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社会保障基金 20、现收现付制 21、完全积累制 22、社会保障基金投资 23、摩擦性失业 24、给付等待期 25、失业保险 26社会医疗保险 27、法定医疗保险 28、工伤社会保险 29、开放式列表 、封闭式列表 31、无责任赔偿制 32、贫困 33、社会救助 34、社会福利 35、社会服务 36、非政府组织 37、养老保险 38、DB模式 DC模式 养老金替代率 41、抚养比 名词解释答案 1、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形成社会消费 基金,对由于年老、疾病、伤残、死亡、失业及其他灾难发生而使生存出现困难 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上的帮助,以保证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措施、 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2、社会保险就是以国家为主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 能力,或虽有劳动能力而无工作亦即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通过立法手段,运 用社会力量,给这些劳动者以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使之能继续达到基本生 活水平,从而保证劳动力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保证社会安定的一种 制度 3、社会救济:是指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 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制 度 4、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法是国家的立法和行政机构以法律、法规、条例等形 式,明确、规范、调整社会保障关系和行为的总称 5、新历史学派:19世纪以施穆勒和布伦坦诺为代表人物,主张国家是集体经济 的最高形式,在进步文明的社会中,国家的公共职能应不断扩大,凡是个人劳动
19、社会保障基金 20、现收现付制 21、完全积累制 22、社会保障基金投资 23、摩擦性失业 24、给付等待期 25、失业保险 26 社会医疗保险 27、法定医疗保险 28、工伤社会保险 29、开放式列表 30、封闭式列表 31、无责任赔偿制 32、贫困 33、社会救助 34、社会福利 35、社会服务 36、非政府组织 37、养老保险 38、DB 模式 39、DC 模式 40、养老金替代率 41、抚养比 名词解释答案 1、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形成社会消费 基金,对由于年老、疾病、伤残、死亡、失业及其他灾难发生而使生存出现困难 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上的帮助,以保证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措施、 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2、社会保险就是以国家为主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 能力,或虽有劳动能力而无工作亦即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通过立法手段,运 用社会力量,给这些劳动者以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使之能继续达到基本生 活水平,从而保证劳动力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保证社会安定的一种 制度。 3、社会救济:是指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 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制 度。 4、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法是国家的立法和行政机构以法律、法规、条例等形 式,明确、规范、调整社会保障关系和行为的总称。 5、新历史学派:19 世纪以施穆勒和布伦坦诺为代表人物,主张国家是集体经济 的最高形式,在进步文明的社会中,国家的公共职能应不断扩大,凡是个人劳动
不能达以或不能顺利达到的国家都应帮助实现,其主要是对抗经济自由主义理论 与政策主张。 6、“相对福利”论:美国福利经济学家米香认为,人们不仅关心他们收入的绝 对水平,而且更关心他们收入的相对水平,即他们在社会收入结构中所处的地位。 7、贝弗里奇计划:1942年,英国的贝弗里奇勋爵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提出了 一份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的长篇报告,制定了一整套对英国全体公民实行福利制 度的指导原则,设计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措施;计划包括社会保险、社会 救济和自愿保险等。 8、“投保资助”型:社会保险费用由国家、雇主和劳动者三方负担,以劳动者 和雇主的社会保险缴费为主,国家财政给予适当的支持,即个人和雇主投保,国 家资助,劳动者享有社会保险的权利与社会保险缴费的义务相联系,同时体现互 助互济、共担风险的原则。 9、全民福利型:就是使公民普遍地享受福利,使国家负担起保障公民福利的职 责 10、国家统筹型:由各级工会组织代表国家政权管理机构管理社会保险事宜,受 保人不缴纳任何保险费,社会保险待遇与劳动贡献挂钩,社会保险待遇偏髙 11、强制储蓄型:通过国家立法,强制所有雇主、雇员依法按工资收入的一定比 例向中央公积金局缴纳公积金,由中央公积金局加上每月应付的利息,一并计入 每个公积金会员的账户,专户储存。会员所享受的待遇,只在其账户的公积金额 以内支付。 12、社会保障管理,是指通过一定的机构与程序,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和手段, 对各种社会保障事务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与监督的过程 13、社会保障管理内容包括三个密切联系的方面:社会保障的行政管理、社会保 障的基金管理和社会保障对象(即受保人)的管理 14、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是指负责社会法令的贯彻、监督和审査,维持社会保障制 度正常运行而设立的权利和办事机构 15、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为实施各项社会保障 制度建立的具有专门用途的经费。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运行的经济基础,是 实现社会保障各项政策目标的物质保证,对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 16、现收现付制:简单地说就是社会保险基金的年收入用于当年支出,其优点是 以支定收,只需考虑资金短期平衡,不必承担长期风险。 17、预提积累制:简单地说就是社会保险基金的当年收入不用作当年支出,而是 用于未来的某个期间支付,其优点是当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和经济发生动荡 时,长期积累的存在,不会增加现有劳动力的负担。 18、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是指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机构用社会保障基金购买法律许 可的金融资产或实际资产,以在一定时期内获取适当预期收益的基金运营行为。 19、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为实施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具有 专门用途的经费。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运行的经济基础,是实现社会保障各 项政策目标的物质保证,对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
不能达以或不能顺利达到的国家都应帮助实现,其主要是对抗经济自由主义理论 与政策主张。 6、“相对福利”论:美国福利经济学家米香认为,人们不仅关心他们收入的绝 对水平,而且更关心他们收入的相对水平,即他们在社会收入结构中所处的地位。 7、贝弗里奇计划:1942 年,英国的贝弗里奇勋爵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提出了 一份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的长篇报告,制定了一整套对英国全体公民实行福利制 度的指导原则,设计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措施;计划包括社会保险、社会 救济和自愿保险等。 8、“投保资助”型:社会保险费用由国家、雇主和劳动者三方负担,以劳动者 和雇主的社会保险缴费为主,国家财政给予适当的支持,即个人和雇主投保,国 家资助,劳动者享有社会保险的权利与社会保险缴费的义务相联系,同时体现互 助互济、共担风险的原则。 9、全民福利型:就是使公民普遍地享受福利,使国家负担起保障公民福利的职 责。 10、国家统筹型:由各级工会组织代表国家政权管理机构管理社会保险事宜,受 保人不缴纳任何保险费,社会保险待遇与劳动贡献挂钩,社会保险待遇偏高。 11、强制储蓄型:通过国家立法,强制所有雇主、雇员依法按工资收入的一定比 例向中央公积金局缴纳公积金,由中央公积金局加上每月应付的利息,一并计入 每个公积金会员的账户,专户储存。会员所享受的待遇,只在其账户的公积金额 以内支付。 12、社会保障管理,是指通过一定的机构与程序,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和手段, 对各种社会保障事务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与监督的过程。 13、社会保障管理内容包括三个密切联系的方面:社会保障的行政管理、社会保 障的基金管理和社会保障对象(即受保人)的管理。 14、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是指负责社会法令的贯彻、监督和审查,维持社会保障制 度正常运行而设立的权利和办事机构 15、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为实施各项社会保障 制度建立的具有专门用途的经费。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运行的经济基础,是 实现社会保障各项政策目标的物质保证,对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 16、现收现付制:简单地说就是社会保险基金的年收入用于当年支出,其优点是 以支定收,只需考虑资金短期平衡,不必承担长期风险。 17、预提积累制:简单地说就是社会保险基金的当年收入不用作当年支出,而是 用于未来的某个期间支付,其优点是当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和经济发生动荡 时,长期积累的存在,不会增加现有劳动力的负担。 18、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是指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机构用社会保障基金购买法律许 可的金融资产或实际资产,以在一定时期内获取适当预期收益的基金运营行为。 19、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为实施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具有 专门用途的经费。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运行的经济基础,是实现社会保障各 项政策目标的物质保证,对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
20、简单地说就是社会保险基金的年收入用于当年支出,其优点是以支定收,只 需考虑资金短期平衡,不必承担长期风险。 21、简单地说就是社会保险基金的当年收入不用作当年支出,而是用于未来的某 个期间支付,其优点是当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和经济发生动荡时,长期积累的 存在,不会增加现有劳动力的负担 22、是指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机构用社会保障基金购买法律许可的金融资产或实际 资产,以在一定时期内获取适当预期 23、摩擦性失业 指求职的劳动者与提供的岗位之间存在着时间滞差而形成的失业。 24、给付等待期 是指失业后不是立即给付失业保险津贴,而必须等待一个时期,时间的长短,取 决于这个国家的就业政策以及失业保险基金的规模和财政状况。 25、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是对劳动年龄人口中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愿望的成员,当其因非自愿原 因暂时失去劳动机会,无法获得维持生活所必需的工资收入时,由国家或社会为 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 26、指人们因生病、受伤需要治疗时,由国家或社会向其提供必需的医疗服务或 经济补偿的制度。 27、医疗保险是由国家立法规定享受范围、权利、义务及待遇标准,强制执行的 社会保障制度,因此,又叫强制性医疗保险或法定医疗保险。 28、工伤社会保险又称职业伤害保险,是一种对在工作中受伤致残或死亡者的遗 属,提供保障的制度 29、开放式列表即规定了职业病名单,但是可以在实践中随时把那些已证明是由 职业导致的新的疾病列入职业病范围。 30、闭式列表即国家立法规定的职业病范围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在工伤保险 的实际操作中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对有些新发现的职业病不予承认。 31、无责任赔偿制即在工伤事故发生后,无论属于谁的责任,均依法给予受害人 定的补偿。 32、贫困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在长期内无法获得足够的劳动收入来维持 种生理上要求的、社会文化可接受的和社会公认的基本社会水准的状态。 33、社会救助是指国家与社会针对由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通 过非供款制与无偿救助方式,为其提供款物接济和扶助,从而帮助他们摆脱生存 危机,以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一种生活保障政策。 34、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帮助社会成员改善生活条件,提高自身素质, 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而实行的制度、采取的措施和举办的事业的统称 35、社会服务: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社区组织和福利机构为解决人们的实际困难,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与设施和社会福利项目。 36、非政府组织:(NG0)或称“第三部门”,是区别于政府组织和以营利为目 的的企业的社会组织 37、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是国家依法强制实施、专门面向劳动者并通过向企业、个人征收养老保 险费形成养老基金,用以解决劳动者退休后的社会保障问题的一项社会保险制 度
20、简单地说就是社会保险基金的年收入用于当年支出,其优点是以支定收,只 需考虑资金短期平衡,不必承担长期风险。 21、简单地说就是社会保险基金的当年收入不用作当年支出,而是用于未来的某 个期间支付,其优点是当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和经济发生动荡时,长期积累的 存在,不会增加现有劳动力的负担。 22、是指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机构用社会保障基金购买法律许可的金融资产或实际 资产,以在一定时期内获取适当预期 23、摩擦性失业 指求职的劳动者与提供的岗位之间存在着时间滞差而形成的失业。 24、给付等待期 是指失业后不是立即给付失业保险津贴,而必须等待一个时期,时间的长短,取 决于这个国家的就业政策以及失业保险基金的规模和财政状况。 25、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是对劳动年龄人口中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愿望的成员,当其因非自愿原 因暂时失去劳动机会,无法获得维持生活所必需的工资收入时,由国家或社会为 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 26、指人们因生病、受伤需要治疗时,由国家或社会向其提供必需的医疗服务或 经济补偿的制度。 27、医疗保险是由国家立法规定享受范围、权利、义务及待遇标准,强制执行的 社会保障制度,因此,又叫强制性医疗保险或法定医疗保险。 28、工伤社会保险又称职业伤害保险,是一种对在工作中受伤致残或死亡者的遗 属,提供保障的制度。 29、开放式列表即规定了职业病名单,但是可以在实践中随时把那些已证明是由 职业导致的新的疾病列入职业病范围。 30、闭式列表即国家立法规定的职业病范围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在工伤保险 的实际操作中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对有些新发现的职业病不予承认。 31、无责任赔偿制即在工伤事故发生后,无论属于谁的责任,均依法给予受害人 一定的补偿。 32、贫困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在长期内无法获得足够的劳动收入来维持 一种生理上要求的、社会文化可接受的和社会公认的基本社会水准的状态。 33、社会救助是指国家与社会针对由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通 过非供款制与无偿救助方式,为其提供款物接济和扶助,从而帮助他们摆脱生存 危机,以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一种生活保障政策。 34、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帮助社会成员改善生活条件,提高自身素质, 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而实行的制度、采取的措施和举办的事业的统称。 35、社会服务: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社区组织和福利机构为解决人们的实际困难,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与设施和社会福利项目。 36、非政府组织:(NGO)或称“第三部门”,是区别于政府组织和以营利为目 的的企业的社会组织。 37、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是国家依法强制实施、专门面向劳动者并通过向企业、个人征收养老保 险费形成养老基金,用以解决劳动者退休后的社会保障问题的一项社会保险制 度
38、DB模式 即 Definite benefits,给付确定模式。狭义概念是指按预先确定的替代率支付 养老金;广义概念是指它决定了养老保险基金的征缴比例,即根据所给付的养老 金水平(替代率)来确定基金缴费率,通常被表述为“以支定收”。 、DC模式 即 Definite contribution,缴费确定模式。是经过测算确定缴费标准,按照这 个缴费标准(投保费率)筹集养老基金(包括雇主和雇员的供款)并完全或部分 存入个人帐户,到受益人退休时,以其个人帐户储存金额(本金加上经营利息) 决定养老金支付水平,通常被表述为“以收定支” 40、养老金替代率 养老金替代率是同期养老金平均额与工资平均额之比 41、抚养比 抚养比是同期养老保险金领款人与付费人的一个比例关系 四、简答题 1、简述中国对社会保障的理论界定 2、简述社会保障学的研究对象 3、社会保险有什么特点? 4、社会保险的作用是什么? 5、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内容包括哪三个方面? 6、社会保障社会化管理的内容包括哪四个方面? 7、社会保障管理方式有哪几种类型?它们的特征分别是? 8、老年社会保障的意义 9、简述养老保险的作用。 简述养老保险模式的部分积累模式 11、简述失业者与企业下岗职工的区别。 12、简述失业保险制度的类型 13、与其他社会保险相比,医疗保险的特点是哪些? 14、简述商业医疗保险模式及其特点。 简答题答案 1、简述中国对社会保障的理论界定 1986年我国在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七五”计划中,首次使用“社会保 障”认为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 分配,形成社会消费基金,对由于年老、疾病、伤残、死亡、失业及其他灾难发 生而使生存出现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上的帮助,以保证其基本生活需要的 系列有组织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2、社会保障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保障过程中的各种社会分配关系及反映这种关 系的各种规律。 3、社会保险具有如下特点 (1)强制性:通过国家立法推行,要求符合一定条件的劳动者必须参加 (2)互济性:参加者定期缴纳保险费,建立社会保险基金,当其中有人遭遇风 险而受到经济损失时,可以按规定领到一定数量的保险金,实行风险分担、互助 共济
38、DB 模式 即 Definite Benefits,给付确定模式。狭义概念是指按预先确定的替代率支付 养老金;广义概念是指它决定了养老保险基金的征缴比例,即根据所给付的养老 金水平(替代率)来确定基金缴费率,通常被表述为“以支定收”。 39、DC 模式 即 Definite Contribution,缴费确定模式。是经过测算确定缴费标准,按照这 个缴费标准(投保费率)筹集养老基金(包括雇主和雇员的供款)并完全或部分 存入个人帐户,到受益人退休时,以其个人帐户储存金额(本金加上经营利息) 决定养老金支付水平,通常被表述为“以收定支”。 40、养老金替代率 养老金替代率是同期养老金平均额与工资平均额之比。 41、抚养比 抚养比是同期养老保险金领款人与付费人的一个比例关系 四、简答题 1、简述中国对社会保障的理论界定 2、简述社会保障学的研究对象 3、社会保险有什么特点? 4、社会保险的作用是什么? 5、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内容包括哪三个方面? 6、社会保障社会化管理的内容包括哪四个方面? 7、社会保障管理方式有哪几种类型?它们的特征分别是? 8、老年社会保障的意义 9、简述养老保险的作用。 10、简述养老保险模式的部分积累模式 11、简述失业者与企业下岗职工的区别。 12、简述失业保险制度的类型。 13、与其他社会保险相比,医疗保险的特点是哪些? 14、简述商业医疗保险模式及其特点。 简答题答案 1、简述中国对社会保障的理论界定 1986 年我国在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七五”计划中,首次使用 “社会保 障” 认为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 分配,形成社会消费基金,对由于年老、疾病、伤残、死亡、失业及其他灾难发 生而使生存出现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上的帮助,以保证其基本生活需要的 一系列有组织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2、社会保障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保障过程中的各种社会分配关系及反映这种关 系的各种规律。 3、社会保险具有如下特点: (1)强制性:通过国家立法推行,要求符合一定条件的劳动者必须参加。 (2)互济性:参加者定期缴纳保险费,建立社会保险基金,当其中有人遭遇风 险而受到经济损失时,可以按规定领到一定数量的保险金,实行风险分担、互助 共济
(3)储备性:参加者按规定缴纳费用作为基金,储存待用。就个人而言,从参 加社会保险开始便按规定长期缴费,等于为自己储蓄了一笔费用,供遭遇风险时 使用,以渡过难关;就社会而言,也是一种储备基金。 (4)补偿性:社会保险给予参加者的物质帮助,限于收入损失的补偿,即劳动 者在劳动中断、收入中断时才有权得到给付,但社会保险的给付并不与工资相等 如果与工资相等,那就不是社会保险了。因此,从社会保险那里得到的收入损失 补偿,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只能是一定程度的补偿,即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 要 综上,社会保险的显著特点是:它是一种缴费制的社会保障,它实行权利与义务 相关的原则,必须尽到缴纳保险费的义务,才有享受收入补偿的权利。 4、社会保险的作用是: 社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在改善人民生活、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 经济的发展等各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社会保险能够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安定人民生活,稳定社会秩序。 第二,社会保险的建立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第三,社会保险起到了保护人们健康的作用 第四,社会保险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5、社会保障管理内容包括三个密切联系的方面:社会保障的行政管理、社会保 障的基金管理和社会保障对象的管理 社会保障的行政管理包括:(1)拟订社会保障发展规划和计划,统筹协调社 会保障政策,统筹处理地区和人群之间的利益矛盾。(2)制定社会保障法律 法规和政策。(3)贯彻、组织和实施各项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并负责监督、检 査。(4)受理社会保障方面的申诉、调解和仲裁。(5)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信 息化、社会服务体系。(6)培养、考核、任免社会保障管理干部。 社会保障的基金管理包括基金的筹集、管理运营、支付三个方面的内容 对社会保障对象的管理,就是对退休者、鳏寡孤独者、失业者、生活困难者、 伤残者的管理,这种管理不但是提供物质保障,也包括提供日常生活和健康方面 的服务,提供参与社会活动和就业方面的机会的可能,以及提供精神和心理慰藉 等 6、社会保障社会化管理的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组织机构社会化(2) 管理者社会化(3)坚持属地化管理(4)筹资社会化 7、在社会保障管理方式中,根据政府在社会保障事务中的介入程度以及责任大 小,可将社会保障管理方式划分为三种类型:政府直接管理、半官方自治管理和 商业保险管理 (1)政府直接管理。这种方式的特征是,政府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统一集中 管理全国社会保障事务。具体有可分为两类:①政府内设立一个专门的部或者委 员会,下设分支机构,纵向统一管理社会保障工作。②由政府的几个部门进行多 头管理。 (2)半官方自治管理。这种类型的特征是,由政府成立一个统一的协调机构, 负责协调(而非统一管理)全国社会保障事务,并指定一个或若干个中央政府部 门实施统一监督,而具体的管理工作则由半官方,半独立的行业或地区社会保障 机构(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公共事业部门)来实施。 (3)商业保险管理类型。这种类型的特征是,在政府社会保障主管部门的监 督下,实施的是一种强制储蓄保险,采取“以收定支”的基金积累方式
(3)储备性:参加者按规定缴纳费用作为基金,储存待用。就个人而言,从参 加社会保险开始便按规定长期缴费,等于为自己储蓄了一笔费用,供遭遇风险时 使用,以渡过难关;就社会而言,也是一种储备基金。 (4)补偿性:社会保险给予参加者的物质帮助,限于收入损失的补偿,即劳动 者在劳动中断、收入中断时才有权得到给付,但社会保险的给付并不与工资相等, 如果与工资相等,那就不是社会保险了。因此,从社会保险那里得到的收入损失 补偿,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只能是一定程度的补偿,即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 要。 综上,社会保险的显著特点是:它是一种缴费制的社会保障,它实行权利与义务 相关的原则,必须尽到缴纳保险费的义务,才有享受收入补偿的权利。 4、社会保险的作用是: 社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在改善人民生活、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 经济的发展等各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社会保险能够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安定人民生活,稳定社会秩序。 第二,社会保险的建立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第三,社会保险起到了保护人们健康的作用。 第四,社会保险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5、社会保障管理内容包括三个密切联系的方面:社会保障的行政管理、社会保 障的基金管理和社会保障对象的管理。 社会保障的行政管理包括:(1)拟订社会保障发展规划和计划,统筹协调社 会保障政策,统筹处理地区和人群之间的利益矛盾。(2)制定社会保障法律、 法规和政策。(3)贯彻、组织和实施各项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并负责监督、检 查。(4)受理社会保障方面的申诉、调解和仲裁。(5)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信 息化、社会服务体系。(6)培养、考核、任免社会保障管理干部。 社会保障的基金管理包括基金的筹集、管理运营、支付三个方面的内容。 对社会保障对象的管理,就是对退休者、鳏寡孤独者、失业者、生活困难者、 伤残者的管理,这种管理不但是提供物质保障,也包括提供日常生活和健康方面 的服务,提供参与社会活动和就业方面的机会的可能,以及提供精神和心理慰藉 等。 6、社会保障社会化管理的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组织机构社会化(2) 管理者社会化(3)坚持属地化管理(4)筹资社会化 7、在社会保障管理方式中,根据政府在社会保障事务中的介入程度以及责任大 小,可将社会保障管理方式划分为三种类型:政府直接管理、半官方自治管理和 商业保险管理。 (1)政府直接管理。这种方式的特征是,政府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统一集中 管理全国社会保障事务。具体有可分为两类:①政府内设立一个专门的部或者委 员会,下设分支机构,纵向统一管理社会保障工作。②由政府的几个部门进行多 头管理。 (2)半官方自治管理。这种类型的特征是,由政府成立一个统一的协调机构, 负责协调(而非统一管理)全国社会保障事务,并指定一个或若干个中央政府部 门实施统一监督,而具体的管理工作则由半官方,半独立的行业或地区社会保障 机构(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公共事业部门)来实施。 (3)商业保险管理类型。这种类型的特征是,在政府社会保障主管部门的监 督下,实施的是一种强制储蓄保险,采取“以收定支”的基金积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