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指导学案 教学要点 1、了解诗歌按内容和形式的分类。 2、总结诗歌鉴赏常识,答题方法,诗歌意象,进而构建诗歌知识体系 |教学过程 诗歌按内容分类 爱国题材类有表现忧国伤时的,揭露统治者腐败的,表现建功报国的理 想的,还有表现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人生感慨的 咏史怀古诗要联系背景,领悟情感(感慨兴衰或寄托哀思或托古讽今) 伤春伤别诗,是借对春光流逝抒发韶华易逝、壮志未酬的感慨,或表达 对亲朋、好友、爱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羁旅行役诗是流浪他乡的诗人通过眼见耳闻而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 望,对家乡的憧憬。 山水田园诗是诗人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 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 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托物言志诗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 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志趣融于某种具体事物中,达到言志的 目的 边塞征战诗反映边疆将土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或描写将士 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或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 赠友送别诗通过景物渲染离别时凄凉氛围,抒发难离或勉励之情,如(桃 花潭水深干尺,不及汪伦送我凊;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闺怨诗写闺房女子对丈夫久客不归的埋怨或对远在边地征戍的夫君的思 谈禅说理诗是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诗句中, 这类诗往往有不食人问烟火之空灵境界 二、古典诗歌按形式分类 古典诗歌也称古诗,通常分为诗、词、曲三部分
1 诗歌鉴赏指导学案 [教学要点] 1、了解诗歌按内容和形式的分类。 2、总结诗歌鉴赏常识,答题方法,诗歌意象,进而构建诗歌知识体系。 [教学过程] 一、诗歌按内容分类 爱国题材类有表现忧国伤时的,揭露统治者腐败的,表现建功报国的理 想的,还有表现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人生感慨的。 咏史怀古诗要联系背景,领悟情感(感慨兴衰或寄托哀思或托古讽今); 伤春伤别诗,是借对春光流逝抒发韶华易逝、壮志未酬的感慨,或表达 对亲朋、好友、爱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羁旅行役诗是流浪他乡的诗人通过眼见耳闻而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 望,对家乡的憧憬。 山水田园诗是诗人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 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 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托物言志诗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 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志趣融于某种具体事物中,达到言志的 目的。 边塞征战诗反映边疆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或描写将士 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或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 赠友送别诗通过景物渲染离别时凄凉氛围,抒发难离或勉励之情,如(桃 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闺怨诗写闺房女子对丈夫久客不归的埋怨或对远在边地征戍的夫君的思 念。 谈禅说理诗是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诗句中, 这类诗往往有不食人间烟火之空灵境界。 二、古典诗歌按形式分类 古典诗歌也称古诗,通常分为诗、词、曲三部分
绝句四句一首的诗叫绝句。每句五个字的绝句叫五言绝句,简称五绝 每句七个字的绝句叫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律诗八句一首,对字数、押韵、平仄方面都有明确规定,而且中间四句 必须用对仗(指平仄、词性、句型相对)的诗叫律诗。每句五个字的律诗叫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每句七个字的律诗叫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律诗 中的每两句叫一联,一联中的上联又叫上句、出句,下联又叫下句、对 句。律诗八句四联顺次的名称是首联(第一、二两句)、颔联(第三、四两 句)、颈联(第五、六两句)、尾联第七、八两句) 排律是超过八句的律诗,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句两两都要用对仗。 词又叫长短句是种句子长短不齐、有平仄规定、有固定字数、在固定 部位押韵的诗。词最初是配乐的,后来才和乐曲分离,成为抒情诗的别 体。词有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规定词的句数、字数、平仄和韵数 每词牌的格式叫做词谱。词人作词依据词谱,所以习惯上称作词为“填 词” 曲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和词有词牌、词谱一样 曲也有曲牌、曲谱,作曲也必须依据曲谱。曲与词的最大区别在于词有 固定的字数,而曲却可以增加衬字,没有一定的字数。另外,曲韵和词 韵也是不同的。如《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 三、诗歌的表达技巧
2 绝句四句一首的诗叫绝句。每句五个字的绝句叫五言绝句,简称五绝; 每句七个字的绝句叫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律诗八句一首,对字数、押韵、平仄方面都有明确规定,而且中间四句 必须用对仗(指平仄、词性、句型相对)的诗叫律诗。每句五个字的律诗叫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每句七个字的律诗叫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律诗 中的每两句叫一联,一联中的上联又叫上句、出句,下联又叫下句、对 句。律诗八句四联顺次的名称是首联(第一、二两句)、颔联(第三、四两 句)、颈联(第五、六两句)、尾联(第七、八两句)。 排律是超过八句的律诗,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句两两都要用对仗。 词又叫长短句是一种句子长短不齐、有平仄规定、有固定字数、在固定 部位押韵的诗。词最初是配乐的,后来才和乐曲分离,成为抒情诗的别 体。词有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规定词的句数、字数、平仄和韵数。 每一词牌的格式叫做词谱。词人作词依据词谱,所以习惯上称作词为“填 词”。 曲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和词有词牌、词谱一样, 曲也有曲牌、曲谱,作曲也必须依据曲谱。曲与词的最大区别在于词有 固定的字数,而曲却可以增加衬字,没有一定的字数。另外,曲韵和词 韵也是不同的。如《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 三、诗歌的表达技巧
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 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 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 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4、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 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5、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 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6、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 寻味、言近旨远等 四、诗歌鉴赏表达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 的(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 作用 五、诗歌鉴赏的题型及答法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
3 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 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 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 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4、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 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5、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 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6、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 寻味、言近旨远等。 四、诗歌鉴赏表达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 的(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 作用。 五、诗歌鉴赏的题型及答法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 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意象中的“象”即托物言志的“物” 和借景抒情的“景”;意即托物言志的“志”和借景抒情的“情”,意象 组合成画面画面彰显意境。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 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4\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 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 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 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 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 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5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 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 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 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 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 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 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 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抒胸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感时 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托物言志,如《墨梅》“吾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 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 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一般是咏物诗
4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意象中的“象”即托物言志的“物” 和借景抒情的“景”;意即托物言志的“志”和借景抒情的“情”,意象 组合成画面,画面彰显意境。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 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4\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 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 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 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 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 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5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 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 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 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 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 三)。 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 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 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 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抒胸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感时 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托物言志,如《墨梅》“吾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 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 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一般是咏物诗
3\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 描写手法主要有: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 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 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正衬如“桃花潭 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赤壁怀古》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 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 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又 如“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 蹄”“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 花”(白皮书54页)反衬又有①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小桥流水人家”“一点飞鸿影下”《雨后池上》“一雨池塘水面平,淡 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②声寂衬,如“日出 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③以乐景衬哀情, 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 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怅长”等。 (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 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 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 未知为虚等等。“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虚” 是想象的情景。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 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就是用想 像中美好的仙境。姜夔《扬州慢》中“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 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 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又如李白的 七绝<越中览古>“越王句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宫女如花春 殿,只今惟有鹧鸪飞”;中唐刘禹锡的<石头城》>等。 (3)对比。陆游《诉衷情》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 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 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又如《鹧鸪天》(辛弃疾)“过去一一壮岁旌 旗拥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现在· 春风不染白髭须,换得东家种树书。(效果)一一突出壮志未酬而年岁 老大的感慨。”;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辛笛《风景》中的″夏天的土地绿得丰饶自然/兵士的新装黄得旧褪凄惨”, 在对称的两句中运用色彩的不同,表现出自然与人的对比;“越王勾践破 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 《越中览古》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 烈的对比
5 3\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 描写手法主要有: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 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 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正衬如“桃花潭 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赤壁怀古》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 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 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又 如“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 蹄”“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 花” (白皮书 54 页)反衬又有①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小桥流水人家”“一点飞鸿影下”《雨后池上》“一雨池塘水面平,淡 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②声寂衬,如“日出 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③以乐景衬哀情, 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 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怅长”等。 (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 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 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 未知为虚等等。“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虚” 是想象的情景。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 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就是用想 像中美好的仙境。姜夔《扬州慢》中“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 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 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又如李白的 七绝<<越中览古 >> “越王句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宫女如花春 殿,只今惟有鹧鸪飞”;中唐刘禹锡的<<石头城>>等。 (3)对比。陆游《诉衷情》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 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 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又如《鹧鸪天》(辛弃疾)“过去——壮岁旌 旗拥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现在— —春风不染白髭须,换得东家种树书。(效果)——突出壮志未酬而年岁 老大的感慨。”;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辛笛《风景》中的"夏天的土地绿得丰饶自然/兵士的新装黄得旧褪凄惨", 在对称的两句中运用色彩的不同,表现出自然与人的对比;“越王勾践破 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 《越中览古》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 烈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