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4届高三一模试卷语文 第一部分(共40分)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5 题 梁实秋在他的《清华八年》一文中,曾有过这样的描述:园里谈不到什么景致 不过非常整洁,绿草如荫,校舍十分甲(俭朴/简朴),但是一尘不染。工 字厅后面是荷花池,池畔松柏参天,厅后匾额上的“水木清华”四字确是当之无 愧。又有长联一副,颇为精彩: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 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我在这个地方不知乙(消 磨/消耗)了多少黄昏。西园榛莽未除,一片芦蒿,登高西望,圆明园的断垣残 石历历可见,俯仰苍茫,别饶野趣 这一带景色宜人,是同学们常来读 书游憩而流连忘返的去处… 清华园中的荷花池,后因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荷塘月色》,更是如雷贯耳,招致 莘莘学子的钦羨,使人_酉_(未免/不免)心生神往,希冀也能漫步在这荷 花池畔,沐朝霞,送夕阳,书声与清风相应和,度过一段终生都值得回味的读书 时光。 1.文中加点词语的书写或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绿草如 B.槛(jian)外山光 D.应和(h色) 2.依次填人甲、乙、丙三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俭朴消磨未 免俭免 C.简朴消磨不 简朴 3.文中加框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尘不染 B.流连忘 返 C.如雷贯耳 莘学子 4.在文中第一段末句的横线上填人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土山的背后,缓缓流动着一条小河, ②荷花池北岸上,可遥见一排高低起伏的土山, ③两岸微风拂柳,又是一方胜境。 ④山上松柏茂盛,树下花草丛生,别有一番风致。 A.④①③② B.②①③④ ②①③ D.②④①③ 5.文中“工字厅”的长联因情景交融而颇有韵味。下面的对联与之有异曲同工 之妙,且适合挂在书房中的一项是 A.天边将满一轮月,世上还钟百岁人
北京市西城区 2014 届高三一模试卷 语文 第一部分(共 40 分)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 1—5 题。 梁实秋在他的《清华八年》一文中,曾有过这样的描述:园里谈不到什么景致, 不过非常整洁,绿草如荫,校舍十分 甲 (俭朴/简朴),但是一尘不染。工 字厅后面是荷花池,池畔松柏参天,厅后匾额上的“水木清华”四字确是当之无 愧。又有长联一副,颇为精彩: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 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我在这个地方不知 乙 (消 磨/消耗)了多少黄昏。西园榛莽未除,一片芦蒿,登高西望,圆明园的断垣残 石历历可见,俯仰苍茫,别饶野趣。 这一带景色宜人,是同学们常来读 书游憩而流连忘返的去处…… 清华园中的荷花池,后因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荷塘月色》,更是如雷贯耳,招致 莘莘学子的钦羡,使人 丙 (未免/不免)心生神往,希冀也能漫步在这荷 花池畔,沐朝霞,送夕阳,书声与清风相应和,度过一段终生都值得回味的读书 时光。 1.文中加点词语的书写或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绿草如 荫 B.槛(jiàn)外山光 C.芦 蒿 D.应和(h 色) 2.依次填人甲、乙、丙三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俭朴 消磨 未 免 B. 俭朴 C.简朴 消磨 不 免 D. 简朴 3.文中加框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尘不染 B.流连忘 返 C.如雷贯耳 D.莘 莘学子 4.在文中第一段末句的横线上填人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土山的背后,缓缓流动着一条小河, ②荷花池北岸上,可遥见一排高低起伏的土山, ③两岸微风拂柳,又是一方胜境。 ④山上松柏茂盛,树下花草丛生,别有一番风致。 A.④①③② B.②①③④ c.④ ②①③ D.②④①③ 5.文中“工字厅”的长联因情景交融而颇有韵味。下面的对联与之有异曲同工 之妙,且适合挂在书房中的一项是 A.天边将满一轮月,世上还钟百岁人
B.山川佳色澄悬镜,松竹清阴静读书。 C.贵客登堂谈真道,高朋满座叙福音。 D.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 、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高克恭,字彦敬。父亨,字嘉甫,有时名。世祖时,台、省交章 论荐。召对便殿.称旨,世祖欲官之。固辞,归老房山卒。 克恭传家学,于群经奥义,靡不研究。江南平,选授行台掾。从御史大 夫相威入觐,世祖顾问再三,曰:“是髙嘉甫儿耶?赐钞二千五百贯。二十五年, 入为监察御史。是时,桑哥秉政,擢克恭右司都事,克恭刚直不阿。明年,随使 江淮行省,考核簿书文法,吏多媚上,务求严苛,克恭独持以平恕。 出为江淮行省左右司郎中。浙西公田七十五万顷,克恭视民所输,较私田增二十 倍,奏言:“今吏民交困,宜讲求良法,保固邦本,不当重为烦扰,复循旧弊。 ″疏入,不报。有以朝命至杭增湖东夏税者,自执政以下皆取认状,独克恭不肯。 比去,克恭徐语之曰:“吾才不逮子远甚,子昔官于此不能增,而谓吾能耶?子 毋重瘠吾民。”事卒寝。 元贞二年,迁山南河北道廉访副使。时畅师文为佥事,克恭奏言:“师 文历中外几二十年,臣资历尚浅,师文学行远出伦辈,非臣所能及。况臣素兄事 师文,一旦躐居其上,情实不安。”明年,乃擢克恭江南行台治书侍御史,师文 亦改山东道,入为国子司业,人皆多克恭之让。克恭抵任,条上兴学校、选真才、 汰冗官、増吏俸,慎刑狱五事。又言:“朝廷累放诏旨,议行贡举法,而权臣扳 引朋类,沮格不行。今所至乏才,宜设科取十以副上意。 五年,敕克恭与直学士王约赈京师水灾,惠利周浃,民德之。克恭在刑部,与同 官议事,不肯曲意附和。及去,凡克恭所定者,胥吏皆准为程式。 克恭诗自得天趣。画学米芾父子,后用李成、董元法,造诣精绝,尤工 墨竹,与宋文与可齐名。 (选自《新元史·高克恭列传》,有删改)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时,桑哥秉 政 秉:掌握 B.克恭独持以平 以:因为 乃擢克恭江南行台治书侍御 史 乃:才 D.而权臣扳引朋类,沮格不 沮:阻止 7.对下列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世祖顾问再三,曰:“是高嘉甫儿耶? 世祖的顾问谋臣再三问他:“你是高嘉甫的儿子吗?” B.师文学行远出伦辈,非臣所能及。 师文的学问品行远超同辈人,不是我所能比得上的 C.今所至乏才,宜设科取士,以副上意
B.山川佳色澄悬镜,松竹清阴静读书。 C.贵客登堂谈真道,高朋满座叙福音。 D.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 二、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25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10 题。 高克恭,字彦敬。父亨,字嘉甫,有时名。世祖时,台、省交章 论荐。召对便殿.称旨,世祖欲官之。固辞,归老房山卒。 克恭传家学,于群经奥义,靡不研究。江南平,选授行台掾。从御史大 夫相威入觐,世祖顾问再三,曰:“是高嘉甫儿耶?"赐钞二千五百贯。二十五年, 入为监察御史。是时,桑哥秉政,擢克恭右司都事,克恭刚直不阿。明年,随使 江淮行省,考核簿书文法,吏多媚上,务求严苛,克恭独持以平恕。 出为江淮行省左右司郎中。浙西公田七十五万顷,克恭视民所输,较私田增二十 倍,奏言:“今吏民交困,宜讲求良法,保固邦本,不当重为烦扰,复循旧弊。 "疏入,不报。有以朝命至杭增湖东夏税者,自执政以下皆取认状,独克恭不肯。 比去,克恭徐语之曰:“吾才不逮子远甚,子昔官于此不能增,而谓吾能耶?子 毋重瘠吾民。"事卒寝。 元贞二年,迁山南河北道廉访副使。时畅师文为佥事,克恭奏言:“师 文历中外几二十年,臣资历尚浅,师文学行远出伦辈,非臣所能及。况臣素兄事 师文,一旦躐居其上,情实不安。”明年,乃擢克恭江南行台治书侍御史,师文 亦改山东道,入为国子司业,人皆多克恭之让。克恭抵任,条上兴学校、选真才、 汰冗官、增吏俸,慎刑狱五事。又言:“朝廷累放诏旨,议行贡举法,而权臣扳 引朋类,沮格不行。今所至乏才,宜设科取士以副上意。” 五年,敕克恭与直学士王约赈京师水灾,惠利周浃,民德之。克恭在刑部,与同 官议事,不肯曲意附和。及去,凡克恭所定者,胥吏皆准为程式。 克恭诗自得天趣。画学米芾父子,后用李成、董元法,造诣精绝,尤工 墨竹,与宋文与可齐名。 (选自《新元史·高克恭列传》,有删改)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是时,桑哥秉 政 秉:掌握 B.克恭独持以平 恕 以:因为 C.乃擢克恭江南行台治书侍御 史 乃:才 D.而权臣扳引朋类,沮格不 行 沮:阻止 7.对下列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世祖顾问再三,曰:“是高嘉甫儿耶?" 世祖的顾问谋臣再三问他:“你是高嘉甫的儿子吗?” B.师文学行远出伦辈,非臣所能及。 师文的学问品行远超同辈人,不是我所能比得上的。 C.今所至乏才,宜设科取士,以副上意
现在所到之处人才缺乏,应该设科取士,以求符合皇帝的旨意 D.及去,凡克恭所定者,胥吏皆准为程式。 等到离开刑部,凡是高克恭所定的规矩,官吏们都奉为标准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高克恭的父亲在当时很有名,却不愿意出来做官,到房山去养 老,并死在了那里。 B.高克恭发现浙西官田中佃户交纳的税粮比民田高二十倍,便上 疏解决了这个问题 C.为官期间,高克恭体恤民情,赈济灾民,改革吏制,不屈从权 贵,深得百姓爱戴。 D.高克恭博学多才,熟读经书,诗作自然成趣,绘画方面造诣很 高,尤其擅画墨竹 9.通观全文,“克恭刚直不阿”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简要概括。(4分) 10.文中第四段写道:“况臣素兄事师文,一旦躐居其上,情实不安。"意思是 “况且我一向把师文看成是自己的兄长,现在出任他的上级,实在于心不安"。 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克恭不肯位居师文之上这一做法的看法。(200 字左右)(12分) 第二部分(共110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3分。 11.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5分)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 人之辞也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 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类内有忧思感愤之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 之所叹遂写人情之难言。 12.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共8分) ①古诗词中,多有写“愁"的妙句,李煜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用春 水 比喻愁之深重的两句是:“ ②杜甫在《春夜喜雨》中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 生 ”盛赞春 雨的体贴人意,知晓时节,无意讨好,唯求奉献的特点, ③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 之 讽劝 统治者不要重蹈秦人的覆辙。 ④《窦娥冤》[滚绣球]中直接指责和痛斥统治者的语句是:“地 天也, ⑤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用“曾记 否 对“谁主沉浮"做了巧妙回答 鼓励年轻人要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的大任。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其后问题。(共10分) 幽居
现在所到之处人才缺乏,应该设科取士,以求符合皇帝的旨意。 D.及去,凡克恭所定者,胥吏皆准为程式。 等到离开刑部,凡是高克恭所定的规矩,官吏们都奉为标准。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高克恭的父亲在当时很有名,却不愿意出来做官,到房山去养 老,并死在了那里。 B.高克恭发现浙西官田中佃户交纳的税粮比民田高二十倍,便上 疏解决了这个问题。 C.为官期间,高克恭体恤民情,赈济灾民,改革吏制,不屈从权 贵,深得百姓爱戴。 D.高克恭博学多才,熟读经书,诗作自然成趣,绘画方面造诣很 高,尤其擅画墨竹。 9.通观全文,“克恭刚直不阿”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简要概括。(4 分) 10.文中第四段写道:“况臣素兄事师文,一旦躐居其上,情实不安。"意思是 “况且我一向把师文看成是自己的兄长,现在出任他的上级,实在于心不安"。 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克恭不肯位居师文之上这一做法的看法。(200 字左右)(12 分) 第二部分(共 l 10 分)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3 分。 11.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5 分)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 人之辞也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 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类内有忧思感愤之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 之所叹遂写人情之难言。 12.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 4 道题)。(共 8 分) ①古诗词中,多有写“愁"的妙句,李煜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用春 水 比喻愁之深重的两句是:“ , 。" ②杜甫在《春夜喜雨》中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 生。 , ” 盛赞春 雨的体贴人意,知晓时节,无意讨好,唯求奉献的特点。 ③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 之; , "讽劝 统治者不要重蹈秦人的覆辙。 ④《窦娥冤》[滚绣球]中直接指责和痛斥统治者的语句是:“地 也, 。天也, ⑤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用“曾记 否, , 对“谁主沉浮"做了巧妙回答, 鼓励年轻人要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的大任。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其后问题。(共 10 分) 幽 居
韦应物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 自当安蹇劣②,谁谓薄世荣。 【注】①韦应物:唐代诗人,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 ②蹇劣:笨拙。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开头两句以人们为生活奔走营谋的世间常态来反衬作者的幽居 生活。 B.“独无”二句细致描绘出诗人幽居的情态,透露出无外物牵绊 的喜悦。 C.诗中借用“道人"和“樵者″这样的形象,表达作者自然脱俗的 追求 D.最后两句意在突出作者淳朴守拙的性格特点和看破红尘后的思 乡情怀 E.全诗感触自然,语气平和,格调清新,表现出诗人闲居时的惬 意自在。 ②韦应物的很多五言古诗受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影响较大,一位文 学理论家对二人作如下评论: 韦苏州诗,胸中腕中,先有一段真趣,落笔方妙,足见非专 以浅淡拟陶者。世人误认陶诗作浅淡,所以亦不知韦诗也。 请结合上面这首《幽居》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少无适 俗韵)或其他陶诗,说说这段诗论认为陶、韦二人诗并不浅显平淡的理由。(6 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6题。 这是一个3个物种之间的故事 首先出场的是会养殖真菌的蚂蚁,它们生活在中南美洲的热带雨 林里,会在自己领地的地下空间里开展真菌农业。这些真菌蚁的农业生产是完全 和平进行的,但它却会吸引来另一类的蚂蚁,这是一种寄生型的蚂蚁种类,这种 蚂蚁专门盯上了这个微型农业社会,并靠此生活。这种寄生蚁并非像一般寄生现 象那样是寄生在个体身上,而是渗入整个社会体系。 具体来说,整个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在真菌蚁社会成型的初期 寄生蚁通过战争强行进入其领地,随后寄生蚁的蚁后会迅速站稳脚跟并立即开始 生育它自己种群的工蚁。一旦立足稳定,它们就会享用真菌蚁农业生产的成果 甚至还会吃掉真菌蚁群落中的幼蚁来削弱宿主的力量,同时它们还会咬断真菌蚁 蚁后的翅膀,这样它就无法飞出蚁巢去他处建立新巢而摆脱寄生蚁的纠缠。更加
韦应物①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 自当安蹇劣②,谁谓薄世荣。 【注】①韦应物:唐代诗人,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 ②蹇劣:笨拙。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开头两句以人们为生活奔走营谋的世间常态来反衬作者的幽居 生活。 B.“独无”二句细致描绘出诗人幽居的情态,透露出无外物牵绊 的喜悦。 C.诗中借用“道人"和“樵者"这样的形象,表达作者自然脱俗的 追求。 D.最后两句意在突出作者淳朴守拙的性格特点和看破红尘后的思 乡情怀。 E.全诗感触自然,语气平和,格调清新,表现出诗人闲居时的惬 意自在。 ②韦应物的很多五言古诗受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影响较大,一位文 学理论家对二人作如下评论: 韦苏州诗,胸中腕中,先有一段真趣,落笔方妙,足见非专 以浅淡拟陶者。世人误认陶诗作浅淡,所以亦不知韦诗也。 请结合上面这首《幽居》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少无适 俗韵)或其他陶诗,说说这段诗论认为陶、韦二人诗并不浅显平淡的理由。(6 分) 四、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3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16 题。 这是一个 3 个物种之间的故事。 首先出场的是会养殖真菌的蚂蚁,它们生活在中南美洲的热带雨 林里,会在自己领地的地下空间里开展真菌农业。这些真菌蚁的农业生产是完全 和平进行的,但它却会吸引来另一类的蚂蚁,这是一种寄生型的蚂蚁种类,这种 蚂蚁专门盯上了这个微型农业社会,并靠此生活。这种寄生蚁并非像一般寄生现 象那样是寄生在个体身上,而是渗入整个社会体系。 具体来说,整个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在真菌蚁社会成型的初期, 寄生蚁通过战争强行进入其领地,随后寄生蚁的蚁后会迅速站稳脚跟并立即开始 生育它自己种群的工蚁。一旦立足稳定,它们就会享用真菌蚁农业生产的成果, 甚至还会吃掉真菌蚁群落中的幼蚁来削弱宿主的力量,同时它们还会咬断真菌蚁 蚁后的翅膀,这样它就无法飞出蚁巢去他处建立新巢而摆脱寄生蚁的纠缠。更加
悲惨的是,按照蚁群的习性,一旦蚁后的翅膀被咬断,它就会自动重新变为普通 的工蚁。这样,通过这些手段,寄生蚁完成了对真菌蚁农业社会的统治 但是让人吃惊的是,这些寄生蚁自己也会生育大量的工蚁。这些 工蚁会在整个真菌蚁领地内到处巡逻。研究表明,这两种蚂蚁之间所存在的似乎 并不仅仅是表面所展现的那种简单的统治和被统治关系。研究的结果证明这样的 寄生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也有互利的一面,因为真茵蚁们还面临着另外一种更加险 恶的敌人,那就是一种凶恶的捕食蚁,这些捕食蚁素来以其他种类的蚂蚁为食, 并且集体行动,拥有惊人的群体攻击能力和强大的撕咬能力。这种蚂蚁会极为高 效地洗劫它们的花园并摧毁它们的巢穴。 总的来说,寄生蚁的战斗力要远远强于真菌蚁,因此便承担起了 保卫农业领地的重任,抵御外敌的入侵。弱小的真菌蚁们对付敌人的主要方法是 冲上去撕咬对方,然后迅速跑开,如果不能跑开那就战斗至死。但不管怎样,它 们的战斗力在捕食蚁面前是非常脆弱的。而相比之下,寄生蚁的战斗力就要强大 的多,也更具进攻性。它们拥有强大的生物碱毒液,可以以喷射或撕咬的形式给 予敌人重创。即便一个真菌蚁农场中只有少数的寄生蚁驻守,在遭受捕食蚁进攻 时也将大大增加抗击敌人的能力。由于寄生蚁强大的化学武器,它们可以有效反 击数量庞大的捕食蚁的入侵。 (选自晨风《寄生蚂蚁用化学武器保护宿主》有删改) 14.根据文意,不属于“这些手段"的一项是(3分) A.寄生蚁通过战争强行进入真菌蚁的领地 B.吃掉真菌蚁群落中的幼蚁来削弱宿主的力量。 C.咬断真菌蚁后的翅膀让其沦为普通的工蚁。 D.生育大量的工蚁在整个真菌蚁领地内到处巡逻 1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一般情况下,真菌蚁社会成型的初期也就是它们被侵犯的时候。 B.寄生蚁除享用真菌蚁农业生产的成果外还会削弱它们的力量 C.当捕食蚁入侵时寄生蚁承担起了抵御敌人保卫领地的全部任 务 D.三种蚂蚁的战斗力由弱到强的顺序是真菌蚁、捕食蚁、寄生蚁。 E.寄生蚁控制着真菌蚁群落,二者在本质上是一种互利互惠的关 系 16.根据上文和下面的材料,请概括美女鱼和寄生蚁两种寄居动物,在寄居关 系上的不同点。(6分) 科学家们惊奇地发现,原本属于天敌关系的海葵和美女鱼却 有着自然亲昵的寄生关系。在海葵丛中,美女鱼进出自由,当然,要想进入海葵 体腔,最开始也是要忍受相当的痛苦的。每到夜晩或危险来1临时,海葵的体腔 就成了美女鱼的藏身之所。为了表示自己的感激,每当危险系数较小时,美女鱼 会将冒失的追逐者引诱到海葵的触手旁,让其成为海葵的点心,免去了海葵的奔 波之苦。此外,美女鱼还会在闲暇时,将捕获的猎物献给海葵,以示容身谢意,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14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另一个敕勒川
悲惨的是,按照蚁群的习性,一旦蚁后的翅膀被咬断,它就会自动重新变为普通 的工蚁。这样,通过这些手段,寄生蚁完成了对真菌蚁农业社会的统治。 但是让人吃惊的是,这些寄生蚁自己也会生育大量的工蚁。这些 工蚁会在整个真菌蚁领地内到处巡逻。研究表明,这两种蚂蚁之间所存在的似乎 并不仅仅是表面所展现的那种简单的统治和被统治关系。研究的结果证明这样的 寄生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也有互利的一面,因为真茵蚁们还面临着另外一种更加险 恶的敌人,那就是一种凶恶的捕食蚁,这些捕食蚁素来以其他种类的蚂蚁为食, 并且集体行动,拥有惊人的群体攻击能力和强大的撕咬能力。这种蚂蚁会极为高 效地洗劫它们的花园并摧毁它们的巢穴。 总的来说,寄生蚁的战斗力要远远强于真菌蚁,因此便承担起了 保卫农业领地的重任,抵御外敌的入侵。弱小的真菌蚁们对付敌人的主要方法是 冲上去撕咬对方,然后迅速跑开,如果不能跑开那就战斗至死。但不管怎样,它 们的战斗力在捕食蚁面前是非常脆弱的。而相比之下,寄生蚁的战斗力就要强大 的多,也更具进攻性。它们拥有强大的生物碱毒液,可以以喷射或撕咬的形式给 予敌人重创。即便一个真菌蚁农场中只有少数的寄生蚁驻守,在遭受捕食蚁进攻 时也将大大增加抗击敌人的能力。由于寄生蚁强大的化学武器,它们可以有效反 击数量庞大的捕食蚁的入侵。 (选自晨风《寄生蚂蚁用化学武器保护宿主》有删改) 14.根据文意,不属于“这些手段"的一项是(3 分) A.寄生蚁通过战争强行进入真菌蚁的领地。 B.吃掉真菌蚁群落中的幼蚁来削弱宿主的力量。 C.咬断真菌蚁后的翅膀让其沦为普通的工蚁。 D.生育大量的工蚁在整个真菌蚁领地内到处巡逻。 1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 分) A.一般情况下,真菌蚁社会成型的初期也就是它们被侵犯的时候。 B.寄生蚁除享用真菌蚁农业生产的成果外还会削弱它们的力量。 C.当捕食蚁入侵时寄生蚁承担起了抵御敌人保卫领地的全部任 务。 D.三种蚂蚁的战斗力由弱到强的顺序是真菌蚁、捕食蚁、寄生蚁。 E.寄生蚁控制着真菌蚁群落,二者在本质上是一种互利互惠的关 系。 1 6.根据上文和下面的材料,请概括美女鱼和寄生蚁两种寄居动物,在寄居关 系上的不同点。(6 分) 科学家们惊奇地发现,原本属于天敌关系的海葵和美女鱼却 有着自然亲昵的寄生关系。在海葵丛中,美女鱼进出自由,当然,要想进入海葵 体腔,最开始也是要忍受相当的痛苦的。每到夜晚或危险来 l 临时,海葵的体腔 就成了美女鱼的藏身之所。为了表示自己的感激,每当危险系数较小时,美女鱼 会将冒失的追逐者引诱到海葵的触手旁,让其成为海葵的点心,免去了海葵的奔 波之苦。此外,美女鱼还会在闲暇时,将捕获的猎物献给海葵,以示容身谢意。 五、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4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7—19 题。 另一个敕勒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