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体育锻炼与户外活动是预防肥胖发生的重要措施。 8.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是指由于食物摄入不足或吸收利用不充分,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代谢,致使消 耗机体自身的身体成分,从而导致体重低下、生长停滞、皮下脂肪大量消失、肌肉萎缩的状 况。 原因:长期不平衡膳食,蛋白质、热能等摄入不足;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影响。 筛件标准:身高标准体重(WHO)、按年龄体重、Kaup指数、Rohrer指数、Pelidisi指 数等。 预防:保证合理营养:培养良好饮食习惯:治疗慢性消耗性疾病。 9.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 anemia) 当体内缺铁或铁的利用发生障碍时,因正铁血红素的合成不足,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 新生的红细胞中血红蛋白量不足。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筛选贫血标准为:7~13岁,Hb 〈120gL:14岁以上男生Hb〈130g:14岁以上女生Hb〈120gL。 原因:机体需铁量增多、铁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长期慢性失血等。 预防:培养良好饮食习惯,合理膳食,定期监测,作到早发现,早治疗。 l0.蛔虫病(ascariasis) 又称蛔虫感染(roundworm infection),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intestinal parasitic disease)。 蛔虫卵主要经口进入人体,故其感染和个人的清洁卫生习惯有密切关系。用未经处理的 人粪直接施肥和小孩随地大便是污染环境的关键因素。不经常剪指甲、饭前便后不洗手、生 吃未洗净的瓜果蔬菜、喝生水、把手指放在口吸吮等不卫生习惯,是导致蛔虫病流行的主要 原因。 蛔虫在人体内产生的症状轻微,一般仅有轻度消化不良及神经症状,如食欲不振、瘦弱、 易激惹、睡眠不安、磨牙、夜惊等。蛔虫所致的并发症很严重,常见胆道蛔虫病、肠梗阻、 阑尾炎及肠穿孔等,可危及生命。 应从预防感染和驱蛔两方面着手,积极防治蛔虫感染: 预防感染:大力开展健康宣教。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对儿童机构 内的土壤实行保洁:合理处理污物。农村要认真做好粪便管理 驱蛔:尽量选用安全、广谱、高效、方便、价格适宜的驱虫药物,使驱蛔做到安全、 有效。 11.成年期疾病的早期预防 令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 一种动脉硬化性血管疾病,也是冠心病、脑卒中的主要病理变化基础,对成年和老年人 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巨大危害。AS主要损伤动脉壁内膜,严重时累及中膜。 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患因素是多方面的,如高血脂、高血压、肥胖、膳食不当、情绪紧张 等,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综合影响。因此,需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①健康教育开展全民
加强体育锻炼与户外活动是预防肥胖发生的重要措施。 8.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是指由于食物摄入不足或吸收利用不充分,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代谢,致使消 耗机体自身的身体成分,从而导致体重低下、生长停滞、皮下脂肪大量消失、肌肉萎缩的状 况。 原因:长期不平衡膳食,蛋白质、热能等摄入不足;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影响。 筛件标准:身高标准体重(WHO)、按年龄体重、Kaup 指数、Rohrer 指数、 Pelidisi 指 数等。 预防:保证合理营养;培养良好饮食习惯;治疗慢性消耗性疾病。 9.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 anemia) 当体内缺铁或铁的利用发生障碍时,因正铁血红素的合成不足,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 新生的红细胞中血红蛋白量不足。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筛选贫血标准为:7~13 岁,Hb 〈120g/L;14 岁以上男生 Hb〈130g/L;14 岁以上女生 Hb〈120g/L。 原因: 机体需铁量增多、铁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长期慢性失血等。 预防:培养良好饮食习惯,合理膳食,定期监测,作到早发现,早治疗。 10.蛔虫病(ascariasis) 又称蛔虫感染(roundworm infection),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intestinal parasitic disease)。 蛔虫卵主要经口进入人体,故其感染和个人的清洁卫生习惯有密切关系。用未经处理的 人粪直接施肥和小孩随地大便是污染环境的关键因素。不经常剪指甲、饭前便后不洗手、生 吃未洗净的瓜果蔬菜、喝生水、把手指放在口吸吮等不卫生习惯,是导致蛔虫病流行的主要 原因。 蛔虫在人体内产生的症状轻微,一般仅有轻度消化不良及神经症状,如食欲不振、瘦弱、 易激惹、睡眠不安、磨牙、夜惊等。 蛔虫所致的并发症很严重,常见胆道蛔虫病、肠梗阻、 阑尾炎及肠穿孔等,可危及生命。 应从预防感染和驱蛔两方面着手,积极防治蛔虫感染: 预防感染: 大力开展健康宣教。 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对儿童机构 内的土壤实行保洁;合理处理污物。农村要认真做好粪便管理 驱蛔: 尽量选用安全、广谱、高效、方便、价格适宜的驱虫药物,使驱蛔做到安全、 有效。 11.成年期疾病的早期预防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 一种动脉硬化性血管疾病,也是冠心病、脑卒中的主要病理变化基础,对成年和老年人 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巨大危害。AS 主要损伤动脉壁内膜,严重时累及中膜。 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患因素是多方面的,如高血脂、高血压、肥胖、膳食不当、情绪紧张 等,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综合影响。因此,需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①健康教育 开展全民
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知识和技能教育。对高危儿童(直系亲属中有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 脑血管疾病、心性猝死和高胆固醇血症者)进行血脂筛查。②合理营养膳食控制是预防血 脂谱异常和对异常者进行干预的主要手段。膳食控制方案的主要内容是限制饱和脂肪酸和胆 固醇的摄入。③体育锻炼适量运动可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脂,提高心肺功能。 ◇高血压 儿童少年高血压以原发性多见。 儿童血压偏高的原因:遗传因素、膳食因素、体格发育的影响、体育锻炼的影响、社 会心理因素 儿童高血压的诊断和筛查:儿童高血压的评定标准目前倾向于用百分位法。收缩压和/ 或舒张压值超过其所在年龄性别第95百分位数者为高血压,在90~95百分位数者为正常血 压偏高。 能否准确测量儿童血压至关重要。血压计袖带的大小、测试时间、测试时儿童是否处于 安静状态等对儿童血压均有重要影响。 预防:从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控制体重:合 理膳食,平衡营养,多吃蔬菜、水果:养成低盐饮食的习惯:早发现,早治疗:对高血压高 危儿童少年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女糖尿病 儿童少年糖尿病以DDM(I型)多见。 发病原因:遗传因素(家族史)、环境因素(生活方式、肥胖、高血压等) 预防:开展健康教育,进行早期干预:饮食治疗:加强体育锻炼。 (二)重点 1.健康监测的实施 ①监测对象:应具有代表性,每一性别-年龄组的监测人数不应少于300人。 ②监测时间:一般规定在每年同一时间(如每年5月至8月底)内进行。 ③监测内容:主要包括生长发育状况(评价儿童少年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疾病 或异常、因病缺课状况等。加强监测的质量控制。 2.常见病防治 ①近视的形成、发生原因、预防措施: ②龋齿的致病因素(Newbrum四联因素学说)、预防措施: ③肥胖、营养不良、贫血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④儿童血压偏高的筛查标准、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三、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我国学生健康监测实施的时间一般为 A、1~4月 B、5~8月 C、10~12月 D、任何时候都可以
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知识和技能教育。对高危儿童(直系亲属中有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 脑血管疾病、心性猝死和高胆固醇血症者)进行血脂筛查。②合理营养 膳食控制是预防血 脂谱异常和对异常者进行干预的主要手段。膳食控制方案的主要内容是限制饱和脂肪酸和胆 固醇的摄入。 ③体育锻炼适量运动可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脂,提高心肺功能 。 高血压 儿童少年高血压以原发性多见。 儿童血压偏高的原因:遗传因素、膳食因素、体格发育的影响、体育锻炼的影响、社 会心理因素 儿童高血压的诊断和筛查:儿童高血压的评定标准目前倾向于用百分位法。收缩压和/ 或舒张压值超过其所在年龄性别第 95 百分位数者为高血压,在 90~95 百分位数者为正常血 压偏高。 能否准确测量儿童血压至关重要。血压计袖带的大小、测试时间、测试时儿童是否处于 安静状态等对儿童血压均有重要影响。 预防:从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控制体重;合 理膳食,平衡营养,多吃蔬菜、水果;养成低盐饮食的习惯;早发现,早治疗;对高血压高 危儿童少年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糖尿病 儿童少年糖尿病以 IDDM(Ⅰ型)多见。 发病原因:遗传因素(家族史)、环境因素(生活方式、肥胖、高血压等) 预防:开展健康教育,进行早期干预;饮食治疗;加强体育锻炼。 (二)重点 1.健康监测的实施 ①监测对象:应具有代表性,每一性别-年龄组的监测人数不应少于 300 人。 ②监测时间:一般规定在每年同一时间(如每年 5 月至 8 月底)内进行。 ③监测内容:主要包括生长发育状况(评价儿童少年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疾病 或异常、因病缺课状况等。加强监测的质量控制。 2.常见病防治 ①近视的形成、发生原因、预防措施; ②龋齿的致病因素(Newbrum 四联因素学说)、预防措施; ③肥胖、营养不良、贫血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④儿童血压偏高的筛查标准、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三、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我国学生健康监测实施的时间一般为 。 A、1~4 月 B、5~8 月 C、10~12 月 D、任何时候都可以
2.儿童少年健康监测是指 A、定期对学生的生长发育和常见病进行监测观察 B、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确定少量点校和目标人群,按统一技术标准对学生生长 发育和常见病进行长期的动态观察 C、研究儿童少年健康状况,并提出保健措施及知道卫生服务的重要依据 D、定期对儿童少年身体素质进行监测,并观察其变化情况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中小学生的首位死因是意外死亡 B、儿童少年是所有群体中最健康的 C、月病假率是反映学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D、学生常见病预防重点是预防重大传染性疾病 4.关于近视,说法不正确的是一。 A、眼轴长度正常而晶状体曲折力过强可引起近视 B、晶状体曲折力正常而眼球前后轴过长可引起近视 C、预防近视是保护学生视力的核心 D、近视就是视力低下 5.反映龋齿流行状况的主要指标是」 A、龋均及患者龋均 B、龋患率 C、牙别患龋率 D、DMFT 6.下列公式不正确的是 A、龋患率=龋、失、补人数 ×100% 受检人数 B、龋均=龋、失、补牙只数 ×100% 受检人数 C、 患者龋均=龋、失、补牙只数×100% 龋患人数 D、DMFT构成=龋(失或补)牙只数x1OO% 龋失补牙只总数 7.反映龋齿严重程度的指标是」 A、龋均及患者龋均
2.儿童少年健康监测是指 。 A、定期对学生的生长发育和常见病进行监测观察 B、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确定少量点校和目标人群,按统一技术标准对学生生长 发育和常见病进行长期的动态观察 C、研究儿童少年健康状况,并提出保健措施及知道卫生服务的重要依据 D、定期对儿童少年身体素质进行监测,并观察其变化情况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中小学生的首位死因是意外死亡 B、儿童少年是所有群体中最健康的 C、月病假率是反映学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D、学生常见病预防重点是预防重大传染性疾病 4.关于近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眼轴长度正常而晶状体曲折力过强可引起近视 B、晶状体曲折力正常而眼球前后轴过长可引起近视 C、预防近视是保护学生视力的核心 D、近视就是视力低下 5.反映龋齿流行状况的主要指标是 。 A、龋均及患者龋均 B、龋患率 C、牙别患龋率 D、DMFT 6.下列公式不正确的是 。 A、 % 受检人数 龋、失、补人数 龋患率= 100 B、 % 受检人数 龋、失、补牙只数 龋均= 100 C、 % 龋患人数 龋、失、补牙只数 患者龋均= 100 D、 % 龋失补牙只总数 龋(失或补)牙只数 DMFT构成= 100 7.反映龋齿严重程度的指标是 。 A、龋均及患者龋均
B、龋患率 C、牙别患龋率 D、DMFT 8、反映龋齿治疗状况的指标是 A、龋均及患者龋均 B、龋患率 C、牙别患龋率 D、DMFT 9.关于龋齿的好发牙、好发部位,正确的是 A、乳龋的好发牙是第1乳磨牙 B、恒龋的好发牙是第1、2恒磨牙,尤其是第1恒磨牙(俗称“六龄齿”)。 C、乳龋的好发部位以咬合面为主 D、恒龋的好发部位以牙齿窝沟为主 10.相对于恒龋,乳龋发病特点是 A、龋患率高,龋均低,深龋多见 B、龋患率高,龋均高,深龋多见 C、龋患率低,龋均低,深龋多见 D、龋患率高,龋均低,浅龋多见 11.关于近视,描述不正确的是 A、成像落在视网膜前方 B、主要由环境因素导致 C、凡是近视,眼轴变长 D、视近工作时间过长是重要原因之一 12.一般而言,近视的遗传度为 A、0.3 B、0.4 C、0.5 D、0.6 13.近点距离是指 A、眼晴使用调节时能看清楚眼前最近一点的字体或其它细小物体时的眼物距离 B、眼睛使用最小调节时能看清楚眼前最近一点的字体或其它细小物体时的眼物距 离
B、龋患率 C、牙别患龋率 D、DMFT 8、反映龋齿治疗状况的指标是 。 A、龋均及患者龋均 B、龋患率 C、牙别患龋率 D、DMFT 9.关于龋齿的好发牙、好发部位,正确的是 。 A、乳龋的好发牙是第 1 乳磨牙 B、恒龋的好发牙是第 1、2 恒磨牙,尤其是第 1 恒磨牙(俗称“六龄齿”)。 C、乳龋的好发部位以咬合面为主 D、恒龋的好发部位以牙齿窝沟为主 10.相对于恒龋,乳龋发病特点是 。 A、龋患率高,龋均低,深龋多见 B、龋患率高,龋均高,深龋多见 C、龋患率低,龋均低,深龋多见 D、龋患率高,龋均低,浅龋多见 11.关于近视,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成像落在视网膜前方 B、主要由环境因素导致 C、凡是近视,眼轴变长 D、视近工作时间过长是重要原因之一 12.一般而言,近视的遗传度为 。 A、0.3 B、0.4 C、0.5 D、0.6 13.近点距离是指 。 A、眼睛使用调节时能看清楚眼前最近一点的字体或其它细小物体时的眼物距离 B、眼睛使用最小调节时能看清楚眼前最近一点的字体或其它细小物体时的眼物距 离
C、眼睛使用最大调节时能看清楚眼前最近一点的字体或其它细小物体时的眼物距 离 D、眼睛使用最大调节时能看清楚眼前最远一点的字体或其它细小物体时的眼物距 离 14.高度近视大多与遗传有关,其遗传方式主要是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异染色体隐性遗传 D、异染色体隐性遗传 15.关于弱视,不正确的是 A、仅发生在视觉尚未发育成熟的幼小儿童 B、斜视性弱视多为器质性 C、重度弱视,矫正视力≤0.1 D、最佳治疗年龄为3~6岁,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16.关于沙眼,描述不正确的是 A、病原为沙眼衣原体 B、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C、预防重点是防止接触感染 D、我国学生沙眼发生率在80%左右 17.相对于乳龋,恒龋发病特点是 A、龋患率高,龋均低,深龋少见 B、龋患率高,龋均高,深龋少见 C、龋患率低,龋均低,深龋少见 D、龋患率高,龋均低,浅龋少见 18.导致龋齿的细菌,主要是 A、乳酸杆菌 B、双歧杆菌 C、葡萄球菌 D、变形链球菌 19.龋齿病因明确,主要由以下因素共同作用, A、变形链球菌、糖类食物、宿主抗龋力 B、变形链球菌、糖类食物、宿主抗龋力、时间长短
C、眼睛使用最大调节时能看清楚眼前最近一点的字体或其它细小物体时的眼物距 离 D、眼睛使用最大调节时能看清楚眼前最远一点的字体或其它细小物体时的眼物距 离 14.高度近视大多与遗传有关,其遗传方式主要是 。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异染色体隐性遗传 D、异染色体隐性遗传 15.关于弱视,不正确的是 。 A、仅发生在视觉尚未发育成熟的幼小儿童 B、斜视性弱视多为器质性 C、重度弱视,矫正视力≤0.1 D、最佳治疗年龄为 3~6 岁,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16.关于沙眼,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病原为沙眼衣原体 B、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C、预防重点是防止接触感染 D、我国学生沙眼发生率在 80%左右 17.相对于乳龋,恒龋发病特点是 。 A、龋患率高,龋均低,深龋少见 B、龋患率高,龋均高,深龋少见 C、龋患率低,龋均低,深龋少见 D、龋患率高,龋均低,浅龋少见 18.导致龋齿的细菌,主要是 。 A、乳酸杆菌 B、双歧杆菌 C、葡萄球菌 D、变形链球菌 19.龋齿病因明确,主要由以下因素共同作用 。 A、变形链球菌、糖类食物、宿主抗龋力 B、变形链球菌、糖类食物、宿主抗龋力、时间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