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指数( Clout Index,c1)定义:CI是反映一组期刊中各刊影响力大小 的综合指标,它是将期刊在统计年的TC和IF双指标进行组内线性归一后向量平 权计算所得的数值。 CI利用TC与IF的互补性克服了单一指标评价的片面性,使同学科期刊的 学术影响力指标具备了较好的可比性,大大提高了期刊学术影响力比较评价分析 的实用性 (3)影响力指标的相对性 反映学术期刊的实际学术影响力,需要将世界上所有存在统计意义的文献全 部作为引证统计源文献进行加工处理,但这样做显然不现实。因此,基于不完整 的统计源文献做出的影响力统计指标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影响力。如果只需要给 出期刊学术影响力的相对大小,只需要合理选择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统计源文献 即可。 23统计源文献的遴选 (1)“二八”定律 在文献计量学领域,“二八定律”是一个非常基本的定律。研究表明,在某 些约束条件下,洛特卡定律、齐普夫定律、布拉德福定律都可以直接导出二八定 律。这说明,学术期刊存在“文献信息集中与离散分布规律”,不仅某学科大部 分论文集中在少数期刊上,而且大部分被引也集中在少数期刊上。例如:本次报 告中遴选的中国统计源期刊,其数量约占中国期刊的27%,但总被引频次占到总 量的77%多。因此,合理选取集中了80%被引频次的大约20%的期刊为统计源期 刊,就可以覆盖大部分重要研究成果,很好地反映期刊影响力相对水平 (2)JcR统计源的利用 WAJCI2018年报中期刊的国际引次以WoS引文数据库为基础,或直接来自JCR (2018)。WoS引文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共20122种。对JCR中报道的期刊,直接 采用JR的引次数据。对JCR中未报道的中国大陆期刊,采用《中国学术期刊国 际引证年报》2018年数据。该报告通过在WoS引文数据库中检索中国期刊的被 引频次,计算了6000多种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他引总被引频次、国际他引影响 因子等数据
4 影响力指数(Clout Index,CI)定义:CI 是反映一组期刊中各刊影响力大小 的综合指标,它是将期刊在统计年的 TC 和 IF 双指标进行组内线性归一后向量平 权计算所得的数值。 CI 利用 TC 与 IF 的互补性克服了单一指标评价的片面性,使同学科期刊的 学术影响力指标具备了较好的可比性,大大提高了期刊学术影响力比较评价分析 的实用性。 (3)影响力指标的相对性 反映学术期刊的实际学术影响力,需要将世界上所有存在统计意义的文献全 部作为引证统计源文献进行加工处理,但这样做显然不现实。因此,基于不完整 的统计源文献做出的影响力统计指标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影响力。如果只需要给 出期刊学术影响力的相对大小,只需要合理选择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统计源文献 即可。 2.3 统计源文献的遴选 (1)“二八”定律 在文献计量学领域, “二八定律”是一个非常基本的定律。研究表明,在某 些约束条件下,洛特卡定律、齐普夫定律、布拉德福定律都可以直接导出二八定 律。这说明,学术期刊存在“文献信息集中与离散分布规律”,不仅某学科大部 分论文集中在少数期刊上,而且大部分被引也集中在少数期刊上。例如:本次报 告中遴选的中国统计源期刊,其数量约占中国期刊的 27%,但总被引频次占到总 量的 77%多。因此,合理选取集中了 80%被引频次的大约 20%的期刊为统计源期 刊,就可以覆盖大部分重要研究成果,很好地反映期刊影响力相对水平。 (2)JCR 统计源的利用 WAJCI2018年报中期刊的国际引次以 WoS引文数据库为基础,或直接来自 JCR (2018)。WoS 引文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共 20122 种。对 JCR 中报道的期刊,直接 采用 JCR 的引次数据。对 JCR 中未报道的中国大陆期刊,采用《中国学术期刊国 际引证年报》2018 年数据。该报告通过在 WoS 引文数据库中检索中国期刊的被 引频次,计算了 6000 多种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他引总被引频次、国际他引影响 因子等数据
(3)中国大陆学术期刊的递选 由于JCR采用的WoS数据库中只收录了有CN号的中国期刊174种,不能客 观反映国际期刊在中国的学术影响力,因此本报告对中国统计源期刊进行了扩 充。中国期刊的遴选基本原则是通过客观评价数据遴选与WoS统计源期刊水平相 当的中国大陆期刊为统计源。具体方法见312。 (4)其他国家学术期刊的遴选 本年度 WAJCI报告在JCR基础上,仅增加了中国大陆期刊为统计源,今后将 随着其他文种引文数据库的建立,逐步增加其他国家优秀期刊为统计源。 (5)综合性期刊遴选方法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8版),中国的综合性期刊共计 1054种,占中国学术期刊数的18%,而JCR中科技综合性期刊仅64种,占科技 期刊总数的0.72%。可见我国综合性期刊数量众多,和国际期刊一起参与遴选相 对其他专业性期刊有失合理性,所以本报告对综合性期刊进行初选,初选后的综 合性期刊再参与国内期刊统计源的遴选。具体方法见31.1 3.数据统计标准及方法 31中国大陆统计源期刊遴选 311中国大陆综合性期刊遴选方法 (1)综合性期刊按学科拆分文章 由于综合性期刊是各个学科的文章的组合,按照同类相比的原则,将综合性 期刊刊各学科文章进行拆分比较。 第一步,根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设计36个学科分类一一中图分类号 的一级学科(T,工业技术学科划分至中图分类号的二级学科)。 第二步,对综合性期刊近3年发表文献按上述36个学科进行分拆,计算各 学科发文量占比—一期刊在该学科文献量与该刊总文献量之比,确定为“学科权 重”。一本综合性期刊可视为若干本专业期刊的集合体,每一本专业期刊的权重 即学科发文量占比
5 (3)中国大陆学术期刊的遴选 由于 JCR 采用的 WoS 数据库中只收录了有 CN 号的中国期刊 174 种,不能客 观反映国际期刊在中国的学术影响力,因此本报告对中国统计源期刊进行了扩 充。中国期刊的遴选基本原则是通过客观评价数据遴选与 WoS 统计源期刊水平相 当的中国大陆期刊为统计源。具体方法见 3.1.2。 (4)其他国家学术期刊的遴选 本年度 WAJCI 报告在 JCR 基础上,仅增加了中国大陆期刊为统计源,今后将 随着其他文种引文数据库的建立,逐步增加其他国家优秀期刊为统计源。 (5)综合性期刊遴选方法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8 版),中国的综合性期刊共计 1054 种,占中国学术期刊数的 18%,而 JCR 中科技综合性期刊仅 64 种,占科技 期刊总数的 0.72%。可见我国综合性期刊数量众多,和国际期刊一起参与遴选相 对其他专业性期刊有失合理性,所以本报告对综合性期刊进行初选,初选后的综 合性期刊再参与国内期刊统计源的遴选。具体方法见 3.1.1。 3. 数据统计标准及方法 3.1 中国大陆统计源期刊遴选 3.1.1 中国大陆综合性期刊遴选方法 (1)综合性期刊按学科拆分文章 由于综合性期刊是各个学科的文章的组合,按照同类相比的原则,将综合性 期刊刊各学科文章进行拆分比较。 第一步,根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设计 36 个学科分类——中图分类号 的一级学科(T,工业技术学科划分至中图分类号的二级学科)。 第二步,对综合性期刊近 3 年发表文献按上述 36 个学科进行分拆,计算各 学科发文量占比——期刊在该学科文献量与该刊总文献量之比,确定为“学科权 重”。一本综合性期刊可视为若干本专业期刊的集合体,每一本专业期刊的权重 即学科发文量占比
(2)计算综合性期刊各学科“学科影响因子” “学科影响因子”即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该学科的可被引文献在统计年被综合 统计源(《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期刊综合统计源)引用的总次数与该期 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该学科的可被引文献总量之比。 (3)计算“学科平均影响因子” 将《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的所有评价期刊在近3年发表论文也划分 到36个学科,计算该学科的“学科平均影响因子”。“学科平均影响因子”是 该学科前两年发表的所有可被引文献在统计年被综合统计源引用的总次数与该 学科在前两年内发表的所有可被引文献总量之比。 (4)计算综合性期刊各学科“学科相对影响因子” “学科相对影响因子”是期刊各学科“学科影响因子”与“学科平均影响因 子”的比值。如果将影响因子近似看作期刊论文质量的代表,该比值代表综合性 期刊各学科论文质量相对该学科总体平均水平的相对值。比值大于或小于1,分 别对应综合性期刊在该学科的质量水平高于或该低于该学科平均水平。 (5)计算综合性期刊综合分值 综合性期刊综合得分是该刊各“学科相对影响因子”的加权平均值。权重就 是该综合性期刊各学科发文量的比重。综合分值计算公式 综合得分=∑学科影响因子相对值x学科指标权重) 期刊的综合分值大于1,即该综合性期刊整体影响因子高于学科均值,说明 该综合性期刊水平不低于我国平均水平。本报告遴选综合得分大于1的期刊参加 《世界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年报》的统计源遴选。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入 选189种,综合性科学技术期刊入选121种。 312中国大陆统计源期刊的迭代遴选 基本原则:通过客观评价数据遴选出不低于WoS统计源期刊水平的中国期刊
6 (2)计算综合性期刊各学科“学科影响因子” “学科影响因子”即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该学科的可被引文献在统计年被综合 统计源(《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期刊综合统计源)引用的总次数与该期 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该学科的可被引文献总量之比。 (3)计算“学科平均影响因子” 将《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的所有评价期刊在近 3 年发表论文也划分 到 36 个学科,计算该学科的“学科平均影响因子”。“学科平均影响因子”是 该学科前两年发表的所有可被引文献在统计年被综合统计源引用的总次数与该 学科在前两年内发表的所有可被引文献总量之比。 (4)计算综合性期刊各学科“学科相对影响因子” “学科相对影响因子”是期刊各学科“学科影响因子”与“学科平均影响因 子”的比值。如果将影响因子近似看作期刊论文质量的代表,该比值代表综合性 期刊各学科论文质量相对该学科总体平均水平的相对值。比值大于或小于 1,分 别对应综合性期刊在该学科的质量水平高于或该低于该学科平均水平。 (5)计算综合性期刊综合分值 综合性期刊综合得分是该刊各“学科相对影响因子”的加权平均值。权重就 是该综合性期刊各学科发文量的比重。综合分值计算公式: 期刊的综合分值大于 1,即该综合性期刊整体影响因子高于学科均值,说明 该综合性期刊水平不低于我国平均水平。本报告遴选综合得分大于 1 的期刊参加 《世界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年报》的统计源遴选。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入 选 189 种,综合性科学技术期刊入选 121 种。 3.1.2 中国大陆统计源期刊的迭代遴选 基本原则:通过客观评价数据遴选出不低于 WoS 统计源期刊水平的中国期刊 i n i i i 1 综合得分 学科影响因子相对值 学科指标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