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分娩课堂教学设计 2020 广东省第五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 (高职组)
2020 广东省第五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 (高职组) 异常分娩课堂教学设计
异常分娩课堂教学设计 授课单元 异常分 授课班级 助产专亚 二年级 课程名称 助产学 授课学时 2学时 授课地点 多媒体课室 授课形式 理论授课 异常分娩(abnormal1abor)又称难产(dystocia)。其主要特征为产 程进展缓慢而延长。引起异常分娩的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及产妇 散学背景 精神心理因素。产程延长会增加分娩期的母儿并发症,严重者可直接危 及母儿生命。而规范化的异常分娩识别及紧急处理技术能够为产妇的生 命健康提供保障,是助产士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1.本次课选自《助产学》第十一章异常分娩,归属于分娩期监护与护理 的模块。参考高职高专助产专业助产学教学大纲,立足于助产岗位能力 需求,结合学校现有资源与设备优势,将本次课堂内容异常分娩分为子 宫收缩乏力引起的异常分娩和子宫收缩过强引起的异常分娩进行学习。 内容提要 时间分配 任务一:影响分娩的四大因 1.明确教学目标 内容分析 2.复习影响分烧四大因素 3.引出产力异常的定义 任务二:产力异常的分类 10min 强度:乏力、过强 性质:协调性、不协调性 时间:原发性、继发性 任务三:宫缩乏力引起的异 35min 常分娩(定义、病因、临床 表现、处理及分焕期护理) 重点讲解缩宫素的使用注意 10 min 事项 任务四:宫缩过强引起的异 常分娩(定义、病因临床表 现、处理及分娩期护理) 小结及随堂小测、思考题
异常分娩课堂教学设计 2 授课单元 异常分娩 授课班级 助产专业 二年级 课程名称 助产学 授课学时 2 学时 授课地点 多媒体课室 授课形式 理论授课 教学背景 异常分娩(abnormal labor)又称难产(dystocia)。其主要特征为产 程进展缓慢而延长。引起异常分娩的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及产妇 精神心理因素。产程延长会增加分娩期的母儿并发症,严重者可直接危 及母儿生命。而规范化的异常分娩识别及紧急处理技术能够为产妇的生 命健康提供保障,是助产士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内容分析 1.本次课选自《助产学》第十一章异常分娩,归属于分娩期监护与护理 的模块。参考高职高专助产专业助产学教学大纲,立足于助产岗位能力 需求,结合学校现有资源与设备优势,将本次课堂内容异常分娩分为子 宫收缩乏力引起的异常分娩和子宫收缩过强引起的异常分娩进行学习。 内容提要 时间分配 任务一:影响分娩的四大因 素 1. 明确教学目标 2. 复习影响分娩四大因素 3. 引出产力异常的定义 任务二:产力异常的分类 强度: 乏力、过强 性质: 协调性、不协调性 时间: 原发性、继发性 任务三:宫缩乏力引起的异 常分娩(定义、病因、临床 表现、处理及分娩期护理) 重点讲解缩宫素的使用注意 事项 任务四:宫缩过强引起的异 常分娩(定义、病因临床表 现、处理及分娩期护理) 小结及随堂小测、思考题 10min 10min 35min 10 min 20min 5min
异常分娩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年级:普专助产专业二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喜欢实 践操作,沟通协作能力有待加强,缺乏临床工作岗位的体验和职业认同 感,临床思维欠佳。 学习基础:前期已完成《人体解剖学》、《健康评估》、《护患沟通》等课 学情分析 程的学习,了解骨盆的构成、骨性标志及女性骨盆的特点。学生已经完 成了正常妊娠、正常分娩的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完成了女性骨盆认识、 足月胎头认识、分娩机制、正常分娩接生的实训操作练习,对异常分婉 的学习有很好的知识储备。 1.临床医学教学资源库(职教云)、学习平台等 (14)异常分娩讨论区 息在讨论中相互提高」 3400%面口开4m.末0A,S一1,300分种,中,日闻如 2.微课视频资料 剖宫产处理异常分娩视频 教学资源 及信息化 手段 3.PPT、教材 4.学习平台布置的作业 (14)关于异常分晚的作业 作业坪分情况汇总 3
异常分娩课堂教学设计 3 学情分析 教学年级:普专助产专业二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喜欢实 践操作,沟通协作能力有待加强,缺乏临床工作岗位的体验和职业认同 感,临床思维欠佳。 学习基础:前期已完成《人体解剖学》、《健康评估》、《护患沟通》等课 程的学习,了解骨盆的构成、骨性标志及女性骨盆的特点。学生已经完 成了正常妊娠、正常分娩的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完成了女性骨盆认识、 足月胎头认识、分娩机制、正常分娩接生的实训操作练习,对异常分娩 的学习有很好的知识储备。 教学资源 及信息化 手段 1.临床医学教学资源库(职教云)、学习平台等 2.微课视频资料 3.PPT、教材 4.学习平台布置的作业
异常分娩课堂教学设计 5。实时评课、在线考核系统 知识目标1.掌握缩宫素应用的注意事项 2.掌握宫缩乏力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3.熟悉宫缩过强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4.了解产力异常对母儿的影响 散学目标 能力目标1.为产妇发生异常分娩时提供情感支持的能力: 2.针对病因处理异常分娩及团队配合的能力: 3.通过课堂分析,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素养目标1.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2.培养学生具有“以人为本”、“以母婴的健康为中 心”的现代助产理念: 3.培养学生尊重关心孕妇,会保护孕妇隐私的职业素养。 1.掌握针对协调性宫缩乏力病因,使用缩宫素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散学重点 2.宫缩乏力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散学难点 异常分娩的评估判断及紧急处理的团队合作。 1.讲授法:课堂导学过程中讲解、串联、分析相关知识点。 2.小组合作探究法:课前以小组为单位实施任务,通过制定计划、讨论研 究、分组实施等学习活动中,取长补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获得知 识技能的同时,让学生懂得相关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沟通协作能 力。 散学方法 3.案例分析法:还原临床真实情境,将真实完整临床病历以汇报的形式 按照临床表现-诊断-处理-护理的顺序贯穿课堂教学中,层层递进的 将知识点引入,学生在分析病历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点,培养团队协作能 力和主动探索知识的意识,教师在讲解病历的过程中传输知识,培养临 床思维和关爱产妇的意识。 4.视频演示法:通过观看剖宫产处理异常分娩的教学视频,学习异常分娩 的处理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5.角色扮演: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及关心产妇的职业素养
异常分娩课堂教学设计 4 5. 实时评课、在线考核系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缩宫素应用的注意事项 2.掌握宫缩乏力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3.熟悉宫缩过强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4.了解产力异常对母儿的影响 能力目标 1. 为产妇发生异常分娩时提供情感支持的能力; 2. 针对病因处理异常分娩及团队配合的能力; 3. 通过课堂分析,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素养目标 1.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2. 培养学生具有“以人为本”、“以母婴的健康为中 心”的现代助产理念; 3. 培养学生尊重关心孕妇,会保护孕妇隐私的职业素养。 教学重点 1. 掌握针对协调性宫缩乏力病因,使用缩宫素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2. 宫缩乏力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教学难点 异常分娩的评估判断及紧急处理的团队合作。 教学方法 1.讲授法:课堂导学过程中讲解、串联、分析相关知识点。 2.小组合作探究法:课前以小组为单位实施任务,通过制定计划、讨论研 究、分组实施等学习活动中,取长补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获得知 识技能的同时,让学生懂得相关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沟通协作能 力。 3. 案例分析法:还原临床真实情境,将真实完整临床病历以汇报的形式 按照临床表现-诊断-处理-护理的顺序贯穿课堂教学中,层层递进的 将知识点引入,学生在分析病历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点,培养团队协作能 力和主动探索知识的意识,教师在讲解病历的过程中传输知识,培养临 床思维和关爱产妇的意识。 4.视频演示法:通过观看剖宫产处理异常分娩的教学视频,学习异常分娩 的处理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5.角色扮演: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及关心产妇的职业素养
异常分娩课堂教学设计 依据高职高专助产学教学改革要求,立足于职业岗位需求,在组织 教学设 计理 课程的形式上,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基于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临床案例为载体进行教学设计, 实现贴近临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创新思维和临 床思维。 充分利用临床医学教学资源库、学习平台、微信、微课、视频等信 息化手段,开展课前复习与预习、课前任务、课中导学、课后拓展与反 馈、教学评价等线上线下混合式同步教学活动。 课前学生领取课前任务: 教学实 施过程 1.课前预习异常分焕的相关内容并完成相应的练习题 2.登录学习平台观看异常分娩教学视频,熟悉内容。 3.领取课堂情境任务,分小组讨论实施计划,收集准备资料。 ①学生角色扮演向孕妇及家属介绍异常分娩一一产力异常的 临床表现: ②学生角色扮演为孕妇及家属讲解异常分娩的处理方案。 课中 1. 微信扫二维码课堂签到,观察教学秩序。分小组汇5min 报课前角色扮演的体会及沟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素养 目标),讲授新课 3.复习影响分娩的四大因素:产力、产道、胎儿、心 10min 理因素 4.产力异常的定义及分类 1.5.案例导入: 初产妇,35岁。足月妊娠分娩,第一产程超过20 小时。产妇出现持续性腹痛、腹部拒按、烦躁不 安,精神状态非常疲惫、肠胀气,胎心异常。因胎 儿窘迫,转为剖宫产结束分娩 (1)考虑什么原因引起产程延长? (2)产力异常对母儿有何影响? 抽查一位同学汇报病例,抽查一位同学回答问题 引起学生兴趣,从而导入新课“异常分娩
异常分娩课堂教学设计 5 教 学 设 计 理 念 依据高职高专助产学教学改革要求,立足于职业岗位需求,在组织 课程的形式上,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基于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临床案例为载体进行教学设计, 实现贴近临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创新思维和临 床思维。 充分利用临床医学教学资源库、学习平台、微信、微课、视频等信 息化手段,开展课前复习与预习、课前任务、课中导学、课后拓展与反 馈、教学评价等线上线下混合式同步教学活动。 教 学 实 施 过 程 课前 学生领取课前任务: 1. 课前预习异常分娩的相关内容并完成相应的练习题。 2. 登录学习平台观看异常分娩教学视频,熟悉内容。 3. 领取课堂情境任务,分小组讨论实施计划,收集准备资料。 ①学生角色扮演向孕妇及家属介绍异常分娩——产力异常的 临床表现; ②学生角色扮演为孕妇及家属讲解异常分娩的处理方案。 课中 1. 微信扫二维码课堂签到,观察教学秩序。分小组汇 报课前角色扮演的体会及沟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素养 目标),讲授新课。 3. 复习影响分娩的四大因素:产力、产道、胎儿、心 理因素 4.产力异常的定义及分类 1. 5. 案例导入: 初产妇,35 岁。足月妊娠分娩,第一产程超过 20 小 时。产妇出现持续性腹痛、腹部拒按、 烦躁不 安,精神状态非常疲惫、肠胀气,胎心异常。因胎 儿窘 迫,转为剖宫产结束分娩。 (1)考虑什么原因引起产程延长? (2)产力异常对母儿有何影响? 抽查一位同学汇报病例,抽查一位同学回答问题, 引起学生兴趣,从而导入新课“异常分娩”。 5min 1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