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生理意义 转氨基作用普遍存在,除Lys、Arg和Thr不参加转氨 基反应外,大部分都参加 大多数氨基酸通过Glu—-酮戊二酸转氨系统进行脱 氨基,构成联合脱氨基作用 转氨基作用作为沟通蛋白质和糖代谢的桥梁,通过丙 酮酸、 -酮戊二酸和草酰乙酸分别形成丙氨酸、谷氨 酸、天冬氨酸等非必需氨基酸 位于肝脏的谷丙转氨酶在肝细胞受损时会被释放到血 液中,可通过检测GPT活性确认肝功能是否正常
3、生理意义 转氨基作用普遍存在,除Lys、Arg和Thr不参加转氨 基反应外,大部分都参加 大多数氨基酸通过Glu—-酮戊二酸转氨系统进行脱 氨基,构成联合脱氨基作用 转氨基作用作为沟通蛋白质和糖代谢的桥梁,通过丙 酮酸、 -酮戊二酸和草酰乙酸分别形成丙氨酸、谷氨 酸、天冬氨酸等非必需氨基酸 位于肝脏的谷丙转氨酶在肝细胞受损时会被释放到血 液中,可通过检测GPT活性确认肝功能是否正常
(三)联合脱氨基作用 1、谷氨酸脱氢酶系 联合脱氨基作用是一种间接脱氨基作用,由转氨酶与L-谷氨酸脱氢酶 联合作用进行脱氨基; L-氨基酸氧化酶活性弱而转氨酶、L谷氨酸脱氢酶活性强; -氨基酸先与-酮戊二酸起转氨基作用,形成谷氨酸,再经谷氨酸 脱氢酶进行氧化性脱氨; R1 CH2 CH2 COOH R1 CH2 CH2 COOH CH2 CH2 COOH CHNH2 + CH=O C=O + CHNH2 CH=O + NH3 COOH COOH 转氨酶 COOH COOH 谷氨酸脱氢酶 COOH 氨基酸 -酮戊二酸 -酮酸 谷氨酸 -酮戊二酸 氨
(三)联合脱氨基作用 1、谷氨酸脱氢酶系 联合脱氨基作用是一种间接脱氨基作用,由转氨酶与L-谷氨酸脱氢酶 联合作用进行脱氨基; L-氨基酸氧化酶活性弱而转氨酶、L谷氨酸脱氢酶活性强; -氨基酸先与-酮戊二酸起转氨基作用,形成谷氨酸,再经谷氨酸 脱氢酶进行氧化性脱氨; R1 CH2 CH2 COOH R1 CH2 CH2 COOH CH2 CH2 COOH CHNH2 + CH=O C=O + CHNH2 CH=O + NH3 COOH COOH 转氨酶 COOH COOH 谷氨酸脱氢酶 COOH 氨基酸 -酮戊二酸 -酮酸 谷氨酸 -酮戊二酸 氨
2、腺嘌呤核苷酸循环联合脱氨作用 腺嘌呤核苷酸 腺嘌呤脱氨酶 次黄嘌呤核苷酸 Asp,SAMP合成酶 腺苷酸基琥珀酸(SAMP) 腺苷酸基琥珀酸分解酶 腺嘌呤核苷酸 + 延胡索酸 体内某些组织如骨骼肌、心肌中的L-谷氨酸脱氢酶活性低, 这些部位以“嘌呤核苷酸循环”脱氨基作用为主
2、腺嘌呤核苷酸循环联合脱氨作用 腺嘌呤核苷酸 腺嘌呤脱氨酶 次黄嘌呤核苷酸 Asp,SAMP合成酶 腺苷酸基琥珀酸(SAMP) 腺苷酸基琥珀酸分解酶 腺嘌呤核苷酸 + 延胡索酸 体内某些组织如骨骼肌、心肌中的L-谷氨酸脱氢酶活性低, 这些部位以“嘌呤核苷酸循环”脱氨基作用为主
二、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1、概念 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是氨基酸经脱羧酶类催 化,脱去羧基,生成相应的胺和CO2的反应; RCHNH2COOH → RCH2NH2 + CO2 脱羧酶专一性高,诱导酶类,磷酸吡哆醛为 辅酶;
二、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1、概念 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是氨基酸经脱羧酶类催 化,脱去羧基,生成相应的胺和CO2的反应; RCHNH2COOH → RCH2NH2 + CO2 脱羧酶专一性高,诱导酶类,磷酸吡哆醛为 辅酶;
2、一些重要的氨基酸脱羧基反应 (1)谷氨酸→ γ-氨基丁酸(GABA): γ-氨基丁酸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具有抑制作用; VB6是其辅酶,因此临床上用VB6防治神经性妊娠呕 吐及小孩抽搐; 主要存在于大脑中
2、一些重要的氨基酸脱羧基反应 (1)谷氨酸→ γ-氨基丁酸(GABA): γ-氨基丁酸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具有抑制作用; VB6是其辅酶,因此临床上用VB6防治神经性妊娠呕 吐及小孩抽搐; 主要存在于大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