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总蛋白质含量测定 一微量凯氏定氮法
蛋白质的理论知识: 蛋白质组成: 必需AA,条件必需AA,非必需AA,限制AA,AA模式 蛋白质功能: 蛋白质来源: 蛋白质的评价:
食物蛋白质的营养评价: 一蛋白质的含量 1.真消化率 二蛋白质消化率 2.表观消化率 1.生物价 三蛋白质利用率 2.蛋白质净利用率 3.蛋白质功效比值 4.氨基酸评分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1.定氮法 i2.双缩尿法(Biuret法) !3.Folin一酚试剂法(Lowry法) 4.紫外吸收法 !5.考马斯亮蓝法(Bradford法) 6.红外线检测 ---------
蛋白质测定方法的比较: 表1重日质测定万法的比致 方法 灵敏度 时间 原理 说明 凯氏定灵敏度低适用于 费时,将蛋白质转化为氮,用于标准蛋白质含 量的准确测定:干 氮法0.2~1.0mg 810h用酸吸收后滴定。 扰少:费时太长 双缩灵敏度低,适用于中速,多肽键+碱性 用于快速测定,但 不太灵敏:不同蛋 脲法1~20mg 810hCu一紫色络合物。 白质显色相似。 紫外吸较为灵敏, 快速, 蛋白质中的酪氨酸 用于层析柱流出 和色氨酸残基在 液的检测:核酸的 收法50~100μg510min280nm处的光吸收, 吸收可以校正, 考马斯灵敏度最高, 快速, 考马流蓝染料与蛋 微的法干扰物病 白质结合时,入=由 少色稳定颜色希我 亮篮法1~5μg 515min465nm变为595nm 随超蛋白质不同面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