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小学生适宜发展的素质能力是 A、平衡 B、速度 C、耐力 D、力量 E、爆发力 2.13~17岁少年最适宜发展的素质能力是 A、平衡 B、柔韧 C、灵敏 D、力量 E、节奏 3.16~18岁青少年最适宜发展的素质能力是 A、平衡 B、速度 C、力量 D、耐力 E、柔韧 4.体育锻练适合童年期特点的卫生要求是 A、从事力量耐力训练 B、从事速度训练 C、全面发展训练 D、从事专项训练 E、从事基础训练 5.观察体育课运动量大小最主要的指标是 A、呼吸频率的增加 B、运动成绩显著 C、血压的增加 D、脉搏的增加 E、以上都不是 6.我国中小学生体育课适宜的密度为
(一)单项选择题 1.小学生适宜发展的素质能力是 。 A、平衡 B、速度 C、耐力 D、力量 E、爆发力 2.13~17岁少年最适宜发展的素质能力是 。 A、平衡 B、柔韧 C、灵敏 D、力量 E、节奏 3.16~18岁青少年最适宜发展的素质能力是 。 A、平衡 B、速度 C、力量 D、耐力 E、柔韧 4.体育锻练适合童年期特点的卫生要求是 。 A、从事力量耐力训练 B、从事速度训练 C、全面发展训练 D、从事专项训练 E、从事基础训练 5.观察体育课运动量大小最主要的指标是 。 A、呼吸频率的增加 B、运动成绩显著 C、血压的增加 D、脉搏的增加 E、以上都不是 6.我国中小学生体育课适宜的密度为
A、10%-20% B、20%30% C、30%~40% D、40%-50% E、50%以上 7.在运动负荷适宜的体育课中,基本活动部分学生的脉搏应达到 A、80~100次/分 B、100~130次/分 C、120~150次/分 D、130~180次/分 E、180-200次/分 8.青春期男女学生体型性别差异明显,女生在什么能力方面占优势 A、柔韧 B、速度 C、耐力 D、力量 E、节奏 9.跳高运动易发生踝关节、膝关节损伤,预防的关键是 A、充分的准备活动 B、做好保护 C、反复讲解动作要领 D、学习自救互救 E、检查场地设备 10.下列哪种运动损伤后不宜用冷敷包扎 A、裂伤 B、拉伤 C、挫伤 D、扭伤 E、肌腱断裂 11.教育过程卫生的核心是 A、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 B、适当组织文体科技活动 C、创造轻松的学校环境氛围
A、10%~20% B、20%~30% C、30%~40% D、40%~50% E、50%以上 7.在运动负荷适宜的体育课中,基本活动部分学生的脉搏应达到 。 A、80~100次/分 B、100~130次/分 C、120~150次/分 D、130~180次/分 E、180~200次/分 8.青春期男女学生体型性别差异明显,女生在什么能力方面占优势 。 A、柔韧 B、速度 C、耐力 D、力量 E、节奏 9.跳高运动易发生踝关节、膝关节损伤,预防的关键是 。 A、充分的准备活动 B、做好保护 C、反复讲解动作要领 D、学习自救互救 E、检查场地设备 10.下列哪种运动损伤后不宜用冷敷包扎 。 A、裂伤 B、拉伤 C、挫伤 D、扭伤 E、肌腱断裂 11.教育过程卫生的核心是 。 A、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 B、适当组织文体科技活动 C、创造轻松的学校环境氛围
D、提高身体素质 E、避免学习疲劳发展成过劳 12.教育过程卫生中用来评价学习负荷的主要指标是 A、学习内容的数量 B、学习内容的难度 C、学习时间 D、教学环境 E、教学方法 13.按国家教委规定,小学生每日的睡眠时间应保证 A、6小时 B、7小时 C、8小时 D、9小时 E、10小时 14.中学每一节课适宜的学习时间为 A、30分钟 B、35分钟 C、40分钟 D、45分钟 E、50分钟 15.中、小学生平均每天体育锻炼时间应达到 A、30分钟 B、40分钟 C、50分钟 D、1小时 E、2小时 16.在编制课程表时,通常在早晨第一节课前安排短时间早读,这充分考虑了学生在 学日中的大脑皮层的哪个功能活动特点 A、动力定型 B、终末激发 C、始动调节
D、提高身体素质 E、避免学习疲劳发展成过劳 12.教育过程卫生中用来评价学习负荷的主要指标是 。 A、学习内容的数量 B、学习内容的难度 C、学习时间 D、教学环境 E、教学方法 13.按国家教委规定,小学生每日的睡眠时间应保证 。 A、6小时 B、7小时 C、8小时 D、9小时 E、10小时 14.中学每一节课适宜的学习时间为 。 A、30分钟 B、35分钟 C、40分钟 D、45分钟 E、50分钟 15.中、小学生平均每天体育锻炼时间应达到 。 A、30分钟 B、40分钟 C、50分钟 D、1小时 E、2小时 16.在编制课程表时,通常在早晨第一节课前安排短时间早读,这充分考虑了学生在 学日中的大脑皮层的哪个功能活动特点 。 A、动力定型 B、终末激发 C、始动调节
D、镶嵌式活动 E、优势法则 17.在小学教学中,老师对每项活动持续的时间很短,这符合大脑皮层的哪种功能活 动特点。 A、始动调节 B、优势法则 C、动力定型 D、镶嵌式活动 E、保护性抑制 18.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常采用读读、练练、讲讲”的教学方式,这符合大脑皮层的 哪种功能活动特点 A、始动调节 B、优势法则 C、动力定型 D、镶嵌式活动 E、保护性抑制 19.“入学成熟的提出,主要根据的是影响儿童脑力工作能力的因素总的 A、年龄 B、性别 C、遗传 D、健康状况 E、学习和生活条件 20.以下哪种改变是判定学习负荷达到临界值的最佳指标 A、闪光融合频率增大 B、明视持久度增加 C、出现疲倦的感觉 D、视觉运动反应时增加 E、上课做小动作
D、镶嵌式活动 E、优势法则 17.在小学教学中,老师对每项活动持续的时间很短,这符合大脑皮层的哪种功能活 动特点 。 A、始动调节 B、优势法则 C、动力定型 D、镶嵌式活动 E、保护性抑制 18.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常采用“读读、练练、讲讲”的教学方式,这符合大脑皮层的 哪种功能活动特点 。 A、始动调节 B、优势法则 C、动力定型 D、镶嵌式活动 E、保护性抑制 19.“入学成熟”的提出,主要根据的是影响儿童脑力工作能力的因素总的 。 A、年龄 B、性别 C、遗传 D、健康状况 E、学习和生活条件 20.以下哪种改变是判定学习负荷达到临界值的最佳指标 。 A、闪光融合频率增大 B、明视持久度增加 C、出现疲倦的感觉 D、视觉运动反应时增加 E、上课做小动作
21.明视持久度的表示方法为一。 A、明视时间注视时间 B、明视时间/注视时间×100% C、注视时间-明视时间 D、注视时间/明视时间 E、注视时间/明视时间×100% 22.常用的剂量作业试验是属于评价学习疲劳方法中的 A、健康调查法 B、生理学方法 C、行为观察法 D、教育心理学 E、生理-教育心理结合法 23.下列哪种测定疲劳的方法属于教育心理学方法 A、剂量作业试验 B、短时记忆量测定 C、视觉反应时测定 D、明视持久度测定 E、闪光融合临界频率测定 24.学生的一日三餐的热量分配比应为 A、3:3:4 B、3:4:3 C、2:4:4 D、3:5:2 E、4:3:3 25.关于培养儿童青少年良好的饮食习惯,下列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定时定量进餐 B、不挑食,不偏食 C、每天食糖50g以上 D、每天食盐10g以下 E、吃饭时需细嚼慢咽
21.明视持久度的表示方法为 。 A、明视时间/注视时间 B、明视时间/注视时间×100% C、注视时间-明视时间 D、注视时间/明视时间 E、注视时间/明视时间×100% 22.常用的剂量作业试验是属于评价学习疲劳方法中的 。 A、健康调查法 B、生理学方法 C、行为观察法 D、教育心理学 E、生理-教育心理结合法 23.下列哪种测定疲劳的方法属于教育心理学方法 。 A、剂量作业试验 B、短时记忆量测定 C、视觉反应时测定 D、明视持久度测定 E、闪光融合临界频率测定 24.学生的一日三餐的热量分配比应为 。 A、3:3:4 B、3:4:3 C、2:4:4 D、3:5:2 E、4:3:3 25.关于培养儿童青少年良好的饮食习惯,下列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 A、定时定量进餐 B、不挑食,不偏食 C、每天食糖50g以上 D、每天食盐10g以下 E、吃饭时需细嚼慢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