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体系,促进交通运输技术、装备体系和服务模式由“跟跑型 和“被动响应型”向“引领型”“普惠型”和“主动适应型”转变, 不仅是促进集聚、辐射作用大、城镇体系优、功能互补强的城市 群发展,实现区域协週发展、国际合作新模式的战略要求,也是 交通运输适应新的社会活动形态、新的生产方式、新的业态模式 产生新的运输需求的重大挑战,更是交通运输自身创新发展、加 快变革、支撑大国责任的时代要求。 3落实生态绿色发展的重大责任 气候变化问趑已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和全球政治经济格局 的重大战略课题。我国已经向世界郑重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 产总值二氧化碳捕2015年下降18%的减排目标,“十三五” 期间我国的节能减排责任重大,交通运输行业作为温室气体排放 的重点领域之一,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立以低碳为特 征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体系。如何硏制和规模运 用安全可靠、先进成熟、节能环保的绿色智能谱系化交通运输装 备和服务,将是“十三五”期间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推进我
— 6 — 障体系,促进交通运输技术、装备体系和服务模式由“跟跑型” 和“被动响应型”向“引领型”“普惠型”和“主动适应型”转变, 不仅是促进集聚、辐射作用大、城镇体系优、功能互补强的城市 群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国际合作新模式的战略要求,也是 交通运输适应新的社会活动形态、新的生产方式、新的业态模式 产生新的运输需求的重大挑战,更是交通运输自身创新发展、加 快变革、支撑大国责任的时代要求。 3. 落实生态绿色发展的重大责任 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和全球政治经济格局 的重大战略课题。我国已经向世界郑重承诺到 2020 年单位国内生 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15 年下降 18%的减排目标,“十三五” 期间我国的节能减排责任重大,交通运输行业作为温室气体排放 的重点领域之一,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立以低碳为特 征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体系。如何研制和规模运 用安全可靠、先进成熟、节能环保的绿色智能谱系化交通运输装 备和服务,将是“十三五”期间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推进我
国由“交通运输业大国”迈向“交通运输业强国”的必由之路。 (三)交通运输科技发展面临着系列挑战 经过“十二五”的快速发展,我国交通运输紧张状况兄总体缓 解,运能制约瓶颈基本消除,初步适应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需要,也为未来交通运输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交通运输仍面临系列挑战。 1.交通装备制造由大国向强国转型的战 十二五”以来,我国的交通装备制造已取得非凡成就,汽 车产销量连续六年稳居全球第-,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规模和产销 量均居世界第—,船舶产业规模和产销量均居世界第一,这些数 据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交通装备制造大国。但是,在一些重要交通 方式相关的装备产业中,“技术空心化现象依然存在,一些战略 性交通装备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足。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 的发布及实施,建设制造强国的氛围正在形成,交通装备制造成 为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的十个领域之一。确立自主创新驱动的发 展模式,提高科技创新攴撑的自主化程度、提升国际创新和产业 7
— 7 — 国由“交通运输业大国”迈向“交通运输业强国”的必由之路。 (三)交通运输科技发展面临着系列挑战 经过“十二五”的快速发展,我国交通运输紧张状况总体缓 解,运能制约瓶颈基本消除,初步适应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需要,也为未来交通运输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交通运输仍面临系列挑战。 1. 交通装备制造由大国向强国转型的挑战 “十二五”以来,我国的交通装备制造已取得非凡成就,汽 车产销量连续六年稳居全球第一,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规模和产销 量均居世界第一,船舶产业规模和产销量均居世界第一,这些数 据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交通装备制造大国。但是,在一些重要交通 方式相关的装备产业中,“技术空心化”现象依然存在,一些战略 性交通装备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足。随着“中国制造 2025”战略 的发布及实施,建设制造强国的氛围正在形成,交通装备制造成 为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的十个领域之一。确立自主创新驱动的发 展模式,提高科技创新支撑的自主化程度、提升国际创新和产业
竞争力、发挥产业带动效应,已成为引领我国由“交通装备制造 大国”迈向“交通装备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 2.交通领域节能减排的挑战 十三五”期间我国节能减排任务巨大,我国不仅要完成到 2020年单位GDP碳排比2015年下降18%的目标乘用车新车 平均油耗要达到5升/10公里,同时还要在大气污染防治等环境 指标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当前我国的汽车保有量进入快速增长期 预计2020年将达到3亿辆左右汽柴油消耗将达到35亿吨左右, 石油需求量达到59亿吨左右。作为能源消耗主要行业和污染物 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交通运输业面临着巨大挑战。 3.交通运输高安全、高效能高品质服务的挑战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物质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对交通运输 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期待。人民群众对交通出行的要求已经由 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着既要提供覆 盖面更广的均等化公共服务,又要提供更高安全、高效能、高品 质、个性化服务的双重压力。近年来,我国交通安全形势总体稳
— 8 — 竞争力、发挥产业带动效应,已成为引领我国由“交通装备制造 大国”迈向“交通装备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 2. 交通领域节能减排的挑战 “十三五”期间我国节能减排任务巨大,我国不仅要完成到 2020 年单位 GDP 碳排放比 2015 年下降 18%的目标,乘用车新车 平均油耗要达到 5 升/100 公里,同时还要在大气污染防治等环境 指标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当前我国的汽车保有量进入快速增长期, 预计 2020 年将达到 3 亿辆左右,汽柴油消耗将达到3.5 亿吨左右, 石油需求量达到 5.9 亿吨左右。作为能源消耗主要行业和污染物 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交通运输业面临着巨大挑战。 3. 交通运输高安全、高效能、高品质服务的挑战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物质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对交通运输 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期待。人民群众对交通出行的要求已经由 “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着既要提供覆 盖面更广的均等化公共服务,又要提供更高安全、高效能、高品 质、个性化服务的双重压力。近年来,我国交通安全形势总体稳
定,但安全隐患依然突出;运输效率低下,物流成本较高的问题 也亟待解决,以北京、上海等为代表城市人均交通时间2小时天, 我国物流成本占到了GDP的183%;此外,我国还面临着交通服 务信息覆盖率不足人口10%,货运服务透明化水平低等难题。 (四)全球科技交叉融合加速交通科技革命 全球科技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前沿不断拓展,学科间交叉鬲蛤 加速,产业体系汇聚重构已成常态。相关或科技的快速发展并与 交通运输行业深度鬲蛤合飛成并强化了交通浈或科技发展的新趋势, 也就是交通源动力系统的电动化、高效化和清洁化,交通装备设 计制造的轻量化数字化和体化,交通运输系统集成的轡能化 网联化和协同化,以及用户消需求的体验化共享化和综合化。 1.交通能源动力系统的电动化、高效化和清洁化 交通能源消耗是造成局部环境污染和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 主要来源之一。加速调整能源结构、转变能源开发利用模式,加 快将绿色、多元、高效、低碳的可持续能原应用是其必然要求, 交通能源原动力系统呈现出电动化、高效化清洁化趋势。汽车动
— 9 — 定,但安全隐患依然突出;运输效率低下,物流成本较高的问题 也亟待解决,以北京、上海等为代表城市人均交通时间 2 小时/天, 我国物流成本占到了 GDP 的 18.3%;此外,我国还面临着交通服 务信息覆盖率不足人口 10%,货运服务透明化水平低等难题。 (四)全球科技交叉融合加速交通科技革命 全球科技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前沿不断拓展,学科间交叉融合 加速,产业体系汇聚重构已成常态。相关领域科技的快速发展并与 交通运输行业深度融合,形成并强化了交通领域科技发展的新趋势, 也就是交通能源动力系统的电动化、高效化和清洁化,交通装备设 计制造的轻量化、数字化和一体化,交通运输系统集成的智能化、 网联化和协同化,以及用户消费需求的体验化、共享化和综合化。 1. 交通能源动力系统的电动化、高效化和清洁化 交通能源消耗是造成局部环境污染和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 主要来源之一。加速调整能源结构、转变能源开发利用模式,加 快将绿色、多元、高效、低碳的可持续能源应用是其必然要求, 交通能源动力系统呈现出电动化、高效化、清洁化趋势。汽车动
力向燃料多元化、驱动电气化方向发展;轨道交通发展低寿命周 期成本(LLCC、环境友好设计等可持续发展技术,促进节能环不保 指标的逐步提高;海洋运输将超低排放的高效船用柴油机、气体 燃料和双燃料发动机零排放技术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航空运 输则以生物燃料和电能驱区动作为通用航空动力的重要方向。 2.交通装备设计制造的轻量化、数字化和一体化 交通装备制造业历来是具有集大成者特征的行业,其对信息 产业、电子工业材料工业等相关产业具有很强的带动效应,交 通装备的发展呈现出轻量化、自动化、集成化、模块化和信息化 特征。高性能的复合材料已成功应用于汽车、轨道机车车辆、大 型客机轻型通用飞机、船舶等交通装备制造,轻量化成效显著 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过程中,交通装备及其制造过程的 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日新月异;借助大数据系统和云服务技术, 交通装备设计、制造、检测、检验运营、维护等各个环节不断 向数字化、智能化一体化发展。 3.交通运输系统集成的智能化、网联化和协同化
— 10 — 力向燃料多元化、驱动电气化方向发展;轨道交通发展低寿命周 期成本(LLCC)、环境友好设计等可持续发展技术,促进节能环保 指标的逐步提高;海洋运输将超低排放的高效船用柴油机、气体 燃料和双燃料发动机、零排放技术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航空运 输则以生物燃料和电能驱动作为通用航空动力的重要方向。 2. 交通装备设计制造的轻量化、数字化和一体化 交通装备制造业历来是具有集大成者特征的行业,其对信息 产业、电子工业、材料工业等相关产业具有很强的带动效应,交 通装备的发展呈现出轻量化、自动化、集成化、模块化和信息化 特征。高性能的复合材料已成功应用于汽车、轨道机车车辆、大 型客机/轻型通用飞机、船舶等交通装备制造,轻量化成效显著; 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过程中,交通装备及其制造过程的 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日新月异;借助大数据系统和云服务技术, 交通装备设计、制造、检测、检验、运营、维护等各个环节不断 向数字化、智能化、一体化发展。 3. 交通运输系统集成的智能化、网联化和协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