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估》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100003 课程名称:健康评估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学 时:20 适用对象:本科护理学专业 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等、生理学 病理学、药理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健康评估》为护理专业主干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健康史的采集、常见症状评估、身体评估、 心电图检查及特殊人群身体评估、心理社会评估、家庭文化和环境评估、护理诊断、实验诊断以及 助产病史的书写等。通过实验教学要求学生能够以现代护理理论为指导,身体、心理、社会等全方 位整体评估为框架,正确评估护理对象的健康状况。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实我(课堂示范教学、学生练习课、毕业实习)促进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和动手能力。以 达到可使用型的使用型人才的教学目的。 (一)分组实训、课堂讨论,写出实验报告 (二)学生独立完成常用的操作方法:如体检的操作步骤、阳性体征的判定等 (三)教师对实验报告进行批政和评定, 三、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包括6个实验,要求20学时完成。 实验一一般评估、头颈部评估(基础性实验2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一般检查的内容,以及头颈部视触叩听方法及内容。 2.熟悉头颈部的正常和异常体征及临床意义。 【实验内容】 1.全身状态评估。 2.皮肤评估。 3.淋巴结评估 4.头发和头皮、头颅、颜面及其器官评估。 5.颈部评估:颈部外形与分区、颈部姿势与运动、颈部皮肤与包块、颈部血管、甲状腺与气 管评估。 实验二正常心血管评估(基础性实验4学时】 【目的要求】 1。堂握心、血管视触叩听方法及内容。 2.熟悉心血管检查正常和异常体征及临床意义。 【实验内容】 L心脏视、触、即、听诊检查 2.血管视、触、听诊检查及血压的测量。 9
9 《健康评估》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100003 课程名称:健康评估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学 时:20 适用对象:本科护理学专业 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等、生理学、 病理学、药理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健康评估》为护理专业主干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健康史的采集、常见症状评估、身体评估、 心电图检查及特殊人群身体评估、心理社会评估、家庭文化和环境评估、护理诊断、实验诊断以及 助产病史的书写等。通过实验教学要求学生能够以现代护理理论为指导,身体、心理、社会等全方 位整体评估为框架,正确评估护理对象的健康状况。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实践(课堂示范教学、学生练习课、毕业实习)促进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和动手能力。以 达到可使用型的使用型人才的教学目的。 (一)分组实训、课堂讨论,写出实验报告。 (二)学生独立完成常用的操作方法:如体检的操作步骤、阳性体征的判定等。 (三)教师对实验报告进行批改和评定。 三、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包括 6 个实验,要求 20 学时完成。 实验一 一般评估、头颈部评估(基础性实验 2 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一般检查的内容,以及头颈部视触叩听方法及内容。 2.熟悉头颈部的正常和异常体征及临床意义。 【实验内容】 1. 全身状态评估。 2. 皮肤评估。 3. 淋巴结评估。 4. 头发和头皮、头颅、颜面及其器官评估。 5. 颈部评估:颈部外形与分区、颈部姿势与运动、颈部皮肤与包块、颈部血管、甲状腺与气 管评估。 实验二 正常心血管评估(基础性实验 4 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心、血管视触叩听方法及内容。 2.熟悉心血管检查正常和异常体征及临床意义。 【实验内容】 1.心脏视、触、叩、听诊检查。 2.血管视、触、听诊检查及血压的测量
实验三正常胸部评估、肺部评估(基础性实验4学时) 【目的要求】 L.掌握胸部、肺部视、触、叩、听检查方法及内容 2.熟悉进行胸部、肺部的正常和异常体征及临床意义。 【实验内容】 1、胸部的体表标志 2、胸壁、胸廓与乳房的评估 3、肺部和胸膜的视、触、即、听诊 实验四正常腹部评估(基础性实验2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腹部视触叩听方法及内容。 2.熟悉腹部的正常和异常体征及临床意义。 【实验内容】 1,腹部的体表标志、分区(四区法、九区法)、腹部各区主要脏器 2.腹部视诊:腹部外形、呼吸运动、腹壁静脉、胃肠型和蠕动波和腹壁其他情况。 3.腹部触诊:腹壁紧张度、压痛及反跳痛、脏器触诊、腹部肿块、液波振颜、振 水音。 4,腹部叩诊:腹部叩诊、肝脏及胆囊叩诊、胃液鼓音区及胆囊叩诊 5.腹部听诊:肠鸣音、血管杂音、摩擦音。 实验五脊柱、四肢及神经反射评估(基础性实验2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脊柱、四肢及神经反射视触叩听方法及内容。 2.熟零脊柱、四肢及神经反射的正常和异常体征及临床意义。 【实验内容】 1.脊柱的视、触、叩诊检查。 2.四肢与关节的形态与运动检查 3,十二对顿神经检查。 4.运动功能、感觉功能、神经反射检查。 实验六心电图基本常识、操作训练(基础性实验6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与正常值以及心电图机的操作方法。 2。熟悉异常心电图的特征 3.了解心电图的阅读和分析方法, 【实验内容】 1.心电图各波、段、间期的测量及正常值。 2.心电图的分析方法、步骤 3.心电图机各部结构的用途 4.常用的导联及心电图纸。 5.心电图的描记和测量方法
10 实验三 正常胸部评估、肺部评估(基础性实验 4 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胸部、肺部视、触、叩、听检查方法及内容。 2.熟悉进行胸部、肺部的正常和异常体征及临床意义。 【实验内容】 1、 胸部的体表标志 2、 胸壁、胸廓与乳房的评估 3、 肺部和胸膜的视、触、叩、听诊 实验四 正常腹部评估(基础性实验 2 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腹部视触叩听方法及内容。 2.熟悉腹部的正常和异常体征及临床意义。 【实验内容】 1.腹部的体表标志、分区(四区法、九区法)、腹部各区主要脏器。 2.腹部视诊:腹部外形、呼吸运动、腹壁静脉、胃肠型和蠕动波和腹壁其他情况。 3.腹部触诊:腹壁紧张度、压痛及反跳痛、脏器触诊、腹部肿块、液波振颤、振 水音。 4.腹部叩诊:腹部叩诊、肝脏及胆囊叩诊、胃泡鼓音区及胆囊叩诊。 5.腹部听诊:肠鸣音、血管杂音、摩擦音。 实验五 脊柱、四肢及神经反射评估(基础性实验 2 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脊柱、四肢及神经反射视触叩听方法及内容。 2.熟悉脊柱、四肢及神经反射的正常和异常体征及临床意义。 【实验内容】 1.脊柱的视、触、叩诊检查。 2.四肢与关节的形态与运动检查。 3.十二对颅神经检查。 4.运动功能、感觉功能、神经反射检查。 实验六 心电图基本常识、操作训练(基础性实验 6 学时) 【目的要求】 1. 掌握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与正常值以及心电图机的操作方法。 2.熟悉异常心电图的特征。 3.了解心电图的阅读和分析方法。 【实验内容】 1.心电图各波、段、间期的测量及正常值。 2.心电图的分析方法、步骤。 3. 心电图机各部结构的用途。 4.常用的导联及心电图纸。 5.心电图的描记和测量方法
四、考核方式 根据平时出勤、实验态度、实验报告情况核算成绩。 五、推荐实验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实验教材:《健康评估》,吕探云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参考书:《健康评估》,刘减璋编著,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年
11 四、考核方式 根据平时出勤、实验态度、实验报告情况核算成绩。 五、推荐实验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实验教材:《健康评估》,吕探云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年。 参 考 书:《健康评估》,刘咸璋编著,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 年
《护理心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300001 课程名称:护理心理学 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学 时:8 适用对象:本科护理学专业 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等、生理学、 病理学、药理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护理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以普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为基础,以护理人员 和患者的个体心理、心理护理、以及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修养为研究重点。因此学习和运用护理心 理学,既能够维护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促进护士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又能更全面、更准确、更 深刻地把握患者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增强医疗服务各项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护理队伍的凝 聚力和工作力,所以学习和研究护理心理学是整体护理模式完善的必然结果。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实验可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的理解过程,并掌握实际操作,联系自身更有针对 性。 三、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包括5个实验,要求8学时完成。 实验一艾森克人格问卷(综合性实验2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人格问卷的测试方法。 2.掌捉测验的使用技能。 3.了解在临床工作中正确选用人格问卷测验意义。 【实验内容】 艾森克人格问卷的测试 实验二ScL一90自评量表(综合性实验1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该量表的测试方法。 2.熟悉该量表的应用价值。 3.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及行为类型。 【实验内容】 ScL一90自评量表测试. 实验三暗示、生物反馈(综合性实验2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肌电生物反馈实验,训练肌肉的放松和对神经肌肉再训练 2.了解生物反馈这一新型的心理治疗方法。 【实验内容】 暗示、生物反馈实验
12 《护理心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300001 课程名称:护理心理学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学 时:8 适用对象:本科护理学专业 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等、生理学、 病理学、药理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护理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以普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为基础,以护理人员 和患者的个体心理、心理护理、以及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修养为研究重点。因此学习和运用护理心 理学,既能够维护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促进护士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又能更全面、更准确、更 深刻地把握患者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增强医疗服务各项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护理队伍的凝 聚力和工作力,所以学习和研究护理心理学是整体护理模式完善的必然结果。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实验可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的理解过程,并掌握实际操作,联系自身更有针对 性。 三、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包括 5 个实验,要求 8 学时完成。 实验一 艾森克人格问卷(综合性实验 2 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人格问卷的测试方法。 2.掌握测验的使用技能。 3.了解在临床工作中正确选用人格问卷测验意义。 【实验内容】 艾森克人格问卷的测试。 实验二 ScL-90 自评量表(综合性实验 1 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该量表的测试方法。 2.熟悉该量表的应用价值。 3.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及行为类型。 【实验内容】 ScL-90 自评量表测试。 实验三 暗示、生物反馈(综合性实验 2 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肌电生物反馈实验,训练肌肉的放松和对神经肌肉再训练。 2.了解生物反馈这一新型的心理治疗方法。 【实验内容】 暗示、生物反馈实验
实验四放松(综合性实验1学时) 【目的要求】 L,掌握放松疗法的基本操作过程。 2.掌握自我放松的要领和技巧,让学生集体体验放松的感觉。 3.了解松弛之道让学生学会释放紧张的情绪。 【实验内容】 放松疗法。 实验五沙盘游戏(综合性实验2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沙盘游戏的方法。 2.熟悉如何对沙盘游戏的结果进行判断。 【实验内容】 做一个沙盘,并对结果进行解析】 四、考核方式 根据平时出勤、实验态度、实验报告情况核算成绩。 五、推荐实验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实验教材:《护理心理学》,周郁秋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参考书:《护理心理学》,徐斌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 13
13 实验四 放松(综合性实验 1 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放松疗法的基本操作过程。 2.掌握自我放松的要领和技巧,让学生集体体验放松的感觉。 3.了解松弛之道让学生学会释放紧张的情绪。 【实验内容】 放松疗法。 实验五 沙盘游戏(综合性实验 2 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沙盘游戏的方法。 2.熟悉如何对沙盘游戏的结果进行判断。 【实验内容】 做一个沙盘,并对结果进行解析。 四、考核方式 根据平时出勤、实验态度、实验报告情况核算成绩。 五、推荐实验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实验教材:《护理心理学》,周郁秋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年。 参 考 书:《护理心理学》,徐 斌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