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本试卷满分为150分,时量为150分钟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道法自然的智慧赵建永 “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哲学追求的理想境界。汤一介指出,道家以 自然主义为价值取向,在“自然的和谐”基础上,推展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有“人 与人的和谐”,以达成“自我身心的和谐”。道家的价值取向与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人类文化 演进顺序相似,即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解决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进而使人的心灵需求得 以妥善解决。儒家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则从“自我身心的和谐”出发,依次推导出“人与 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的和谐”。如此,儒道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相反相成 互补互促,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架构。 “道法自然”出自《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 说,人的活动效法地,地的运动效法天,天的运转效法“道”,“道”的运行效法自身。它揭 示了人之所以应该效法“道”,是因为“道”具有“自然无为”的特性,体现着宇宙秩序的 和谐。“道”本指道路,引申为本源、道理、法则诸义。总体来说,“道”就是万事万物生长 发展的原动力和规律,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道家以“自然为宗”,崇尚“自然”是其根本特点。冯友兰指出,道家学说可用“复归 自然”一言以蔽之。据汤用彤考察,“自然”一词本为形容词,“自”指本身,“然”指如此 “自然”就是相对于人为而言的一种自发的、天生而然的状态。“自然”后来才用作名词, 具有了自然界、物理定律和本心自性等多层含义。“自然”的今义,从形而上角度看,是指 客观规律;从形而下角度看,则包括原生态的自然界、由人类与自然相互影响而生成的人化 自然 “道法自然”引发的环境伦理,旨在倡导一种善待自然、师法自然、遵循自然之道的理 性态度,要求从自然界学习人类生存发展之道,自觉维护生态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最基本的 层面是人与物的和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必须首先解决人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因为人 类对自然界的正确认识是处理天人关系的基础,若不及时发展科技提高生产力,就连常见自 然灾害也无法抵御,生存条件没保障就谈不上天人和谐,所以人与物的关系是“道法自然” 的基本问题。对于儒道两家在此问题上的差异,陈寅恪指出:“中国儒家虽称格物致知,然 其所殚精致意者,实仅人与人之关系。而道家则研究人与物之关系。故吾国之医药学术之发 达出于道教之贡献为多。”道教继承发展了道家“天道自然”“万物一体”等观念,并付诸实 践。冯友兰对道教对待自然的科学精神有充分肯定,誉之为世界上唯一不反科学的神秘主义 的体系 道法自然”意味着人类要懂得敬畏自然,并向大自然学习,使人道合于天道。现代仿 生学的发展,便是“道法自然”的一种实际应用。但从本质上说,“道法自然”即“法自然
1 湖北省鄂州市 2019-2020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时量为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道法自然的智慧 赵建永 “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哲学追求的理想境界。汤一介指出,道家以 自然主义为价值取向,在“自然的和谐”基础上,推展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有“人 与人的和谐”,以达成“自我身心的和谐”。道家的价值取向与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人类文化 演进顺序相似,即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解决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进而使人的心灵需求得 以妥善解决。儒家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则从“自我身心的和谐”出发,依次推导出“人与 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的和谐”。如此,儒道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相反相成, 互补互促,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架构。 “道法自然”出自《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 说,人的活动效法地,地的运动效法天,天的运转效法“道”,“道”的运行效法自身。它揭 示了人之所以应该效法“道”,是因为“道”具有“自然无为”的特性,体现着宇宙秩序的 和谐。“道”本指道路,引申为本源、道理、法则诸义。总体来说,“道”就是万事万物生长 发展的原动力和规律,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道家以“自然为宗”,崇尚“自然”是其根本特点。冯友兰指出,道家学说可用“复归 自然”一言以蔽之。据汤用彤考察,“自然”一词本为形容词,“自”指本身,“然”指如此。 “自然”就是相对于人为而言的一种自发的、天生而然的状态。“自然”后来才用作名词, 具有了自然界、物理定律和本心自性等多层含义。“自然”的今义,从形而上角度看,是指 客观规律;从形而下角度看,则包括原生态的自然界、由人类与自然相互影响而生成的人化 自然。 “道法自然”引发的环境伦理,旨在倡导一种善待自然、师法自然、遵循自然之道的理 性态度,要求从自然界学习人类生存发展之道,自觉维护生态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最基本的 层面是人与物的和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必须首先解决人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因为人 类对自然界的正确认识是处理天人关系的基础,若不及时发展科技提高生产力,就连常见自 然灾害也无法抵御,生存条件没保障就谈不上天人和谐,所以人与物的关系是“道法自然” 的基本问题。对于儒道两家在此问题上的差异,陈寅恪指出:“中国儒家虽称格物致知,然 其所殚精致意者,实仅人与人之关系。而道家则研究人与物之关系。故吾国之医药学术之发 达出于道教之贡献为多。”道教继承发展了道家“天道自然”“万物一体”等观念,并付诸实 践。冯友兰对道教对待自然的科学精神有充分肯定,誉之为世界上唯一不反科学的神秘主义 的体系。 “道法自然”意味着人类要懂得敬畏自然,并向大自然学习,使人道合于天道。现代仿 生学的发展,便是“道法自然”的一种实际应用。但从本质上说,“道法自然”即“法自然
之道”,亦即要符合各种事物的“本然”之理并顺应之。如能把握规律,顺势而为,因势利 导,自会水到渠成,事半功倍,走上科学发展的大道。(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道法自然”的意思是“道”的运行效法自身,“道”具有“自然无为”的特性,是 道家的核心理念 B.道教用实践阐释了道家的观念,是世界上唯一不反科学的神秘主义的体系,得到了 冯友兰的充分肯定。 C.儒家和道家的价值取向不同,但它们对人类文化演进顺序的认识是一致的,二者相 反相成,互补互促 D.道家崇尚“自然”,“自然”最初是与人为相对的,后经变化发展,其含义更为丰富 可多角度解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通过对儒道两家价值取向的分析比较,突出了“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及道家 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B.文章引用《老子》原文和专家解读,详细地阐述了“道法自然”的具体含义,为下 文提出“环境伦理”的观点张本 C.文章紧紧围绕标题“道法自然的智慧”展开论述,主要采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 因果论证等论证方法。 D.文章阐释了“道法自然”的概念,分析了“道法自然”对人们思想认识的影响,最 后对人类提出要求和希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与自然的和谐主要体现在人与物的和谐,所以人类必须首先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 能力,解决生存的物质问题。 B.道教对自然的认识富有科学性,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认为它对我国医药学术的发达 贡献较多即是明证 C.现代仿生学就是基于“道法自然”而进行的实践,这样顺势而为就会把握规律、事 半功倍,现代仿生学的发展一定会更快更高 D.“道法自然”实际上就是提倡人类的活动要符合各种事物的“本然”之理并顺应之 《庖丁解牛》就体现了这一观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各自时代的偶像。对才华出众、外形靓丽、造型时尚、为人 友善、个性独特的明星产生倾慕心理,恐怕是每一代青少年必然经历的心理体验。由于所处 的文化环境、传播渠道、审美标准的不同,每一代人对偶像的认知自然会有所差别。然而, 在差异化的表象之下,不同时代的人们又会对偶像的概念达成一定的共识,那就是任何优质 偶像、大众榜样都应该具有过人的艺术才华、执着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公众形象。(摘编自 2
2 之道”,亦即要符合各种事物的“本然”之理并顺应之。如能把握规律,顺势而为,因势利 导,自会水到渠成,事半功倍,走上科学发展的大道。(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道法自然”的意思是“道”的运行效法自身,“道”具有“自然无为”的特性,是 道家的核心理念。 B.道教用实践阐释了道家的观念,是世界上唯一不反科学的神秘主义的体系,得到了 冯友兰的充分肯定。 C.儒家和道家的价值取向不同,但它们对人类文化演进顺序的认识是一致的,二者相 反相成,互补互促。 D.道家崇尚“自然”,“自然”最初是与人为相对的,后经变化发展,其含义更为丰富, 可多角度解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通过对儒道两家价值取向的分析比较,突出了“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及道家 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B.文章引用《老子》原文和专家解读,详细地阐述了“道法自然”的具体含义,为下 文提出“环境伦理”的观点张本。 C.文章紧紧围绕标题“道法自然的智慧”展开论述,主要采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 因果论证等论证方法。 D.文章阐释了“道法自然”的概念,分析了“道法自然”对人们思想认识的影响,最 后对人类提出要求和希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人与自然的和谐主要体现在人与物的和谐,所以人类必须首先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 能力,解决生存的物质问题。 B.道教对自然的认识富有科学性,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认为它对我国医药学术的发达 贡献较多即是明证。 C.现代仿生学就是基于“道法自然”而进行的实践,这样顺势而为就会把握规律、事 半功倍,现代仿生学的发展一定会更快更高。 D.“道法自然”实际上就是提倡人类的活动要符合各种事物的“本然”之理并顺应之, 《庖丁解牛》就体现了这一观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各自时代的偶像。对才华出众、外形靓丽、造型时尚、为人 友善、个性独特的明星产生倾慕心理,恐怕是每一代青少年必然经历的心理体验。由于所处 的文化环境、传播渠道、审美标准的不同,每一代人对偶像的认知自然会有所差别。然而, 在差异化的表象之下,不同时代的人们又会对偶像的概念达成一定的共识,那就是任何优质 偶像、大众榜样都应该具有过人的艺术才华、执着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公众形象。(摘编自
杨洪涛《文艺界需要真正的优质偶像》,2018年8月30日) 材料二当前文化领域,仍存在一些病态审美现象,这些现象有的不仅是“颜值消费” 和“眼球经济”跑偏的结果,更是文娱圈子奢靡浮夸之风的新变种 个开放多元的社会,审美自可参差多态,各得其所。然而,凡事都应有度,越过底线 就会走向反面一一—不是审美,而是“审丑”。热捧“小鲜肉”等娱乐造势传递出让人担忧的 倾向:在“论美貌你赢不了我”的喧嚣中,演员的自我修养显得无足轻重,一些人演技不好 却拿着天价片酬,各种任性都被惯出来了;在“娱乐至上”“流量为王”的误区中,一些影 视作品、网络平台、综艺节目刻意迎合低俗口味,消费各种“奇葩”“怪咖”,为博眼球甚至 不惜挑战社会公序良俗,散发着猎奇、拜金、颓废的气息。 以文化人,更在育人。这些现象之所以引发公众反感,还因为这种病态的文化对青少年 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一个社会和国家的流行文化拥抱什么、拒绝什 么、传播什么,确乎是关系国家未来的大事。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抵 制不良文化的侵蚀,更需要优秀文化的滋养。(摘编自辛识平《“娘炮”之风当休矣》,新华 社北京2018年9月6日电 材料三伟大的队伍孕育伟大的精神,刚毅的品格塑造独特的气质。军人气质,是英雄 主义的血性,是集体主义的奉献,是永不言败的刚毅,是为国为民的担当。新时代“最可爱 的人”身上那种气质之美,为浮躁的社会打开了另一个审美维度,理应引领时代潮流。 而当下,受商业炒作等影响,社会上渐渐刮起一股“阴柔之风”。一些“小鲜肉”“花美 男”充斥屏幕,他们看起来弱不禁风却妆容精致,说起话来有气无力且矫揉造作,没有一丝 阳刚之气,却被扭曲的“眼球经济”推波助澜。不少人担心,这种反常现象的泛滥,容易影 响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进而销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追求。 一个健康的社会,一个向上的民族,应该有昂扬雄健之气概,有敢于开拓之勇力,有青 春勃发之精神。如果放任“阴柔之凤”劲吹,让不良文化侵蚀人们的思想,血性阳刚之气和 尚武精神就会消退。改变病态审美,扭转矫揉造作,不妨给社会多注入军人气质,把优秀文 化品格灌入以青少年为主的大众群体。唯此,方能塑造刚健勇毅的时代气质和自信自强的社 会风尚。这一点,也应该永远是公共传播中的主流 (摘编自王宁《用军人气质激扬民族雄风》,2018年10月4日) 材料四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过美学和美育高潮后,学校美育越来越被分工细 密的现有课程体系边缘化了,我们看到的常常只是偏重技能、缺失审美内蕴的“艺术课”或 者仅剩知识、脱离现实生活和主体精神世界的所谓“美学课”,而少见品位高雅、内涵丰富 陶冶学生身心的“美育课”。社会转型期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有损美育实施的生态。转型过程 中,整个社会难免产生许多浮躁、趋利、庸俗等负面情绪,使得校园文化生态异化,更使得 青少年人格发育趋向“空心化”,即愈来愈缺失崇高、阳刚与雄壮的美感元素。不少学生更 多沾染的是经济意识、“小我”考量和感官愉悦,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的自觉精神日趋 稀薄。“走偏”的文化消费与“病态”的审美创造互为因果,值得忧思。(摘编自潘涌《美育 为何难落实》,2017年1月17日)
3 杨洪涛《文艺界需要真正的优质偶像》,2018 年 8 月 30 日) 材料二 当前文化领域,仍存在一些病态审美现象,这些现象有的不仅是“颜值消费” 和“眼球经济”跑偏的结果,更是文娱圈子奢靡浮夸之风的新变种。 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审美自可参差多态,各得其所。然而,凡事都应有度,越过底线 就会走向反面——不是审美,而是“审丑”。热捧“小鲜肉”等娱乐造势传递出让人担忧的 倾向:在“论美貌你赢不了我”的喧嚣中,演员的自我修养显得无足轻重,一些人演技不好 却拿着天价片酬,各种任性都被惯出来了;在“娱乐至上”“流量为王”的误区中,一些影 视作品、网络平台、综艺节目刻意迎合低俗口味,消费各种“奇葩”“怪咖”,为博眼球甚至 不惜挑战社会公序良俗,散发着猎奇、拜金、颓废的气息。 以文化人,更在育人。这些现象之所以引发公众反感,还因为这种病态的文化对青少年 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一个社会和国家的流行文化拥抱什么、拒绝什 么、传播什么,确乎是关系国家未来的大事。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抵 制不良文化的侵蚀,更需要优秀文化的滋养。(摘编自辛识平《“娘炮”之风当休矣》,新华 社北京 2018 年 9 月 6 日电) 材料三 伟大的队伍孕育伟大的精神,刚毅的品格塑造独特的气质。军人气质,是英雄 主义的血性,是集体主义的奉献,是永不言败的刚毅,是为国为民的担当。新时代“最可爱 的人”身上那种气质之美,为浮躁的社会打开了另一个审美维度,理应引领时代潮流。 而当下,受商业炒作等影响,社会上渐渐刮起一股“阴柔之风”。一些“小鲜肉”“花美 男”充斥屏幕,他们看起来弱不禁风却妆容精致,说起话来有气无力且矫揉造作,没有一丝 阳刚之气,却被扭曲的“眼球经济”推波助澜。不少人担心,这种反常现象的泛滥,容易影 响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进而销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追求。 一个健康的社会,一个向上的民族,应该有昂扬雄健之气概,有敢于开拓之勇力,有青 春勃发之精神。如果放任“阴柔之凤”劲吹,让不良文化侵蚀人们的思想,血性阳刚之气和 尚武精神就会消退。改变病态审美,扭转矫揉造作,不妨给社会多注入军人气质,把优秀文 化品格灌入以青少年为主的大众群体。唯此,方能塑造刚健勇毅的时代气质和自信自强的社 会风尚。这一点,也应该永远是公共传播中的主流。 (摘编自王宁《用军人气质激扬民族雄风》,2018 年 10 月 4 日) 材料四 自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出现过美学和美育高潮后,学校美育越来越被分工细 密的现有课程体系边缘化了,我们看到的常常只是偏重技能、缺失审美内蕴的“艺术课”或 者仅剩知识、脱离现实生活和主体精神世界的所谓“美学课”,而少见品位高雅、内涵丰富、 陶冶学生身心的“美育课”。社会转型期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有损美育实施的生态。转型过程 中,整个社会难免产生许多浮躁、趋利、庸俗等负面情绪,使得校园文化生态异化,更使得 青少年人格发育趋向“空心化”,即愈来愈缺失崇高、阳刚与雄壮的美感元素。不少学生更 多沾染的是经济意识、“小我”考量和感官愉悦,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的自觉精神日趋 稀薄。“走偏”的文化消费与“病态”的审美创造互为因果,值得忧思。(摘编自潘涌《美育 为何难落实》,2017 年 1 月 17 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青少年在开放多元的社会中可以拥有不同审美选择,但不能变 审美为“审丑”。 B.放任“阴柔之风”劲吹,会导致血性阳刚之气和尚武精神的消退,不利于大众群体 文化品格的提升。 C.崇高、阳刚与雄壮等美感元素的缺失,容易造成青少年人格发育“空心化”,使得校 园文化生态异化。 社会转型期难免出现负面情绪。影响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美育要积极应对,充分发 挥自身教育优势。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偶像具有时代差异性是正常社会现象,每一代青少年经历倾慕偶像的心理体验也属 正常。 B.病态审美现象引发公众反感,就是因为这种病态的文化对青少年产生了巨大的负面 影响 C.病态审美现象由多种因素导致,有的与“颜值消费”和“眼球经济”跑偏存在密切 联系。 D.新时代军人身上独特的气质之美可以作为当前社会另一个审美维度,引领时代潮流 6.如何更好地发挥审美文化对青少年的引领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海边的雪张炜 风肆无忌惮地吼叫着,绞拧着地上的雪。天就要黑下来了。他们一刻也没有多站,就返 身回铺子里了。 金豹重新坐到炉台跟前,烘着手说:“这样的鬼天气只能喝酒。唉唉,到底是老了,没有血 气了,简直碰不得风雪。” “这场雪不知还停不停。等几天你看吧,满海都漂着冰矾。”老刚还在专心听着风雪的 吼叫声。 “唉,老了,老了。”金豹把一双黑黑的手掌放在炉口上,像烤咸鱼一样,反反正正地 翻动着。“就像雪一样,欢欢喜喜落下来,早晩要化的。” 老刚点点头,“像雪一样。” 金豹望着铺门上那块黑乎乎的玻璃:“还是地上好,雪花打着旋儿从天上下来,积起老 厚,让人踏,日头照,化成了水。它就这么过完一辈子。” “人也一样。真不容易啊!”老刚的声音有些发颤,他的眼睛直盯住跳动的灯火,眼角 上有什么东西在闪亮。金豹慢慢地吸一支烟,把没有喝完的半瓶酒重新插到沙子里去
4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青少年在开放多元的社会中可以拥有不同审美选择,但不能变 审美为“审丑”。 B.放任“阴柔之风”劲吹,会导致血性阳刚之气和尚武精神的消退,不利于大众群体 文化品格的提升。 C.崇高、阳刚与雄壮等美感元素的缺失,容易造成青少年人格发育“空心化”,使得校 园文化生态异化。 D.社会转型期难免出现负面情绪。影响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美育要积极应对,充分发 挥自身教育优势。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偶像具有时代差异性是正常社会现象,每一代青少年经历倾慕偶像的心理体验也属 正常。 B.病态审美现象引发公众反感,就是因为这种病态的文化对青少年产生了巨大的负面 影响。 C.病态审美现象由多种因素导致,有的与“颜值消费”和“眼球经济”跑偏存在密切 联系。 D.新时代军人身上独特的气质之美可以作为当前社会另一个审美维度,引领时代潮流。 6.如何更好地发挥审美文化对青少年的引领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海边的雪 张炜 风肆无忌惮地吼叫着,绞拧着地上的雪。天就要黑下来了。他们一刻也没有多站,就返 身回铺子里了。 金豹重新坐到炉台跟前,烘着手说:“这样的鬼天气只能喝酒。唉唉,到底是老了,没有血 气了,简直碰不得风雪。” “这场雪不知还停不停。等几天你看吧,满海都漂着冰矾。”老刚还在专心听着风雪的 吼叫声。 “唉,老了,老了。”金豹把一双黑黑的手掌放在炉口上,像烤咸鱼一样,反反正正地 翻动着。“就像雪一样,欢欢喜喜落下来,早晚要化的。” 老刚点点头,“像雪一样。” 金豹望着铺门上那块黑乎乎的玻璃:“还是地上好,雪花打着旋儿从天上下来,积起老 厚,让人踏,日头照,化成了水。它就这么过完一辈子。” “人也一样。真不容易啊!”老刚的声音有些发颤,他的眼睛直盯住跳动的灯火,眼角 上有什么东西在闪亮。金豹慢慢地吸一支烟,把没有喝完的半瓶酒重新插到沙子里去
两个老人挨在一起,闭着眼睛各自想心事。老刚想他的儿子——这时已经背上猎枪和金 豹的儿子回家了 老刚躺下了。金豹自己却睡不着了。他侧身吸着烟,静静地听外边的声音。海浪声大得 可怕,他知道拍到岸上的浪头卷起来,这时正恶狠狠地将靠岸的雪砣子吞进去。他惯于在骇 人的海浪声里甜睡 可是今晚却睡不着了。仿佛在这个雪夜里,有什么令人恐惧的东西正向他慢慢逼近过来。他 怎么也睡不着。他披上破棉袄钻出了铺子 刚一出门,一股旋转的雪柱就把他打倒了,头被撞得有些懵。金豹望着四周,真不敢相 信自己的眼睛。他突然想起了白天搬动的舢板,加固的锚绳也不保险哪!他像被什么蜇了似 地喊着老刚,翻身回铺子去了 凭借雪粉的滑润,他们将几个舢板又推离岸边好几丈远。彼此都看不见,只听见粗粗的喘息 声。他们不敢去推稍远一些的小船,怕摸不回铺子。 他们的手脚冻得没有了知觉,终于不敢耽搁,开始摸索着回铺子了。金豹不断喊着老刚, 听不到回应,就伸手去摸他、拉他。有一次脸碰到他的鼻子,看到他用手将耳朵拢住,好像 在听什么? 老刚真的在倾听。听了一会儿,他的嘴巴颤抖起来,带着哭音喊了一句:“妈呀,海里 有人!” 金豹像他那样听了听。 呜喔一一—哎一一救救一—呜 是绝望的哭泣和呼喊。金豹跳了起来,霹雳一般吼道: “有人!他们上不来了!” “听声音不远!”老刚身上抖起来,牙齿碰得直响 金豹在浪头跟前吼起来,浪头扑下来,他的身子立刻湿透了……老刚喊了一阵,最后绝 望地说:“不行了,他们听见也摸不上来,他们不行了…” 金豹奔跑着,呼喊着,不知跌了多少跤子,伸开手在雪地上乱摸—一—他想摸些柴草点 堆大火:被海浪打昏了头的人,只有迎着火光才能爬上来,金豹想按海上规矩,为落水者点 堆救命的火。厚厚的大雪,哪里寻柴草去!他一声不吭地站在了老刚身边,突然说了句: “点铺子吧!” 铺子是他们承包组的全部家当哪 大火燃起来了!风吹着,熊熊烈火四周容不得冰雪了。空中飞旋的雪花,都被映红了 雪地上,远远近近都是嫣红的火的颜色,狂暴的风雪比起这团大火好像已经是微不足道的 金豹钻到了水浪里,盯着水里的那团黑影。黑影近了,是抱着一块木板的落水者。金豹 拖上他,刚迈开一步,就被一巨浪打倒了,他爬起来时,看到老刚也拖着一个人……他们把 两个落水的人抱到了大火边上 烤了一会儿,两个身体蠕动起来
5 两个老人挨在一起,闭着眼睛各自想心事。老刚想他的儿子——这时已经背上猎枪和金 豹的儿子回家了。 老刚躺下了。金豹自己却睡不着了。他侧身吸着烟,静静地听外边的声音。海浪声大得 可怕,他知道拍到岸上的浪头卷起来,这时正恶狠狠地将靠岸的雪砣子吞进去。他惯于在骇 人的海浪声里甜睡。 可是今晚却睡不着了。仿佛在这个雪夜里,有什么令人恐惧的东西正向他慢慢逼近过来。他 怎么也睡不着。他披上破棉袄钻出了铺子。 刚一出门,一股旋转的雪柱就把他打倒了,头被撞得有些懵。金豹望着四周,真不敢相 信自己的眼睛。他突然想起了白天搬动的舢板,加固的锚绳也不保险哪!他像被什么蜇了似 地喊着老刚,翻身回铺子去了。 凭借雪粉的滑润,他们将几个舢板又推离岸边好几丈远。彼此都看不见,只听见粗粗的喘息 声。他们不敢去推稍远一些的小船,怕摸不回铺子。 他们的手脚冻得没有了知觉,终于不敢耽搁,开始摸索着回铺子了。金豹不断喊着老刚, 听不到回应,就伸手去摸他、拉他。有一次脸碰到他的鼻子,看到他用手将耳朵拢住,好像 在听什么? 老刚真的在倾听。听了一会儿,他的嘴巴颤抖起来,带着哭音喊了一句:“妈呀,海里 有人!” 金豹像他那样听了听。 “呜喔——哎——救救——呜……” 是绝望的哭泣和呼喊。金豹跳了起来,霹雳一般吼道: “有人!他们上不来了!” “听声音不远!”老刚身上抖起来,牙齿碰得直响。 金豹在浪头跟前吼起来,浪头扑下来,他的身子立刻湿透了……老刚喊了一阵,最后绝 望地说:“不行了,他们听见也摸不上来,他们不行了……” 金豹奔跑着,呼喊着,不知跌了多少跤子,伸开手在雪地上乱摸——他想摸些柴草点一 堆大火:被海浪打昏了头的人,只有迎着火光才能爬上来,金豹想按海上规矩,为落水者点 一堆救命的火。厚厚的大雪,哪里寻柴草去!他一声不吭地站在了老刚身边,突然说了句: “点铺子吧!” 铺子是他们承包组的全部家当哪。 大火燃起来了!风吹着,熊熊烈火四周容不得冰雪了。空中飞旋的雪花,都被映红了; 雪地上,远远近近都是嫣红的火的颜色,狂暴的风雪比起这团大火好像已经是微不足道的 了…… 金豹钻到了水浪里,盯着水里的那团黑影。黑影近了,是抱着一块木板的落水者。金豹 拖上他,刚迈开一步,就被一巨浪打倒了,他爬起来时,看到老刚也拖着一个人……他们把 两个落水的人抱到了大火边上。 烤了一会儿,两个身体蠕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