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大纲 适用本科预防医学专业 一、课程简介 职业卫生与职y业医学(occupational health andoccupational medicin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学 科。其主要任务是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职业医学以个体 为主要对像,旨在对受到职业有害因素损害或存在潜在健康危险的个体进行早期检测、诊断、治疗 和康复处理;而职业卫生则主要以人群和作业环境为对像,旨在创造安全、卫生和高效的作业环 境,提高职业生命质量,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预防医学的专业骨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脚踏实 地、独立分析和解决学科所面临基本问题的能力,树立勇于开拓、面向未来、应对21世纪挑战的创 新精神。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实际,运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专门知识和技 能,从事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实际工作、以及教学和科研工作,并为进一步钻研、提高奠定基 本课程为考试课,4.0学分,72学时(理论45学时,实验27学时)。 二、课程目标 (一)基本理论知识 1.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目标首先应是保护和促进健康, 2.“三级预防原则是保护和促进健康的战略手段: 3.职业病具有明显的发病条件和特点 4.常见职业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 5,职业现场监测、生物监测及评价; 6.职业性有害因素从业人员健康监护, (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对职业性有害因素识别、评价、预测、控制的基本技能,具体内容包括:1.识别职业 性有害因素的不良作用及机体对它的反应: 2评价人对相职业的话宜件 3.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预防职业性病损; 4.规划、管理职业卫生服务,实施健康监护和健康教育 (三)基本素质 1.树立公卫医师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防治工作方面的正确观点 2.能够结合实际,运用本学科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从事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相关工作; 3.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独立分析和解决学科所面临基本问题的能力。 三、学时分配 学时 单元 理论 实验 1.绪论 2.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12 9 3.生产性粉尘与尘肺 6 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5 3 5.其它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危害 4 6.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 6 7.职业卫生服务与健康促进 2 8.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与监督管理 .职业伤害与职业安全 2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大纲 适用本科预防医学专业 一、课程简介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occupational health andoccupational medicin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学 科。其主要任务是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职业医学以个体 为主要对象,旨在对受到职业有害因素损害或存在潜在健康危险的个体进行早期检测、诊断、治疗 和康复处理;而职业卫生则主要以人群和作业环境为对象,旨在创造安全、卫生和高效的作业环 境,提高职业生命质量,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预防医学的专业骨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脚踏实 地、独立分析和解决学科所面临基本问题的能力,树立勇于开拓、面向未来、应对21世纪挑战的创 新精神。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实际,运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专门知识和技 能,从事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实际工作、以及教学和科研工作,并为进一步钻研、提高奠定基 础。 本课程为考试课,4.0学分,72学时(理论45学时,实验27学时)。 二、课程目标 (一)基本理论知识 1.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目标首先应是保护和促进健康; 2. “三级预防”原则是保护和促进健康的战略手段; 3. 职业病具有明显的发病条件和特点; 4. 常见职业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 5. 职业现场监测、生物监测及评价; 6. 职业性有害因素从业人员健康监护。 (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对职业性有害因素识别、评价、预测、控制的基本技能,具体内容包括:1. 识别职业 性有害因素的不良作用及机体对它的反应; 2. 评价人对职业的适宜性; 3. 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预防职业性病损; 4. 规划、管理职业卫生服务,实施健康监护和健康教育。 (三)基本素质 1. 树立公卫医师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防治工作方面的正确观点; 2. 能够结合实际,运用本学科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从事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相关工作; 3. 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独立分析和解决学科所面临基本问题的能力。 三、学时分配 单元 学时 理论 实验 1. 绪论 6 - 2.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12 9 3.生产性粉尘与尘肺 6 7 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5 3 5.其它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危害 4 - 6.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 6 3 7. 职业卫生服务与健康促进 2 - 8.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与监督管理 2 3 9. 职业伤害与职业安全 2 2
△+ 27 四、理论教学目标与内容 第一单元绪论 目标 1掌握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概念和任务】 2.掌握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概念、来源及劳动条件的范围。 3.掌握职业病的概念.特点、诊断原则及发病条件 4.了解工作有关疾病、工伤的涵义。 5熟悉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基本准则 6掌握体力劳动时的能量代谢、氧消耗与劳动强度分级。 7熟悉体力劳动时机体的调节与话应 8.了解脑力劳动时的生理变化与适应。 9堂握静力作业的特征 10掌握劳动过程中作业能力的动态变化、作业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改善措施。 11.了解与职业有关的心理因素、职业紧张的概念、职业紧张的干预措施、心身疾病的概念和常 见的心身疾病。 12.了解生产性毒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职业性病损的概念及其基本病理变化 13熟悉职业流行病学的特点、应用及调查设计的基本要求。 14.了解职业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质量控制、调查结果的分析和判断, 15了解职业毒理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及实际应用。 16.了解职业工效学概念、意义与内容(人、机器与作业环境)。 内容 1重点阐述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概念、任务及基本准则 2重点阐述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病损。 3详细讲解体力劳动过程、脑力劳动过程的生理变化与适应 4详细讲解作业能力与劳动负荷的评价。 5.一般介绍与职业有关的心理因素、职业紧张及心身疾病, 6详细讲解生产性毒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 7.详细讲解职业性病损的基本病理变化及病理学诊断。 8详细讲解职业流行病学的特点、应用、调查设计、研究方法、质量控制。 9.一般介绍职业毒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实际应用。 10.一般介绍工作过程的生物力学、人体测量学及其应用、机器、工作环境和劳动组织。 第二单元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目标 1掌握职业中毒的概念。 2熟悉生产性毒物的来源、存在形态、接触机会、进入人体的途径和毒物对机体毒作用的因素。 3了解毒物的体内过程影响、职业中毒的临床类型及主要临床表现。 4.熟悉职业中毒的诊断原则、急救和治疗原则。 5掌握生产性毒物危害的控制原则。 6.了解铅、汞的理化特征、接触机会 7.熟悉铅、汞中毒的机理及中毒患者的处理原则。 8.掌握铅中毒、慢性汞中毒的典型临床表现及中毒的预防措施 9.了解刺激性气体、室息性气体的种类
合计 45 27 四、理论教学目标与内容 第一单元 绪论 目标 1.掌握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概念和任务。 2.掌握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概念、来源及劳动条件的范围。 3.掌握职业病的概念、特点、诊断原则及发病条件。 4.了解工作有关疾病、工伤的涵义。 5.熟悉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基本准则。 6.掌握体力劳动时的能量代谢、氧消耗与劳动强度分级。 7.熟悉体力劳动时机体的调节与适应。 8.了解脑力劳动时的生理变化与适应。 9.掌握静力作业的特征。 10.掌握劳动过程中作业能力的动态变化、作业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改善措施。 11.了解与职业有关的心理因素、职业紧张的概念、职业紧张的干预措施、心身疾病的概念和常 见的心身疾病。 12.了解生产性毒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职业性病损的概念及其基本病理变化。 13.熟悉职业流行病学的特点、应用及调查设计的基本要求。 14.了解职业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质量控制、调查结果的分析和判断。 15.了解职业毒理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及实际应用。 16.了解职业工效学概念、意义与内容(人、机器与作业环境)。 内容 1.重点阐述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概念、任务及基本准则。 2.重点阐述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病损。 3.详细讲解体力劳动过程、脑力劳动过程的生理变化与适应。 4.详细讲解作业能力与劳动负荷的评价。 5.一般介绍与职业有关的心理因素、职业紧张及心身疾病。 6.详细讲解生产性毒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 7.详细讲解职业性病损的基本病理变化及病理学诊断。 8.详细讲解职业流行病学的特点、应用、调查设计、研究方法、质量控制。 9.一般介绍职业毒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实际应用。 10.一般介绍工作过程的生物力学、人体测量学及其应用、机器、工作环境和劳动组织。 第二单元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目标 1.掌握职业中毒的概念。 2.熟悉生产性毒物的来源、存在形态、接触机会、进入人体的途径和毒物对机体毒作用的因素。 3.了解毒物的体内过程影响、职业中毒的临床类型及主要临床表现。 4.熟悉职业中毒的诊断原则、急救和治疗原则。 5.掌握生产性毒物危害的控制原则。 6.了解铅、汞的理化特征、接触机会。 7.熟悉铅、汞中毒的机理及中毒患者的处理原则。 8.掌握铅中毒、慢性汞中毒的典型临床表现及中毒的预防措施。 9.了解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的种类
10.熟悉常见室息性气体的理化特性、接触机会及毒理。 11掌握刺激性气体的毒作用表现及防治原则。 12掌握室息性气体的毒作用特点、一氧化碳和硫化氢中毒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13.了解有机溶剂的理化特性、毒作用特点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14.了解苯的理化特性、接触机会、毒理、诊断、处理原则及预防 15掌握苯中毒的临床表现。 16掌握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毒作用的共同特点, 17.了解苯胺的特性、接触机会、毒理和临床表现。 18.熟悉三硝基甲苯的特性、毒理和临床表现。 19.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特性及生产中的毒物来源。 20.熟悉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常见毒物及其主要危害。 21.了解农药的分类、农药的急性中毒和慢性危害。 22掌握有机磷酸酯类农药的理化特性、中毒机理、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23.了解其它农药的理化特性和主要中毒表现。 内容 1详细讲解生产性毒物的来源、存在形态、接触机会、进入人体的途径、毒物在体内的过程 2.重点阐述影响毒物对机体毒作用的因素、职业中毒的临床及生产性毒物危害的控制原则 3重点阐述常见金属与类金属中毒. 4详细讲解氯气、氮氧化物、氨、光气、氯化氢等常见刺激性气体中毒 5详细讲解一氧化碳、氰化氢、硫化氢、甲烷等常见室息性气体中毒。 6详细讲解苯、甲苯 二甲苯 二氯乙烷、正已烷、二硫化碳等常见有机溶剂中毒, 7详细讲解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中毒。 8.一般介绍氯乙烯、丙烯腈、含氟塑料、 二异氰酸甲苯酯、二甲基甲酰胺等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 的毒物中毒。 9.一般介绍有机磷酸酯类农药、拟除虫菊酯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百草枯等农药中毒 第三单元生产性粉尘与尘肺 目标 1.了解生产性粉尘的来源与分类 2.熟悉生产性粉尘对健康的影响。 3.掌握生产性粉尘和尘肺的概念、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其卫生学意义及粉尘危害的控制, 4掌握矽肺的定义、影响矽肺发病的主要因素、矽肺的临床表现及的肺患者的处理。 5.熟悉矽肺的病理变化。 6.了解矽肺的发病机制。 7熟悉煤工尘肺、石棉肺的病因、基本病理改变和主要临床表现。 8.了解棉尘病、农民肺的病因和主要临床表现。 内容 1.一般介绍生产性粉尘的来源、分类 2详细讲解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卫生学意义及对健康的影响 3重点阐述粉尘危害的控制。 4.重点阐述矽肺的定义、影响矽肺发病的因素、矽肺的病理变化、矽肺的临床表现、合并症、诊 断及X线诊断分级标准。 5.一般介绍可能发生矽肺的作业、矽肺的发病机理、矽肺治疗与处理 6.重点阐述煤的肺的特点及临床表现
10.熟悉常见窒息性气体的理化特性、接触机会及毒理。 11.掌握刺激性气体的毒作用表现及防治原则。 12.掌握窒息性气体的毒作用特点、一氧化碳和硫化氢中毒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13.了解有机溶剂的理化特性、毒作用特点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14.了解苯的理化特性、接触机会、毒理、诊断、处理原则及预防。 15.掌握苯中毒的临床表现。 16.掌握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毒作用的共同特点。 17.了解苯胺的特性、接触机会、毒理和临床表现。 18.熟悉三硝基甲苯的特性、毒理和临床表现。 19.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特性及生产中的毒物来源。 20.熟悉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常见毒物及其主要危害。 21.了解农药的分类、农药的急性中毒和慢性危害。 22.掌握有机磷酸酯类农药的理化特性、中毒机理、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23.了解其它农药的理化特性和主要中毒表现。 内容 1.详细讲解生产性毒物的来源、存在形态、接触机会、进入人体的途径、毒物在体内的过程。 2.重点阐述影响毒物对机体毒作用的因素、职业中毒的临床及生产性毒物危害的控制原则。 3.重点阐述常见金属与类金属中毒。 4.详细讲解氯气、氮氧化物、氨、光气、氯化氢等常见刺激性气体中毒。 5.详细讲解一氧化碳、氰化氢、硫化氢、甲烷等常见窒息性气体中毒。 6.详细讲解苯、甲苯、二甲苯、二氯乙烷、正已烷、二硫化碳等常见有机溶剂中毒。 7.详细讲解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中毒。 8.一般介绍氯乙烯、丙烯腈、含氟塑料、二异氰酸甲苯酯、二甲基甲酰胺等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 的毒物中毒。 9.一般介绍有机磷酸酯类农药、拟除虫菊酯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百草枯等农药中毒。 第三单元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 目标 1.了解生产性粉尘的来源与分类。 2.熟悉生产性粉尘对健康的影响。 3.掌握生产性粉尘和尘肺的概念、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其卫生学意义及粉尘危害的控制。 4.掌握矽肺的定义、影响矽肺发病的主要因素、矽肺的临床表现及矽肺患者的处理。 5.熟悉矽肺的病理变化。 6.了解矽肺的发病机制。 7.熟悉煤工尘肺、石棉肺的病因、基本病理改变和主要临床表现。 8.了解棉尘病、农民肺的病因和主要临床表现。 内容 1.一般介绍生产性粉尘的来源、分类。 2.详细讲解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卫生学意义及对健康的影响。 3.重点阐述粉尘危害的控制。 4.重点阐述矽肺的定义、影响矽肺发病的因素、矽肺的病理变化、矽肺的临床表现、合并症、诊 断及X线诊断分级标准。 5.一般介绍可能发生矽肺的作业、矽肺的发病机理、矽肺治疗与处理。 6.重点阐述煤矽肺的特点及临床表现
7详细讲解硅酸盐肺的定义、硅酸盐肺的分类。 8重点阐述石棉肺的病理改变、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致癌作用。 9一船介绍棉尘病农民市的病因知主要临床表现 第四单元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目标 1熟悉生产环境中与健康有关的常见的物理因素及其特点、预防措施的原则。 2.熟悉高温生产环境中气象条件及其特点、高温作业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热适应的生理学意 义、中暑的致病因素。 3掌握高温作业的类型、中暑的发病机制、分型、临床表现与防暑降温措施 4了解生产性噪声的来源、分类、声音的物理特性及评价、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 5熟悉人对声音的主观感觉 6掌握噪声的概念、噪声对人体的影响和影响噪声对机体作用的因素。 7熟悉振动的分类、接触机会、 对机体的影响和影响对振动对机体作用的因素 8掌握手臂振动病临床表现。 9.了解非电离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10熟悉电离辐射的作用方式和影响因素 11掌握放射病的临床表现 内容 1详细讲解生产环境的气象条件及其特点 2重点阐术高温作业的念、类型及其对时机体的影向 3重点阐述中暑的病因、分型、治疗原则及防暑降温措施, 4一般介绍中季的分级诊新标准及高温作业的多发病 5.详细讲解生产性噪声及噪声性耳聋 6.一船介个绍振动与振动病 7.一般介绍非电离辐射的危害与防护 8.详细讲解电离辐射的危害与防护, 第五单元其它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危害 目标 1.了解常见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皮肤病的病因和主要临床表现。 2.掌握职业性致癌因素的作用特征及常见职业肿瘤的职业致癌物 3掌握职业性白内障、电光性眼炎、职业性牙酸蚀症的病因和主要临床表现。 了解其它职业性五官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内容 1.一般介绍生物性有害因素所致职业性损害 2.一般介绍职业性皮肤病。 3.详细讲解职业性致癌因素 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及职业肿瘤的预防原则。 4.一般介绍职业性五官疾病! 第六单元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 目标 1熟悉职业环境监测的方法、生物监测的特点及策略 2.了解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评定及危险度评定。 3.熟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内容与程序, 4熟悉有害作业分级评价原则
7.详细讲解硅酸盐肺的定义、硅酸盐肺的分类。 8.重点阐述石棉肺的病理改变、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致癌作用。 9.一般介绍棉尘病、农民肺的病因和主要临床表现。 第四单元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目标 1.熟悉生产环境中与健康有关的常见的物理因素及其特点、预防措施的原则。 2.熟悉高温生产环境中气象条件及其特点、高温作业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热适应的生理学意 义、中暑的致病因素。 3.掌握高温作业的类型、中暑的发病机制、分型、临床表现与防暑降温措施。 4.了解生产性噪声的来源、分类、声音的物理特性及评价、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 5.熟悉人对声音的主观感觉。 6.掌握噪声的概念、噪声对人体的影响和影响噪声对机体作用的因素。 7.熟悉振动的分类、接触机会、对机体的影响和影响对振动对机体作用的因素。 8.掌握手臂振动病临床表现。 9.了解非电离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10.熟悉电离辐射的作用方式和影响因素。 11.掌握放射病的临床表现。 内容 1.详细讲解生产环境的气象条件及其特点。 2.重点阐述高温作业的概念、类型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3.重点阐述中暑的病因、分型、治疗原则及防暑降温措施。 4.一般介绍中暑的分级诊断标准及高温作业的多发病。 5.详细讲解生产性噪声及噪声性耳聋。 6.一般介绍振动与振动病。 7.一般介绍非电离辐射的危害与防护。 8.详细讲解电离辐射的危害与防护。 第五单元 其它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危害 目标 1.了解常见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皮肤病的病因和主要临床表现。 2.掌握职业性致癌因素的作用特征及常见职业肿瘤的职业致癌物。 3.掌握职业性白内障、电光性眼炎、职业性牙酸蚀症的病因和主要临床表现。 4.了解其它职业性五官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内容 1.一般介绍生物性有害因素所致职业性损害。 2.一般介绍职业性皮肤病。 3.详细讲解职业性致癌因素、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及职业肿瘤的预防原则。 4.一般介绍职业性五官疾病。 第六单元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 目标 1.熟悉职业环境监测的方法、生物监测的特点及策略。 2.了解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评定及危险度评定。 3.熟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内容与程序。 4.熟悉有害作业分级评价原则
5.了解个人防护用品的种类、使用和保养。 内容 1详细讲解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评定和危险度评定。 2详细讲解职业环境监测对橡的确定及有害因素的测量 3.详细讲解生物监测的特点、类别、策略及生物接触的卫生标准」 4.一般介绍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及有害作业分级评价。 5.一般介绍常见的个人防护用品。 七单元职业卫生服务与健康促进 目标 1熟悉职业生命质量的含义及影响因素、提高职业生命质量的方法。 2.掌握职业卫生服务的概念。 3.熟悉职业卫生服务的内容、模式和特点。 4.掌握健康监护的内容和常用指标 5.了解功能能力评价的类型、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 6熟悉作业场所健康促进的意义、内容。 7熟悉职业卫生的内容和安全教育的形式。 8.了解健康促进“系统工程模式及监测评价 内容 1重点阐述职业生命、职业生命质量及提高职业生命质量 2详细讲解职业卫生服务概念、内容、模式及特点。 3重点阐述健康医学、健康监护的概念 4.一般介绍职业健康监护信息管理。 5.详细讲解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 6.一般介绍作业场所健康促进。 7.一般介绍作业场所职业卫生与安全 8.一般介绍作业场所健康促进规划与评价 第八单元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与监督管理 目标 1.了解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配套法规的内容 2.了解职业卫生标准的制订的依据及原则。 3熟悉职业卫生标准的应用原则。 4.掌握职业卫生监督的概念与主要内容 5.了解其它国家职业卫生法规与管理的方法。 6掌握职业接触限值、有害效应、保护水平的概念, 内容 1.一般介绍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化的发展 2详细讲解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配套法规 3.详细讲解职业卫生标准及应用 4重点阐述职业卫生监督。 5.一般介绍国际性职业安全卫生机构及国外职业安全卫生的历史、法规与体制 第九单元职业伤害与职业安全 目标 1熟悉职业安全的意义和任务
5.了解个人防护用品的种类、使用和保养。 内容 1.详细讲解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评定和危险度评定。 2.详细讲解职业环境监测对象的确定及有害因素的测量。 3.详细讲解生物监测的特点、类别、策略及生物接触的卫生标准。 4.一般介绍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及有害作业分级评价。 5.一般介绍常见的个人防护用品。 第七单元 职业卫生服务与健康促进 目标 1.熟悉职业生命质量的含义及影响因素、提高职业生命质量的方法。 2.掌握职业卫生服务的概念。 3.熟悉职业卫生服务的内容、模式和特点。 4.掌握健康监护的内容和常用指标。 5.了解功能能力评价的类型、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 6.熟悉作业场所健康促进的意义、内容。 7.熟悉职业卫生的内容和安全教育的形式。 8.了解健康促进“系统工程”模式及监测评价。 内容 1.重点阐述职业生命、职业生命质量及提高职业生命质量。 2.详细讲解职业卫生服务概念、内容、模式及特点。 3.重点阐述健康医学、健康监护的概念。 4.一般介绍职业健康监护信息管理。 5.详细讲解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 6.一般介绍作业场所健康促进。 7.一般介绍作业场所职业卫生与安全。 8.一般介绍作业场所健康促进规划与评价。 第八单元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与监督管理 目标 1.了解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配套法规的内容。 2.了解职业卫生标准的制订的依据及原则。 3.熟悉职业卫生标准的应用原则。 4.掌握职业卫生监督的概念与主要内容。 5.了解其它国家职业卫生法规与管理的方法。 6.掌握职业接触限值、有害效应、保护水平的概念。 内容 1.一般介绍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化的发展。 2.详细讲解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配套法规。 3.详细讲解职业卫生标准及应用。 4.重点阐述职业卫生监督。 5.一般介绍国际性职业安全卫生机构及国外职业安全卫生的历史、法规与体制。 第九单元 职业伤害与职业安全 目标 1.熟悉职业安全的意义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