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伦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300003 课程名称:护理伦理学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4 适用对象:本科护理学专业 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护理学导论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护理伦理学》以对学生进行护理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为主要任务,是护理人文教育 中的核心课程。 本课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护理的伦理性质和价值,学习护理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形 成良好的护理伦理素质,以适应护理模式的转变和护理事业发展的需要。使学生深刻认识护士的职 责:学会正确处理护理人际关系:正确认识护理实践的道德价值,并能够应用护理伦理原则对护理 实践和护理高技术应用中的道德难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正确认识护理与社会的关系及解 决矛盾应遵循的伦理原则:确立全身心为人类健康服务、为患者服务的意识。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使学生真正接触到他们原先不知道的或者疏忽的护理伦理学知识, 从中得到他们将来执业时会遇到的处理临床护理问题时的必要知识和经验,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时的 正确理念和思路。 三、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包括1个实验,要求4学时完成。 实验一护理人员与病人交流不良信息的实验研究(综合性实验,4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不同告知方式与病人反应之间的关系。 2.了解沟通的技巧。 【实验内容】 1.介绍案例相关背景。 2.告知方式。 四、考核方式 根据平时出勤、实验态度、实验报告情况核算成绩。 五、推荐实验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实验教材:《护理伦理学》,尹梅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参考书:《护理伦理学》,马家忠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年。 《生命伦理学》,沈铭贤编著,高等教有出版社,2003年
14 《护理伦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300003 课程名称:护理伦理学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总 学 时:4 适用对象:本科护理学专业 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护理学导论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护理伦理学》以对学生进行护理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为主要任务,是护理人文教育 中的核心课程。 本课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护理的伦理性质和价值,学习护理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形 成良好的护理伦理素质,以适应护理模式的转变和护理事业发展的需要。使学生深刻认识护士的职 责;学会正确处理护理人际关系;正确认识护理实践的道德价值,并能够应用护理伦理原则对护理 实践和护理高技术应用中的道德难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正确认识护理与社会的关系及解 决矛盾应遵循的伦理原则;确立全身心为人类健康服务、为患者服务的意识。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使学生真正接触到他们原先不知道的或者疏忽的护理伦理学知识, 从中得到他们将来执业时会遇到的处理临床护理问题时的必要知识和经验,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时的 正确理念和思路。 三、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包括 1 个实验,要求 4 学时完成。 实验一 护理人员与病人交流不良信息的实验研究(综合性实验,4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不同告知方式与病人反应之间的关系。 2.了解沟通的技巧。 【实验内容】 1.介绍案例相关背景。 2.告知方式。 四、考核方式 根据平时出勤、实验态度、实验报告情况核算成绩。 五、推荐实验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实验教材:《护理伦理学》,尹 梅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参 考 书:《护理伦理学》,马家忠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 年。 《生命伦理学》,沈铭贤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
《护理美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100001 课程名称:护理美学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学 时:4 适用对象:本科护理学专业 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等、生理学、 病理学、药理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护理美学》是护理专业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学的启蒙教材,是护理学的主干学 科之一,是医学基础课程与护理专业课程之间的桥梁,为护理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程。其内容涵盖了 护理学的专业思想、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以对人的健康进行整体护理作为中心思想来组织课程内 容,具体介绍了护理学的发展、任务与工作方式、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理学理论及相关理论、卫 生服务体系、护患关系与沟通、护理专业与法律、护理程序等内容。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旨在引导 学生较系统全面地了解护理专业的学科体系形成、发展、构成,掌握其有别于医学专业的独特的理 论框架和工作方法,深刻理解护理作为一门独立于医疗之外的专业特性和重要地位,为学好以后的 护理专业课程打好理论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描述做一个护士应具备的道德修养和良好素质,说明护士的角色及 人各个阶段的特征,能够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掌握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理理论及护理理念。掌 握护理程序的基本理论,确立以护理对象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熟悉卫生服务策略,护理工作中 的伦理与法律规范,增强在护理工作中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职业道德修养。 三、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包括1个实验,要求4学时完成。 实验护士礼仪及行为规范(基础性实验4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礼仪形体训练的基本动作:站、坐、走等的基本姿势和训练方法。 2.掌握正确微笑的方法:姿态练习的成套动作。 【实验内容】 护士的仪容仪表及日常行为规范(站姿、坐姿、行姿、下蹲拾物、递物、手持治疗盘、手持病 历夹、推治疗车)。 四、考核方式 根据平时出勤、实验态度、实验报告情况核算成绩。 五、推荐实验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实验教材:《护理美学》,姜小鹰编著,高等教有出版社,2010年。 参考书:《护理学基础》,殷磊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 《现代护理学》,李树贞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15 《护理美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100001 课程名称:护理美学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学 时:4 适用对象:本科护理学专业 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等、生理学、 病理学、药理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护理美学》是护理专业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学的启蒙教材,是护理学的主干学 科之一,是医学基础课程与护理专业课程之间的桥梁,为护理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程。其内容涵盖了 护理学的专业思想、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以对人的健康进行整体护理作为中心思想来组织课程内 容,具体介绍了护理学的发展、任务与工作方式、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理学理论及相关理论、卫 生服务体系、护患关系与沟通、护理专业与法律、护理程序等内容。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旨在引导 学生较系统全面地了解护理专业的学科体系形成、发展、构成,掌握其有别于医学专业的独特的理 论框架和工作方法,深刻理解护理作为一门独立于医疗之外的专业特性和重要地位,为学好以后的 护理专业课程打好理论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描述做一个护士应具备的道德修养和良好素质,说明护士的角色及 人各个阶段的特征,能够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掌握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理理论及护理理念。掌 握护理程序的基本理论,确立以护理对象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熟悉卫生服务策略,护理工作中 的伦理与法律规范,增强在护理工作中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职业道德修养。 三、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包括 1 个实验,要求 4 学时完成。 实验 护士礼仪及行为规范(基础性实验 4 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礼仪形体训练的基本动作;站、坐、走等的基本姿势和训练方法。 2.掌握正确微笑的方法;姿态练习的成套动作。 【实验内容】 护士的仪容仪表及日常行为规范(站姿、坐姿、行姿、下蹲拾物、递物、手持治疗盘、手持病 历夹、推治疗车)。 四、考核方式 根据平时出勤、实验态度、实验报告情况核算成绩。 五、推荐实验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实验教材:《护理美学》,姜小鹰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 参 考 书:《护理学基础》,殷 磊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年。 《现代护理学》,李树贞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年
《内科护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200001 课程名称:内科护理学 课程类型:专业课 总学时:30 适用对象:本科护理学专业 先修课程:护理学专业基础课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内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是建立在基础和临床医学、人文学基础 上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是护理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程。内科护理学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护理学 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故学好内科护理学是学好临床专业护理课程的关键。通过学习 内科护理学的理论和护理技能,发挥护理特有的职能,以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 减轻痛苦的目的。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巩固专业理论知识,了解内科病常用诊疗技术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具有 一定的对内科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以及对内科急症的配合抢救的能力。 三、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包括10个实验内容,要求30个学时完成 实验一呼吸系统及其疾病护理案例分析(综合性实验3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评估、诊断及护理措施。 2.熟悉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3.了解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机以及国内外的新成就。 【实验内容】 1.由教师收集相关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病例。 2.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肺原性心脏病:分小组分别与模拟病人进行沟通交流,收集 资料:识别主要的症状和体征,介绍临床诊治情况:讨论该模拟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每位同学书 写一份完整的护理病历。 3.肺炎、支气管哮喘、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分小组与相应模拟病人沟通,收集资料:检查 学生的胸部体格检查掌握情况,阳性体征:带领学生讨论肺炎和哮喘主要可能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 施:简单介绍机械通气的类型、适应症、禁忌症、方法和并发症。 实验二循环系统及其疾病护理案例分析(综合性实验3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循环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评估、诊断及护理措施 2.熟悉循环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3.了解循环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机以及国内外的新成就 【实验内容】 1,选择一份典型病历由学生汇报病史,老师带领全班同学一起讨论该病历资料收集的范围和内 容是否符合要求,资料是否全面 完整 2.全班同学一起讨论该病例志者的护理诊断、护理目标及护理措施
16 《内科护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200001 课程名称:内科护理学 课程类型:专业课 总 学 时:30 适用对象:本科护理学专业 先修课程:护理学专业基础课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内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是建立在基础和临床医学、人文学基础 上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是护理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程。内科护理学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护理学 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故学好内科护理学是学好临床专业护理课程的关键。通过学习 内科护理学的理论和护理技能,发挥护理特有的职能,以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 减轻痛苦的目的。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巩固专业理论知识,了解内科病常用诊疗技术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具有 一定的对内科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以及对内科急症的配合抢救的能力。 三、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包括 10 个实验内容,要求 30 个学时完成。 实验一 呼吸系统及其疾病护理案例分析(综合性实验 3 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评估、诊断及护理措施。 2.熟悉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3.了解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机以及国内外的新成就。 【实验内容】 1. 由教师收集相关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病例。 2.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肺原性心脏病:分小组分别与模拟病人进行沟通交流,收集 资料;识别主要的症状和体征,介绍临床诊治情况;讨论该模拟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每位同学书 写一份完整的护理病历。 3.肺炎、支气管哮喘、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分小组与相应模拟病人沟通,收集资料;检查 学生的胸部体格检查掌握情况,阳性体征;带领学生讨论肺炎和哮喘主要可能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 施;简单介绍机械通气的类型、适应症、禁忌症、方法和并发症。 实验二 循环系统及其疾病护理案例分析(综合性实验 3 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循环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评估、诊断及护理措施。 2.熟悉循环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3.了解循环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机以及国内外的新成就。 【实验内容】 1.选择一份典型病历由学生汇报病史,老师带领全班同学一起讨论该病历资料收集的范围和内 容是否符合要求,资料是否全面、完整。 2.全班同学一起讨论该病例患者的护理诊断、护理目标及护理措施
3.教师总结,投影讲解修改后的护理病历及计划。 实验三异常心电图的识别训练及分析(基础性实验3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特点 2.学会对异常心电图进行识别、判断及分析。 【实验内容】 1.异常心电图的识别。 2.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异常心电图的识别及结合病例分析。 实验四消化系统及其疾病护理案例分析(综合性实验3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评估、诊断及护理措施。 2.熟悉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3。了解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机以及国内外的新成就! 【实验内容】 1.选择一份典型病历由学生汇报病史,老师带领全班同学一起讨论该病历资料收集的范围和内 容是否符合要求,资料是否全面、完整。 2.全班同学一起讨论该病例患者的护理诊断、护理目标及护理措施,以及从哪些方面评价效果。 3.教师总结。 实验五泌尿系统及其疾病护理案例分析(综合性实验3学时) 【目的要求】 1,堂握泌尿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评估、诊断及护理措施 2.熟悉泌尿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3.了解泌尿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机以及国内外的新成就 【实验内容】 1.病伤例选择: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急慢性肾衰 2.每组由一位学生主问,收集资料,获得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资料,并进行体格检查。 3.根据采集的资料,讨论主要的护理诊断,列出主要的护理措施及如何评价,小组之间相互讨 论。 实验六血液系统及其疾病护理案例分析(综合性实验3学时) 【目的要求】 1,堂握血液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评估、诊断及护理措施 2.熟悉血液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3.了解血液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机以及国内外的新成就 【实验内容】 1,指导教师通过视频的方式介绍血液病房的特点及保护性隔离病房。 2.指导教师总结血液系统疾病的专科护理要点。 3.讨论常见血液病志者的主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实验七血液净化技术(基础性实验3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血液透析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17
17 3.教师总结,投影讲解修改后的护理病历及计划。 实验三 异常心电图的识别训练及分析(基础性实验 3 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特点。 2.学会对异常心电图进行识别、判断及分析。 【实验内容】 1.异常心电图的识别。 2.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异常心电图的识别及结合病例分析。 实验四 消化系统及其疾病护理案例分析(综合性实验 3 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评估、诊断及护理措施。 2.熟悉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3.了解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机以及国内外的新成就。 【实验内容】 1.选择一份典型病历由学生汇报病史,老师带领全班同学一起讨论该病历资料收集的范围和内 容是否符合要求,资料是否全面、完整。 2.全班同学一起讨论该病例患者的护理诊断、护理目标及护理措施,以及从哪些方面评价效果。 3. 教师总结。 实验五 泌尿系统及其疾病护理案例分析(综合性实验 3 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泌尿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评估、诊断及护理措施。 2.熟悉泌尿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3.了解泌尿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机以及国内外的新成就。 【实验内容】 1.病例选择: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急慢性肾衰。 2.每组由一位学生主问,收集资料,获得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资料,并进行体格检查。 3. 根据采集的资料,讨论主要的护理诊断,列出主要的护理措施及如何评价,小组之间相互讨 论。 实验六 血液系统及其疾病护理案例分析(综合性实验 3 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血液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评估、诊断及护理措施。 2.熟悉血液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3.了解血液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机以及国内外的新成就。 【实验内容】 1.指导教师通过视频的方式介绍血液病房的特点及保护性隔离病房。 2.指导教师总结血液系统疾病的专科护理要点。 3. 讨论常见血液病患者的主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实验七 血液净化技术(基础性实验 3 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血液透析的适应症及禁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