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想使贵族成为欧洲军事和航海技术的苗圃,但他很快便 发觉技术知识很难灌输到这一等级,俄国贵族很少、也很难 成为工程师或船长,而且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在国内也很难实 用。缅希科夫曾同彼得一道在沙尔坦爬横桁,学习制作杠杆, 但在本国却成为一名陆地的省长”①。 毫无疑义,这里有很多正确的意见。莫斯科国的以往情 况,是一目了然的。克里扎尼奇抱怨过:“我们的思想是迟钝 的,手是笨拙的。具有迟钝的,也就是不开通的思想和笨拙 的手的人们,自难做出比他们先进得多的西欧居民所能轻易 做到的事情。”克里扎尼奇虽然强烈反对外国旅行家对莫斯科 国居民的轻蔑批评,但他也不得不承认,只有强制才能驱使 他们做点好事,他完全正确地解释这是由于莫斯科所特有的 “严酷的占有制”。这种占有制已使莫斯科人这样道德堕落,以 致他们显然更无比地倾向于消极抵抗改革,而不是倾向于积 极促进改革。他们被迫为进步工作,然而如所周知,在被迫 为进步工作的条件下,代价是很高的。莫斯科人促进进步的 工作,一般说来,是坏到极点,以致国家不得不为了他们的 工作,付出非常高的代价②。任何社会政治情况,都有其自己 的逻辑。 另一方面,也不应夸大克柳切夫斯基所作判断的消极意 ①《俄国史教程》,第4卷,314页 ②关于莫斯科罗斯为改革付出多么昂贵的代价,米柳科夫的著作《17世纪 头25年的俄国国家经济和彼得大帝的改革》(圣彼得堡1892年版),作了最好的
“ 彼 得 想 使 贵 族 成 为 欧 洲 军 事 和 航 海 技 术 的 苗 圃 , 但 他 很 快 便 发 觉 技 术 知 识 很 难 灌 输 到 这 一 等 级 , 俄 国 贵 族 很 少 、 也 很 难 成 为 工 程 师 或 船 长 , 而 且 他 们 所 学 到 的 知 识 在 国 内 也 很 难 实 用 。 缅 希 科 夫 曾 同 彼 得 一 道 在 沙 尔 坦 爬 横 桁 , 学 习 制 作 杠 杆 , 但 在 本 国 却 成 为 一 名 陆 地 的 省 长 ” ① 。 毫 无 疑 义 , 这 里 有 很 多 正 确 的 意 见 。 莫 斯 科 国 的 以 往 情 况 , 是 一 目 了 然 的 。 克 里 扎 尼 奇 抱 怨 过 : “ 我 们 的 思 想 是 迟 钝 的 , 手 是 笨 拙 的 。 具 有 迟 钝 的 , 也 就 是 不 开 通 的 思 想 和 笨 拙 的 手 的 人 们 , 自 难 做 出 比 他 们 先 进 得 多 的 西 欧 居 民 所 能 轻 易 做 到 的 事 情 。 ” 克 里 扎 尼 奇 虽 然 强 烈 反 对 外 国 旅 行 家 对 莫 斯 科 国 居 民 的 轻 蔑 批 评 , 但 他 也 不 得 不 承 认 , 只 有 强 制 才 能 驱 使 他 们 做 点 好 事 , 他 完 全 正 确 地 解 释 这 是 由 于 莫 斯 科 所 特 有 的 “ 严 酷 的 占 有 制 ” 。 这 种 占 有 制 已 使 莫 斯 科 人 这 样 道 德 堕 落 , 以 致 他 们 显 然 更 无 比 地 倾 向 于 消 极 抵 抗 改 革 , 而 不 是 倾 向 于 积 极 促 进 改 革 。 他 们 被 迫 为 进 步 工 作 , 然 而 如 所 周 知 , 在 被 迫 为 进 步 工 作 的 条 件 下 , 代 价 是 很 高 的 。 莫 斯 科 人 促 进 进 步 的 工 作 , 一 般 说 来 , 是 坏 到 极 点 , 以 致 国 家 不 得 不 为 了 他 们 的 工 作 , 付 出 非 常 高 的 代 价 ② 。 任 何 社 会 政 治 情 况 , 都 有 其 自 己 的 逻 辑 。 另 一 方 面 , 也 不 应 夸 大 克 柳 切 夫 斯 基 所 作 判 断 的 消 极 意 8 ① ② 关 于 莫 斯 科 罗 斯 为 改 革 付 出 多 么 昂 贵 的 代 价 , 米 柳 科 夫 的 著 作 《 1 7 世 纪 头 2 5 年 的 俄 国 国 家 经 济 和 彼 得 大 帝 的 改 革 》 ( 圣 彼 得 堡 1 8 9 2 年 版 ) , 作 了 最 好 的 论 证 。 《 俄 国 史 教 程 》 , 第 4 卷 , 3 1 4 页
义。无论如何,应该记住,克柳切夫斯基对于他的判断也附 有某种保留。他补充说,莫斯科人留学外国,毕竟是留下了 定痕迹。他说:“强迫教育没有提供很大的科学知识的储备, 但无论如何,却教训了贵族去认识学习的过程,刺激他们的 知识欲。贵族毕竟学到了一点东西,虽然所学并未达到原来 派遣他们的目的”①。 读者已经知道,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还谈不上学到本 义上的“科学认识”,而只是领悟一些技术知识而已。至于这 种技术知识,无论其积储量是多么小,还是提供了由浅入深 的可能。克柳切夫斯基虽然批评安娜女皇的外交政策,却对 彼得死后留下的军队,仍称之为优秀的军队。事实上,这 军队若与以前构成莫斯科君主的武力的无组织的乌合之众相 比,也确乎是优秀的。比较优秀的彼得军队,仅就组织一项 而言,也是需要具有相当技术知识的。除陆军外,还建立了 海军舰队。按照费奥凡·普罗科波维奇的说法,这是“一种 我们前所未见的东西”。不要以为,当时只有在俄国供职的外 国人,才有技术知识。除了外国人,彼得时期就有一批具有 技术知识的俄国人:例如,可以举出阿列克谢·济宾, 公认为有相当水平的工程师和水手;谢明·阿拉别尔杰耶夫 颇为熟悉“航海”科学和地质学;费多尔·萨莫伊洛夫,在 荷兰学习航海事务,成绩甚佳:列夫·伊斯梅洛夫,一度服 务于丹麦军队:著名的瓦·尼·塔季谢夫,矿学知识极为渊 博。缅希科夫本人——顺便指出,按出身,他不属于贵族等 ①《俄国史教程》,第4卷,第314页
义 。 无 论 如 何 , 应 该 记 住 , 克 柳 切 夫 斯 基 对 于 他 的 判 断 也 附 有 某 种 保 留 。 他 补 充 说 , 莫 斯 科 人 留 学 外 国 , 毕 竟 是 留 下 了 一 定 痕 迹 。 他 说 : “ 强 迫 教 育 没 有 提 供 很 大 的 科 学 知 识 的 储 备 , 但 无 论 如 何 , 却 教 训 了 贵 族 去 认 识 学 习 的 过 程 , 刺 激 他 们 的 知 识 欲 。 贵 族 毕 竟 学 到 了 一 点 东 西 , 虽 然 所 学 并 未 达 到 原 来 派 遣 他 们 的 目 的 ” ① 。 读 者 已 经 知 道 , 在 当 时 的 历 史 条 件 下 , 还 谈 不 上 学 到 本 义 上 的 “ · 科 · 学 认 识 ” , 而 只 是 领 悟 一 些 · 技 · 术 知 识 而 已 。 至 于 这 种 技 术 知 识 , 无 论 其 积 储 量 是 多 么 小 , 还 是 提 供 了 由 浅 入 深 的 可 能 。 克 柳 切 夫 斯 基 虽 然 批 评 安 娜 女 皇 的 外 交 政 策 , 却 对 彼 得 死 后 留 下 的 军 队 , 仍 称 之 为 · 优 · 秀 的 军 队 。 事 实 上 , 这 一 军 队 若 与 以 前 构 成 莫 斯 科 君 主 的 武 力 的 无 组 织 的 乌 合 之 众 相 比 , 也 确 乎 是 优 秀 的 。 比 较 优 秀 的 彼 得 军 队 , 仅 就 组 织 一 项 而 言 , 也 是 需 要 具 有 相 当 技 术 知 识 的 。 除 陆 军 外 , 还 建 立 了 海 军 舰 队 。 按 照 费 奥 凡 · 普 罗 科 波 维 奇 的 说 法 , 这 是 “ 一 种 我 们 前 所 未 见 的 东 西 ” 。 不 要 以 为 , 当 时 只 有 在 俄 国 供 职 的 外 国 人 , 才 有 技 术 知 识 。 除 了 外 国 人 , 彼 得 时 期 就 有 一 批 具 有 技 术 知 识 的 俄 国 人 : 例 如 , 可 以 举 出 阿 列 克 谢 · 济 宾 , — — 公 认 为 有 相 当 水 平 的 工 程 师 和 水 手 ; 谢 明 · 阿 拉 别 尔 杰 耶 夫 , 颇 为 熟 悉 “ 航 海 ” 科 学 和 地 质 学 ; 费 多 尔 · 萨 莫 伊 洛 夫 , 在 荷 兰 学 习 航 海 事 务 , 成 绩 甚 佳 ; 列 夫 · 伊 斯 梅 洛 夫 , 一 度 服 务 于 丹 麦 军 队 ; 著 名 的 瓦 · 尼 · 塔 季 谢 夫 , 矿 学 知 识 极 为 渊 博 。 缅 希 科 夫 本 人 — — 顺 便 指 出 , 按 出 身 , 他 不 属 于 贵 族 等 9 ① 《 俄 国 史 教 程 》 , 第 4 卷 , 第 3 1 4 页
级—不仅是一位陆地上的省长:如所周知,他在战场上的 指挥也不是没有成绩的。甚至大贵族,他们一般说来是最反 对彼得改革的,其中某些代表人物甚至比军职阶级的所有其 他阶层,更有学习外洋“巧技”的能力。据说,老戈利岑公 爵便是一名很好的将军。德·利里亚公爵称他为俄国的英雄, 说他聪明,勇敢,精通兵法,且为部队所爱戴。西班牙的公 使推崇他,说他若生长在不野蛮的国度,就会是一个真正的 伟人①。我们在下面的某一章里将看到,同西方往来的增加, 对于莫斯科的军职人员。特别是对于出身名门的官员的政治 观点,也发生一些影响。现在看一看问题的另一方面。 旧莫斯科的奥勃洛莫夫②式人物笨拙地、艰难地、长吁短 叹,转向西方。但无论如何,总算是转了。的确,他们依旧 不大喜欢外国人,但还是逐渐接受了外国人的一些习俗。莫 斯科罗斯的欧化,虽极迟缓,但还是一直向前发展的。长时 期中,欧化差不多完全限于最高的军职阶级。可是,在这一 阶级之中,欧化的某些结果,在18世纪的最初几十年中即已 显然可见。 像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一样,在类似的情况下,首先发生 ①必须承认,这位戈利岑就是在国内,也表现出无可置疑的伟大,虽然不 是表现在这里所说的范围。他是“少数达官显贵之一,有勇气在1718年拒绝彼得 大帝之命,不在处死皇太子阿列克谢·彼得罗维奇的判决书上签字”。(A.科尔 萨科夫:《安娜·约安诺夫娜女皇登极记》第10页,喀山1880年版) ②冈察洛夫小说《奥勃洛莫夫》主角,此处指萎靡不振之人 校者
级 — — 不 仅 是 一 位 陆 地 上 的 省 长 : 如 所 周 知 , 他 在 战 场 上 的 指 挥 也 不 是 没 有 成 绩 的 。 甚 至 大 贵 族 , 他 们 一 般 说 来 是 最 反 对 彼 得 改 革 的 , 其 中 某 些 代 表 人 物 甚 至 比 军 职 阶 级 的 所 有 其 他 阶 层 , 更 有 学 习 外 洋 “ 巧 技 ” 的 能 力 。 据 说 , 老 戈 利 岑 公 爵 便 是 一 名 很 好 的 将 军 。 德 · 利 里 亚 公 爵 称 他 为 俄 国 的 英 雄 , 说 他 聪 明 , 勇 敢 , 精 通 兵 法 , 且 为 部 队 所 爱 戴 。 西 班 牙 的 公 使 推 崇 他 , 说 他 若 生 长 在 不 野 蛮 的 国 度 , 就 会 是 一 个 真 正 的 伟 人 ① 。 我 们 在 下 面 的 某 一 章 里 将 看 到 , 同 西 方 往 来 的 增 加 , 对 于 莫 斯 科 的 军 职 人 员 。 特 别 是 对 于 出 身 名 门 的 官 员 的 政 治 观 点 , 也 发 生 一 些 影 响 。 现 在 看 一 看 问 题 的 另 一 方 面 。 二 旧 莫 斯 科 的 奥 勃 洛 莫 夫 ② 式 人 物 笨 拙 地 、 艰 难 地 、 长 吁 短 叹 , 转 向 西 方 。 但 无 论 如 何 , 总 算 是 转 了 。 的 确 , 他 们 依 旧 不 大 喜 欢 外 国 人 , 但 还 是 逐 渐 接 受 了 外 国 人 的 一 些 习 俗 。 莫 斯 科 罗 斯 的 欧 化 , 虽 极 迟 缓 , 但 还 是 一 直 向 前 发 展 的 。 长 时 期 中 , 欧 化 差 不 多 完 全 限 于 最 高 的 军 职 阶 级 。 可 是 , 在 这 一 阶 级 之 中 , 欧 化 的 某 些 结 果 , 在 1 8 世 纪 的 最 初 几 十 年 中 即 已 显 然 可 见 。 像 任 何 地 方 任 何 时 候 一 样 , 在 类 似 的 情 况 下 , 首 先 发 生 1 0 ① ② 冈 察 洛 夫 小 说 《 奥 勃 洛 莫 夫 》 主 角 , 此 处 指 萎 靡 不 振 之 人 。 — — 校 者 必 须 承 认 , 这 位 戈 利 岑 就 是 在 国 内 , 也 表 现 出 无 可 置 疑 的 伟 大 , 虽 然 不 是 表 现 在 这 里 所 说 的 范 围 。 他 是 “ 少 数 达 官 显 贵 之 一 , 有 勇 气 在 1 7 1 8 年 拒 绝 彼 得 大 帝 之 命 , 不 在 处 死 皇 太 子 阿 列 克 谢 · 彼 得 罗 维 奇 的 判 决 书 上 签 字 ” 。 ( A . 科 尔 萨 科 夫 : 《 安 娜 · 约 安 诺 夫 娜 女 皇 登 极 记 》 第 1 0 页 , 喀 山 1 8 8 0 年 版 )
变化的是外观。佛克罗迪就认为,即使在最有利于反动势力 的条件下,俄国人民先进部分也不可能放弃西欧的服装和剃 胡须的习惯。他断言,俄国人民的先进部分再也不会恢复闺 禁妇女和某种朴素现实的结婚风俗①。无论他对于欧化的俄 国人抱着多么怀疑的态度,但他却承认由于同外国人交往的 日益频繁。上等社会的人物,甚至许多普通的居民(“ ja Sog ar viele unter der Burgerschaft”)也都学会了比较礼貌 的态度②。 对于佛克罗迪的这些意见,可引用一些有趣的人的文件。 著名大贵族阿尔塔蒙·谢尔盖耶维奇的儿子安德烈·阿 尔塔蒙维奇,于1705年到达巴黎,关于法国道德风尚记录了 如下的观感:“这一民族的最为值得赞扬的制度是,他们的子 女不是由于父母或教师的因循守旧和残酷无情,不是由于善 意的尖刻言词责罚,更不是由于毒打,而养成了正直的意志 和勇敢的精神” 他对于法国妇女不是像通常莫斯科国的最高阶级中那样 受闺禁,同样愉快地感到惊异。他说:“法国的女性在同男性 的诚实交往中,决未发生不体面的事端。男子汉也是仁爱备 至、彬彬有礼。特别是名门闺秀,相互间日有来往,他们有 ①《彼得大帝统治下的俄国》( Russland unter Peter dem Grosser)第 106-107页 ②同上书,第107页
变 化 的 是 · 外 · 观 。 佛 克 罗 迪 就 认 为 , 即 使 在 最 有 利 于 反 动 势 力 的 条 件 下 , 俄 国 人 民 先 进 部 分 也 不 可 能 放 弃 西 欧 的 服 装 和 剃 胡 须 的 习 惯 。 他 断 言 , 俄 国 人 民 的 先 进 部 分 再 也 不 会 恢 复 闺 禁 妇 女 和 某 种 朴 素 现 实 的 结 婚 风 俗 ① 。 无 论 他 对 于 欧 化 的 俄 国 人 抱 着 多 么 怀 疑 的 态 度 , 但 他 却 承 认 由 于 同 外 国 人 交 往 的 日 益 频 繁 。 上 等 社 会 的 人 物 , 甚 至 许 多 普 通 的 居 民 ( “ j a S o g E a r v i e l e u n t e r d e r B ü r g e r s c h a f t ” ) 也 都 学 会 了 比 较 礼 貌 的 态 度 ② 。 对 于 佛 克 罗 迪 的 这 些 意 见 , 可 引 用 一 些 有 趣 的 人 的 文 件 。 著 名 大 贵 族 阿 尔 塔 蒙 · 谢 尔 盖 耶 维 奇 的 儿 子 安 德 烈 · 阿 尔 塔 蒙 维 奇 , 于 1 7 0 5 年 到 达 巴 黎 , 关 于 法 国 道 德 风 尚 记 录 了 如 下 的 观 感 : “ 这 一 民 族 的 最 为 值 得 赞 扬 的 制 度 是 , 他 们 的 子 女 不 是 由 于 父 母 或 教 师 的 因 循 守 旧 和 残 酷 无 情 , 不 是 由 于 善 意 的 尖 刻 言 词 责 罚 , 更 不 是 由 于 毒 打 , 而 养 成 了 正 直 的 意 志 和 勇 敢 的 精 神 ” 。 他 对 于 法 国 妇 女 不 是 像 通 常 莫 斯 科 国 的 最 高 阶 级 中 那 样 受 闺 禁 , 同 样 愉 快 地 感 到 惊 异 。 他 说 : “ 法 国 的 女 性 在 同 男 性 的 诚 实 交 往 中 , 决 未 发 生 不 体 面 的 事 端 。 男 子 汉 也 是 仁 爱 备 至 、 彬 彬 有 礼 。 特 别 是 名 门 闺 秀 , 相 互 间 日 有 来 往 , 他 们 有 1 1 ① ② 同 上 书 , 第 1 0 7 页 。 《 彼 得 大 帝 统 治 下 的 俄 国 》 ( R u s s l a n d u n t e r P e t e r d e m G r o s s e n ) 第 1 0 6 — 1 0 7 页
音乐,端庄地自弹自唱,不仅法国老爷中的特殊官吏、而且 外国人也能自由前往,同她们娱乐,既真诚,又欢快”①。 A.A.马特韦耶夫儿时便受到良好教育。所以非常自然, 他能看到许多不及他文明的同代人所忽略的现象。11.A.托 尔斯泰到波兰后,亦对妇女的道德风尚作过同样的评语。他 写道:“元老院的议员们领着他们的妻小,穿戴阔绰,遍游城 市各处,并不以此为不名誉”2。 也许,妇女界的影响比所有其他影响更能促使那些不得 不在某种程度上参加彼得改革的俄国人,即令不在道德风尚 上,也在举止态度上,有所软化。一般说来,人们开始认为 学习有礼貌的态度已属必要。大家都知道,1708年起我国非 宗教内容的书籍已根据彼得的命令改用新字模,即所谓“民 用字模”印行了。用“民用字模”印行的第一部书是《几何 学·斯拉夫土地测量制》。这是完全符合俄国在改革时期所特 别需要的知识的性质的③。但据克柳切夫斯基指出,用新字模 印刷的第二本书,已不是什么技术指南,而是一本名称别致 ①佩卡尔斯基:《马特韦耶夫伯爵1705年巴黎游记》,《同时代人》 i)杂志,1865年,第57卷,第61页 ②《.A.托尔斯泰旅行日记》,《俄国档案》,1888年,第1卷,第193页 ③这部书的第二个标题准确地规定了该书的实际用途:《量度的方式或数 学的原则,借此简易和新颖的方法,迅速进行土地测量及由此产生的其他工艺。》 佩卡尔斯基,同上书,第2卷,第173页。在过去,研究几何学被看为罪过。笃 信宗教的人们说,对几何学的任何爱好,“都是对神和天主的渎犯
音 乐 , 端 庄 地 自 弹 自 唱 , 不 仅 法 国 老 爷 中 的 特 殊 官 吏 、 而 且 外 国 人 也 能 自 由 前 往 , 同 她 们 娱 乐 , 既 真 诚 , 又 欢 快 ” ① 。 A . A . 马 特 韦 耶 夫 儿 时 便 受 到 良 好 教 育 。 所 以 非 常 自 然 , 他 能 看 到 许 多 不 及 他 文 明 的 同 代 人 所 忽 略 的 现 象 。 C. A . 托 尔 斯 泰 到 波 兰 后 , 亦 对 妇 女 的 道 德 风 尚 作 过 同 样 的 评 语 。 他 写 道 : “ 元 老 院 的 议 员 们 领 着 他 们 的 妻 小 , 穿 戴 阔 绰 , 遍 游 城 市 各 处 , 并 不 以 此 为 不 名 誉 ” ② 。 也 许 , 妇 女 界 的 影 响 比 所 有 其 他 影 响 更 能 促 使 那 些 不 得 不 在 某 种 程 度 上 参 加 彼 得 改 革 的 俄 国 人 , 即 令 不 在 道 德 风 尚 上 , 也 在 举 止 态 度 上 , 有 所 软 化 。 一 般 说 来 , 人 们 开 始 认 为 , 学 习 有 礼 貌 的 态 度 已 属 必 要 。 大 家 都 知 道 , 1 7 0 8 年 起 我 国 非 宗 教 内 容 的 书 籍 已 根 据 彼 得 的 命 令 改 用 新 字 模 , 即 所 谓 “ 民 用 字 模 ” 印 行 了 。 用 “ 民 用 字 模 ” 印 行 的 第 一 部 书 是 《 几 何 学 · 斯 拉 夫 土 地 测 量 制 》 。 这 是 完 全 符 合 俄 国 在 改 革 时 期 所 特 别 需 要 的 知 识 的 性 质 的 ③ 。 但 据 克 柳 切 夫 斯 基 指 出 , 用 新 字 模 印 刷 的 第 二 本 书 , 已 不 是 什 么 技 术 指 南 , 而 是 一 本 名 称 别 致 1 2 ① ② ③ 这 部 书 的 第 二 个 标 题 准 确 地 规 定 了 该 书 的 实 际 用 途 : 《 量 度 的 方 式 或 数 学 的 原 则 , 借 此 简 易 和 新 颖 的 方 法 , 迅 速 进 行 土 地 测 量 及 由 此 产 生 的 其 他 工 艺 。 》 佩 卡 尔 斯 基 , 同 上 书 , 第 2 卷 , 第 1 7 3 页 。 在 过 去 , 研 究 几 何 学 被 看 为 罪 过 。 笃 信 宗 教 的 人 们 说 , 对 几 何 学 的 任 何 爱 好 , “ 都 是 对 神 和 天 主 的 渎 犯 。 … … ” 《 C. A . 托 尔 斯 泰 旅 行 日 记 》 , 《 俄 国 档 案 》 , 1 8 8 8 年 , 第 1 卷 , 第 1 9 3 页 。 佩 卡 尔 斯 基 : 《 马 特 韦 耶 夫 伯 爵 1 7 0 5 年 巴 黎 游 记 》 , 《 同 时 代 人 》 ( BFGHIJIK - KLM) 杂 志 , 1 8 6 5 年 , 第 5 7 卷 , 第 6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