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新旧势力的激烈抗争—维 也纳会议与19世纪前半期的 革命运动
第五节 新旧势力的激烈抗争——维 也纳会议与19世纪前半期的 革命运动
近代国际矛盾冲突的演变 (1)、16一18世纪中期一西葡荷英法争夺殖民霸权 (2)、18世纪晚-19世纪初欧洲各国与法国战净 (3)、19世纪中期英法同俄国争夺巴尔干 (4)、19世纪中后一普鲁士为统一德国与邻国战争 (5)、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两大军事集团对抗
(1)、16—18世纪中期—西葡荷英法争夺殖民霸权 (2)、18世纪晚-19世纪初—欧洲各国与法国战争 (3)、19世纪中期—英法同俄国争夺巴尔干 (4)、19世纪中后—普鲁士为统一德国与邻国战争 (5)、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大军事集团对抗 • 近代国际矛盾冲突的演变
维也纳会议 背景:反法同盟 (1)1793年春,英国纠合普、奥、意、西等国以 法国处死路易十六为借口,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 武装干涉法国革命。1898年,英国组织第二次反 法同盟。 拿破仑帝国时期,英、俄、奥等国又先后组织第 三次到第七次反法同盟,对法战争。 (2)反法同盟对法国的战争,前期主要是干涉法 国革命,维护法国的封建统治秩序,后期的战争 既有干涉法国革命维护欧洲封建统治秩序的一面, 又有英、俄等欧洲国家与法国争夺欧洲霸权的一 面
背景:反法同盟 ⑴1793年春,英国纠合普、奥、意、西等国以 法国处死路易十六为借口,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 武装干涉法国革命。1898年,英国组织第二次反 法同盟。 拿破仑帝国时期,英、俄、奥等国又先后组织第 三次到第七次反法同盟,对法战争。 ⑵反法同盟对法国的战争,前期主要是干涉法 国革命,维护法国的封建统治秩序,后期的战争 既有干涉法国革命维护欧洲封建统治秩序的一面, 又有英、俄等欧洲国家与法国争夺欧洲霸权的一 面。 一、维也纳会议
十九世纪初(1810-1815)欧洲 版图的改变 1810年拿破崙統 1815年專制君主 治下的歐州 統治下的歐洲 英俄帝國 法國保護國 法國
1810年拿破崙統 治下的歐洲 1815年專制君主 統治下的歐洲 十九世纪初(1810-1815)欧洲 版图的改变 英俄帝國 法國保護國 法國
与会各国的目标 ●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目标在维也纳会议取得最大利益, 他决心夺取波兰,进军西欧,像拿破仑那样,成为欧洲 的新霸主。 英国则决心阻止任何一国,不论是法国抑或俄国在欧陆 建立霸权,并着方保持海上霸权、取得海外殖民地及海 外航运利益。 奥地利不欲俄干预中欧事务,故反对亚历山大一世对波 芒的领土要求,并因要应付普鲁士希望提升在德意志地 区的领亭地位的野心,示须着手巩固在德意志的盟主地 位。 法国的塔列朗则在会议中希望借列强之利益矛盾及对革 命见解 之不同,从中维护法国在欧洲的地位, 以免列强 致对法国的惩罚
与会各国的目标 •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目标在维也纳会议取得最大利益, 他决心夺取波兰,进军西欧,像拿破仑那样,成为欧洲 的新霸主。 • 英国则决心阻止任何一国,不论是法国抑或俄国在欧陆 建立霸权,并着力保持海上霸权、取得海外殖民地及海 外航运利益。 • 奥地利不欲俄干预中欧事务,故反对亚历山大一世对波 兰的领土要求,并因要应付普鲁士希望提升在德意志地 区的领导地位的野心,亦须着手巩固在德意志的盟主地 位。 • 法国的塔列朗则在会议中希望借列强之利益矛盾及对革 命见解之不同,从中维护法国在欧洲的地位,以免列强 一致对法国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