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二模试卷 2012.5 高三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将学校、班级、姓名填在密封线内: 3.将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 4.考试结束,将试卷与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7分)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白内障同等学历谙(an)熟 叱咤(cha)风云 B.势力眼拾人牙慧拙(zhuo)劣曲高和(he)寡 C.蒸汽机和颜悦色尽(jin)量以儆(jng)效尤 D.副作用集思广议癖(pi)卖 泥(n1)古不化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两会”召开期间,各地代表云集北京,对记者们接连不断的提问,与会代表们均不 胜其烦地一一给予耐心解答。 B.学习雷锋应该成为一种全民化的行为,当我们看到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要当仁不让, 勇敢地伸出援助之手。 C.北京金隅慧眼识才,将马布里招入帐下,马布里为报知遇之恩而效犬马之劳,帮 助球队夺得了CBA总冠军。 D.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一味地发展单一产业,这种目无全牛的做法将会大 大增加经济发展失衡的风险。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朝鲜前最高领导人金正日逝世,使朝韩关系走向的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 点,在国际社会中引起了不小的波动 B.在第8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电影《艺术家》尽管与预期相比只囊括了其中五项大 奖,人们还是对其抱以极大的赞誉。 C.姚明退役,又有林书豪崛起,有西方记者大胆预言,林书豪有可能取代姚明,成为亚
北京市西城区 2011—2012 学年度第二学期二模试卷 2012.5 高 三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2.将学校、班级、姓名填在密封线内; 3.将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 4.考试结束,将试卷与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27 分)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白内障 同等学历 谙.(ān)熟 叱咤.(chà)风云 B.势力眼 拾人牙慧 拙.(zhuó)劣 曲高和.(hè)寡 C.蒸汽机 和颜悦色 尽.(jǐn)量 以儆.(jǐng)效尤 D.副作用 集思广议 癖.(pǐ)好 泥.(ní)古不化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两会”召开期间,各地代表云集北京,对记者们接连不断的提问,与会代表们均不. 胜其烦 ...地一一给予耐心解答。 B.学习雷锋应该成为一种全民化的行为,当我们看到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要当仁不让 ...., 勇敢地伸出援助之手。 C. 北京金隅慧眼识才,将马布里招入帐下,马布里为报知遇之恩而效犬马之劳 ....,帮 助球队夺得了 CBA 总冠军。 D.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一味地发展单一产业,这种目无全牛 ....的做法将会大 大增加经济发展失衡的风险。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朝鲜前最高领导人金正日逝世,使朝韩关系走向的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 点,在国际社会中引起了不小的波动。 B.在第 84 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电影《艺术家》尽管与预期相比只囊括了其中五项大 奖,人们还是对其抱以极大的赞誉。 C.姚明退役,又有林书豪崛起,有西方记者大胆预言,林书豪有可能取代姚明,成为亚
裔球员在NBA赛场上新的榜样 D.2012年初,亚欧大陆普遍出现极寒天气,专家认为这是因为北极涛动出现明显转折, 致使极地冷空气向南扩散而造成的。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的孩子们,”他温和而严肃地说:“新教师明天就来,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 课了,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 B.唐代诗人王维在诗歌和绘画方面都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作品具有空灵之美,正如苏 轼对他的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C.人们不会忘记来自心灵深处的声音,食指、北岛、顾城、舒婷……等朦胧诗人的名 字将永远被镌刻在新中国的诗歌史上。 D.现在很多中学生都难以抉择是在国内考一所一流大学还是去国外考一个二三流的大 学?这是社会发展带来的一个新问题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字介甫,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句“商 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被后世广为传诵。 B.在元代,元杂剧创作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剧作家有关汉卿、马 致远、郑光祖、白朴,他们被合称为“元曲四大家”。 C.新月诗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具影响力的诗歌流派之一,其代表作家是徐志摩和闻 一多,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是《再别康桥》和《雨巷》 D.欧·亨利是19世纪美国短篇小说巨匠,他的作品以构思新颖见长,其中最为中国读 者所熟知的代表作是《警察与赞美诗》和《羊脂球》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杜公讳衍,字世昌,越州山阴人也。其为大臣,事其上以不欺为忠,推于人以行己取信, 故其动静纤悉,谨而有法。 公少举进士高第,治吏事,如其为人。其听狱讼,虽明敏而审核愈精,屡决疑狱,人以 为神。其簿书出纳,推析毫发,终日无倦色。至为条目,必使吏不得为奷而已;及其施于民 者,则简而易行。始居平遥,尝以吏事适他州,而县民争讼者皆不肯决,以待公归。知乾州 未满岁,安抚使察其治行,以公权知凤翔府,二邦之民争于界上,一日“此我公也,汝夺之 一日“今我公也,汝何有焉”? 夏人初叛命,天下苦于兵。吏缘侵渔,调发督迫,至民破产不能足,往往自经投水以死。 于是时,公在永兴,语其人日:“吾不能免汝,然可使汝不劳尔。”乃为之区处计较,量物有 无贵贱、道里远近,宽其期会,使以次输送。由是物不踊贵,车牛刍秣宿食来往如平时,而
裔球员在 NBA 赛场上新的榜样。 D.2012 年初,亚欧大陆普遍出现极寒天气,专家认为这是因为北极涛动出现明显转折, 致使极地冷空气向南扩散而造成的。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我的孩子们,”他温和而严肃地说:“新教师明天就来,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 课了,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 B. 唐代诗人王维在诗歌和绘画方面都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作品具有空灵之美,正如苏 轼对他的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C. 人们不会忘记来自心灵深处的声音,食指、北岛、顾城、舒婷……等朦胧诗人的名 字将永远被镌刻在新中国的诗歌史上。 D. 现在很多中学生都难以抉择是在国内考一所一流大学还是去国外考一个二三流的大 学?这是社会发展带来的一个新问题。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字介甫,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句“商 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被后世广为传诵。 B.在元代,元杂剧创作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剧作家有关汉卿、马 致远、郑光祖、白朴,他们被合称为“元曲四大家”。 C.新月诗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具影响力的诗歌流派之一,其代表作家是徐志摩和闻 一多,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是《再别康桥》和《雨巷》。 D.欧·亨利是 19 世纪美国短篇小说巨匠,他的作品以构思新颖见长,其中最为中国读 者所熟知的代表作是《警察与赞美诗》和《羊脂球》。 二、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杜公讳衍,字世昌,越州山阴人也。其为大臣,事其上以不欺为忠,推于人以行己取信, 故其动静纤悉,谨而有法。 公少举进士高第,治吏事,如其为人。其听.狱讼,虽明敏而审核愈精,屡决疑狱,人以 为神。其簿书出纳,推析毫发,终日无倦色。至为条目,必使吏不得为奸而已;及其施于民 者,则.简而易行。始居平遥,尝以吏事适他州,而县民争讼者皆不肯决,以待公归。知乾州 未满岁,安抚使察其治行,以公权知凤翔府,二邦之民争于界上,一曰“此我公也,汝夺之”, 一曰“今我公也,汝何有焉.”? 夏人初叛命,天下苦于兵。吏缘侵渔,调发督迫,至民破产不能足,往往自经投水以死。 于是时,公在永兴,语其人曰:“吾不能免汝,然可使汝不劳尔。”乃为之区处计较,量物有 无贵贱、道里远近,宽其期会,使以次输送。由是物不踊.贵,车牛刍秣宿食来往如平时,而
吏束手无所施,民比他州费省十六七。至于缮治城郭器械,民皆不知。 公多知本朝故实,善决大事。初,边将议欲大举以击夏人,虽韩公注亦以为可举,公 争以为不可,大臣至有欲以沮军罪公者,然兵后果不得出。契丹与夏人争银瓮族,大战黄河 外,而雁门、麟府皆警,范文正公行将宣抚河东,欲以兵从。公以为契丹必不来,兵不可妄 出。范公怒,至以语侵公,公不为恨。后契丹卒不来,众始服膺。二公皆世俗指公与为朋党 者,其论议之际盖如此。 公自布衣至为相,衣服饮食无所加,虽妻子亦有常节。家故饶财,诸父分产,公以所得 悉与昆弟之贫者。俸禄所入,分给宗族,赒人急难。至其归老,无屋以居,寓于南京驿舍者 久之。卒时,戒其子殓以一枕一席,小圹庳冢以葬。 (节选自《欧阳文忠公全集》,有改动) 注]韩公:韩琦,宋代名相、名将,以能准确判断战争形势著称。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听狱讼 听:打听、打探 B.尝以吏事适他州 适:到……去 C.由是物不踊贵 踊:跃升、飞涨 D.大臣至有欲以沮军罪公者沮:阻止、阻挠 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及其施于民者,则简而易行 ②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①今我公也,汝何有焉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①虽韩公亦以为可举 ②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D.①戒其子殓以一枕一席 ②以乱易整,不武 8.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来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虽明敏而审核愈精,(故)屡决疑狱 B.(民)往往自经投水以死 C.范文正公将宣抚河东,欲以兵从(夏) D.二公皆世俗指公与为朋党者,(然)其论议之际盖如此 9.下面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杜衍为人精明谨慎,恪尽职守,办案公道,深得民心,曾引发凤翔、乾州两州争抢
吏束手无所施,民比他州费省十六七。至于缮治城郭器械,民皆不知。 公多知本朝故实,善决大事。初,边将议欲大举以击夏人,虽.韩公[注]亦以为可举,公 争以为不可,大臣至有欲以沮.军罪公者,然兵后果不得出。契丹与夏人争银瓮族,大战黄河 外,而雁门、麟府皆警,范文正公行将宣抚河东,欲以兵从。公以为契丹必不来,兵不可妄 出。范公怒,至以语侵公,公不为恨。后契丹卒不来,众始服膺。二公皆世俗指公与为朋党 者,其论议之际盖如此。 公自布衣至为相,衣服饮食无所加,虽妻子亦有常节。家故饶财,诸父分产,公以所得 悉与昆弟之贫者。俸禄所入,分给宗族,赒人急难。至其归老,无屋以居,寓于南京驿舍者 久之。卒时,戒其子殓以一枕一席,小圹庳冢以葬。 (节选自《欧阳文忠公全集》,有改动) [注]韩公:韩琦,宋代名相、名将,以能准确判断战争形势著称。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其听.狱讼 听:打听、打探 B.尝以吏事适.他州 适:到……去 C.由是物不踊.贵 踊:跃升、飞涨 D.大臣至有欲以沮.军罪公者 沮:阻止、阻挠 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及其施于民者,则.简而易行 ②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B.①今我公也,汝何有焉.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①虽.韩公亦以为可举 ②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D.①戒其子殓以.一枕一席 ②以.乱易整,不武 8.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来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A.虽明敏而审核愈精,(故)屡决疑狱 B.(民)往往自经投水以死 C.范文正公将宣抚河东,欲以兵从(夏) D.二公皆世俗指公与为朋党者,(然)其论议之际盖如此 9.下面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A.杜衍为人精明谨慎,恪尽职守,办案公道,深得民心,曾引发凤翔、乾州两州争抢
他的“怪事”。 B.国有边患时,杜衍明里推脱责任,暗地里却精心统筹,减轻永兴百姓负担,使他们 摆脱官吏的巧夺豪取。 C.当契丹与西夏发生冲突时,杜衍对形势做出正确判断并坚持原则,毫不退让,甚至 让好友感到不快。 D.杜衍出身平民,为官清廉,看淡名利,能济人急困;其年老回乡后,久居驿馆,临 终又告诫儿子简葬。 第二部分(共123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10.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5分) 世间极闲适事如临泛游览饮酒弈棋皆须觅伴寻对唯读书一事止须人可以尽日可以穷 年环堵之中而观览四海千载之下而觌面古人天下之乐无过于此而世人不知,殊可惜也! (明张岱《快园道古·言语》)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8分) ①公曰:“ 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 ,神弗福也。”(《曹刿论战》) ②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背负青天, ,而后乃今将图南。(《逍 遥游》) ③令初下,群臣进谏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虽欲言,无可 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此时 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四十三年, ,烽火扬州路。(《永遇乐·京 口北固亭怀古》) ⑥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 。天地也! ,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窦 娥冤》) 2.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7分) 高荷 元稹 种藕百余根,高荷才四叶。飐闪碧云扇,团圆青玉叠
他的“怪事”。 B.国有边患时,杜衍明里推脱责任,暗地里却精心统筹,减轻永兴百姓负担,使他们 摆脱官吏的巧夺豪取。 C.当契丹与西夏发生冲突时,杜衍对形势做出正确判断并坚持原则,毫不退让,甚至 让好友感到不快。 D.杜衍出身平民,为官清廉,看淡名利,能济人急困;其年老回乡后,久居驿馆,临 终又告诫儿子简葬。 第二部分(共 123 分)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30 分。 10.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5 分) 世间极闲适事如临泛游览饮酒弈棋皆须觅伴寻对唯读书一事止须一人可以尽日可以穷 年环堵之中而观览四海千载之下而觌面古人天下之乐无过于此而世人不知,殊可惜也! (明·张岱《快园道古·言语》) 11.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 4 道题)。(8 分) ①公曰:“________,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________,神弗福也。”(《曹刿论战》) ②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________;背负青天,________,而后乃今将图南。(《逍 遥游》) ③令初下,群臣进谏,_________;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_________,虽欲言,无可 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④_________,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此时 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四十三年,________,烽火扬州路。(《永遇乐·京 口北固亭怀古》) ⑥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________。天地也!________,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窦 娥冤》) 12.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7 分) 高 荷 元稹 种藕百余根, 高荷才四叶。飐闪碧云扇, 团圆青玉叠
亭亭自抬举,鼎鼎难藏壓Φ。不学着水荃,一生长怗怗③。 注释]①驟,音ye,按、压。②荃,一种水草。③怙,音te,安定,安宁。 ①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将藕与荷并写,“才”字感喟颇深,可见高荷难得。 B.“飐闪”写风吹叶动之状,以“扇”喻荷叶,生动贴切。 C.荷叶因风力的抬举而亭亭玉立,故而别有一番娇美风姿 D.荷虽有“圆”、“青”等特点,但作者强调的是其“高”。 ②诗歌最后两句写了“荃”的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与“荷”有什么关系?请简答。(4 分) 13.某些事物往往因其所具有的特征而被人寄寓某种志趣或情感。请说明元稹笔下“高荷” 有怎样的寄寓;并请你另举一物,根据其特征阐发其可以象征的志趣或可以寄托的情思。 (不少于200字)(10分)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5题。 ()历史巨流浩荡前行,推动并激发着多少人物登场、事件演化;同时又淘尽了多少风流 人物,冲淡了多少悠悠往事。然而,元典却没有在时代的迁衍中暗淡、消弭,反而历时 愈久而愈益光耀夺目,正所谓“青山不老,绿水长存 (2)元典的不朽,主要并非因为元典讲述了一些具体知识,反映了一些具体历史事迹 而是由于元典所包藏的基本精神能够观照久远的岁月。元典将相关民族的精神类型用系统 的、富于特征的符号确定下来。印度吠陀文献和佛典的超验性及神秘主义,希伯来《圣经》 的殉教热忱、普世主义和直进史观,希腊先哲论著的理性思辯和求真倾向,中华元典的人 文精神、忧患意识和求善倾向,是各民族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生活、社会组织构成的 文化生态中养育出来的璀璨奇葩;同时,干百年间,人们依托这些基本精神,不断加以重 新铸造、发挥,从而对本民族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审美情趣、思维定势造成深远而又 常新的影响,这是元典超越性的关键所在。 (3)这种超越性乃是由元典的基本特质所导致——元典的思考指向宇宙、社会和人生的 普遍性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各个时代、各个地域的人们所始终关心的。同时,元典在回
亭亭自抬举, 鼎鼎难藏擪①。不学着水荃②,一生长怗怗③。 [注释]①擪,音 yè,按、压。 ②荃,一种水草。③怗,音 tiē,安定,安宁。 ①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将藕与荷并写,“才”字感喟颇深,可见高荷难得。 B.“飐闪”写风吹叶动之状,以“扇”喻荷叶,生动贴切。 C.荷叶因风力的抬举而亭亭玉立,故而别有一番娇美风姿。 D.荷虽有“圆”、“青”等特点,但作者强调的是其“高”。 ②诗歌最后两句写了“荃”的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与“荷”有什么关系?请简答。(4 分) 13.某些事物往往因其所具有的特征而被人寄寓某种志趣或情感。请说明元稹笔下“高荷” 有怎样的寄寓;并请你另举一物,根据其特征阐发其可以象征的志趣或可以寄托的情思。 (不少于 200 字)(10 分) 四、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8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15 题。 ⑴历史巨流浩荡前行,推动并激发着多少人物登场、事件演化;同时又淘尽了多少风流 人物,冲淡了多少悠悠往事。然而,元典[注]却没有在时代的迁衍中暗淡、消弭,反而历时 愈久而愈益光耀夺目,正所谓“青山不老,绿水长存”。 ⑵元典的不朽,主要并非因为元典讲述了一些具体知识,反映了一些具体历史事迹, 而是由于元典所包藏的基本精神能够观照久远的岁月。元典将相关民族的精神类型用系统 的、富于特征的符号确定下来。印度吠陀文献和佛典的超验性及神秘主义,希伯来《圣经》 的殉教热忱、普世主义和直进史观,希腊先哲论著的理性思辩和求真倾向,中华元典的人 文精神、忧患意识和求善倾向,是各民族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生活、社会组织构成的 文化生态中养育出来的璀璨奇葩;同时,千百年间,人们依托这些基本精神,不断加以重 新铸造、发挥,从而对本民族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审美情趣、思维定势造成深远而又 常新的影响,这是元典超越性的关键所在。 ⑶这种超越性乃是由元典的基本特质所导致——元典的思考指向宇宙、社会和人生的 普遍性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各个时代、各个地域的人们所始终关心的。同时,元典在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