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四次检测 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便笺悭吝愆期阡陌交通 B.荫庇辟谣裨益刚愎自用 C.拮据诘问桔梗佶屈聱牙 D.栉比对峙雉鸡卷帙浩繁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创业者如果孤注一掷将所有资金投入到某一项目上,一旦面临挫折,创业者的生活将 会陷入窘境。 B.金风阵阵,菊香遍野,阳澄湖的螃蟹个儿大,又重,只只都脑满肠肥,吃起来味道好 极了。 C.l1月底,哈尔滨迎来了今年第一场大雪,沸沸扬扬的雪花把哈尔滨装点得格外漂亮 也带来了祥瑞之气 D.某家饮料厂在生产饮料时添加人工色素,却在广告中欺骗广大消费者,掩耳盜铃地说 没有添加人工色素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巴菲特以纯粹的“投资人”身份,跻身世界富豪排行榜榜眼,的确堪称奇才,不过在华 尔街并非没有先例。 B.人们喜爱他也并不仅仅因为NBA中出现了一个能够与奥尼尔对抗的中锋,而是因为 这个中锋是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亚洲人 C.这个地方的百姓太穷,存款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很少;居民经济紧张,电影票价几元 甚至十几元都承受不起。 D.科学家在对流行病进行分析和实验后指出,大量饮酒或饮用酒精配制的饮料与癌肿的发 生有密切的关系。 4.请你依照画线处的句子,仿写两句话,使语意得到充分的体现。(5分) 在一个名叫地球的星体上,有一种名叫人的生物发明了房子。他们把大自然关在门外 却对着窗户和电视观察世界。 仿句:① ② 5.请为下面一则消息拟定标题,注意不得超过20字。(4分) 据国家海洋局最新公布的《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显示,十一五期间,有关部门将开 展主要包括工业和生活污染源综合治理行动,实施渤海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建设渤海环境 监测、监视、预警、应急系统。总投资估算400亿元人民币。 渤海生态环境问题产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形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专家指出, 第-1-页共20页
第- 1 -页 共20页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 2008-2009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四次检测 语 文 试 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8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便笺. 悭.吝 愆.期 阡.陌交通 B.荫庇. 辟.谣 裨.益 刚愎.自用 C.拮.据 诘.问 桔.梗 佶.屈聱牙 D.栉.比 对峙. 雉.鸡 卷帙.浩繁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创业者如果孤注一掷 ....将所有资金投入到某一项目上,一旦面临挫折,创业者的生活将 会陷入窘境。 B.金风阵阵,菊香遍野,阳澄湖的螃蟹个儿大,又重,只只都脑满肠肥 ....,吃起来味道好 极了。 C.11 月底,哈尔滨迎来了今年第一场大雪,沸沸扬扬 ....的雪花把哈尔滨装点得格外漂亮, 也带来了祥瑞之气。 D.某家饮料厂在生产饮料时添加人工色素,却在广告中欺骗广大消费者,掩耳盗铃 ....地说 “没有添加人工色素”。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巴菲特以纯粹的“投资人”身份,跻身世界富豪排行榜榜眼,的确堪称奇才,不过在华 尔街并非没有先例。 B.人们喜爱他也并不仅仅因为 NBA 中出现了一个能够与奥尼尔对抗的中锋,而是因为 这个中锋是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亚洲人。 C.这个地方的百姓太穷,存款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很少;居民经济紧张,电影票价几元 甚至十几元都承受不起。 D.科学家在对流行病进行分析和实验后指出,大量饮酒或饮用酒精配制的饮料与癌肿的发 生有密切的关系。 4.请你依照画线处的句子,仿写两句话,使语意得到充分的体现。(5 分) 在一个名叫地球的星体上,有一种名叫人的生物发明了房子。他们把大自然关在门外, 却对着窗户和电视观察世界。 仿句: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为下面一则消息拟定标题,注意不得超过 20 字。(4 分) 据国家海洋局最新公布的《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显示,十一五期间,有关部门将开 展主要包括工业和生活污染源综合治理行动,实施渤海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建设渤海环境 监测、监视、预警、应急系统。总投资估算 400 亿元人民币。 渤海生态环境问题产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形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专家指出
渤海水体污染日趋严重,已到了再不及时治理,就可能在短时间内变成死海ˇ的程度。据 2008年2月22日发布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显示,渤海仅占中国管辖海区面积的2.6% 但每年全国40%的直接排海污水排入了渤海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 无不通,常惊,以为一日千里。举进士,调叶县尉。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教授 北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妙绝当世,独立万物之表 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时课颁盐(征收分摊盐莢),诸县争 占多数,太和独否,吏不悦,而民安之。 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逾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实录》 成。擢起居舍人。丁母艰(遭母丧)。庭坚性笃孝,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及不解带,及 亡,庐墓下,哀毁得疾几殆。服除,为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出知 宣州,改鄂州。章敦、蔡卞与其党论《实录》多诬,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摘干余条示 之,谓为无验证。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庭坚书用铁龙爪治河,有 同儿戏”。至是首问焉。对曰:“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 对,闻者壮之。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言者犹以处善地为骯(歪曲,枉曲)法。以亲嫌, 遂移戍州,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蜀士慕从之游,讲学不倦,凡经指授,下笔皆可观。 徽宗即位,起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知舒州,以吏部员外郎召,皆辞不行。丐郡, 得知太平州,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龙观。庭坚在河北与赵挺之有微隙,挺之执政,转运判官 陈举承风旨,上其所作《荆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复除名,羁管宜州。三年,徙永州, 未闻命而卒,年六十一。 第-2-页共20页
第- 2 -页 共20页 渤海水体污染日趋严重,已到了再不及时治理,就可能在短时间内变成“死海”的程度。据 2008 年 2 月 22 日发布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显示,渤海仅占中国管辖海区面积的 2.6%, 但每年全国 40%的直接排海污水排入了渤海。 答: ▲ ▲ ▲ 二、文言文阅读(18 分)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 无不通,常惊,以为一日千里。举进士,调叶县尉。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教授 北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妙绝当世,独立万物之表, 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时课颁盐(征收分摊盐筴),诸县争 占多数,太和独否,吏不悦,而民安之。 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逾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实录》 成。擢起居舍人。丁母艰(遭母丧)。庭坚性笃孝,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及不解带,及 亡,庐墓下,哀毁得疾几殆。服除,为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出知 宣州,改鄂州。章敦、蔡卞与其党论《实录》多诬,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摘千余条示 之,谓为无验证。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庭坚书“用铁龙爪治河,有 同儿戏”。至是首问焉。对曰:“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 对,闻者壮之。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言者犹以处善地为骫(歪曲,枉曲)法。以亲嫌, 遂移戍州,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蜀士慕从之游,讲学不倦,凡经指授,下笔皆可观。 徽宗即位,起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知舒州,以吏部员外郎召,皆辞不行。丐郡, 得知太平州,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龙观。庭坚在河北与赵挺之有微隙,挺之执政,转运判官 陈举承风旨,上其所作《荆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复除名,羁管宜州。三年,徙永州, 未闻命而卒,年六十一
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 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 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υ。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环伟 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其重之也如此。初,游灣皖山谷寺、石牛洞, 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宋史黄庭坚传》)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舅李常过其家 过:到访,造访 B.服除,为秘书丞 服:服从 C.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俾:使,让 D.举以自代 :举荐 7.分别表现黄庭坚“淡泊”、“直率”品格的一组句子是(3分) A.时课颁盐,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 不以迁谪介意 B.不以迁谪介意 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 C.不以迁谪介意 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龙观 D.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龙观 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 8.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庭坚奉命修订《神宗实录》,他据实直书,却被章敦、蔡卞及其党羽诬陷并盘问。 面对盘问,他照实回答,毫无顾忌,因此被一再贬官。 B.黄庭坚在河北时与赵挺之有些不和,赵挺之掌权后,挟嫌报复,指使心腹抓住黄庭坚 《荆南承天院记》的问题大做文章,乘机将他除名管制 C.黄庭坚的学问文章,天性生成,人们的评价很高,说他诗比杜甫,文配苏轼,其人其 文深受苏轼推重。 D.该传记按时间的顺序介绍人物的生平、性格和文学成就,材料翔实,结构清晰,全面 真实地展示了一代名人的风貌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教授北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3分) 译文 (2)及亡,庐 墓下,哀毁得疾几殆。(3分) 译文 (3)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3分) 译文 古诗鉴赏(8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8分)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凄凊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第·3-页共20页
第- 3 -页 共20页 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 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 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环伟 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其重之也如此。初,游灊皖山谷寺、石牛洞, 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宋史·黄庭坚传》)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舅李常过.其家 过:到访,造访 B.服.除,为秘书丞 服.:服从 C.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 俾:使,让 D.举.以自代 举:举荐 7.分别表现黄庭坚“淡泊”、“直率”品格的一组句子是(3 分) A.时课颁盐,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 不以迁谪介意 B.不以迁谪介意 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 C.不以迁谪介意 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龙观 D.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龙观 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 8.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黄庭坚奉命修订《神宗实录》,他据实直书,却被章敦、蔡卞及其党羽诬陷并盘问。 面对盘问,他照实回答,毫无顾忌,因此被一再贬官。 B.黄庭坚在河北时与赵挺之有些不和,赵挺之掌权后,挟嫌报复,指使心腹抓住黄庭坚 《荆南承天院记》的问题大做文章,乘机将他除名管制。 C.黄庭坚的学问文章,天性生成,人们的评价很高,说他诗比杜甫,文配苏轼,其人其 文深受苏轼推重。 D.该传记按时间的顺序介绍人物的生平、性格和文学成就,材料翔实,结构清晰,全面 真实地展示了一代名人的风貌。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教授北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3 分) 译文: ▲ ▲ ▲ (2)及亡,庐 墓下,哀毁得疾几殆。(3 分) 译文: ▲ ▲ ▲ (3)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3 分) 译文: ▲ ▲ ▲ 三、古诗鉴赏(8 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8 分)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①,空戴南冠学楚囚。② [注]①鲈鱼正美”:典出《晋书张翰传》,张翰思念故乡的鲈鱼,便辞官回家。②“南冠 “楚囚”:典出《左传》,为囚徒的代称。 (1)这首诗歌的颔联是赵嘏的名句。据《唐诗记事》卷五十六记载,诗人杜牧对此赞叹不已, 因称赵嘏屴“赵倚楼”。请你就颔联某一方面的艺术特点做简要赏析。(4分) 答②分答 诗中的“紫艳半开篱菊静”一句,寄托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并请简要列举你的理由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鼎铛玉石,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 赋》) ③④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不思其反。(《诗经氓》) (4)受命以来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诸葛亮《出师表》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唐欧阳修《醉翁亭记》) 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论积贮疏) (7)流水不腐 吕氏春秋尽数)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班公湖边的鹰 王族 几只鹰在山坡上慢慢爬动着。 第一次见到爬行的鹰,我有些好奇,于是便尾随其后,想探寻个仔细。他们爬过的地方 沙土被沽湿了。回头一看,湿湿的痕迹一直从班公湖边延伸过来的,在晨光里像一条明净的 布条。我想,鹰可能在湖中游水或者洗澡了。高原七月飞雪,湖水一夜间便可结冰;这时若 是有胆下湖,顷刻间肯定叫你爬不上岸。 班公湖是个奇迹。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原上,粗糙的山峰环绕起伏,幽蓝的湖泊在中 间安然偃卧。与干燥苍凉的高原相对比,这个不大的湖显得很美。太阳已经升起来了,湖面 第-4-页共20页
第- 4 -页 共20页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①,空戴南冠学楚囚。② [注]①“鲈鱼正美”:典出《晋书•张翰传》,张翰思念故乡的鲈鱼,便辞官回家。②“南冠”、 “楚囚”:典出《左传》,为囚徒的代称。 ⑴这首诗歌的颔联是赵嘏的名句。据《唐诗记事》卷五十六记载,诗人杜牧对此赞叹不已, 因称赵嘏为“赵倚楼”。请你就颔联某一方面的艺术特点做简要赏析。(4 分) 答: ▲ ▲ ▲ ⑵诗中的“紫艳半开篱菊静”一句,寄托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并请简要列举你的理由。(4 分) 答: ▲ ▲ ▲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鼎铛玉石, ▲ ; ▲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 赋》) ⑵ ▲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⑶ ▲ ,不思其反。(《诗经·氓》) ⑷受命以来, ▲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诸葛亮《出师表》) ⑸ ▲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唐·欧阳修《醉翁亭记》) ⑹ ▲ ,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论积贮疏) ⑺流水不腐, ▲ 。(吕氏春秋·尽数)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2—15 题。 班公湖边的鹰 王族 几只鹰在山坡上慢慢爬动着。 第一次见到爬行的鹰,我有些好奇,于是便尾随其后,想探寻个仔细。他们爬过的地方, 沙土被沾湿了。回头一看,湿湿的痕迹一直从班公湖边延伸过来的,在晨光里像一条明净的 布条。我想,鹰可能在湖中游水或者洗澡了。高原七月飞雪,湖水一夜间便可结冰;这时若 是有胆下湖,顷刻间肯定叫你爬不上岸。 班公湖是个奇迹。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原上,粗糙的山峰环绕起伏,幽蓝的湖泊在中 间安然偃卧。与干燥苍凉的高原相对比,这个不大的湖显得很美。太阳已经升起来了,湖面
便扩散和聚拢着片片刺目的光亮。远远地,人便被这片光亮裹住,有眩晕之感 而这几只鹰已经离开了班公湖正在往一座山的顶部爬着。平时所见的鷹都是高高在上, 在蓝天中飞翔。它们的翅膀凝住不动,像尖利的刀剑,沉沉地刺入远天。人不可能接近鹰 所以鹰对于人来说,则是一种精神的依靠。据说,西藏的鹰来自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它们在 江水激荡的涛声里长大,在内心听惯了大峡谷的音乐,因而形成了一种要永远飞翔的习性。 它们长大以后,从故乡的音乐之中翩翩而起,向远处飞翔。大峡谷在它们身后渐渐疏远,随 之出现的就是无比高阔遥远的高原。它们苦苦地飞翔,苦苦地寻觅故乡飘远的音乐……在狂 风大雪和如血的夕阳中,它们获取了飞翔的自由和欢乐;它们在寻找中变得更加消瘦,思念 与日俱增,爱变成了没有尽头的苦旅。 而现在,几只爬行的鹰散瘫在地上,臃肿的躯体在缓慢地往前挪动,翅膀散开着,拖在 身后,像一件多余的东西。细看,它们翅膀上的羽毛稀疏而又粗糙,上面淤积着厚厚的污垢。 羽毛的根部,半褐半赤的粗皮在堆积。没有羽毛的地方,裸露着红红的皮肤,像是被刀剃开 的一样。已经很长时间了,晨光也变得越来越明亮,但它们的眼睛全都闭着,头颅缩了回去, 显得麻木而沉重 几只鹰就这样缓缓地向上爬着。这应该是几只浑身落满了岁月尘灰的鷹,只有在低处, 我们才能看见它们苦难与艰辛的一面。人不能上升到天空,只能在大地上安居,而以天空为 家园的鹰一旦从天空降落,就必然要变得艰难困苦吗? 我跟在它们后面,一旦伸手就可以将它们捉住,但我没有那样做。几只陷入苦难中的鹰 是与不幸的人一样的。 一只鹰在努力往上爬的时候,显得吃力,以致爬了好几次,仍不能攀上那块不大的石头。 我真想伸出手推它一把,而就在这—刻,我看到了它眼中的泪水。鹰的泪水,是多么屈辱而 又坚忍啊,那分明是陷入干万次苦难也不会止息的坚强。 第·5-页共20页
第- 5 -页 共20页 便扩散和聚拢着片片刺目的光亮。远远地,人便被这片光亮裹住,有眩晕之感。 而这几只鹰已经离开了班公湖,正在往一座山的顶部爬着。平时所见的鹰都是高高在上, 在蓝天中飞翔。它们的翅膀凝住不动,像尖利的刀剑,沉沉地刺入远天。人不可能接近鹰, 所以鹰对于人来说,则是一种精神的依靠。据说,西藏的鹰来自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它们在 江水激荡的涛声里长大,在内心听惯了大峡谷的音乐,因而形成了一种要永远飞翔的习性。 它们长大以后,从故乡的音乐之中翩翩而起,向远处飞翔。大峡谷在它们身后渐渐疏远,随 之出现的就是无比高阔遥远的高原。它们苦苦地飞翔,苦苦地寻觅故乡飘远的音乐……在狂 风大雪和如血的夕阳中,它们获取了飞翔的自由和欢乐;它们在寻找中变得更加消瘦,思念 与日俱增,爱变成了没有尽头的苦旅。 而现在,几只爬行的鹰散瘫在地上,臃肿的躯体在缓慢地往前挪动,翅膀散开着,拖在 身后,像一件多余的东西。细看,它们翅膀上的羽毛稀疏而又粗糙,上面淤积着厚厚的污垢。 羽毛的根部,半褐半赤的粗皮在堆积。没有羽毛的地方,裸露着红红的皮肤,像是被刀剃开 的一样。已经很长时间了,晨光也变得越来越明亮,但它们的眼睛全都闭着,头颅缩了回去, 显得麻木而沉重。 几只鹰就这样缓缓地向上爬着。这应该是几只浑身落满了岁月尘灰的鹰,只有在低处, 我们才能看见它们苦难与艰辛的一面。人不能上升到天空,只能在大地上安居,而以天空为 家园的鹰一旦从天空降落,就必然要变得艰难困苦吗? 我跟在它们后面,一旦伸手就可以将它们捉住,但我没有那样做。几只陷入苦难中的鹰, 是与不幸的人一样的。 一只鹰在努力往上爬的时候,显得吃力,以致爬了好几次,仍不能攀上那块不大的石头。 我真想伸出手推它一把,而就在这一刻,我看到了它眼中的泪水。鹰的泪水,是多么屈辱而 又坚忍啊,那分明是陷入千万次苦难也不会止息的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