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我国学生健康监测实施的时间一般为一。 A、1~4月 B、5~8月 C、10~12月 D、任何时候都可以 2.儿童少年健康监测是指一。 A、定期对学生的生长发育和常见病进行监测观察 B、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确定少量点校和目标人群,按统一技术标准对学生生长 发育和常见病进行长期的动态观察 C、研究儿童少年健康状况,并提出保健措施及知道卫生服务的重要依据 D、定期对儿童少年身体素质进行监测,并观察其变化情况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中小学生的首位死因是意外死亡 B、儿童少年是所有群体中最健康的 C、月病假率是反映学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D、学生常见病预防重点是预防重大传染性疾病 4.关于近视,说法不正确的是 A、眼轴长度正常而品状体曲折力过强可引起近视 B、晶状体曲折力正常而眼球前后轴过长可引起近视 C、预防近视是保护学生视力的核心 D、近视就是视力低下 5.反映龋齿流行状况的主要指标是 A、龋均及患者龋均 B、龋患率 C、牙别患龋率 D、DMFT 6.下列公式不正确的是 A、龋患率=龋、失、补人数×1O0% 受检人数 B、龋均=龋、失、补牙只数×1O0% 受检人数
(一)选择题 1.我国学生健康监测实施的时间一般为 。 A、1~4 月 B、5~8 月 C、10~12 月 D、任何时候都可以 2.儿童少年健康监测是指 。 A、定期对学生的生长发育和常见病进行监测观察 B、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确定少量点校和目标人群,按统一技术标准对学生生长 发育和常见病进行长期的动态观察 C、研究儿童少年健康状况,并提出保健措施及知道卫生服务的重要依据 D、定期对儿童少年身体素质进行监测,并观察其变化情况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中小学生的首位死因是意外死亡 B、儿童少年是所有群体中最健康的 C、月病假率是反映学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D、学生常见病预防重点是预防重大传染性疾病 4.关于近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眼轴长度正常而晶状体曲折力过强可引起近视 B、晶状体曲折力正常而眼球前后轴过长可引起近视 C、预防近视是保护学生视力的核心 D、近视就是视力低下 5.反映龋齿流行状况的主要指标是 。 A、龋均及患者龋均 B、龋患率 C、牙别患龋率 D、DMFT 6.下列公式不正确的是 。 A、 % 受检人数 龋、失、补人数 龋患率= 100 B、 % 受检人数 龋、失、补牙只数 龋均= 100
C、患者龋均=龋、失、补牙只数×100% 龋患人数 D、DMFT构成=龋(失或补)牙只数×1OO% 龋失补牙只总数 7.反映龋齿严重程度的指标是 A、龋均及患者龋均 B、龋患率 C、牙别患龋率 D、DMFT 8、反映龋齿治疗状况的指标是 A、龋均及患者龋均 B、龋患率 C、牙别患龋率 D、DMFT 9.关于龋齿的好发牙、好发部位,正确的是一。 A、乳龋的好发牙是第1乳磨牙 B、恒龋的好发牙是第1、2恒磨牙,尤其是第1恒磨牙(俗称“六龄齿”。 C、乳龋的好发部位以咬合面为主 D、恒龋的好发部位以牙齿窝沟为主 10.相对于恒龋,乳龋发病特点是 A、龋患率高,龋均低,深龋多见 B、龋患率高,龋均高,深龋多见 C、龋患率低,龋均低,深龋多见 D、龋患率高,龋均低,浅龋多见 11.关于近视,描述不正确的是 A、成像落在视网膜前方 B、主要由环境因素导致 C、凡是近视,眼轴变长 D、视近工作时间过长是重要原因之一 12.一般而言,近视的遗传度为 A、0.3 B、0.4
C、 % 龋患人数 龋、失、补牙只数 患者龋均= 100 D、 % 龋失补牙只总数 龋(失或补)牙只数 DMFT构成= 100 7.反映龋齿严重程度的指标是 。 A、龋均及患者龋均 B、龋患率 C、牙别患龋率 D、DMFT 8、反映龋齿治疗状况的指标是 。 A、龋均及患者龋均 B、龋患率 C、牙别患龋率 D、DMFT 9.关于龋齿的好发牙、好发部位,正确的是 。 A、乳龋的好发牙是第 1 乳磨牙 B、恒龋的好发牙是第 1、2 恒磨牙,尤其是第 1 恒磨牙(俗称“六龄齿”)。 C、乳龋的好发部位以咬合面为主 D、恒龋的好发部位以牙齿窝沟为主 10.相对于恒龋,乳龋发病特点是 。 A、龋患率高,龋均低,深龋多见 B、龋患率高,龋均高,深龋多见 C、龋患率低,龋均低,深龋多见 D、龋患率高,龋均低,浅龋多见 11.关于近视,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成像落在视网膜前方 B、主要由环境因素导致 C、凡是近视,眼轴变长 D、视近工作时间过长是重要原因之一 12.一般而言,近视的遗传度为 。 A、0.3 B、0.4
C、0.5 D、0.6 13.近点距离是指 A、眼晴使用调节时能看清楚眼前最近一点的字体或其它细小物体时的眼物距离 B、眼睛使用最小调节时能看清楚眼前最近一点的字体或其它细小物体时的眼物距 离 C、眼睛使用最大调节时能看清楚眼前最近一点的字体或其它细小物体时的眼物距 离 D、眼睛使用最大调节时能看清楚眼前最远一点的字体或其它细小物体时的眼物距 离 14.高度近视大多与遗传有关,其遗传方式主要是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异染色体隐性遗传 D、异染色体隐性遗传 15.关于弱视,不正确的是 A、仅发生在视觉尚未发育成熟的幼小儿童 B、斜视性弱视多为器质性 C、重度弱视,矫正视力≤0.1 D、最佳治疗年龄为3~6岁,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16.关于沙眼,描述不正确的是 A、病原为沙眼衣原体 B、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C、预防重点是防止接触感染 D、我国学生沙眼发生率在80%左右 17.相对于乳龋,恒龋发病特点是一。 A、龋患率高,龋均低,深龋少见 B、龋患率高,龋均高,深龋少见 C、龋患率低,龋均低,深龋少见 D、龋患率高,龋均低,浅龋少见 18.导致龋齿的细菌,主要是 A、乳酸杆菌
C、0.5 D、0.6 13.近点距离是指 。 A、眼睛使用调节时能看清楚眼前最近一点的字体或其它细小物体时的眼物距离 B、眼睛使用最小调节时能看清楚眼前最近一点的字体或其它细小物体时的眼物距 离 C、眼睛使用最大调节时能看清楚眼前最近一点的字体或其它细小物体时的眼物距 离 D、眼睛使用最大调节时能看清楚眼前最远一点的字体或其它细小物体时的眼物距 离 14.高度近视大多与遗传有关,其遗传方式主要是 。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异染色体隐性遗传 D、异染色体隐性遗传 15.关于弱视,不正确的是 。 A、仅发生在视觉尚未发育成熟的幼小儿童 B、斜视性弱视多为器质性 C、重度弱视,矫正视力≤0.1 D、最佳治疗年龄为 3~6 岁,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16.关于沙眼,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病原为沙眼衣原体 B、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C、预防重点是防止接触感染 D、我国学生沙眼发生率在 80%左右 17.相对于乳龋,恒龋发病特点是 。 A、龋患率高,龋均低,深龋少见 B、龋患率高,龋均高,深龋少见 C、龋患率低,龋均低,深龋少见 D、龋患率高,龋均低,浅龋少见 18.导致龋齿的细菌,主要是 。 A、乳酸杆菌
B、双歧杆菌 C、葡萄球菌 D、变形链球菌 19.龋齿病因明确,主要由以下因素共同作用 A、变形链球菌、糖类食物、宿主抗龋力 B、变形链球菌、糖类食物、宿主抗龋力、时间长短 C、乳酸杆菌、糖类食物、宿主抗龋力、时间长短 D、乳酸杆菌、宿主抗龋力、时间长短 20.提出龋齿形成的“四联因素学说”的是」 A、Keyes B、Newbrum C、Robert D、Young 21.关于氟化物防龋,正确的是一。 A、氟牙症指数大于0.8,则不需要饮水加氟 B、氟化用水应以氟牙症指数做为依据 C、局部用氟使用范围更广,但效果较差 D、氟化牙膏简便易行,但对乳龋效果较差 22.关于窝沟封闭,正确的是一。 A、窝沟封闭的材料是低分子树脂 B、封闭乳磨牙最好年龄在2~3岁 C、封闭第一恒磨牙最好年龄在67岁 D、窝沟封闭是一劳永逸的好方法 23.身高标准体重筛查肥胖的标准是 A、实测体重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10% B、实测体重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20% C、实测体重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30% D、实测体重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40% 24.关于肥胖,不正确的是 A、高糖、高热、高脂肪饮食容易导致肥胖 B、运动不足容易导致肥胖 C、父母肥胖,子女发生肥胖的几率较大
B、双歧杆菌 C、葡萄球菌 D、变形链球菌 19.龋齿病因明确,主要由以下因素共同作用 。 A、变形链球菌、糖类食物、宿主抗龋力 B、变形链球菌、糖类食物、宿主抗龋力、时间长短 C、乳酸杆菌、糖类食物、宿主抗龋力、时间长短 D、乳酸杆菌、 宿主抗龋力、时间长短 20.提出龋齿形成的“四联因素学说”的是 。 A、Keyes B、 Newbrum C、Robert D、Young 21.关于氟化物防龋,正确的是 。 A、氟牙症指数大于 0.8,则不需要饮水加氟 B、氟化用水应以氟牙症指数做为依据 C、局部用氟使用范围更广,但效果较差 D、氟化牙膏简便易行,但对乳龋效果较差 22.关于窝沟封闭,正确的是 。 A、窝沟封闭的材料是低分子树脂 B、封闭乳磨牙最好年龄在 2~3 岁 C、封闭第一恒磨牙最好年龄在 6~7 岁 D、窝沟封闭是一劳永逸的好方法 23.身高标准体重筛查肥胖的标准是 。 A、实测体重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 10% B、实测体重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 20% C、实测体重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 30% D、实测体重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 40% 24.关于肥胖,不正确的是 。 A、高糖、高热、高脂肪饮食容易导致肥胖 B、运动不足容易导致肥胖 C、父母肥胖,子女发生肥胖的几率较大
D、限制饮食是治疗肥胖的有效手段 25.身高标准体重筛查营养不良的标准是 A、实测体重低于身高标准体重的60% B、实测体重低于身高标准体重的70% C、实测体重低于身高标准体重的80% D、实测体重低于身高标准体重的90% 26.儿童少年贫血的第二个高峰年龄是 A、11岁 B、12岁 C、13岁 D、14岁 27.儿童少年贫血的最主要原因是 A、缺乏营养知识 B、生长发育需要较多的铁质 C、长期慢性疾病 D、摄入食物中铁的含量不足 28.关于儿童少年高血压的防治,不正确的是 A、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个体应定期监测血压 B、早期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C、积极进行体育锻炼 D、发现高血压,应进行药物治疗 29.关于儿童少年糖尿病,不正确的是 A、以IDDM为主 B、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C、大多具有“三多一少”症状 D、高血压是IDDM的独立危险因素 30.关于儿童少年时期患病主要特点不正确的是 A、随着年龄的增加,总患病率减少 B、由感染性疾病向与学习、生活习惯有关的疾病转变 C、青春期心理行为问题比较突出 D、儿童少年死亡率较高 31.关于我国学生近视发生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D、限制饮食是治疗肥胖的有效手段 25.身高标准体重筛查营养不良的标准是 。 A、实测体重低于身高标准体重的 60% B、实测体重低于身高标准体重的 70% C、实测体重低于身高标准体重的 80% D、实测体重低于身高标准体重的 90% 26.儿童少年贫血的第二个高峰年龄是 。 A、11 岁 B、12 岁 C、13 岁 D、14 岁 27.儿童少年贫血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缺乏营养知识 B、生长发育需要较多的铁质 C、长期慢性疾病 D、摄入食物中铁的含量不足 28.关于儿童少年高血压的防治,不正确的是 。 A、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个体应定期监测血压 B、早期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C、积极进行体育锻炼 D、发现高血压,应进行药物治疗 29.关于儿童少年糖尿病,不正确的是 。 A、以 IDDM 为主 B、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C、大多具有“三多一少”症状 D、高血压是 IDDM 的独立危险因素 30.关于儿童少年时期患病主要特点不正确的是 。 A、随着年龄的增加,总患病率减少 B、由感染性疾病向与学习、生活习惯有关的疾病转变 C、青春期心理行为问题比较突出 D、儿童少年死亡率较高 31.关于我国学生近视发生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