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流瀑: 第四章 究竟是真理还是谬误?
你是否相信约翰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情? 谣言通常通过信息流瀑传播。在此背后的动态过程十分简单: 且一定量的人开始相信一则谣言,其他人也会相信,除非他们有更好 的理由相信这则谣言是虚假的。人们对于多数谣言所涉及的话题都缺 乏直接经验或个人认知,所以大多数人会听从并遵从大众的看法。从 众的人数越多,这个“大众”的数量就越多。这时,大量的人相信完 全虚假的谣言,就成了一种实实在在的风险。 试想一群人正在决定是否相信参议员约翰做了些见不得人的事。 群体中的每个成员都依次宣布自己的观点。安德鲁率先发言,也许他 就是那个最先散布谣言的人。安德鲁说约翰的确做了些见不得人的 事。巴巴拉现在知道了安德鲁的判断,凭着自己对参议员已有的了解 作出了自己的判断,她可能同意安德鲁的说法。如果她对约翰完全没 有认知,她也可能同意安德鲁的说法。也许地接受安德鲁的说法只是
因为安德鲁自称言之有据。假设她自己原本的看法是约喻设有涉及外 么丑闻事件,即便如此,她最后也许仍会相信这则谣言,只是因过 是安德鲁说的。如果她信任安德鲁和信任自己一样多,她也许会不知 道该如何想、如何做,她可能会直接掷硬币决定了。 现在我们来看第三个人卡尔的看法。假设安德鲁和巴巴拉表示他 们都相信这则谣言,虽然远不成定论。但是卡尔有自己的信息,证明 安德鲁和吧巴拉的判断是错误的。即便如此,卡尔也可能忽略他所知 道的一切,追随安德鲁和巴巴拉的看法。当然,安德鲁和巴巴拉都有 理由得出自己的判断。除非卡尔认为他自己的信息比他们的更确切, 不然他就可能追随他们的看法。如果卡尔果真追随安德鲁和巴巴拉, 卡尔就加入信息流瀑之中了。 现在假设卡尔同意安德鲁和巴巴拉的说法,由于缺乏对参议员约 输的直接认知,他认为他们二人也许是对的。假如其他群体成员(丹 尼斯、艾伦、弗朗西丝)知道安德鲁、巴巴拉和卡尔的所想所说,并 且认为他们的判断或许有道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会和卡尔做一 样的事情:在对约翰没有直接认知的情况下,接受这则谣言。即便 安德售一开始就说了一些自己明知虚假的话,或者他诚恳但的确讲 了一些错话,这个小群体还是可能会接受这则谣言的。简言之,安 德鲁最初的陈述开启了一个流瀑,一群人会在其中接受、传播严重 错误的信息
信息流瀑的巨大威力 所有这些也许看来都不真实,但是流瀑现象在现实世界中确 实经常出现。事实上,以上案例可以解释很多谣言的传播过程。即 便在专业人员当中,流瀑现象也是常见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里边有篇文章对“跟风病” (bandwagon diseases)进行了一番研究。其中说到,患“跟风病”的 医生就像旅鼠一样,时而会以一种互相传染而盲目的热情蜂拥而上, 推行针对特定疾病的治疗方案,主要是因为别的医生也这样做。这在 现实生活中可能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大多数医生并没有进行前沿 研究,他们不可避免地依赖同行的经验,这导致外科手术出现大量狂 热跟风的做法,并引发了一些刷作用。”一些疗法,包括扁桃体切除 术,“最初试行时的依据看来是很不充足的”。这类手术的频率及其 他疗法,包括接种疫苗,差别巨大。这些都说明流瀑现象在起作用。 在互联网上,信息流瀑每天都在发生,即使它们涉及的是完金没 有根据的谣言。这些信息流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信念和行为。 如果YouTubel网上的视频已经吸引了大量观众,这些视频还可能吸引 更多的观众。这个例子就是信息流瀑的明证。 很多信息流瀑也传插真相,这些流瀑是有益的。信息流漫有助 于解释“地球是圆的”,极端种族隔离是错误的,人们应享有言论自
由的权利,民主是最佳的政府组织形式,一家银行有可能真的倒闭, 一个政客有可能真的会贪污腐败。如果信息流瀑传播了这些事实,则 传得越多越好。“地球是圆的”的观点,反对南非种族隔离制度,以 及全球范围“性取向平权”运动,都受到了信息流瀑的支持。但是温 言也经常抵消流瀑效应。在这种情况下,将会出现两种主要的社会间 题。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人们可能会相信带有破坏性的谣言。这 样的流瀑现象可能会毁坏人际关系、公司生意,甚至个人的事业、前 途。第二,那些身处流瀑中的人们一般不会透露自己的怀疑。人们也 许知道参议员约喻不太可能会做出被人们指责的事情,但是人们还是 追随先知道这个信息的人的看法。再加上那些自私的或居心叵测的造 遥者会推波助澜,我们就更明白及时制止他们所散播的虚假的谣言是 何等重要。 真理和谬误有着同样的传播方式 当然,人们对与谣言有关的信息的掌握程度各有不同。我们中的 很多人根本没有掌握任何相关信息。一旦我们所到一些似乎有道理的 但又耸人听闻的言论,我们当中那些信息质乏者就可能因自己没有掌 握任何信息而相信这些谣言。另一些人并不无知,他们的确知道些许 相关信息,但是不足以盖过其他人共同的看法,特别是当他们信任那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