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取食的食物性质,通常可分为 (1)植食性: 是以植物的各部分为食料,如粘虫、莱蛾等农业害虫均属此类。 (2)肉食性:是以其它动物为食料,又可分为捕食性如七星瓢虫、草蛉等和寄生 性如寄生蜂、寄生蝇等两类。 (③)腐食性:是以动物的尸体、粪便或腐败植物为食料,如埋莽虫、果蝇和舍蚝 (4杂食性:是兼食动物、植物等,如蜚蠊 2.按取食范围的广狭,可分为: ()单食性:是以某一种植物为食料,如豌豆象只取食豌豆等。 (2)寡食性:是以1个科或少数近缘科植物为食料,如菜粉蝶取食十字花科植物 棉大卷叶螟取食锦葵科植物等。 (③)多食性:是以多个科的植物为食料,如棉铃虫可取食茄科、豆科、十字花科 锦葵科等30个科20种以上的植物。 (三)昆虫的趋性和假死性 1.趋性 ()定义:是指昆虫对外界刺激(如光、温度、湿度和某些化学物质等)所产生的趋 向或背向行为活动。趋向活动称为正趋性,负向活动称为负趋性, (②)类型:趋光性、趋化性、趋温性、趋湿性等 2.假死性 是指昆虫受到某种刺激或震动时,身体卷缩,静止不动,或从停留处跌落下来 呈假死状态,稍停片刻即恢复正常而离去的现象。如金龟子、象甲、叶甲以及粘虫 幼虫等都具有假死性。假死性是昆虫逃避敌害的一种适应。 ()定义:一种动物模拟"其它生物的姿态,得以保护自己的现象,称为拟态。 (②)举例:红萤科、蜂类、蚁类中均可见 2保护伍 ()定义是指一些昆虫的体色与其周图环境的颜色相似的现象 (2)有些昆虫既有保护色,又有与背景形成鲜明对照的体色,称为警戒色,更有 利于保护自己,如蓝目天蛾。 本章思考题 1. 昆虫的生殖方式有那几种及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昆虫的变态类型有那几种及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主要 牟吉元主编《普通昆虫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题参考资料 备注 教案(章节备课) 11
11 1. 按取食的食物性质,通常可分为: (1)植食性:是以植物的各部分为食料,如粘虫、莱蛾等农业害虫均属此类。 (2)肉食性:是以其它动物为食料,又可分为捕食性如七星瓢虫、草蛉等和寄生 性如寄生蜂、寄生蝇等两类。 (3) 腐食性: 是以动物的尸体、粪便或腐败植物为食料,如埋葬虫、果蝇和舍蝇 等。 (4) 杂食性: 是兼食动物、植物等,如蜚蠊。 2. 按取食范围的广狭,可分为: (1) 单食性: 是以某一种植物为食料,如豌豆象只取食豌豆等。 (2)寡食性: 是以 1 个科或少数近缘科植物为食料,如菜粉蝶取食十字花科植物, 棉大卷叶螟取食锦葵科植物等。 (3)多食性: 是以多个科的植物为食料,如棉铃虫可取食茄科、豆科、十字花科、 锦葵科等 30 个科 200 种以上的植物。 (三) 昆虫的趋性和假死性 1. 趋性 (1) 定义: 是指昆虫对外界刺激(如光、温度、湿度和某些化学物质等)所产生的趋 向或背向行为活动。趋向活动称为正趋性,负向活动称为负趋性。 (2) 类型: 趋光性、趋化性、趋温性、趋湿性等 2. 假死性 是指昆虫受到某种刺激或震动时,身体卷缩,静止不动,或从停留处跌落下来 呈假死状态,稍停片刻即恢复正常而离去的现象。如金龟子、象甲、叶甲以及粘虫 幼虫等都具有假死性。假死性是昆虫逃避敌害的一种适应。 (四) 拟态和保护色 1. 拟态 (1) 定义: 一种动物"模拟"其它生物的姿态,得以保护自己的现象,称为拟态。 (2) 举例: 红萤科、蜂类、蚁类中均可见. 2. 保护色 (1) 定义: 是指一些昆虫的体色与其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的现象. (2) 有些昆虫既有保护色,又有与背景形成鲜明对照的体色,称为警戒色,更有 利于保护自己,如蓝目天蛾。 本章思考题 1. 昆虫的生殖方式有那几种及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2. 昆虫的变态类型有那几种及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主要 本章思考 题参考资料 牟吉元 主编《普通昆虫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 备注 教案(章节备课)
2学时 章节 第三章昆虫的分类学 教学目的 了解昆虫分类的依据 和要求 掌握昆虫的34个目的名称及代表昆虫 重点 本章的重点是昆虫的分类一句,及各目昆虫的代表昆虫。 教学进程 昆虫纲的分目依据 (含章节 主要是以翅的有无及其特征、变态类型、口器的构造、触角的类型、化石昆虫 教学内容、 等为依据的。现主要根据蔡氏系统,并综合其他学者的意见,将昆虫分为两个 学时分配、 亚纲、5类变态、34个亚目。 教学方法、 昆中纲的34个日 辅助手段) 无翅亚纲 增节变态类:原尾目 表变态类:弹尾目、双尾目、缨尾目 有翅亚纲 原变态类:螺饰目 不全变态类:蜻蜓目、蜚蠊目、蝗螂目、等翅目、缺翅目、精翅目、竹节 目、蛩蟾目、直翅目、纺足目、重舌目、革翅目、同翅目、半赶 目、啮齿目、食毛目、虱目、缕翅目 全变态类:鞘翅目、捻翅目、广翅目、脉翅目、蛇蛉目、长翅目、毛翅目、 链拥目、双翅目、蚤目、膜胡目 二目的代表县中 1. 原尾目:通称为原尾虫或蚖。如华山曙 2.弹尾目:通称为跳虫。如长角跳虫 3.双尾目:通称双尾虫、蛱尾虫。如华山副八 4.缨尾目:通称衣鱼和石顿。如栉衣鱼 5螺炸日,诵称蝣或蝶。如一醒螺 6.蜻蜓目:通称蜻蜒和豆娘。如蜻蜓 7.蜚目:包括蟑螂、地整等。如美洲大、中华真地等。 8.螳螂目:通称螳螂、刀螂等。如中华蝗螂。 9.等翅目:通称白蚁或鞋。如白蚁。 10.缺翅目:通称缺翅虫。如中华缺翅虫和墨脱缺翅虫 山.精翅目:通称石蝇或绩。如石蝇。 12.竹节虫目:通称竹节虫或修。如竹节虫 13.蛩蠊目:通称蛩蠊。如中华登蠊 14.直翅目:包括蚂蚱、蝗虫、螽斯、蝼蛄和蟋罅等,如东亚飞蝗、日本菱蝗 大蟋蟀、油葫芦等 15.纺足目:通称足丝蚁。如尾足丝蚁 ,重舌目:如重舌虫
12 2 学时 章 节 第三章 昆虫的分类学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 了解昆虫分类的依据 2. 掌握昆虫的 34 个目的名称及代表昆虫 重 点 难 点 本章的重点是昆虫的分类一句,及各目昆虫的代表昆虫。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一、昆虫纲的分目依据 主要是以翅的有无及其特征、变态类型、口器的构造、触角的类型、化石昆虫 等为依据的。现主要根据蔡氏系统,并综合其他学者的意见,将昆虫分为两个 亚纲、5 类变态、34 个亚目。 二、昆虫纲的 34 个目 无翅亚纲 增节变态类:原尾目 表变态类: 弹尾目、双尾目、缨尾目 有翅亚纲 原变态类:蜉蝣目 不全变态类:蜻蜓目、蜚蠊目、螳螂目、等翅目、缺翅目、襀翅目、竹节虫 目、蛩蠊目、直翅目、纺足目、重舌目、革翅目、同翅目、半翅 目、啮齿目、食毛目、虱目、缨翅目 全变态类:鞘翅目、捻翅目、广翅目、脉翅目、蛇蛉目、长翅目、毛翅目、 鳞翅目、双翅目、蚤目、膜翅目 三、各目的代表昆虫 1. 原尾目:通称为原尾虫或蚖。如华山曙螈 2. 弹尾目:通称为跳虫。如长角跳虫 3. 双尾目:通称双尾虫、蛱尾虫。如华山副八 4. 缨尾目:通称衣鱼和石蛃。如栉衣鱼 5. 蜉蝣目: 通称蜉蝣或蜉。如二翼蜉 6. 蜻蜓目:通称蜻蜓和豆娘。如蜻蜓 7. 蜚蠊目:包括蟑螂、地鳖等。如美洲大蠊、中华真地鳖等。 8. 螳螂目:通称螳螂、刀螂等。如中华螳螂。 9. 等翅目:通称白蚁或螱。如白蚁。 10. 缺翅目:通称缺翅虫。如中华缺翅虫和墨脱缺翅虫。 11. 襀翅目:通称石蝇或绩。如石蝇。 12. 竹节虫目: 通称竹节虫或修。如竹节虫 13. 蛩蠊目: 通称蛩蠊。如中华蛩蠊 14. 直翅目:包括蚂蚱、蝗虫、螽斯、蝼蛄和蟋蟀等,如东亚飞蝗、日本菱蝗、 大蟋蟀、油葫芦等 15. 纺足目:通称足丝蚁。如尾足丝蚁 16. 重舌目:如重舌虫 17. 革翅目:通称蠼螋和蝠螋。如日本蠼螋
18.同翅目:包括蝉、叶蝉、蚜虫、 飞虱 19半翅目:通称站或象 如仰泳蝽、华姬鳍等 20.啮齿日:通称啮或书虱。如粉啮 21,食毛目:包括羽虱、鸟虱、鸡虱等。 22.虱目:包括体虱、头虱、阴虱、普虱等,通称虱子。 23.缨翅目:统称蓟马。如稻管蓟马、横纹蓟马等 24.特翅目:通称甲虫。如:中华步甲、中华虎甲、隐翅甲等。 25.捻翅目:通称捻翅虫或煽。如:拟蚤蝼煽。 26.广翅目:包括泥蛉、角蛉等,如:东方锯齿龄等, 27.脉翅目:包括草蛉、蚁蛉、褐龄、粉龄等。 28蛇龄目:通称蛇龄。如:西岳蛇岭、盲蛇龄等。 29.长翅目:通称褐蛉。如:中华纹褐蛉、褐龄等。 30.毛翅目:通称石蛾和石蚕。如:稻黄石蚕等。 31.鳞翅目:通称峨、蝶类。如:金凤蝶、莱粉蝶、大红峡蝶等。 32.双翅目:包括蚊、蠓、虻、蝇类。如大蚁、盗虻、牛虻、麦红吸浆虫等 33.孟目:通称蚤或跳蚤 34.膜翅目:包括蜂、蚁类昆虫。如蜜蜂等 本章思考题 1 中的分类依据右哪些 请写出昆虫34个目的名称并各举一例 主要 本章思考 牟吉元主编《普通昆虫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顺然老咨料 备注 教案(章节备课) 4学时 章节 第四章传粉昆虫 教学目的 了解传粉昆虫的种类、蜜蜂的形态、生物学特性 和要求 掌握蜜蜂的饲养管理措施及蜂产品的种类和用途 重点 蜜蜂的饲养管理措施及蜂产品的种类和用途 难占 教学进程 (含章节 第一节蜜蜂 教学内容 、形态一一适合传粉的特化状态
13 18. 同翅目:包括蝉、叶蝉、蚜虫、飞虱等 19. 半翅目:通称蝽或椿象。如仰泳蝽、华姬蝽等 20. 啮齿目:通称啮或书虱。 如粉啮 21. 食毛目:包括羽虱、鸟虱、鸡虱等。 22. 虱 目:包括体虱、头虱、阴虱、兽虱等,通称虱子。 23. 缨翅目:统称蓟马。如稻管蓟马、横纹蓟马等 24. 鞘翅目:通称甲虫。如:中华步甲、中华虎甲、隐翅甲等。 25. 捻翅目:通称捻翅虫或煽。如:拟蚤蝼煽。 26. 广翅目:包括泥蛉、角蛉等,如:东方锯齿蛉等。 27. 脉翅目:包括草蛉、蚁蛉、褐蛉、粉蛉等。 28. 蛇蛉目:通称蛇蛉。如:西岳蛇蛉、盲蛇蛉等。 29. 长翅目:通称褐蛉。如:中华纹褐蛉、褐蛉等。 30. 毛翅目:通称石蛾和石蚕。如:稻黄石蚕等。 31. 鳞翅目:通称蛾、蝶类。如:金凤蝶、菜粉蝶、大红峡蝶等。 32. 双翅目:包括蚊、蠓、虻、蝇类。如大蚁、盗虻、牛虻、麦红吸浆虫等 33. 蚤 目:通称蚤或跳蚤。 34. 膜翅目:包括蜂、蚁类昆虫。如蜜蜂等 本章思考题 1. 昆虫的分类依据有哪些? 2. 请写出昆虫 34 个目的名称并各举一例. 主要 本章思考 题参考资料 牟吉元 主编《普通昆虫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 备注 教案(章节备课) 4 学时 章 节 第四章 传粉昆虫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 了解传粉昆虫的种类、蜜蜂的形态、 生物学特性、 2. 掌握蜜蜂的饲养管理措施及蜂产品的种类和用途 重 点 难 点 蜜蜂的饲养管理措施及蜂产品的种类和用途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蜜 蜂 一、形 态——适合传粉的特化状态
学时分配、 1.驱体:(1)气囊 一便于飞行 教学方法 (2)头、胸、腹三部都密生绒毛,疏密不均 辅助手段) 2.足:工蜂的足高度特化 (1)前足:跗刷一 -刷集头部的花粉粒 净角器 一刷净钟角的特殊结构 (2)中足:跗刷 一清理、刷集胸部的花粉料 中足胫节近端部的胫距 清理翅和气门的作用 (3)后足:特化为携粉足(花粉筐、花粉粑、耳状突、花粉栉) 二、生物学特性 (一)蜂群 蜂群由三型蜂、蜂巢及蜂箱构成。单只蜜蜂,虽然是个独立的生物体,但没有 抗拒恶劣气候和繁殖后代的能力,不久就会死去。 1三型蜂所谓三型,是指蜂王、工蜂和雄蜂。 蜜蜂的受精卵发育成蜂王和工蜂,未受精卵则发育成雄蜂。 卵呈香蕉形,卵期3,工蜂的发有期21天。蜂王的发有期为16天,雄蜂发有 期24天。 三型蜂的生活各不相同。工蜂负责除生殖之外的巢内外一切工作:蜂王主要是 产卵:雄蜂除了交配外,无所事事。 ()工蜂刚出房的工蜂色浅,很柔弱,不断在巢牌上爬行,寻找蜜房吃蜜, 日内只做清巢和保温工作:4日后能调制乳,饲喂大幼虫和小幼虫,6一12日龄 咽下腺充分发有,能分泌王浆,饲喂小幼虫和蜂王12~18日龄,蜡腺最为发达, 适宜担任造牌工作。工蜂的工作基本按日龄分工。工蜂出房后3天就能试飞,接着 开始多次认巢飞翔和闹巢,并第1次排粪。蜜蜂排粪在空中进行。8日龄以前,主 要担任饲育蜂王,调节巢温,清理巢箱,拖弃死蜂,夯实花粉,酿制蜂蜜,堵塞纪 隙等内勤工作。至于外勤采集,一般开始于17日龄。20日龄后,采集花蜜、花粉 水分、蜂胶的能力才充分发挥。老蜂由于采集中磨脱了绒毛,失去了采粉能力,但 还参与采水和采蜜,直至死亡。 工蜂的寿命长短不一。一般在采蜜期为1个多月,最长的可达2个月。在越等 期,浙江一带,一般是3个月,北方可达4~5个月,甚至半年以上。 工蜂是性器官发有不全的雌性蜂。在蜂群失王很久,又没有可能培有新王时 工蜂也会产卵,一房产数粒卵,东歪西斜,这些卵可发育成雄蜂,但不适宜育种 (2)蜂王蜂王是性器官发育完全的雌性蜂,它的职能是产卵
14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1. 躯体:(1)气囊——便于飞行 (2)头、胸、腹三部都密生绒毛,疏密不均 2. 足:工蜂的足高度特化 (1)前足:跗刷——刷集头部的花粉粒 净角器——刷净触角的特殊结构 (2)中足:跗刷——清理、刷集胸部的花粉粒 中足胫节近端部的胫距——清理翅和气门的作用 (3)后足:特化为携粉足(花粉筐、花粉耙、耳状突、花粉栉) 二、生物学特性 (一)蜂群 蜂群由三型蜂、蜂巢及蜂箱构成。单只蜜蜂,虽然是个独立的生物体,但没有 抗拒恶劣气候和繁殖后代的能力,不久就会死去。 1.三型蜂 所谓三型,是指蜂王、工蜂和雄蜂。 蜜蜂的受精卵发育成蜂王和工蜂,未受精卵则发育成雄蜂。 卵呈香蕉形,卵期 3,工蜂的发育期 21 天。蜂王的发育期为 16 天,雄蜂发育 期 24 天。 三型蜂的生活各不相同。工蜂负责除生殖之外的巢内外一切工作;蜂王主要是 产卵;雄蜂除了交配外,无所事事。 (l)工蜂 刚出房的工蜂色浅,很柔弱,不断在巢牌上爬行,寻找蜜房吃蜜,3 日内只做清巢和保温工作;4 日后能调制乳糜,饲喂大幼虫和小幼虫,6~12 日龄, 咽下腺充分发育,能分泌王浆,饲喂小幼虫和蜂王 12~18 日龄,蜡腺最为发达, 适宜担任造牌工作。工蜂的工作基本按日龄分工。工蜂出房后 3 天就能试飞,接着 开始多次认巢飞翔和闹巢,并第 1 次排粪。蜜蜂排粪在空中进行。18 日龄以前,主 要担任饲育蜂王,调节巢温,清理巢箱,拖弃死蜂,夯实花粉,酿制蜂蜜,堵塞缝 隙等内勤工作。至于外勤采集,一般开始于 17 日龄。20 日龄后,采集花蜜、花粉、 水分、蜂胶的能力才充分发挥。老蜂由于采集中磨脱了绒毛,失去了采粉能力,但 还参与采水和采蜜,直至死亡。 工蜂的寿命长短不一。一般在采蜜期为 1 个多月,最长的可达 2 个月。在越冬 期,浙江一带,一般是 3 个月,北方可达 4~5 个月,甚至半年以上。 工蜂是性器官发育不全的雌性蜂。在蜂群失王很久,又没有可能培育新王时, 工蜂也会产卵,一房产数粒卵,东歪西斜,这些卵可发育成雄蜂,但不适宜育种。 (2)蜂王 蜂王是性器官发育完全的雌性蜂,它的职能是产卵
新王出房后遇到其他蜂王会互相斗杀,直到留下一只。蜂王寿命长达数年,蜂 场一般只用1年,精液耗尽后,也会产未受精卵。 (3)雄蜂雄蜂的唯一职能是交配,所以非分蜂季节都加限制。就是分蜂季节 也只在留种蜂群内培有。 雄蜂出房后7天才会试飞,12天才会交配,此后的半个月是雄蜂的青春期。雄 蜂常于12~17时,出巢在30m以上高空集结,炎热夏季也有在17时以后,寻觅复 女王交配。当处女王进入集结区后,雄蜂急起直追,但只有最健壮的雄蜂享有机会 这在自然选择中有重要意义。交配回巢的处女王腹末拖着交配标志。 雄蜂寿命由环境和蜂群状况决定。一般为54天,长的可活3~4个月。在分蜂 季节和没有产卵王的蜂群里,雄蜂常得到工蜂的饲喂,尤其在出巢交配前,都在箱 底饱餐一顿,并可任意出入各群,没有群界,寿命就长。但是流蜜期过后或处女王 己产卵时,特别是在秋风扫落叶的季节,工蜂会把雄蜂囚禁于框边、箱底,甚至驱 出箱外,冻饿而死。 2.蜂巢及蜂箱 (1)蜂巢是蛮蜂栖息、饲料贮存和繁殖的场所,是全年生活必不可少的地方。 家养蜜蜂的蜂巢由巢脾、蜂路等组成。 (2)蜂箱内排列者许多巢脾,每张巢脾约由7000个巢房连结而成。巢房有4种: 台基:雄蜂房:工蜂房:过渡房, (二)结成群体的组带 蜂群内三型蜂各负其责,分工明确,互相依赖,协调一致,有条不紊。它们是 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呢? 1本能和反射 蜂王产卵,雄蜂交配,工蜂采集花粉、酿制蜂蜜、饲喂幼虫和适时封盖等都是 本能表现,是在长期自然选择中建立起来的适应性反应。本能的行为一般都受内分 泌激素调节 反射是一种最简单的神经活动,又可分成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无条件 反射是一种适应动作,如遇敌行刺、闻烟吸蜜等。条件反射是在生活中产生的,建 立比较容易,消失也较快。人们用浸花糖浆饲喂蜜蜂,造成某种特殊花香和大量食 料共存的条件,以引导蜜蜂到这种它们通常不喜欢的花上进行采集。这种现象就是
15 新王出房后遇到其他蜂王会互相斗杀,直到留下一只。蜂王寿命长达数年,蜂 场一般只用 1 年,精液耗尽后,也会产未受精卵。 (3)雄蜂 雄蜂的唯一职能是交配,所以非分蜂季节都加限制。就是分蜂季节, 也只在留种蜂群内培育。 雄蜂出房后 7 天才会试飞,12 天才会交配,此后的半个月是雄蜂的青春期。雄 蜂常于 12~17 时,出巢在 30m 以上高空集结,炎热夏季也有在 17 时以后,寻觅处 女王交配。当处女王进入集结区后,雄蜂急起直追,但只有最健壮的雄蜂享有机会, 这在自然选择中有重要意义。交配回巢的处女王腹末拖着交配标志。 雄蜂寿命由环境和蜂群状况决定。一般为 54 天,长的可活 3~4 个月。在分蜂 季节和没有产卵王的蜂群里,雄蜂常得到工蜂的饲喂,尤其在出巢交配前,都在箱 底饱餐一顿,并可任意出入各群,没有群界,寿命就长。但是流蜜期过后或处女王 已产卵时,特别是在秋风扫落叶的季节,工蜂会把雄蜂囚禁于框边、箱底,甚至驱 出箱外,冻饿而死。 2. 蜂巢及蜂箱 (1)蜂巢是蜜蜂栖息、饲料贮存和繁殖的场所,是全年生活必不可少的地方。 家养蜜蜂的蜂巢由巢脾、蜂路等组成。 (2)蜂箱内排列着许多巢脾,每张巢脾约由 7000 个巢房连结而成。巢房有 4 种: 台基;雄蜂房;工蜂房;过渡房。 (二)结成群体的纽带 蜂群内三型蜂各负其责,分工明确,互相依赖,协调一致,有条不紊。它们是 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呢? 1.本能和反射 蜂王产卵,雄蜂交配,工蜂采集花粉、酿制蜂蜜、饲喂幼虫和适时封盖等都是 本能表现,是在长期自然选择中建立起来的适应性反应。本能的行为一般都受内分 泌激素调节。 反射是一种最简单的神经活动,又可分成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无条件 反射是一种适应动作,如遇敌行刺、闻烟吸蜜等。条件反射是在生活中产生的,建 立比较容易,消失也较快。人们用浸花糖浆饲喂蜜蜂,造成某种特殊花香和大量食 料共存的条件,以引导蜜蜂到这种它们通常不喜欢的花上进行采集。这种现象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