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珠区2012学年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3.7 本试卷共8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 号、座位号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选项的答案 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 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 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 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譬如(bi) 讹传(白) 穿凿附会(zao) B.悭吝(qian) 缜密(zhen) 同仇敌忾(qi) C.拓片(ta) 啮齿(nie) 锲而不舍(qie) D.羞赧(nan) 收讫(yi) 掎角之势(j) 2.下列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是 近日,在埃及神庙刻“到此一游”的中国小孩为自己破坏埃及古文物的做法公开 道歉。这说起来也是一件好事。能主动承认错误总比麻木不仁、死猪不怕开水烫 的“破罐子破摔”心态要强得多。倘若以此教训为契机,根治这种“中国式陋 习”,并改头换面彻底转型,倒不失为提升国人素质的明智之举 A.麻木不仁 B.破罐子破摔 C.契机 D.改头换面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是 A.镉使人中毒的最通常路径是损坏肾功能,导致人体骨骼生长代谢受阻,从而 引发骨骼的各种病变。 B.让知识分子获得更多参政议政的机会和相应利益,这会提高知识分子的社会 地位和思想空间 C.面对中国文学的传统,谁又会否认先秦文学中的《诗经》、《楚辞》不是后 人难以超越的高峰? D.众多明星的加盟成为《建国大业》的卖点,以过亿的票房和近三百万观影人 群,荣登本周排行榜榜首。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留守儿童的命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农村孩子“被留守”的个人命运,其实正是农村被甩脱的时 代命运。 ①很多时候,“留守”实际就是“被甩脱” ②农村为了追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广东海珠区 2012 学年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3.7 本试卷共 8 页,22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 号、座位号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选项的答案 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 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 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 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譬如(bì) 讹传(é) 穿凿附会(záo) B.悭吝(qiān) 缜密(zhěn) 同仇敌忾(qì) C.拓片(tà) 啮齿(niè) 锲而不舍(qiè) D.羞赧(nǎn) 收讫(yì) 掎角之势(jǐ) 2.下列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是 近日,在埃及神庙刻“到此一游”的中国小孩为自己破坏埃及古文物的做法公开 道歉。这说起来也是一件好事。能主动承认错误总比麻木不仁、死猪不怕开水烫 的“破罐子破摔”心态要强得多。倘若以此教训为契机,根治这种“中国式陋 习”,并改头换面彻底转型,倒不失为提升国人素质的明智之举。 A.麻木不仁 B.破罐子破摔 C.契机 D.改头换面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是 A.镉使人中毒的最通常路径是损坏肾功能,导致人体骨骼生长代谢受阻,从而 引发骨骼的各种病变。 B.让知识分子获得更多参政议政的机会和相应利益,这会提高知识分子的社会 地位和思想空间。 C.面对中国文学的传统,谁又会否认先秦文学中的《诗经》、《楚辞》不是后 人难以超越的高峰? D.众多明星的加盟成为《建国大业》的卖点,以过亿的票房和近三百万观影人 群,荣登本周排行榜榜首。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留守儿童的命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_____ __ __,_______ 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农村孩子“被留守”的个人命运,其实正是农村被甩脱的时 代命运。 ①很多时候,“留守”实际就是“被甩脱” ②农村为了追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③而是这个时代轰隆隆的列车正在无情地甩下农村 ④不是父母甩下了他们 ⑤又无奈地甩下了他们的孩子 ⑥客观地说,“留守”还是比较中性、温婉的说法 ①④③⑥②⑤ B.②①④⑤③⑥ C.④③⑥⑤②① D.⑥①④③②⑤ 二、本大题8小题,共3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小题。 ①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②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 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③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④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⑤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⑥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 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 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 而在萧墙之内 (《论语》) 5.下边一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是 (3分) A.无乃尔是过与 过:过错 B.则将焉用彼相矣 相:辅助 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舍:舍弃,回避 D.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倾:倾诉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 是 3分 A.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且在邦域之中矣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C.则修文德以来之 斧斤以时入山林也 D.不患贫而患不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7.下列四个选项中,全都能体现孔子治国安邦原则的一组 是 (3分) ①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②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③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④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⑤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③而是这个时代轰隆隆的列车正在无情地甩下农村 ④不是父母甩下了他们 ⑤又无奈地甩下了他们的孩子 ⑥客观地说,“留守”还是比较中性、温婉的说法 A.①④③⑥②⑤ B.②①④⑤③⑥ C.④③⑥⑤②① D.⑥①④③②⑤ 二、本大题 8 小题,共 34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小题。 ①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②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 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③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④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⑤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⑥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 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 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 而在萧墙之内 也。” (《论语》) 5.下边一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是 (3 分) A.无乃尔是过与 过:过错 B.则将焉用彼相矣 相:辅助 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舍:舍弃,回避 D.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倾:倾诉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 是 (3 分) A.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且在邦域之中矣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C.则修文德以来之 斧斤以时入山林也 D.不患贫而患不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7.下列四个选项中,全都能体现孔子治国安邦原则的一组 是 (3 分) ①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②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③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④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⑤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 A.本文通过孔子与冉有、季路之间的对话,批驳了季氏兼并颛臾的企图,阐明 了“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第②段孔子对弟子的批驳,语势跌宕起伏,说理层层深入,表达非常丰富, 令人叹为观止 C.第⑥段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形式整齐,音调和谐,气势贯通,层次性极强,给 人以深刻的印象 D.本文通过对孔子心理、表情、动作的刻画,凸显了他在大是大非面前当仁不 让,直面邪恶的品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0小题。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 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 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之。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甚 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①属托不行,货赂不至 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后之治东阿也 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 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②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再拜便辟 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 焉 (选自刘向《说苑·政理》 9.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 句 (3分) 今臣后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 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 10.翻译文中画线的两个句 子 (6分) ①属托不行,货赂不至 ②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11.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7分) 新晴山月 宋·文同 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 徘徊爱其下,及久不能寐 怯风池荷卷,病雨山果坠 谁伴予苦吟,满林啼络纬 【注】络纬:昆虫名,即纺织娘,善鸣 (1)前四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病雨山果坠”一句中“病”字用得传神,请你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3分) 12.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本文通过孔子与冉有、季路之间的对话,批驳了季氏兼并颛臾的企图,阐明 了 “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B.第②段孔子对弟子的批驳,语势跌宕起伏,说理层层深入,表达非常丰富, 令人叹为观止。 C.第⑥段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形式整齐,音调和谐,气势贯通,层次性极强,给 人以深刻的印象。 D.本文通过对孔子心理、表情、动作的刻画,凸显了他在大是大非面前当仁不 让,直面邪恶的品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0 小题。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 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 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之。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甚 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①属托不行,货赂不至, 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后之治东阿也 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 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②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再拜便辟。 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 焉。” (选自刘向《说苑·政理》) 9.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 句。 (3 分) 今臣后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 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 10. 翻译文中画线的两个句 子。 (6 分) ①属托不行,货赂不至 ②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11.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7 分) 新晴山月 宋·文同 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 徘徊爱其下,及久不能寐。 怯风池荷卷,病雨山果坠。 谁伴予苦吟,满林啼络纬。 【注】络纬:昆虫名,即纺织娘,善鸣。 (1)前四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 (2)“病雨山果坠”一句中“病”字用得传神,请你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3 分) 12.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谨庠序之 教 (《寡人之于国也》) (2) ,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 军行》之四) (3)风急天高猿啸 哀 (杜甫《登 高》) (4) ,只是当时已惘 然 (李商隐《锦瑟》) (5)小楼昨夜又东 风 (姜夔《扬州慢》) (6)大江东去,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本大题7小题,共3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5小题。 祝福(节选) 鲁迅 鲁镇永远是过新年,腊月二十以后就忙起来了。四叔家里这回须雇男短工,还是 忙不过来,另叫柳妈做帮手,杀鸡,宰鹅;然而柳妈是善女人,吃素,不杀生的 只肯洗器皿。祥林嫂除烧火之外,没有别的事,却闲着了,坐着只看柳妈洗器皿。 微雪点点的下来了 唉唉,我真傻。”祥林嫂看了天空,叹息着,独语似的说 “祥林嫂,你又来了。”柳妈不耐烦的看着她的脸,说。“我问你:你 额角上的伤痕,不就是那时撞坏的么?” “唔唔。”她含胡的回答 “我问你:你那时怎么后来竟依了呢?” 我么?……”, 你呀。我想:这总是你自己愿意了,不然……。” 阿阿,你不知道他力气多么大呀。” 我不信。我不信你这么大的力气,真会拗他不过。你后来一定是自己肯了, 倒推说他力气大 “阿阿,你……你倒自己试试着。”她笑了。 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一 看祥林嫂的额角,又钉住她的眼。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 光,自去看雪花。 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柳妈诡秘的说。“再一强,或者索性撞 个死,就好了。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 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 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我想,这真是 她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这是在山村里所未曾知道的。 “我想,你不如及早抵当。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 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
(1)谨庠序之 教, 。 (《寡人之于国也》) (2) ,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 军行》之四) (3)风急天高猿啸 哀, 。 (杜甫《登 高》) (4) ,只是当时已惘 然。 (李商隐《锦瑟》) (5)小楼昨夜又东 风, 。 (姜夔《扬州慢》) (6)大江东去, 。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本大题 7 小题,共 32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15 小题。 祝福(节选) 鲁迅 鲁镇永远是过新年,腊月二十以后就忙起来了。四叔家里这回须雇男短工,还是 忙不过来,另叫柳妈做帮手,杀鸡,宰鹅;然而柳妈是善女人,吃素,不杀生的, 只肯洗器皿。祥林嫂除烧火之外,没有别的事,却闲着了,坐着只看柳妈洗器皿。 微雪点点的下来了。 “唉唉,我真傻。”祥林嫂看了天空,叹息着,独语似的说。 “祥林嫂,你又来了。”柳妈不耐烦的看着她的脸,说。“我问你:你 额角上的伤痕,不就是那时撞坏的么?” “唔唔。”她含胡的回答。 “我问你:你那时怎么后来竟依了呢?” “我么?……”, “你呀。我想:这总是你自己愿意了,不然……。” “阿阿,你不知道他力气多么大呀。” “我不信。我不信你这么大的力气,真会拗他不过。你后来一定是自己肯了, 倒推说他力气大。” “阿阿,你……你倒自己试试着。”她笑了。 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一 看祥林嫂的额角,又钉住她的眼。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 光,自去看雪花。 “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柳妈诡秘的说。“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 个死,就好了。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 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 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我想,这真是……” 她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这是在山村里所未曾知道的。 “我想,你不如及早抵当。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 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
她当时并不回答什么话,但大约非常苦闷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 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早饭之后,她便到镇的西头的土地庙里去求捐门槛。庙 祝起初执意不允许,直到她急得流泪,才勉强答应了。价目是大钱十二千。 她久已不和人们交口,因为阿毛的故事是早被大家厌弃了的:;但自从和柳妈谈了 天,似乎又即传扬开去,许多人都发生了新趣味,又来逗她说话了。至于题目 那自然是换了一个新样,专在她额上的伤疤 “祥林嫂,我问你:你那时怎么竟肯了?”一个说。 唉,可惜,白撞了这-下。”一个看着她的疤,应和道 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也知道是在嘲笑她,所以总是瞪着眼 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她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 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的跑街,扫地,洗莱,淘米。快够一年,她才从四婶手 里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换算了十二元鹰洋,请假到镇的西头去。(甲)但不到 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 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 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 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 “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乙)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 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这一回她的 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 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 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 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淘米 祥林嫂怎么这样了?倒不如那时不留她。”四婶有时当面就这样说, 似乎是警告她。 然而她总如此,全不见有伶俐起来的希望。他们于是想打发她走了, 教她回到卫老婆子那里去。但当我还在鲁镇的时候,不过单是这样说:看现在的 情状,可见后来终于实行了。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 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 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 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 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 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 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节选自鲁迅《祝福》) 13.柳妈是个“善女人”,她建议祥林嫂捐门槛以赎罪,你认为这是善举吗?(4 分) 14.文中甲、乙两处画线文字都写到了祥林嫂的眼睛,请结合文本分析它们分别 表现了她怎样的心理状 态 (6分) 15.文章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刻意蕴,请结合全文谈一谈你的理解。(6分)
她当时并不回答什么话,但大约非常苦闷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 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早饭之后,她便到镇的西头的土地庙里去求捐门槛。庙 祝起初执意不允许,直到她急得流泪,才勉强答应了。价目是大钱十二千。 她久已不和人们交口,因为阿毛的故事是早被大家厌弃了的;但自从和柳妈谈了 天,似乎又即传扬开去,许多人都发生了新趣味,又来逗她说话了。至于题目, 那自然是换了一个新样,专在她额上的伤疤。 “祥林嫂,我问你:你那时怎么竟肯了?”一个说。 “唉,可惜,白撞了这-下。”一个看着她的疤,应和道。 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也知道是在嘲笑她,所以总是瞪着眼 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她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 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的跑街,扫地,洗莱,淘米。快够一年,她才从四婶手 里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换算了十二元鹰洋,请假到镇的西头去。(甲)但不到 一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 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 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 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 “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乙)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 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这一回她的 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 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 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 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淘米。 “祥林嫂怎么这样了?倒不如那时不留她。”四婶有时当面就这样说, 似乎是警告她。 然而她总如此,全不见有伶俐起来的希望。他们于是想打发她走了, 教她回到卫老婆子那里去。但当我还在鲁镇的时候,不过单是这样说;看现在的 情状,可见后来终于实行了。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 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 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 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 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 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 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节选自鲁迅《祝福》) 13.柳妈是个“善女人”,她建议祥林嫂捐门槛以赎罪,你认为这是善举吗?(4 分) 14.文中甲、乙两处画线文字都写到了祥林嫂的眼睛,请结合文本分析它们分别 表现了她怎样的心理状 态。 (6 分) 15.文章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刻意蕴,请结合全文谈一谈你的理解。 (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