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 目 11.1于燥过程 冬11.2王燥制度的确定 冬11.3王燥方法
要 目 ❖ 11.1 干燥过程 ❖ 11.2 干燥制度的确定 ❖ 11.3 干燥方法
11.1干燥过程 目的:排除坯体中的水分,同时赋予坯体一定的干 燥强度,满足搬运以及后续工序(修坯、粘结、施 釉)的要求。 11.1.1于燥过程 ·11.1.2成型方法对王燥收缩的影响 ·11.1.3王燥开裂产生的类型及条件 ·11.1.4坯体王后性质的影响因素
11.1 干燥过程 目的:排除坯体中的水分,同时赋予坯体一定的干 燥强度,满足搬运以及后续工序(修坯、粘结、施 釉)的要求。 11.1.1 干燥过程 ▪ 11.1.2 成型方法对干燥收缩的影响 ▪ 11.1.3 干燥开裂产生的类型及条件 ▪ 11.1.4 坯体干后性质的影响因素
11.1.1千燥过程 升速阶段 等速阶段 降速阶段 平衡阶段 介质温度 2 A B 3 D →时间 1一坯体含水率2一干燥速度3一坯体表面温度
11.1.1 干燥过程 1 3 时间 升速阶段 等速阶段 降速阶段 平衡阶段 介质温度 2 1—坯体含水率 2—干燥速度 3—坯体表面温度 A B C D O
11.1.1干燥过程 干燥速度取决与内部扩散速度和表面汽化速度两个过程 可分为四个阶段: 1、升速阶段 短时间内,坯体表面被加热到等于干燥介质湿球温度的温度, 水分蒸发速度很快增大,到A点后,坯体吸收的热量和蒸发水分耗 去的热量相等。 时间短,排除水量不大。 2、等速干燥阶段 坯体表面蒸发的水分由内部向坯体表面源不断补充,坯体表面 总是保持湿润。 干燥速度不变,坯体表面温度保持不变,水分自由蒸发。 到B点后,坯体内部水分扩散速度开始小于表面蒸发速度,坯体 水分不能全部润湿表面,开始降速阶段,体积收缩不大 B—临界水分点
干燥速度取决与内部扩散速度和表面汽化速度两个过程 可分为四个阶段: 1、升速阶段 短时间内,坯体表面被加热到等于干燥介质湿球温度的温度, 水分蒸发速度很快增大,到A点后,坯体吸收的热量和蒸发水分耗 去的热量相等。 时间短,排除水量不大 。 2、等速干燥阶段 坯体表面蒸发的水分由内部向坯体表面源不断补充,坯体表面 总是保持湿润。 干燥速度不变,坯体表面温度保持不变,水分自由蒸发。 到B点后,坯体内部水分扩散速度开始小于表面蒸发速度,坯体 水分不能全部润湿表面,开始降速阶段,体积收缩不大 B——临界水分点 11.1.1 干燥过程
11.1.1干燥过程 3、降速干燥阶段 表面停止收缩,继续干燥仅增加坯体内部孔隙 干燥速度下降,热能消耗下降,坯体表面温度 提高。 4、平衡阶段 坯体表面水分达到平衡水分时,干燥速度为0 干燥最终水分取决与干燥介质的温度和湿度
11.1.1 干燥过程 3、降速干燥阶段 表面停止收缩,继续干燥仅增加坯体内部孔隙 干燥速度下降,热能消耗下降,坯体表面温度 提高。 4、平衡阶段 坯体表面水分达到平衡水分时,干燥速度为0 干燥最终水分取决与干燥介质的温度和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