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病句 【教学要点】 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3、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把练落到实处。 特别要针对学生平时阅读量小,缺乏语言存储,语感迟钝的特点,积极培养语感,努力汲取优 秀作品的语言营养,夯实语言基础。同时指导学生掌握应试技巧:语感审读法、筋脉输理法、造 句类比法、逻辑分析法和规律标志法 【课时安排】 五课时 【教学过程和步骤】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的组织规律、不符合客观事物的事理、不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的句子。“辨 析并修改病句”是属于纯洁语言一类的考点,一直是语文高考的必考点之一。在语言发展极快, 新词与语病都层出不穷的今天,尤其需要规范语言,使其健康发展 高考在这一考点上,题型一般只是两种:一是辨析语病,二是修改病句。在高考试卷中以两种 形式考查,一是单项选择题,放在I卷:一是主观性试题,放在Ⅱ卷。辨析病句是对病句识别与 能力的考查,修改则以辨析为基础。 修改病句,要在判定语病种类的基础上,明确语句的表达目的,抓住关键,不伤原意,尽量“多 保留少改动”。修改语病时,要注意 A、明确语言简明的主要内容 B、要注意汉语表达的灵活性 C、要注意考题的要求 二、知识点概要及解题指导 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详细解说和指导如下: 语序不当 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定语与中心词语序不当 定语、状语位置错乱 相关联的并列词语或短语语序不当 主语与关联词语语序不当 例题1 1、一位优秀的有30多年教龄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多项定语语序不当) 改为: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位有30多年教龄的优秀的教授。 2、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在阅览室里许多同学近几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多项状语语序 不当)改为: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许多同学近几天在阅览室里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3、他跳下池塘,来到池边,很快就游过去了。(分句间次序不当) 4、我们认真研究听取了大家的意见。(词语可能反映承接先后、轻重主次等语意。词语的顺序 则必须符合这一客观要求。此例中“研究听取”,颠倒了承接的先后关系。应改为“听取研究”)
修改病句 【教学要点】 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3、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把练落到实处。 特别要针对学生平时阅读量小,缺乏语言存储,语感迟钝的特点,积极培养语感,努力汲取优 秀作品的语言营养,夯实语言基础。同时指导学生掌握应试技巧:语感审读法、筋脉输理法、造 句类比法、逻辑分析法和规律标志法。 【课时安排】 五课时 【教学过程和步骤】 一、导入: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的组织规律、不符合客观事物的事理、不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的句子。“辨 析并修改病句”是属于纯洁语言一类的考点,一直是语文高考的必考点之一。在语言发展极快, 新词与语病都层出不穷的今天,尤其需要规范语言,使其健康发展。 高考在这一考点上,题型一般只是两种:一是辨析语病,二是修改病句。在高考试卷中以两种 形式考查,一是单项选择题,放在Ⅰ卷;一是主观性试题,放在Ⅱ卷。辨析病句是对病句识别与 能力的考查,修改则以辨析为基础。 修改病句,要在判定语病种类的基础上,明确语句的表达目的,抓住关键,不伤原意,尽量“多 保留少改动”。修改语病时,要注意: A、明确语言简明的主要内容 B、要注意汉语表达的灵活性 C、要注意考题的要求 二、知识点概要及解题指导 病句的类型主要有: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详细解说和指导如下: 一、语序不当 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定语与中心词语序不当 定语、状语位置错乱 相关联的并列词语或短语语序不当 主语与关联词语语序不当 [例题 1] 1、一位优秀的有 30 多年教龄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多项定语语序不当) 改为: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位有 30 多年教龄的优秀的教授。 2、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在阅览室里许多同学近几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多项状语语序 不当)改为: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许多同学近几天在阅览室里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3、他跳下池塘,来到池边,很快就游过去了。(分句间次序不当) 4、我们认真研究听取了大家的意见。(词语可能反映承接先后、轻重主次等语意。词语的顺序 则必须符合这一客观要求。此例中“研究听取”,颠倒了承接的先后关系。应改为“听取研究”)
5、学生、领导、老师都参加了开学典礼。(应改为“领导、老师、学生”) 6、试看山花烂漫开遍了原野。(应将“山花烂漫”改为“烂漫山花”才能与后面“开”配搭 7、故宫博物院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这“文物”究竟什么时候“出土的”?按原 句表述,则为“两千多年前”,实际上不是,这就因语序不当前导致了表意的错误应将“新出土的 移至“展出了”后。) 8、这个村很好执行了党的富民政策。现在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而且还不吃国家救 济了。(递进关系不当,应改为“不但不吃国家救济粮了而且还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 9、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应改为“对 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高考经典试题分析1](语序不当) 1、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94年) 2、通过检査,大家讨论、发现、解决了课外活动中的一些问题。(95年上海) 课堂巩固训练]下列病句错在哪里? 1美国联邦调査局逮捕了职业间谍埃姆,揭开了美国情报史上特大的在职情报人员为外国提供 绝密情报的丑闻。 2中国古代书画艺术中的许多传世杰作不仅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华民族的艺术 瑰宝.(97年上海) 3不但他爱下围棋,而且精于围棋发展史的研究。 4由于纺织工人努力提高生产质量,我国棉布的出口深受各国顾客的欢迎。 5、先生侃侃而谈,他的音容笑貌虽然没什么变化,但眼角的皱纹似乎暗示着这些年的艰辛和 不快。(93年 6、微软拼音、双拼、全拼、智能ABC及郑码等输入法,是电脑用户中很受欢迎的中文输入 二、搭配不当的几种类别 关联词搭配不当 定语与中心词(主宾)搭配不当 动宾搭配不当 主谓搭配不当 主宾搭配不当 动补搭配不当 状语与中心词(谓语)搭配不当 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题2] 1、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主谓搭配不当) 2、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 为“形象”) 沙沙的浪声和银光闪闪的海面构成一幅多么好看的画面。C“浪声”和“海面”均为主语, 其中“浪声”不能与谓语“构成”形成主谓关系,应去掉“沙沙的浪声”或另构成主谓关系) 4、这个县的水稻生产,由于合理密植,加强管理,一般长势良好。(“生产”与“长势良好 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应将“生产”删掉,使“水稻”作为主语) 5、每当回忆起和他朝夕相处的一段生活,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绣的教导, 又重新出现在我面前。(“教导”和“出现”构成主谓关系不当,可去掉“循循善诱的教导。”最好可 再加“又在我耳边响起”与之构成主谓关系)
5、学生、领导、老师都参加了开学典礼。(应改为“领导、老师、学生”) 6、试看山花烂漫开遍了原野。(应将“山花烂漫”改为“烂漫山花”才能与后面“开”配搭) 7、故宫博物院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这“文物”究竟什么时候“出土的”?按原 句表述,则为“两千多年前”,实际上不是,这就因语序不当前导致了表意的错误,应将“新出土的” 移至“展出了”后。) 8、这个村很好执行了党的富民政策。现在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而且还不吃国家救 济了。(递进关系不当,应改为“不但不吃国家救济粮了,而且还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 9、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应改为“对 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高考经典试题分析 1](语序不当) 1、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94 年) 2、通过检查,大家讨论、发现、解决了课外活动中的一些问题。(95 年上海) [课堂巩固训练]下列病句错在哪里? 1.美国联邦调查局逮捕了职业间谍埃姆,揭开了美国情报史上特大的在职情报人员为外国提供 绝密情报的丑闻。 2.中国古代书画艺术中的许多传世杰作不仅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华民族的艺术 瑰宝.(97 年上海) 3.不但他爱下围棋,而且精于围棋发展史的研究。 4.由于纺织工人努力提高生产质量,我国棉布的出口深受各国顾客的欢迎。 5、先生侃侃而谈,他的音容笑貌虽然没什么变化,但眼角的皱纹似乎暗示着这些年的艰辛和 不快。(93 年) 6、微软拼音、双拼、全拼、智能 ABC 及郑码等输入法,是电脑用户中很受欢迎的中文输入 法。 二、搭配不当的几种类别 关联词搭配不当 定语与中心词(主宾)搭配不当 动宾搭配不当 主谓搭配不当 主宾搭配不当 动补搭配不当 状语与中心词(谓语)搭配不当 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题 2] 1、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主谓搭配不当) 2、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 为“形象”) 3、沙沙的浪声和银光闪闪的海面构成一幅多么好看的画面。(“浪声”和“海面”均为主语, 其中“浪声”不能与谓语“构成”形成主谓关系,应去掉“沙沙的浪声”或另构成主谓关系) 4、这个县的水稻生产,由于合理密植,加强管理,一般长势良好。(“生产”与“长势良好” 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应将“生产”删掉,使“水稻”作为主语) 5、每当回忆起和他朝夕相处的一段生活,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绣的教导, 又重新出现在我面前。(“教导”和“出现”构成主谓关系不当,可去掉“循循善诱的教导。”最好可 再加“又在我耳边响起”与之构成主谓关系)
6、《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等人的英雄事迹。(“塑 造”与“事迹”不能构谓宾关系,可将“事迹”改为“形象”) 7、战士们冒着滂沱的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快速前进。(“冒着”与“小路”不能构成谓宾关系, 可在“泥泞小路”其前后分别加上“在”和“上”) 8、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老山英雄的报告。(联合谓语中“注视”不能和宾 语“报告”相搭配,可予删去) 9、农民耕种的符合政策规定的自留地是一种正当的劳动。(主宾搭配不当) 10、规规矩短的两条平行线始终是两条可望而不可及的端点。(判断句中主宾意义不属同一范 畴造成了主宾意义上配搞不当。此例中“两条平行线是端点”明显地配搭不当,可将“端点”改为“直 线”等) 11、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工业和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此句宾语是由一个 主谓短语充当的,但这个主谓短活的主干是“工业和农业成为国家”,主宾意义明显不当、可将“国 家”改为“行业 12、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这是因为语序不当而造成主宾意义不当的,应将“秋天的北 京”改为“北京的秋天”) 13、有没有远大的抱负和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14、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关键在于要加速造就一批专门人才。(前 面用“能否”是两个方面。后面只有肯定一面,前后不一致,可将“要”改为“能否” 15、青年男女不再以财产多寡和门第高低为条件,而以能劳动、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标准去选择 自己的伴侣。(前面是“多寡”高低”关涉两面而后面只兼涉肯定一面,前后不一致。可将“能”改为 能否”,有”改为“有没有”) 16、学习成绩的好坏是三好生的重要条件。(前面是“好坏”关涉两方面,后面只有肯定一面, 前后不一致,可在“三好生”前加上“能否成为”) 17、汽车奔驰在辽阔的公路上。(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介绍完英雄的事迹,同学们激烈地鼓掌 18、早晨五六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便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人群”是在整体性 名词,前面不能再用“数万名”予以限制,可将“人群”改为“人”) 9、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严肃”作状语, 不能修饰限制“研究”,可改为“认真”、“慎重”等) 20、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可以补充说明扫的程度。而“整 整齐齐”则不能与“打扫”配搭,可在其前加上“把桌凳安放得”,也可删去) [高考经典试题分析2一A](搭配不当) 1、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92年) 2、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地攀登到顶峰。(93 3、应用这种罗盘,无论在阴云密布以及早晚看不到太阳的时候,也不会迷失方向。(92年上 海) 4、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 服困难的信心。(97年) [高考经典试题分析2--B] 4.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开发。(9 5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蜜蜂的多少劳动吗?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 50万朵的花粉.(93年
6、《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等人的英雄事迹。(“塑 造”与“事迹”不能构谓宾关系,可将“事迹”改为“形象”) 7、战士们冒着滂沱的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快速前进。(“冒着”与“小路”不能构成谓宾关系, 可在“泥泞小路”其前后分别加上“在”和“上”) 8、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老山英雄的报告。(联合谓语中“注视”不能和宾 语“报告”相搭配,可予删去) 9、农民耕种的符合政策规定的自留地是一种正当的劳动。(主宾搭配不当) 10、规规矩短的两条平行线始终是两条可望而不可及的端点。(判断句中主宾意义不属同一范 畴造成了主宾意义上配搞不当。此例中“两条平行线是端点”明显地配搭不当,可将“端点”改为“直 线”等) 11、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工业和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此句宾语是由一个 主谓短语充当的,但这个主谓短活的主干是“工业和农业成为国家”,主宾意义明显不当、可将“国 家”改为“行业”等) 12、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这是因为语序不当而造成主宾意义不当的,应将“秋天的北 京”改为“北京的秋天”) 13、有没有远大的抱负和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14、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关键在于要加速造就一批专门人才。(前 面用“能否”是两个方面。后面只有肯定一面,前后不一致,可将“要”改为“能否”) 15、青年男女不再以财产多寡和门第高低为条件,而以能劳动、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标准去选择 自己的伴侣。(前面是“多寡”“高低”关涉两面,而后面只兼涉肯定一面,前后不一致。可将“能”改为 “能否”,“有”改为“有没有”) 16、学习成绩的好坏是三好生的重要条件。(前面是“好坏”关涉两方面,后面只有肯定一面, 前后不一致,可在“三好生”前加上“能否成为”) 17、汽车奔驰在辽阔的公路上。(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介绍完英雄的事迹,同学们激烈地鼓掌。 18、早晨五六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便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人群”是在整体性 名词,前面不能再用“数万名”予以限制,可将“人群”改为“人”) 19、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严肃”作状语, 不能修饰限制“研究”,可改为“认真”、“慎重”等) 20、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可以补充说明扫的程度。而“整 整齐齐”则不能与“打扫”配搭,可在其前加上“把桌凳安放得”,也可删去) [高考经典试题分析 2----A](搭配不当) 1、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92 年) 2、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地攀登到顶峰。(93 年) 3、应用这种罗盘,无论在阴云密布以及早晚看不到太阳的时候,也不会迷失方向。(92 年上 海) 4、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 服困难的信心。(97 年) [高考经典试题分析 2----B] 4.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开发。(95 年) 5.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蜜蜂的多少劳动吗?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 50 万朵的花粉.(93 年)
[高考经典试题分析2-C 7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 注意的问题。(95年) 8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 的表彰。(93年) 9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 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2001年) 10.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 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96年) [高考经典试题分析2-D 11.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 的岗位上。(99年) 12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 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2000年) 13可惜,这部在他心中酝酿了很久、即将成熟的巨著未及完稿,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2001 年春招) [课堂巩固训练]下列病句错在哪里? 1、清明前后,×x部队派了800人次,参加郊区植树劳动。(88年) 2、最让人高兴的是,在全厂职工团结协作,日夜奋战下全年的生产指标终于超额完成了。(2000 年春季) 3、公园里展出的有象征中华民族腾飞的“中华巨龙”等冰雕艺术品,也有取材于《西游记》、《海 的女儿》等神话和童话故事(2001年春季) 4、本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初见端倪,21世纪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并逐步占据世界经济主导 地位的年代 5、长期的睡眠不足,会使人体生物钟功能失调,正常的生活节奏发生紊乱,从而促使人早衰 和引发某些不必要的疾病 6、省委省政府认真总结了造成这种落后状况的经验教训,确立了科教兴市的工作思路。 7、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体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8、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9、桂林确实山清水秀,壮族的民俗风情,使我置身于画卷之中,心旷神 10、我们要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我们的学习质量 11、一些长期有争议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分析、研讨,有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12、我们要研究经济犯罪分子的特点,以便稳、准、狠地识别和打击他们。 13、尽管你的赠礼多么微薄,但在他心上却象千斤重的法码 14、培养新世纪的一代新人,不只是学校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的事。 15、自动化仪表厂知错就改,主动退回了去年年底滥发的二十多万奖金。 16、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来,我们在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卓有 成效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 、不合逻辑 概念范围不清 自相矛盾 多次否定引起混乱 主客颠倒
[高考经典试题分析 2----C] 7.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 注意的问题。(95 年) 8.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 的表彰。(93 年) 9.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 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2001 年) 10.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 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96 年) [高考经典试题分析 2----D] 11.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 210 辆消防车、3000 多名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 的岗位上。(99 年) 12.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 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2000 年) 13.可惜,这部在他心中酝酿了很久、即将成熟的巨著未及完稿,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2001 年春招) [课堂巩固训练]下列病句错在哪里? 1、清明前后, ××部队派了 800 人次, 参加郊区植树劳动。(88 年) 2、最让人高兴的是,在全厂职工团结协作,日夜奋战下,全年的生产指标终于超额完成了。(2000 年春季) 3、公园里展出的有象征中华民族腾飞的“中华巨龙”等冰雕艺术品,也有取材于《西游记》、《海 的女儿》等神话和童话故事(2001 年春季) 4、本世纪 90 年代知识经济初见端倪,21 世纪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并逐步占据世界经济主导 地位的年代。 5、长期的睡眠不足,会使人体生物钟功能失调,正常的生活节奏发生紊乱,从而促使人早衰 和引发某些不必要的疾病。 6、省委省政府认真总结了造成这种落后状况的经验教训,确立了科教兴市的工作思路。 7、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体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8、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9、桂林确实山清水秀,壮族的民俗风情,使我置身于画卷之中,心旷神怡。 10、我们要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我们的学习质量。 11、一些长期有争议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分析、研讨,有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12、我们要研究经济犯罪分子的特点,以便稳、准、狠地识别和打击他们。 13、尽管你的赠礼多么微薄,但在他心上却象千斤重的法码。 14、培养新世纪的一代新人,不只是学校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的事。 15、自动化仪表厂知错就改,主动退回了去年年底滥发的二十多万奖金。 16、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来,我们在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卓有 成效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 三、不合逻辑 概念范围不清 自相矛盾 多次否定引起混乱 主客颠倒
关联词语用错 例题3 1、夜晚,远远望去,整个楼漆黑一团,只有一个房间还灯火辉煌。(自相矛盾) 2、既然来了,但他还是不安心。(关联词语用错) 3、数学对于我不感兴趣。(此句中主体是“我”客体是“数学”,应改为“我对于数学”) 4、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可改为“中国青年对 奥斯特描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不陌生的”) 5、八百多人,几干条胳膊,同暴雨洪水搏斗了一天一夜。(“八百多人”怎么有儿千条胳膊 呢?应将“几千条”改为“千多条”) 6、他发愤苦读,用三年时间就学完了大学所有课程。(“大学所有课程”浩翰之极,“仅用三年 时间”学完是不客观的,可去掉“所有 7、当你伫立岸边,放眼无边的大海,眼前会涌现出一幅我们的祖先日出而作、日落而归 的壮丽图画。(既然“放眼大海”后面所呈现的图画应是大海上的情景,此句表述所看到的是土地 上的情景,前后矛盾。可将“大海改为“辽阔的大地”等) 8、今年我校有百分之九十的同学都参加了“志愿者突击队”。C“都”表所有,而前面限定为“有 百分之九十”,前后矛盾,应去掉“都”) 9、谁也不会否认长江不是向东流的。(“不否认”即“承认”,承认”的是“长江不是向东流 的”,明显不符合客观事实,可将“否认”改为“承认”,也可去掉第二个“不”) 10、难道你能否认你不应该刻苦学习吗?(反问句的答案在句意的反面,此句如不用反问 句,否定是恰当的,但用了反问句,语意恰好相反。可将“不”去掉) 11、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无时无刻不”即“任何 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12、出席这次铁路职工代表大会的有青年工人、老工人和妇女。(分类列举不当。“青年工 人”和“老工人”,是同一标准划分,而“妇女”是不同标准,不能与前二者构成并列关系,可去掉“妇 13、全体共青团员特别是中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特别”一词加以强调的 对象应是前面所提概念的部分,与前面形成范围的大小关系,而“中学生”与“共青团员”只能是交 叉关系,应将“中学生”改为“中学生团员”。) 14、我上街买了牙膏、牙刷和日用品。(牙膏”、“牙刷”、“日用品”间不是并列关系,是从属 关系,不能并列表述,应将“和”改为“等”) [高考经典试题分析3](不合逻辑) 1、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94年) 2、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98年) 3、在古代,这类音乐作品只有文字记载,没有乐谱资料,既无法演奏,也无法演唱。(95年) 4、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 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2001年) 5、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 加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2000年) 6、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 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99年) [课堂巩固训练]下列病句错在哪里? 1、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2、近几年来,王芳同志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 3、我们青年人缺乏的就是理论水平不高和时间经验不足
关联词语用错 [例题 3] 1、夜晚,远远望去,整个楼漆黑一团,只有一个房间还灯火辉煌。(自相矛盾) 2、既然来了,但他还是不安心。(关联词语用错) 3、数学对于我不感兴趣。(此句中主体是“我”,客体是“数学”,应改为“我对于数学”) 4、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可改为“中国青年对 奥斯特描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不陌生的”) 5、八百多人,几干条胳膊,同暴雨洪水搏斗了一天一夜。(“八百多人”怎么有儿千条胳膊 呢?应将“几千条”改为“千多条”) 6、他发愤苦读,用三年时间就学完了大学所有课程。(“大学所有课程”浩翰之极,“仅用三年 时间”学完是不客观的,可去掉“所有”) 7、当你伫立岸边,放眼无边的大海,眼前会涌现出一幅我们的祖先日出而作、日落而归 的壮丽图画。(既然“放眼大海” ,后面所呈现的图画应是大海上的情景,此句表述所看到的是土地 上的情景,前后矛盾。可将“大海”改为“辽阔的大地”等) 8、今年,我校有百分之九十的同学都参加了“志愿者突击队”。(“都”表所有,而前面限定为“有 百分之九十”,前后矛盾,应去掉“都”) 9、谁也不会否认长江不是向东流的。(“不否认”即“承认”,“承认”的是“长江不是向东流 的”,明显不符合客观事实,可将“否认”改为“承认”,也可去掉第二个“不”) 10、难道你能否认你不应该刻苦学习吗?(反问句的答案在句意的反面,此句如不用反问 句,否定是恰当的,但用了反问句,语意恰好相反。可将“不”去掉) 11、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无时无刻不”即“任何 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12、出席这次铁路职工代表大会的有青年工人、老工人和妇女。(分类列举不当。“青年工 人”和“老工人”,是同一标准划分,而“妇女”是不同标准,不能与前二者构成并列关系,可去掉“妇 女”) 13、全体共青团员特别是中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特别”一词加以强调的 对象应是前面所提概念的部分,与前面形成范围的大小关系,而“中学生”与“共青团员”只能是交 叉关系,应将“中学生”改为“中学生团员”。) 14、我上街买了牙膏、牙刷和日用品。(“牙膏”、“牙刷”、“日用品”间不是并列关系,是从属 关系,不能并列表述,应将“和”改为“等”) [高考经典试题分析 3](不合逻辑) 1、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94 年) 2、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98 年) 3、在古代,这类音乐作品只有文字记载,没有乐谱资料,既无法演奏,也无法演唱。(95 年) 4、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 5 月 1 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 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2001 年) 5、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 加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2000 年) 6、3 月 17 日,6 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 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99 年) [课堂巩固训练]下列病句错在哪里? 1、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2、近几年来,王芳同志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 3、我们青年人缺乏的就是理论水平不高和时间经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