感情 柳宗元 湖南卷简答题 七言绝句唐诗2首比较阅读 内容、手法 李德裕 江苏卷简答题李益五言律诗唐诗1首 诗眼、意境、感情、内容 江西卷简答题吴涛七言绝句宋诗1首诗论(暗引 内容、手法 填空题 广东卷 寇准五言律诗宋诗1首诗论 常识、感情、内容 简答题 王安石 辽宁卷简答题 七言绝句宋诗2首比较阅读 意境、感情、语言
卷别 题型 作者 体裁 内容 内容附加 考点 全国卷 1 简答题 李华 七言绝句 唐诗 1 首 诗论 手法、感情、内容 全国卷 2 简答题 白居易 七言绝句 唐诗 1 首 感情、语言、内容 全国卷 3 简答题 刘攽 七言绝句 宋诗 1 首 手法、内容 北京卷 选择题 简答题 陆游 词 宋词 1 首 比较阅读 内容、手法、意境、感情 上海卷 简答题 李白 徐凝 七言绝句 唐诗 2 首 比较阅读 +诗论 手法、诗眼、内容 天津卷 简答题 汪元量 七言绝句 宋诗 1 首 比较阅读 诗眼、内容、感情 浙江卷 填空题 简答题 杜牧 杨万里 七言绝句 唐诗 1 首 宋诗 1 首 比较阅读 意象、内容、感情 山东卷 简答题 戴复古 七言绝句 宋诗 1 首 诗论(暗引) 语言、内容、感情 重庆卷 简答题 王昌龄 七言绝句 唐诗 1 首 内容、手法 福建卷 简答题 李白 五言律诗 唐诗 1 首 比较阅读 感情、手法 湖北卷 简答题 马致远 曲 元曲 1 首 诗论 手法、内容、感情 湖南卷 简答题 柳宗元 李德裕 七言绝句 唐诗 2 首 比较阅读 内容、手法 江苏卷 简答题 李益 五言律诗 唐诗 1 首 诗眼、意境、感情、内容 江西卷 简答题 吴涛 七言绝句 宋诗 1 首 诗论(暗引) 内容、手法 广东卷 填空题 简答题 寇准 五言律诗 宋诗 1 首 诗论 常识、感情、内容 辽宁卷 简答题 王安石 方惟深 七言绝句 宋诗 2 首 比较阅读 意境、感情、语言
2006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一览表 卷别 题型作者 体裁 内容内容附加 考点 全国卷1简答题黄庭坚五言古诗宋诗1首暗引诗论 手法、内容 全国卷2简答题王炎 词 宋词1首 内容、感情 北京卷选择题 陶渊明五言古诗晋诗1首 内容、手法 简答题 填空题 上海卷选择题张可久曲元曲1首 常识、内容 诗眼 简答题 天津卷|简答题张籍七言绝句唐诗1首 内容、手法 填空题 意象 折江卷 无名氏曲元曲1首 简答题 山东卷简答题王闿运七言绝句清诗1首诗论内容、手法、情感 张维屏 重庆卷|简答题 七言绝句清诗2首比较阅读 内容、情感 龚自珍 福建卷|简答题李商隐七言绝句唐诗1首 炼字、情感、手法 严维 内容、情感 湖北卷|简答题 韩踪七言绝句唐诗2首比较阅读 湖南卷简答题曹雪芹七言律诗清诗2首比较阅读内容、炼字、手法 江苏卷简答题魏初词元词1首诗论(暗引) 感情、炼字 手法、内容 江西卷|简答题杨万里七言绝句宋诗1首 诗眼、手法、内容 广东卷填空题谭敬昭七言绝句清诗1首 意象、诗眼 辽宁卷简答题苏轼|七言绝句宋诗1首 语言、内容 四川卷简答题周密七言绝句宋诗1首 诗眼、内容、情感 安徽卷简答题刘过词|宋诗1首 手法、内容、感情
2006 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一览表 卷别 题型 作者 体裁 内容 内容附加 考点 全国卷 1 简答题 黄庭坚 五言古诗 宋诗 1 首 暗引诗论 手法、内容 全国卷 2 简答题 王炎 词 宋词 1 首 内容、感情 北京卷 选择题 简答题 陶渊明 五言古诗 晋诗 1 首 内容、手法 上海卷 填空题 选择题 简答题 张可久 曲 元曲 1 首 常识、内容 诗眼 天津卷 简答题 张籍 七言绝句 唐诗 1 首 内容、手法 浙江卷 填空题 简答题 无名氏 曲 元曲 1 首 意象 情感 山东卷 简答题 王闿运 七言绝句 清诗 1 首 诗论 内容、手法、情感 重庆卷 简答题 张维屏 龚自珍 七言绝句 清诗 2 首 比较阅读 内容、情感 福建卷 简答题 李商隐 七言绝句 唐诗 1 首 炼字、情感、手法 湖北卷 简答题 严维 韩琮 七言绝句 唐诗 2 首 比较阅读 内容、情感 手法 湖南卷 简答题 曹雪芹 七言律诗 清诗 2 首 比较阅读 内容、炼字、手法 江苏卷 简答题 魏初 词 元词 1 首 诗论(暗引) 感情、炼字 手法、内容 江西卷 简答题 杨万里 七言绝句 宋诗 1 首 诗眼、手法、内容 广东卷 填空题 谭敬昭 七言绝句 清诗 1 首 意象、诗眼 辽宁卷 简答题 苏轼 七言绝句 宋诗 1 首 语言、内容 四川卷 简答题 周密 七言绝句 宋诗 1 首 诗眼、内容、情感 安徽卷 简答题 刘过 词 宋诗 1 首 手法、内容、感情
2007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一览表 卷别 题型 作者体裁 内容 内容附加 考点 全国卷一简答题苏轼词宋词1首 感情、手法 全国卷二简答题王维五言律诗唐诗1首 诗眼、内容 北京卷填空题民歌古诗诗经1首 诗论 手法、内容 简答题 广东卷简答题林景熙五言律诗宋诗1首 意象、炼字 江苏卷 简答题辛弃疾 词 宋词1首 感情、手法、内容 山东卷简答题徐兰七言绝句清诗1首比较阅读 语言、手法 填空题 上海卷选择题苏轼 宋词1首 常识、意境、内容 简答题 安徽卷简答题陈维崧词清词1首 手法、感情 辽宁卷 简答题 王维五言绝句唐诗1首比较阅读 内容、感情 周弼七言绝句宋诗1首 四川卷简答题王安石七言律诗宋诗1首 内容、诗眼 天津卷简答题高启五言绝句明诗1首 语言、内容 重庆卷 简答题白居易七言绝句唐诗1首比较阅读内容、手法、感情 苏轼 宋诗1首 海南宁夏简答题刘一止五言律诗宋诗1首 内容、意象、感情 湖南卷简答题王安石七言律诗宋诗1首 手法、感情 福建卷简答题谢枋得七言绝句宋诗1首 感情、手法 湖北卷简答题吴融|七言绝句唐诗2首 比较阅读 手法、感情 江西卷简答题高蟾七言绝句唐诗2首比较阅读 感情、内容 韦庄 浙江卷填空题刘禹锡七言绝句唐诗1首比较阅读意象、感情 简答题吴激 词金词1首 手法、语言 赵善庆|曲 元曲1首
2007 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一览表 卷别 题型 作者 体裁 内容 内容附加 考点 全国卷一 简答题 苏轼 词 宋词 1 首 感情、手法 全国卷二 简答题 王维 五言律诗 唐诗 1 首 诗眼、内容 北京卷 填空题 简答题 民歌 古诗 诗经 1 首 诗论 手法、内容 广东卷 简答题 林景熙 五言律诗 宋诗 1 首 意象、炼字 江苏卷 简答题 辛弃疾 词 宋词 1 首 感情、手法、内容 山东卷 简答题 徐兰 七言绝句 清诗 1 首 比较阅读 语言、手法 上海卷 填空题 选择题 简答题 苏轼 词 宋词 1 首 常识、意境、内容 安徽卷 简答题 陈维崧 词 清词 1 首 手法、感情 辽宁卷 简答题 王维 周弼 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 唐诗 1 首 宋诗 1 首 比较阅读 内容、感情 四川卷 简答题 王安石 七言律诗 宋诗 1 首 内容、诗眼 天津卷 简答题 高启 五言绝句 明诗 1 首 语言、内容 重庆卷 简答题 白居易 苏轼 七言绝句 唐诗 1 首 宋诗 1 首 比较阅读 内容、手法、感情 海南宁夏 简答题 刘一止 五言律诗 宋诗 1 首 内容、意象、感情 湖南卷 简答题 王安石 七言律诗 宋诗 1 首 手法、感情 福建卷 简答题 谢枋得 七言绝句 宋诗 1 首 感情、手法 湖北卷 简答题 吴融 李约 七言绝句 唐诗 2 首 比较阅读 手法、感情 江西卷 简答题 高蟾 韦庄 七言绝句 唐诗 2 首 比较阅读 感情、内容 浙江卷 填空题 简答题 刘禹锡 吴激 赵善庆 七言绝句 词 曲 唐诗 1 首 金词 1 首 元曲 1 首 比较阅读 意象、感情 手法、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