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音乐教育专业发展思路 一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游翠玲 一、专业设置 1、行业背景调研 (能够面向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面向企业和行业设置专业,能够将当地产业结构和社会 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确定专业主要依据,并分析到位。能够清楚表明该专业在全区同类 专业中所属地位) 音乐教有专业其前身是呼和浩特教有学院和中等师范音乐学科教有。高职专科音乐教 有专业产生与发展不过近十年的事。中等师范音乐教有已有百年的历史,如果从1907年绥 远师范算起,呼和浩特中等师范音乐教育也己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师范音乐教育虽然经历 了百年的发展史,但职业音乐教育还很年轻只经历六七年的发展历程其教育规律有待于深入 探索和研究。上世纪80年代末,呼和浩特师范学校音乐艺术试点班应运而生,先后招收了 音乐89班和音乐8班,多届幼师班为我区培养出大批音乐师资,并在我区的中小学幼儿园 音乐教育战线上做出了重大贡献。 2、人才需求调研能够对本专业从业人员对应的职业岗位、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专业 人才招聘渠道进行准确、可量化的语言分析描述) 目前根据对06、07级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区 仍需要大批量的音乐教师,特别是山村、牧区的中小学生急需要音乐素质的提升, 他们渴望音乐热爱音乐,急切地期待音乐教师的到来,所以培养基层音乐教师的 重任依然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重任,音乐教师是大有用武之地的。另外师范 类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均可以拿到小学教师资格证书,这为学生的 就业提供了重要保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 增长,社区群众文艺演出、礼仪民俗、企事业单位的文娱活动均需要音乐表演人 才的引进。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大力倡导文化兴国文化强区的大形势下,各地兴建 少年宫,音乐教有将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音乐教师、演奏 员、演唱员等音乐表演人才将大有作为
1 高职音乐教育专业发展思路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游翠玲 一、专业设置 1、行业背景调研 (能够面向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面向企业和行业设置专业,能够将当地产业结构和社会 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确定专业主要依据,并分析到位。能够清楚表明该专业在全区同类 专业中所属地位) 音乐教育专业其前身是呼和浩特教育学院和中等师范音乐学科教育。高职专科音乐教 育专业产生与发展不过近十年的事。中等师范音乐教育已有百年的历史,如果从 1907 年绥 远师范算起,呼和浩特中等师范音乐教育也已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师范音乐教育虽然经历 了百年的发展史,但职业音乐教育还很年轻只经历六七年的发展历程其教育规律有待于深入 探索和研究。上世纪 80 年代末,呼和浩特师范学校音乐艺术试点班应运而生,先后招收了 音乐 89 班和音乐 98 班,多届幼师班为我区培养出大批音乐师资,并在我区的中小学幼儿园 音乐教育战线上做出了重大贡献。 2、人才需求调研能够对本专业从业人员对应的职业岗位、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专业 人才招聘渠道进行准确、可量化的语言分析描述) 目前根据对 06、07 级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区 仍需要大批量的音乐教师,特别是山村、牧区的中小学生急需要音乐素质的提升, 他们渴望音乐热爱音乐,急切地期待音乐教师的到来,所以培养基层音乐教师的 重任依然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重任,音乐教师是大有用武之地的。另外师范 类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均可以拿到小学教师资格证书,这为学生的 就业提供了重要保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 增长,社区群众文艺演出、礼仪民俗、企事业单位的文娱活动均需要音乐表演人 才的引进。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大力倡导文化兴国文化强区的大形势下,各地兴建 少年宫,音乐教育将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音乐教师、演奏 员、演唱员等音乐表演人才将大有作为
3、专业定位(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大众音乐教育或普通音 乐教育)能够以行业背景和人才需求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准确、明确 进行专业定位。 我国职业教育专家郭广义(北京卫生学校)。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 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高等教育也是职业教育,既有 职业教育的特点,又具有高等教育的属性,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培养高级专门技术 人才,培养掌握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 技术工人是它的根本任务”。 我个人认为:对于隶属于高等职业教育下的师范音乐教育应该说仍属于高师 音乐教育范畴,一方面具有职业教育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有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的 属性。由于它与职业教育挂钩,因此在突出其师范性、示范性的同时还应突出 其音乐教育的实用技术性和能力素质的培养。由于高职师范音乐教育是三年专科 学制,还不能完全与四年本科高师同日而语(当然如果是四年制本科职业教育就 更加理想了)。高职音乐教育所担负的使命是培养人,培养教育人的人,并使之 掌握一技之长形成自身发展优势的教育。高职专科音乐教育专业是在普通学校音 乐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音乐教育,然而,这种专业性音乐教育尚属音乐教育专门 人才的专科基础教育,因为在它后面还有本科、硕士、博士阶段的教育,(当然 我们如果能升本成功,建一所应用型本科大学,既能提升学生身份又能有一技之 长立足社会那是最理想的),高职音乐教育专业三年制专科的学生不仅要在完成 十余门专业课程的学业,还要花大量时间来完成钢琴、声乐等技能课的练习,再 加上政治、体育、德育等公共课以及军训、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另外还得扣除 6个寒暑假,所剩学习时间不多,这也决定了职业专科音乐教育是大众化音乐教 育。 二、培养目标能够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各专业的具体情况,确定其具体的专业技能和 职业素质要求,培养规格明确具体。 根据目前就业形势分析,高职专科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目标应该是以培 养小学及幼儿园音乐教师为主:以多元化的就业目标为辅的培养模式为办学宗 2
2 3、专业定位(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大众音乐教育或普通音 乐教育)能够以行业背景和人才需求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准确、明确 进行专业定位。 我国职业教育专家郭广义(北京卫生学校)。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 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高等教育也是职业教育,既有 职业教育的特点,又具有高等教育的属性,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培养高级专门技术 人才,培养掌握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 技术工人是它的根本任务”。 我个人认为:对于隶属于高等职业教育下的师范音乐教育应该说仍属于高师 音乐教育范畴,一方面具有职业教育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有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的 属性。 由于它与职业教育挂钩,因此在突出其师范性、示范性的同时还应突出 其音乐教育的实用技术性和能力素质的培养。由于高职师范音乐教育是三年专科 学制,还不能完全与四年本科高师同日而语(当然如果是四年制本科职业教育就 更加理想了)。高职音乐教育所担负的使命是培养人,培养教育人的人,并使之 掌握一技之长形成自身发展优势的教育。高职专科音乐教育专业是在普通学校音 乐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音乐教育,然而,这种专业性音乐教育尚属音乐教育专门 人才的专科基础教育,因为在它后面还有本科、硕士、博士阶段的教育,(当然 我们如果能升本成功,建一所应用型本科大学,既能提升学生身份又能有一技之 长立足社会那是最理想的),高职音乐教育专业三年制专科的学生不仅要在完成 十余门专业课程的学业,还要花大量时间来完成钢琴、声乐等技能课的练习,再 加上政治、体育、德育等公共课以及军训、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另外还得扣除 6 个寒暑假,所剩学习时间不多,这也决定了职业专科音乐教育是大众化音乐教 育。 二、培养目标能够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各专业的具体情况,确定其具体的专业技能和 职业素质要求,培养规格明确具体。 根据目前就业形势分析,高职专科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目标应该是以培 养小学及幼儿园音乐教师为主;以多元化的就业目标为辅的培养模式为办学宗
旨,因为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前身是教育学院(大专)及中等师范音乐教育, 其教育特点依然包含师范教育的教学特征。专科师范是培训中小学在职教师的重 要基地,专科师范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中小学幼儿园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为 己任,而高职专科音乐教育是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为办学宗 旨的,因此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向着更多元化、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由于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来源程度参差不齐,也决定了其教育方针既 要面向全体又要因材施教,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方案也不应该是整齐划一 的,而应侧重几个方面:一方面是为高等院校培养输送本科、硕士生源打好扎厚 实的专科基础:另一方面是为基础音乐教育一一中小学幼儿园培养合格的音乐教 师:三是为企事业单位培养一批复合型的一般音乐工作者:四是为自主创业者奠 定综合音乐素质基础。 三、人才培养模式模式的选择与目标一致,模式运行与课程体系相符合,能 实现模式运行与课程体系相符合,能实现培养目标。 以往高师培养的音乐教育人才,主要是中小学音乐教师,且以知识技能的培 养为目标,忽视了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抹煞了不同教育对象的潜 质发展差异,缺乏以学生为本的观念,随着音乐教育理念的改变,音乐对于人的 整体培养的作用,日益为人们所重视,音乐教育同其他学科的教育一样,朝着多 元化、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方向发展。 高职音乐教育培养模式,就是在高职的专科学习阶段,突出并形成学生的自 身发展优势,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近几年音乐专业的毕业生跟踪调 查情况看,毕业生有30%从事于普通中小学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有20%在企、事 业其他岗位兼职文艺宣传工作的,有60%直接报考后期本科、研究生或出国深造 的,也有个别从事于专业表演和自主创办礼仪公司的。由此可见高职音乐教育人 才的发展模式呈现出以下四个趋向:第一,向教育型或教育理论型发展的人才。 21世纪我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急需大批合格的音乐教育人才,以提高 全体国民的审美教育水平和大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水平,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具有 前所未有的大气候和良好的就业前景。第二,向音乐表演发展的人才。在高职的 学生中不乏音乐技能突出的人才,这些对音乐表演有良好发展潜质的学生可选择 此方向,在专业技能、表演、理论和实践领域进行深造,以期向专业团体输送人
3 旨,因为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前身是教育学院(大专)及中等师范音乐教育, 其教育特点依然包含师范教育的教学特征。专科师范是培训中小学在职教师的重 要基地,专科师范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中小学幼儿园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为 己任,而高职专科音乐教育是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为办学宗 旨的,因此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向着更多元化、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由于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来源程度参差不齐,也决定了其教育方针既 要面向全体又要因材施教,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方案也不应该是整齐划一 的,而应侧重几个方面:一方面是为高等院校培养输送本科、硕士生源打好扎厚 实的专科基础;另一方面是为基础音乐教育——中小学幼儿园培养合格的音乐教 师;三是为企事业单位培养一批复合型的一般音乐工作者;四是为自主创业者奠 定综合音乐素质基础。 三、人才培养模式模式的选择与目标一致,模式运行与课程体系相符合,能 实现模式运行与课程体系相符合,能实现培养目标。 以往高师培养的音乐教育人才,主要是中小学音乐教师,且以知识技能的培 养为目标,忽视了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抹煞了不同教育对象的潜 质发展差异,缺乏以学生为本的观念,随着音乐教育理念的改变,音乐对于人的 整体培养的作用,日益为人们所重视,音乐教育同其他学科的教育一样,朝着多 元化、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方向发展。 高职音乐教育培养模式,就是在高职的专科学习阶段,突出并形成学生的自 身发展优势,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近几年音乐专业的毕业生跟踪调 查情况看,毕业生有 30%从事于普通中小学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有 20%在企、事 业其他岗位兼职文艺宣传工作的,有 60%直接报考后期本科、研究生或出国深造 的,也有个别从事于专业表演和自主创办礼仪公司的。由此可见高职音乐教育人 才的发展模式呈现出以下四个趋向:第一,向教育型或教育理论型发展的人才。 21 世纪我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急需大批合格的音乐教育人才,以提高 全体国民的审美教育水平和大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水平,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具有 前所未有的大气候和良好的就业前景。第二,向音乐表演发展的人才。在高职的 学生中不乏音乐技能突出的人才,这些对音乐表演有良好发展潜质的学生可选择 此方向,在专业技能、表演、理论和实践领域进行深造,以期向专业团体输送人
才。第三,向音乐理论型发展的人才。借助高职的综合性音乐教育特点的平台, 学生可打好音乐理论基础作为专业发展方向,以继续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成为理 论研究人才。第四自主创业,创办礼仪公司等。 四、课程设置 1、职业能力分析: (能够针对本专业所涉及的职业活动(包括专门化方向)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工作 项目(一级模块),再对工作项目进行任务分析(二级模块),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排序, 并对完成任务应掌握的职业能力作出较为详细的描述) 高职音乐教育所对应的职业有:中小学幼儿园音乐教师、演奏员、演唱员 电脑音乐编辑、一般音乐工作者等。作为音乐教师应当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 基础知识与技能,具备一定程度的演奏、指挥、即兴伴奏、自弹自唱和演唱(独 唱、合唱、视唱)、等能力:具有初步的作曲知识和审美的能力,能利用所学专 业知识和技能解决音乐教学、音乐实践中的基本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一件乐器 的演奏方法:了解音乐教学法:初步具有进行专业音乐教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音乐人才。作为教师,不仅要进行知识的、技能的传授与训练, 更重要的是将音乐的本质呈示给学生,使学生充分感悟音乐中所包含的人类精神 与文化的内涵,理解音乐教育对塑造完整人格的意义。 作为演员应当具有舞台表演能力,具备较高程度的演奏乐器和演唱的能力、 具有较高水准的指挥和伴奏能力:具有较高的作曲知识和审美的能力,能利用所 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音乐实践中的较深层问题的能力: 作为电脑音乐编辑、要具备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程度的 演唱(独唱、合唱、视唱)演奏能力;具有一定的作曲知识和审美的能力,能利用 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音乐制作、音乐实践中的基本问题的能力:具备对音响 设备的熟练操作能力。 一般音乐工作者具备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初步掌握演唱(独唱、 合唱、视唱)方法的能力:具有解决音乐实践中的基本问题的能力:
4 才。第三,向音乐理论型发展的人才。借助高职的综合性音乐教育特点的平台, 学生可打好音乐理论基础作为专业发展方向,以继续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成为理 论研究人才。第四自主创业,创办礼仪公司等。 四、课程设置 1、职业能力分析: (能够针对本专业所涉及的职业活动(包括专门化方向)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工作 项目(一级模块),再对工作项目进行任务分析(二级模块),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排序, 并对完成任务应掌握的职业能力作出较为详细的描述) 高职音乐教育所对应的职业有:中小学幼儿园音乐教师、演奏员、演唱员 电脑音乐编辑、一般音乐工作者等。作为音乐教师应当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 基础知识与技能,具备一定程度的演奏、指挥、即兴伴奏、自弹自唱和演唱(独 唱、合唱、视唱)、等能力;具有初步的作曲知识和审美的能力,能利用所学专 业知识和技能解决音乐教学、音乐实践中的基本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一件乐器 的演奏方法;了解音乐教学法;初步具有进行专业音乐教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音乐人才。作为教师,不仅要进行知识的、技能的传授与训练, 更重要的是将音乐的本质呈示给学生,使学生充分感悟音乐中所包含的人类精神 与文化的内涵,理解音乐教育对塑造完整人格的意义。 作为演员应当具有舞台表演能力,具备较高程度的演奏乐器和演唱的能力、 具有较高水准的指挥和伴奏能力;具有较高的作曲知识和审美的能力,能利用所 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音乐实践中的较深层问题的能力; 作为电脑音乐编辑、要具备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程度的 演唱(独唱、合唱、视唱)演奏能力;具有一定的作曲知识和审美的能力,能利用 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音乐制作、音乐实践中的基本问题的能力;具备对音响 设备的熟练操作能力。 一般音乐工作者具备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初步掌握演唱(独唱、 合唱、视唱)方法的能力;具有解决音乐实践中的基本问题的能力;
2、课程体系 (1)专业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包括四大系列:第一是音乐基础理论课包括乐理、中外音乐史、 民族音乐赏析、视唱练耳(一年级开设)。这部分课程是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 音乐感受与鉴赏部分。第二是音乐技能表现实践类课程:包括钢琴、声乐、即兴 伴奏(包括自弹自唱)、各类器乐演奏、形体课、艺术实践包括音乐教材教法与 合唱指挥等。第三类课程是音乐与相关文化,如艺术概论课程。第四类是音乐创 作课,如初级和声、歌曲写作等。 (2)专业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是指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专业方向课程,它包括:某类中外乐 器的演奏、电脑音乐制作、学校音乐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专题音乐讲座、歌词写 作与赏析、音乐论文写作、内蒙民歌、意大利音乐用语课等,旨在拓宽学生的专 业视野和主干课程以外的相关专业知识。 总之,课程设置旨在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的音乐专业技能的音乐学科上的通 才,并为今后就业和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扎实的专科基础。 五、教学模式与方法 由于高职专科音乐教育是大众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的办学理念,因而决定了 高职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模式是:不以求其“尖”为目标(个别例外)而应求其 “全”(指专业技能的全面性),二是不以求其“高”为目标(个别例外),而应 求其“准”(教学过程讲求方法准、路子正),三是在教学内容上不以求其“面 为目标,而应求其“点”,以点带面的教学思想,教学量上不以求其“多”为目标, 而应求其“精”。在高职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的安排上,要少而精,抓其脉 络,求其精华。概括为四个字:即“全、点、精、准”为教学原则,这是由其学 制短,时间紧所决定的。 大课教学方法: 1、以学生感受与创新为原则的教学模式
5 2、课程体系 (1)专业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包括四大系列:第一是音乐基础理论课包括乐理、中外音乐史、 民族音乐赏析、视唱练耳(一年级开设)。这部分课程是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 音乐感受与鉴赏部分。第二是音乐技能表现实践类课程:包括钢琴、声乐、即兴 伴奏(包括自弹自唱)、各类器乐演奏、形体课、艺术实践包括音乐教材教法与 合唱指挥等。第三类课程是音乐与相关文化,如艺术概论课程。第四类是音乐创 作课,如初级和声、歌曲写作等。 (2)专业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是指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专业方向课程,它包括:某类中外乐 器的演奏、电脑音乐制作、学校音乐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专题音乐讲座、歌词写 作与赏析、音乐论文写作、内蒙民歌、意大利音乐用语课等,旨在拓宽学生的专 业视野和主干课程以外的相关专业知识。 总之,课程设置旨在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的音乐专业技能的音乐学科上的通 才,并为今后就业和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扎实的专科基础。 五、教学模式与方法 由于高职专科音乐教育是大众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的办学理念,因而决定了 高职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模式是:不以求其“尖”为目标(个别例外)而应求其 “全”(指专业技能的全面性),二是不以求其“高”为目标(个别例外),而应 求其“准”(教学过程讲求方法准、路子正),三是在教学内容上不以求其“面” 为目标,而应求其“点”,以点带面的教学思想,教学量上不以求其“多”为目标, 而应求其“精”。在高职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的安排上,要少而精,抓其脉 络,求其精华。概括为四个字:即“全、点、精、准”为教学原则,这是由其学 制短,时间紧所决定的。 大课教学方法: 1、以学生感受与创新为原则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