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 目 。7.1釉层的物理化学性质 7.2坯釉适应性 冬7.3釉的析晶 多 习 题
要 目 ❖ 7.1 釉层的物理化学性质 ❖ 7.2 坯釉适应性 ❖ 7.3 釉的析晶 ❖ 习 题
7.1釉层的物理化学性质 ·7.1.1釉的熔融特性 ·7.1.2釉的粘度与表面张力 ·7.1.3力学强度和硬度 ■7.1.4热膨胀性 ·7.1.5釉层的化学稳定性 ·7.1.6釉层的光学性质
7.1釉层的物理化学性质 ▪ 7.1.1 釉的熔融特性 ▪ 7.1.2 釉的粘度与表面张力 ▪ 7.1.3 力学强度和硬度 ▪ 7.1.4 热膨胀性 ▪ 7.1.5 釉层的化学稳定性 ▪ 7.1.6 釉层的光学性质
7.1.1釉的熔融特性 冬釉的熔融温度范围 以中3×3mm圆柱作为标准试样,观察其加热过程形状发生变化的 情况,确定釉料的始熔温度、融熔温度与熔融融范围。 “始熔温度:加热至形状开始变化,棱角变圆的温度。 ·融熔温度:加热至形状变为半圆球形的温度一全熔温度 HKP(常作为烧成温度的指标):h/d=0.5 ·流动温度:加热至试样流散开来(扁平),高度降至原有的1/ 3一流动温度FP:h/d=0.15 ·熔融融范围:始熔温度~流动温度 ■釉的烧成温度:釉料充分熔融并且平铺在坯体的表面,形成光 滑的釉面时即认为达到了釉的成熟温度
7.1.1 釉的熔融特性 ❖ 釉的熔融温度范围 以φ3×3mm圆柱作为标准试样,观察其加热过程形状发生变化的 情况,确定釉料的始熔温度、融熔温度与熔融融范围。 ▪始熔温度:加热至形状开始变化,棱角变圆的温度。 ▪融熔温度:加热至形状变为半圆球形的温度-全熔温度 HKP(常作为烧成温度的指标):h/d=0.5 ▪流动温度:加热至试样流散开来(扁平),高度降至原有的1/ 3-流动温度 FP: h/d=0.15 ▪熔融融范围:始熔温度~流动温度 ▪釉的烧成温度:釉料充分熔融并且平铺在坯体的表面,形成光 滑的釉面时即认为达到了釉的成熟温度
7.1.1釉的熔融特性 冬釉的熔融温度范围 釉的烧成温度一般在其上限附近 开始熔融温度~完全熔融温度 软化变形温度、流动温度 半球温度~1/3原高温度(国标) 未烧 始熔温度 半球温度 流动温度
7.1.1 釉的熔融特性 ❖ 釉的熔融温度范围 釉的烧成温度一般在其上限附近 开始熔融温度~ 完全熔融温度 软化变形温度~ 流动温度 半球温度 ~ 1/3原高温度(国标) 未烧 始熔温度 半球温度 流动温度
冬影响熔融温度范围的因素 (1)物料细度 (2)各组分混合均匀程度 (3)物料的化学组成 提高熔融温度范围的成份:A2O3、R02(SiO2、ZrO2) 降低熔融温度范围的成份:RO(软熔剂)、R,O(硬熔剂) 软熔剂RO:CaO、MgO、ZnO、BaO. 硬熔剂R20:Li20、Na20、Kz0、Pb0、Bz03
❖ 影响熔融温度范围的因素 (1) 物料细度 (2) 各组分混合均匀程度 (3) 物料的化学组成 提高熔融温度范围的成份:Al2O3、RO2(SiO2、ZrO2) 降低熔融温度范围的成份:RO(软熔剂)、R2O(硬熔剂) 软熔剂RO:CaO、MgO、ZnO、BaO. 硬熔剂R2O:Li2O、Na2O、K2O、PbO、B2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