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门中学 2009—2010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调研 语文试题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拓本/落拓不羁靡费/风靡一时剥削/瘦削不堪 B.累赘/果实累累复辟/开天辟地强制/强人所难 C.参差/扪参历井伺候/伺机而动纤夫/纤尘不染 D.露脸/凶相毕露绰约/绰绰有余押解/浑身解数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健康的主流文化能不能真正占领手机文化市场,能不能真正对公众产生影响,关键 在于具有文化创新的思维,紧密结合新技术的特点展开文化创新 B.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蒋莉萍在参加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产业峰会时表 示,中国的智能电网和国外的完全不一样,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的自然环境因素所造成 C.语文教师如果看不到学生自身发展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一味让他们模仿“考场满分 作文”,那么就会变成束缚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枷锁 D.近日,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发文,要求各地在推进水价改革过程中严格履行水 价调整程序,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尤其要做好低收入家庭的保障工作 3.下面的文字说明了煤的间接液化的过程,请概括这个过程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不超过 6个字)(3分) 把经过适当处理的煤送入反应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通过气化剂使煤不完全燃 烧,这样就能以一定的流动方式将煤转化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的原料气,灰分形成残 渣排出。将制定的原料气净化,在催化剂作用下,让其发生化合反应,合成类似石油的 碳氢化合物。这里催化剂起着关键的作用。就如刚开采出来的石油一样,经过催化反应 出来的油也有很多指标不合格,如十六烷值含量、硫含量、水分以及黏度、酸度等,所 以还需要对它进行处理,使它达到合格标准,满足市场需求 (1) (2) (3) 4.请参照诗的第二节,在横线处补上恰当的诗句。要求:化用唐诗宋词的句子,语意连贯 且表达富有意蕴。(6分) 我们从唐诗宋词的墨香中走来
江苏省海门中学 2009—2010 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调研 语 文 试 题 (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 A.拓.本/落拓.不羁 靡.费/风靡.一时 剥削./瘦削.不堪 B.累.赘/果实累.累 复辟./开天辟.地 强.制/强.人所难 C.参.差/ 扪参.历井 伺.候/伺.机而动 纤.夫/纤.尘不染 D.露.脸/凶相毕露. 绰.约/绰.绰有余 押解./浑身解.数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 ) A.健康的主流文化能不能真正占领手机文化市场,能不能真正对公众产生影响,关键 在于具有文化创新的思维,紧密结合新技术的特点展开文化创新。 B.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蒋莉萍在参加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产业峰会时表 示,中国的智能电网和国外的完全不一样,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的自然环境因素所造成 的。 C.语文教师如果看不到学生自身发展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一味让他们模仿“考场满分 作文”,那么就会变成束缚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枷锁。 D.近日,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发文,要求各地在推进水价改革过程中严格履行水 价调整程序,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尤其要做好低收入家庭的保障工作。 3.下面的文字说明了煤的间接液化的过程,请概括这个过程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不超过 6 个字)(3 分) 把经过适当处理的煤送入反应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通过气化剂使煤不完全燃 烧,这样就能以一定的流动方式将煤转化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的原料气,灰分形成残 渣排出。将制定的原料气净化,在催化剂作用下,让其发生化合反应,合成类似石油的 碳氢化合物。这里催化剂起着关键的作用。就如刚开采出来的石油一样,经过催化反应 出来的油也有很多指标不合格,如十六烷值含量、硫含量、水分以及黏度、酸度等,所 以还需要对它进行处理,使它达到合格标准,满足市场需求。 (1)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 4.请参照诗的第二节,在横线处补上恰当的诗句。要求:化用唐诗宋词的句子,语意连贯 且表达富有意蕴。(6 分) 我们从唐诗宋词的墨香中走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从元曲羌笛的音韵中走来 望着古道西风中摇响的风铃 总也唤不回天涯孤旅的断肠人 失伴的鸳鸯把六月哭成白雪皑皑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 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 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 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 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①而不信也 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干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 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②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 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哒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 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鞯之声,与向之噌昡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③谓迈曰:"汝识之乎?噌昡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鞯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间,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 之不详。土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 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 ④李渤之陋也 (苏轼《石钟山记》)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下临深潭,微风鼓浪 豉:振动 B.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腾:传播。 C.汝识之乎 识:读作zhi,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从元曲羌笛的音韵中走来 望着古道西风中摇响的风铃 总也唤不回天涯孤旅的断肠人 失伴的鸳鸯把六月哭成白雪皑皑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 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 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 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 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①而不信也。 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 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②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 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 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③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 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 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 ④李渤之陋也。 (苏轼《石钟山记》)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下临深潭,微风鼓.浪 鼓:振动。 B.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腾:传播。 C.汝识.之乎 识:读作 zhì,知道
D.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殆:几乎。 6.下面各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周景王之无射也 B.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C.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D.今以钟磬置水中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7.下面对文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写绝壁下的景观,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 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B.文中极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 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埋下伏笔 文中标明了四处“笑”,其中①④的“笑”都是针对李渤观点的,有否定、嘲笑之 意;而③处的“笑”是一种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 D.作者以探究石钟山命名为由来提出自己不迷信旧说,大胆质疑,敢于探索的主张。 作者指出石钟山命名的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在于“士大夫”和“渔工水师”不 能合作考察。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其父奢不能难,然不谓善,谓其母曰:“赵若必将之,破赵军 者必括也。”后廉颇与秦相持,秦应侯行千金为反间于赵,曰:“秦之所畏,独赵括耳 赵王以括代颇将。蔺相如谏,王不听。括母上书言括不可使,王又不听。秦王闻括已为 赵将,乃阴使白起代王,遂胜赵 (1)赵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3分) (2)秦应侯行千金为反间于赵,曰:“秦之所畏,独赵括耳。”(4分) (3)秦王闻括已为赵将,乃阴使白起代王,遂胜赵。(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试概括首联两句的内容。(2分)
D.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殆:几乎。 6.下面各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周景王之.无射也 B.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C.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D.今以.钟磬置水中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7.下面对文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中写绝壁下的景观,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 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B.文中极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 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埋下伏笔。 C.文中标明了四处“笑”,其中①④的“笑”都是针对李渤观点的,有否定、嘲笑之 意;而③处的“笑”是一种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 D.作者以探究石钟山命名为由来提出自己不迷信旧说,大胆质疑,敢于探索的主张。 作者指出石钟山命名的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在于“士大夫”和“渔工水师”不 能合作考察。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其父奢不能难,然不谓善,谓其母曰:“赵若必将之,破赵军 者必括也。”后廉颇与秦相持,秦应侯行千金为反间于赵,曰:“秦之所畏,独赵括耳。” 赵王以括代颇将。蔺相如谏,王不听。括母上书言括不可使,王又不听。秦王闻括已为 赵将,乃阴使白起代王龁,遂胜赵。 (1)赵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应侯行千金为反间于赵,曰:“秦之所畏,独赵括耳。”(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王闻括已为赵将,乃阴使白起代王龁,遂胜赵。(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试概括首联两句的内容。(2 分)
(2)颔联主要用了什么写景手法?表现了滕王阁的什么特点?(4分) (3)尾联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朝塞附之木兰兮 ,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形影相吊。(《陈情表》) (4)西当太白有鸟道 (《蜀道难》) ,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6)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琵琶行》)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海边的白蝴蝶 林清玄 我和两个朋友一起去海边拍照、写生,朋友中一位是摄影家,一位是画家,他们同时为 海边的荒村、废船,枯枝的美惊叹而感动了,白净绵长的沙滩反而被忽视,我看到他们拿出 相机和素描簿,坐在废船头工作,那样深情而专注,我想到,通常我们都为有生机的事物感 到美好,眼前的事物生机早已断丧,为什么还会觉得美呢?恐怕我们感受到的是时间,以及 无常,孤寂的美吧 然后,我得到个结论:一个人如果愿意时常保有寻觅美好感觉的心,那么在事物的变 迁之中,不论是生机盎然或枯落沉寂都可以看见美,那美的原不在事物,而在心灵、感觉, 乃至眼睛。 正在思维的时候,摄影家惊呼起来:“呀!蝴蝶!一群白蝴蝶。”他一边叫着,一边立刻 跳起来,往海岸奔去。 往他奔跑的方向看去,果然有七八只白影在沙滩上追逐,这也使我感到讶异,海边哪来 的蝴蝶呢?既没有植物,也没有花,风势又如此狂乱。但那些白蝴蝶上下翻转的飞舞,确实
(2)颔联主要用了什么写景手法?表现了滕王阁的什么特点?(4 分) (3)尾联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朝搴阰之木兰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2)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3)__________,形影相吊。(《陈情表》) (4)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_。(《蜀道难》) (5)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6)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琵琶行》)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4 题。 海边的白蝴蝶 林清玄 我和两个朋友一起去海边拍照、写生,朋友中一位是摄影家,一位是画家,他们同时为 海边的荒村、废船,枯枝的美惊叹而感动了,白净绵长的沙滩反而被忽视,我看到他们拿出 相机和素描簿,坐在废船头工作,那样深情而专注,我想到,通常我们都为有生机的事物感 到美好,眼前的事物生机早已断丧,为什么还会觉得美呢?恐怕我们感受到的是时间,以及 无常,孤寂的美吧! 然后,我得到一个结论:一个人如果愿意时常保有寻觅美好感觉的心,那么在事物的变 迁之中,不论是生机盎然或枯落沉寂都可以看见美,那美的原不在事物,而在心灵、感觉, 乃至眼睛。 正在思维的时候,摄影家惊呼起来:“呀!蝴蝶!一群白蝴蝶。”他一边叫着,一边立刻 跳起来,往海岸奔去。 往他奔跑的方向看去,果然有七八只白影在沙滩上追逐,这也使我感到讶异,海边哪来 的蝴蝶呢?既没有植物,也没有花,风势又如此狂乱。但那些白蝴蝶上下翻转的飞舞,确实
是异常美的,怪不得摄影家跑那么快,如果能拍到张白蝴蝶在海浪上飞的照片,就不枉此 行了。 我看到摄影家站在白蝴蝶边凝视,并未举起相机,他扑上去抓住其中的一只,那些画面 仿佛是默片里,无声、慢动作的剪影。 接着,摄影家用慢动作走回来了,海边的白蝴蝶还在他的后面飞。 拍到了没?”我问他 他颓然地张开右手,是他刚刚抓到的蝴蝶。我们三人同时大笑起来,原来他抓到的不是 白蝴蝶,而是一片白色的纸片。纸片原是沙滩上的垃圾,被海风吹舞,远远看,就像-群白 蝴蝶在海面飞 真相往往是这样无情的。 我对摄影家说:“你如果不跑过去看,到现在我们都还以为是白蝴蝶呢!” 确实,在视觉上,垃圾纸片与白蝴蝶是一模一样,无法分别的,我们的美的感应,与其 说来自视觉,还不如说来自想像,当我们看到白蝴蝶在海上飞和“垃圾纸在海上飞”,不论 画面或视觉是等同的,差异的是我们的想像。 这更使我想到感官的感受原是非实的,我们许多时候是受着感官的蒙骗 其实在生活里,把纸片看成白蝴蝶也是常有的事呀! 结婚前,女朋友都是白蝴蝶,结婚后,发现不过是一张纸片。 好朋友原来都是白蝴蝶,在断交反目时,才看清是纸片。 未写完的诗、没有结局的恋債、被惊醒的梦、在对山看不清楚的庄园、缘尽情未了的故 事,都是在生命大海边飞舞的白蝴蝶,不一定要快步跑去看清。只要表达了,有结局了,不 再流动思慕了,那时便立刻停格,成为纸片。 我回到家里,坐在书房远望着北海的方向,想想,就在今天的午后,我还坐在北海的海
是异常美的,怪不得摄影家跑那么快,如果能拍到一张白蝴蝶在海浪上飞的照片,就不枉此 行了。 我看到摄影家站在白蝴蝶边凝视,并未举起相机,他扑上去抓住其中的一只,那些画面 仿佛是默片里,无声、慢动作的剪影。 接着,摄影家用慢动作走回来了,海边的白蝴蝶还在他的后面飞。 “拍到了没?”我问他。 他颓然地张开右手,是他刚刚抓到的蝴蝶。我们三人同时大笑起来,原来他抓到的不是 白蝴蝶,而是一片白色的纸片。纸片原是沙滩上的垃圾,被海风吹舞,远远看,就像一群白 蝴蝶在海面飞。 真相往往是这样无情的。 我对摄影家说:“你如果不跑过去看,到现在我们都还以为是白蝴蝶呢!” 确实,在视觉上,垃圾纸片与白蝴蝶是一模一样,无法分别的,我们的美的感应,与其 说来自视觉,还不如说来自想像,当我们看到“白蝴蝶在海上飞”和“垃圾纸在海上飞”,不论 画面或视觉是等同的,差异的是我们的想像。 这更使我想到感官的感受原是非实的,我们许多时候是受着感官的蒙骗。 其实在生活里,把纸片看成白蝴蝶也是常有的事呀! 结婚前,女朋友都是白蝴蝶,结婚后,发现不过是一张纸片。 好朋友原来都是白蝴蝶,在断交反目时,才看清是纸片。 未写完的诗、没有结局的恋情、被惊醒的梦、在对山看不清楚的庄园、缘尽情未了的故 事,都是在生命大海边飞舞的白蝴蝶,不一定要快步跑去看清。只要表达了,有结局了,不 再流动思慕了,那时便立刻停格,成为纸片。 我回到家里,坐在书房远望着北海的方向,想想,就在今天的午后,我还坐在北海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