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联考2010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卷 编审: 金太阳教育研究院语文研究所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喀什(ka) 逛大街( guang) 色厉内荏 Gren 渐臻佳境(zhen) B、飙车(biao) 迫击炮(pai) 飞来横祸 (heng) 追本溯源(shuo) C、泥淖(nao) 唱主角(jue) 自出机杼 (zhu 觥筹交错(gong) D、攻讦(jie) 黄澄澄( cheng) 心广体胖 (pan) 饿殍遍野(piao)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家电下乡”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后,家用电器的降价刺激了消费者消费欲 的增长,原来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B.第25个教师节到来之前,温总理潜水调研教育,对5位教师授课情况的点评 给人一种恍然大悟、撞击心门的感觉,令人深思。 C.盘点一下娱乐圈女明星们的发家轨迹后会发现,为了吸引人们眼球,迅速出名 她们有的重包装,有的玩“自曝”,手段不同,各有千秋 D.今年,中国棋手古力与韩国棋手李世石一一当今世界棋坛上最耀眼的两大天 才,将在LG杯围棋决赛中上演龙腾虎跃的好戏。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表意明确的一句是 A.天涯社区里关于王立军打黑的帖子很多,其中有一帖称“别的做不了,想为王 立军在天涯盖一座精神大厦”,此帖“盖楼”已有两千多“层”。 B.60年来,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均硕果累累,成就巨大。这 些成就的取得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的结果 C.互联网在中国民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成为中 国公民行使表达权、监督权、知情权和参与权的重要渠道 D.每次学校开运动会前,老师总是千叮咛万嘱咐,告诉运动员要穿好鞋,可有 的运动员就是不当回事,以至于我们班几次与冠军失之交臂。 4.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许多生命在身处绝境的时候,都会怨天尤人,自暴自 弃 ,它不能因为生存希望微弱而借口放弃;它不能因为生活艰辛 而选择轻生。生命是自然之母所赐,除了自然之母,任何生命都 无权处 置自己的生命。 ①上天也无可厚非 ②而小白杨选择的不是死而是生 ③如果它选择“死亡” ④甚至绝望轻生 ⑤它的使命是为自然界添加宜人的色彩和凉意 ⑥但它自己清楚
全国大联考 2010 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卷 编审: 金太阳教育研究院语文研究所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喀什(kā) 逛大街(guàng) 色厉内荏 (rèn) 渐臻佳境(zhēn) B、飙车(biāo) 迫击炮(pǎi) 飞来横祸 (hèng) 追本溯源(shuò) C、泥淖(nào) 唱主角(jué) 自出机杼 (zhù) 觥筹交错(gōng) D、攻讦(jié) 黄澄澄(chéng) 心广体胖 (pán) 饿殍遍野(piǎo)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家电下乡”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后,家用电器的降价刺激了消费者消费欲 的增长,原来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B.第 25 个教师节到来之前,温总理潜水调研教育,对 5 位教师授课情况的点评 给人一种恍然大悟、撞击心门的感觉,令人深思。 C.盘点一下娱乐圈女明星们的发家轨迹后会发现,为了吸引人们眼球,迅速出名, 她们有的重包装,有的玩“自曝”,手段不同,各有千秋。 D.今年,中国棋手古力与韩国棋手李世石——当今世界棋坛上最耀眼的两大天 才,将在 LG 杯围棋决赛中上演龙腾虎跃的好戏。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表意明确的一句是 A.天涯社区里关于王立军打黑的帖子很多,其中有一帖称“别的做不了,想为王 立军在天涯盖一座精神大厦”,此帖“盖楼”已有两千多“层”。 B.60 年来,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均硕果累累,成就巨大。这 些成就的取得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的结果。 C.互联网在中国民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成为中 国公民行使表达权、监督权、知情权和参与权的重要渠道。 D.每次学校开运动会前,老师总是千叮咛万嘱咐,告诉运动员要穿好鞋,可有 的运动员就是不当回事,以至于我们班几次与冠军失之交臂。 4.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许多生命在身处绝境的时候,都会怨天尤人,自暴自 弃, 。 。 , 。 , ,它不能因为生存希望微弱而借口放弃;它不能因为生活艰辛 而选择轻生。生命是自然之母所赐,除了自然之母,任何生命都 无权处 置自己的生命。 ①上天也无可厚非 ②而小白杨选择的不是死而是生 ③如果它选择“死亡” ④甚至绝望轻生 ⑤它的使命是为自然界添加宜人的色彩和凉意 ⑥但它自己清楚
A.④①②⑥⑤③B.④②③①⑥⑤C②③④①⑤⑥D.②③④①⑥⑤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汉七年,韩王信反,高帝自往击之。至晋阳,闻信与匈奴欲共击汉,上大怒,使 人使匈奴。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使者十辈来,皆言匈奴可击。 上使刘敬复往使匈奴,还报曰:“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 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是时汉兵已逾句 注,二十余万兵已业行。上怒,骂刘敬曰:“齐虏!以口舌得官,今乃妄言沮吾 军。”械系敬广武。遂往。至平城,匈奴果出奇兵围髙帝白登,七日然后得解。 高帝至广武,赦敬,曰:“吾不用公言,以困平城。吾皆已斩前使十辈言可击者 矣。”乃封敬二千户,为关内侯,号为建信侯 高帝罢平城归,韩王信亡入胡。当是时,冒顿为单于,兵强,控弦①三十万,数 苦北边。上患之,问刘敬。刘敬曰:“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未可以武服也冒顿杀 父代立妻群母以力为威未可以仁义说也独可以计久远子孙为臣耳然恐陛下不能 为。”上曰:“诚可,何为不能!顾为奈何?”刘敬对曰:“陛下诚能以嫡长公主 妻之,厚奉遗之,彼知汉嫡女送厚,蛮夷必慕以为阏氏②,生子必为太子,代单 于。何者?贪汉重币。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使辩士风谕以礼节。冒 顿在,固为子婿;死,则外孙为单于。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兵可无战 以渐臣也。若陛下不能遣长公主,而令宗室及后宫诈称公主,彼亦知,不肯贵近, 无益也。”高帝曰:“善。”欲遣长公主。吕后日夜泣,曰:“妾唯太子、一女, 奈何弃之匈奴!”上竟不能遺长公主,而取家人子名为长公主,妻单于。使刘敬 往结和亲约。 刘敬从匈奴来,因言:“今陛下虽都关中,实少人,北近胡寇,东有六国之族 宗强,一日有变,陛下亦未得高枕而卧也。臣愿陛下徙齐诸田,楚昭、屈、景, 燕、赵、韩、魏后,及豪桀名家居关中。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率以 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上曰:“善。”乃使刘敬徙所言关中十余万口 (选自《史记》卷九十九,有删节) [注]①控弦:拉弓箭,指射手。②阏氏:汉代匈奴称君主的正妻。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虏!以口舌得官 口舌:说话伶俐 B.控弦三十万,数苦北边 苦:侵扰 C.兵可无战以渐臣也 臣:称臣 D.一日有变,陛下亦未得高枕而卧也一日:一旦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伏奇兵以争利 振之以肆思 B、今乃妄言沮吾军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当是时,冒顿为单于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D、刘敬从匈奴来,因言 因河为池 7、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直接表现刘敬才智过人的一组是(3分) ①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②为关内侯,号为建信侯③陛下诚能以嫡长公主妻 之,厚奉遗之④而取家人子名为长公主,妻单于⑤今陛下虽都关中,实少人⑥徙 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桀名家居关中 A.①③⑥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④①②⑥⑤③ B.④②③①⑥⑤ C②③④①⑤⑥ D.②③④①⑥⑤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汉七年,韩王信反,高帝自往击之。至晋阳,闻信与匈奴欲共击汉,上大怒,使 人使匈奴。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使者十辈来,皆言匈奴可击。 上使刘敬复往使匈奴,还报曰:“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 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是时汉兵已逾句 注,二十余万兵已业行。上怒,骂刘敬曰:“齐虏!以口舌得官,今乃妄言沮吾 军。”械系敬广武。遂往。至平城,匈奴果出奇兵围高帝白登,七日然后得解。 高帝至广武,赦敬,曰:“吾不用公言,以困平城。吾皆已斩前使十辈言可击者 矣。”乃封敬二千户,为关内侯,号为建信侯。 高帝罢平城归,韩王信亡入胡。当是时,冒顿为单于,兵强,控弦①三十万,数 苦北边。上患之,问刘敬。刘敬曰:“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未可以武服也冒顿杀 父代立妻群母以力为威未可以仁义说也独可以计久远子孙为臣耳然恐陛下不能 为。”上曰:“诚可,何为不能!顾为奈何?”刘敬对曰:“陛下诚能以嫡长公主 妻之,厚奉遗之,彼知汉嫡女送厚,蛮夷必慕以为阏氏②,生子必为太子,代单 于。何者?贪汉重币。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使辩士风谕以礼节。冒 顿在,固为子婿;死,则外孙为单于。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兵可无战 以渐臣也。若陛下不能遣长公主,而令宗室及后宫诈称公主,彼亦知,不肯贵近, 无益也。”高帝曰:“善。”欲遣长公主。吕后日夜泣,曰:“妾唯太子、一女, 奈何弃之匈奴!”上竟不能遣长公主,而取家人子名为长公主,妻单于。使刘敬 往结和亲约。 刘敬从匈奴来,因言:“今陛下虽都关中,实少人,北近胡寇,东有六国之族, 宗强,一日有变,陛下亦未得高枕而卧也。臣愿陛下徙齐诸田,楚昭、屈、景, 燕、赵、韩、魏后,及豪桀名家居关中。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率以 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上曰:“善。”乃使刘敬徙所言关中十余万口。 (选自《史记》卷九十九,有删节) [注]①控弦:拉弓箭,指射手。②阏氏:汉代匈奴称君主的正妻。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齐虏!以口舌得官 口舌:说话伶俐 B.控弦三十万,数苦北边 苦:侵扰 C.兵可无战以渐臣也 臣:称臣 D.一日有变,陛下亦未得高枕而卧也 一日:一旦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伏奇兵以争利 振之以肆思 B、今乃妄言沮吾军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当是时,冒顿为单于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D、刘敬从匈奴来,因言 因河为池 7、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直接表现刘敬才智过人的一组是(3 分) ①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 ②为关内侯,号为建信侯 ③陛下诚能以嫡长公主妻 之,厚奉遗之④而取家人子名为长公主,妻单于⑤今陛下虽都关中,实少人⑥徙 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桀名家居关中 A.①③⑥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得知韩信与匈奴勾结要共同进攻汉朝的消息,髙帝大为震怒,就派使臣出使 匈奴摸清底细。派去的使臣十余批回来,都说匈奴可以攻击,刘敬则认为匈奴是 不能攻打的。 B.高帝率军攻打匈奴,果然在广武被匈奴奇兵围困,被围困了七天才得以解围, 髙帝回到广武城,赦免了刘敬,并对刘敬表达了自己的愧意。 C冒顿做了匈奴的君主后,刘敬认为无法再用武力去征服匈奴,但又不能用仁义 道德去说服,因此,他建议采用和亲的政策。最终,汉高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D.刘敬出使匈奴缔结和亲盟约,回来后提出,把齐国的田氏各族,楚国的三大 宗族,燕、赵、韩、魏等国的后裔,以及豪门名家都迁移到关中居住。此建议得 到高帝赞赏并得以付诸实施。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未可以武服也冒顿杀父代立妻群母以力为威来可以仁义说 也独可以计久远子孙为臣耳然恐陛下不能为。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吾不用公言,以困平城。吾皆已斩前使十辈言可击者矣。(3分) ②贪汉重币。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辩士风谕以礼节。(3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更漏子 温庭筠 星斗稀,钟鼓歇,帘外晓莺残月。兰露重,柳风斜,满庭堆落花 虚阁 上,倚阑望,还似去年惆怅。春欲暮,思无穷,旧欢如梦中 (1)这首词的第一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分) (2)上阕中哪个词语暗示了“春欲暮”?“春欲暮”这种景象触发了女主人公 怎样的感慨?(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 分) (1)三岁为妇,靡室劳 矣 。(《诗经·卫风·氓》) (2)客路青山外, 。潮平两岸 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3)长桥卧波,未云何 龙? ?(杜牧《阿房官赋》 (4)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韩愈《师说》) 、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怎样看待历代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关系 卜宪群 ①自秦代以后建立的历代王朝无论出于哪个民族,都试图以问鼎中原为己任,因 为中原地区拥有发达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一旦占据中原也就意味着占有了庞大的 社会财富,拥有了“正统”的政治地位。历代中原王朝以汉族为主体,但并不都
A.得知韩信与匈奴勾结要共同进攻汉朝的消息,高帝大为震怒,就派使臣出使 匈奴摸清底细。派去的使臣十余批回来,都说匈奴可以攻击,刘敬则认为匈奴是 不能攻打的。 B.高帝率军攻打匈奴,果然在广武被匈奴奇兵围困,被围困了七天才得以解围, 高帝回到广武城,赦免了刘敬,并对刘敬表达了自己的愧意。 C 冒顿做了匈奴的君主后,刘敬认为无法再用武力去征服匈奴,但又不能用仁义 道德去说服,因此,他建议采用和亲的政策。最终,汉高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D.刘敬出使匈奴缔结和亲盟约,回来后提出,把齐国的田氏各族,楚国的三大 宗族,燕、赵、韩、魏等国的后裔,以及豪门名家都迁移到关中居住。此建议得 到高帝赞赏并得以付诸实施。 9、断句和翻译(10 分)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 分) 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未可以武服也冒顿杀父代立妻群母以力为威来可以仁义说 也独可以计久远子孙为臣耳然恐陛下不能为。 (2)翻译下面的句子。(6 分) ①吾不用公言,以困平城。吾皆已斩前使十辈言可击者矣。(3 分) ②贪汉重币。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辩士风谕以礼节。(3 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 分) 更漏子 温庭筠 星斗稀,钟鼓歇,帘外晓莺残月。兰露重,柳风斜,满庭堆落花。 虚阁 上,倚阑望,还似去年惆怅。春欲暮,思无穷,旧欢如梦中。 (1)这首词的第一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 分) (2)上阕中哪个词语暗示了“春欲暮”?“春欲暮”这种景象触发了女主人公 怎样的感慨?(4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则按前 3 题计分)(6 分) (1)三岁为妇,靡室劳 矣。 , 。 (《诗经·卫风·氓》) (2)客路青山外, 。潮平两岸 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3)长桥卧波,未云何 龙? , ? (杜牧《阿房官赋》) (4) ,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韩愈《师说》)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 怎样看待历代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关系 卜宪群 ①自秦代以后建立的历代王朝无论出于哪个民族,都试图以问鼎中原为己任,因 为中原地区拥有发达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一旦占据中原也就意味着占有了庞大的 社会财富,拥有了“正统”的政治地位。历代中原王朝以汉族为主体,但并不都
是汉族建立的。无论是谁入主中原,由于历史上的中国地域广大,地形复杂,族 群众多,出于各种原因(主要是经济原因),中原王朝周边的民族总是不断呈现出 内倾化的趋向。为了抵御这些民族的威胁,保护中原王朝能够控制的地域,稳定 其统治秩序,统治者必须竭力思考各种办法和对策。因而,如何处理与这些 周边民族的关系就成了历史上许多王朝面临的棘手问题,但又是不得不面对的事 实。综合分析历代中原王朝处理与周边民族关系的方式,大体可分为这样几种类 型: ②中原王朝设立行政机构对周边民族进行直接统治,并将少数民族中的优秀分子 吸收到国家各级管理机构中来。而历代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同样 也吸收了大量汉族杰出人物进入统治阶层,推进其封建化、汉化的过程,如孝文 帝、忽必烈时期都是如此。 ③中原王朝对不能直接管辖的周边民族地区采取羁縻、和亲的政策。“羁縻”原 意指套在牛马头上的笼头:“羁,马络头也;縻,牛韁也。”所谓“羁縻制度” 是历代封建王朝在多民族国家里对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少数民族地区所采取的 种民族政策。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势力先后发展至边疆各少数民族地区时,首先 接触到的一个历史事实,便是各少数民族内部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与汉族 地区不一样,因而不可能应用对汉族地区的那一套统治方式去进行统治。于是, 采取什么政策对这些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统治的问题便产生了。随着各王朝在少数 民族地区统治势力的逐步深入,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统治问题的政策措施也愈来愈 趋于完备,这就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羁縻制度”建立的由来。唐代羁縻制度十分 发达,设很多羁縻州、羁縻县。这些州、县在政治上利用少数民族中旧有的贵族 制进行统治;在经济上维持原来的生产方式,尽管统治者有时号称他们羁縻的目 的是“不贪其土地,利其人马也”,但实际上也要征收贡纳,只不过会有一定的 照顾而已;在文化上尊重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保持族内原有的社会组织。唐 代的羁縻政策,是后来几个王朝土官(土司)制度之渊源。中国古代的羁縻制度实 际是一种高度的自治制度,历史经验表明其有效性是建立在中央政府力量强大之 时,中央政府一旦衰落,羁縻也就随之土崩瓦解。 ④和亲是以公主、宗室女,有时也以平民女子冒充出嫁给少数民族首领为妻的 种政治联姻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达到维持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有学者统 计,从西汉到清代,和亲至少有150次,因此和亲也是历代中原王朝处理与周边 民族关系的经常性方法之一。也有学者将其归纳为羁縻的一种,但和亲的关系比 羁縻更松散,形式也更复杂。如既有在中原王朝强大时以中原王朝为主体的和亲, 也有在中原王朝衰落时被动的和亲 ⑤历史上中原王朝的周边还有不少独立的民族政权,他们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很复 杂,可以用时战时和来形容。例如,汉王朝与匈奴的关系就是这种类型之一。 (节选自《光明日报》2009年8月25日)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自秦代以后建立的历代王朝无论出于哪个民族,都有问鼎中原的野心。 B.中原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和庞大的社会财富,具有令人难以抵挡的诱惑。 C中国地区地域广大,地形较为复杂,族群众多,不断呈现出内倾化的趋向。 D.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为推进其封建化、汉化,吸收了大量汉族杰出人物进入 统治阶层。 E中原王朝无论是强大时还是衰落时,都将和亲作为最主要的处理周边民族关系 的方法
是汉族建立的。无论是谁入主中原,由于历史上的中国地域广大,地形复杂,族 群众多,出于各种原因(主要是经济原因),中原王朝周边的民族总是不断呈现出 内倾化的趋向。为了抵御这些民族的威胁,保护中原王朝能够控制的地域,稳定 其统治秩序,统治者必须竭力思考各种办 法和对策。因而,如何处理与这些 周边民族的关系就成了历史上许多王朝面临的棘手问题,但又是不得不面对的事 实。综合分析历代中原王朝处理与周边民族关系的方式,大体可分为这样几种类 型: ②中原王朝设立行政机构对周边民族进行直接统治,并将少数民族中的优秀分子 吸收到国家各级管理机构中来。而历代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同样 也吸收了大量汉族杰出人物进入统治阶层,推进其封建化、汉化的过程,如孝文 帝、忽必烈时期都是如此。 ③中原王朝对不能直接管辖的周边民族地区采取羁縻、和亲的政策。“羁縻”原 意指套在牛马头上的笼头:“羁,马络头也;縻,牛韁也。”所谓“羁縻制度” 是历代封建王朝在多民族国家里对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少数民族地区所采取的一 种民族政策。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势力先后发展至边疆各少数民族地区时,首先 接触到的一个历史事实,便是各少数民族内部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与汉族 地区不一样,因而不可能应用对汉族地区的那一套统治方式去进行统治。于是, 采取什么政策对这些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统治的问题便产生了。随着各王朝在少数 民族地区统治势力的逐步深入,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统治问题的政策措施也愈来愈 趋于完备,这就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羁縻制度”建立的由来。唐代羁縻制度十分 发达,设很多羁縻州、羁縻县。这些州、县在政治上利用少数民族中旧有的贵族 制进行统治;在经济上维持原来的生产方式,尽管统治者有时号称他们羁縻的目 的是“不贪其土地,利其人马也”,但实际上也要征收贡纳,只不过会有一定的 照顾而已;在文化上尊重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保持族内原有的社会组织。唐 代的羁縻政策,是后来几个王朝土官(土司)制度之渊源。中国古代的羁縻制度实 际是一种高度的自治制度,历史经验表明其有效性是建立在中央政府力量强大之 时,中央政府一旦衰落,羁縻也就随之土崩瓦解。 ④和亲是以公主、宗室女,有时也以平民女子冒充出嫁给少数民族首领为妻的一 种政治联姻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达到维持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有学者统 计,从西汉到清代,和亲至少有 150 次,因此和亲也是历代中原王朝处理与周边 民族关系的经常性方法之一。也有学者将其归纳为羁縻的一种,但和亲的关系比 羁縻更松散,形式也更复杂。如既有在中原王朝强大时以中原王朝为主体的和亲, 也有在中原王朝衰落时被动的和亲。 ⑤历史上中原王朝的周边还有不少独立的民族政权,他们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很复 杂,可以用时战时和来形容。例如,汉王朝与匈奴的关系就是这种类型之一。 (节选自《光明日报》2009 年 8 月 25 日)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 分) A.自秦代以后建立的历代王朝无论出于哪个民族,都有问鼎中原的野心。 B.中原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和庞大的社会财富,具有令人难以抵挡的诱惑。 C 中国地区地域广大,地形较为复杂,族群众多,不断呈现出内倾化的趋向。 D.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为推进其封建化、汉化,吸收了大量汉族杰出人物进入 统治阶层。 E 中原王朝无论是强大时还是衰落时,都将和亲作为最主要的处理周边民族关系 的方法
13、下列对“羁縻制度”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羁縻制度”是指中原王朝对不能直接管辖的周边民族地区采取的一种民族 政策。 B、“羁縻制度”主要适用于多民族封建统治王朝里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少数民族 地区 羁縻制度”在唐代得到了很好的实施,这一政策是后来几个王朝土官制度 的渊源。 D、“羁縻制度”的有效性以中央政府力量强大为基础,一旦政权交替,“羁縻 制度”就随之瓦体。14、文中阐述的“中原王朝处理与周边民族关系”有几种类 型?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条概括。(3分) 15、和亲政策的实质是什么?你如何看待和亲政策?(5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但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 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世界上最漂亮的溺水者 马尔克斯 ①海面上渐渐漂过来一个黑乎乎的东西,一直到它漂到岸边,他们从它身上取下 那些黑乎乎的马尾藻、水母和遇难船只的碎片后,才发现是一个淹死的人。 ②村子里的男人把他抬到附近的房子里,抬尸的时候,人们发现这具尸体比所有 的死人都庞大,都沉重,重得像一匹马,男人们互相议论着,可能是因为他在水 里泡的时间太长了,水都浸到了骨头里的缘故。当天夜里,男人们没有出海,都 到邻近村子去打听是否丢了什么人,女人们留下来守护着那被淹死的人。她们用 芦絮擦掉死人身上的污泥,给他整理了那水草一般的头发,用刮鱼鳞的铁器刮摔 粘在他身上的脏东西。她们在做这些事时,发现那些东西都是属于深海里的,他 的衣服都已被扯碎,好像他曾在满是珊瑚的世界里游历过。她们还发现这死者曾 是一个很傲慢的人,因为他的脸上没有其他那些在海上淹死的人那种孤独的表 情。最后直到她们把他完全擦洗干净了,才发现他是那么漂亮,于是都惊讶地憋 住了呼吸。他不仅是她们从没见过的那种最高大、最强健而又最具有男性美的人, 而且是连在想象中都不曾见过的男人。 ③在村子里找不到一张足够大的床来停放他,也没有一张足够结实的桌子用来为 他守夜。女人们把村子里身材最高的男人在节日里穿的裤子拿来也穿不进,最肥 大的衬衣他也嫌窄,最大的鞋子还是小。女人们都为这短小的服装和他的美不相 称而感到难过,于是她们决定用一大块帆布和一件新娘子的粗线衬衫给他做衣 服,以保持他死后的尊严。妇女们围坐在一起,一针一线地缝着,不时地望着那 具尸体。她们觉得那天夜里连风都反常,加勒比海从未有过这么大的风,妇女们 认为这些异常的变化一定与这位死者有关。这些女人们还幻想:如果那漂亮的男 人住在这个村子里,他的房子一定有宽大的门、高高的房顶和结实的地板;他睡 的床的弹簧垫子一定是用铁螺栓为主要结构做的:他的女人一定是最幸福的。她 们想象着:他很权威,要海里的鱼他只需呼唤它们的名字就行了;他是那么热爱 劳动,以至于能使最荒凉的石头地里流淌出水;他还能在悬崖峭壁上栽种鲜花。 她们暗自拿他跟自己的男人比,觉得自己的男人一辈子千的都不及他一夜所干的 多,她们内心里都在咒骂自己的男人,觉得他们是世界上最污秽而又没有本事的
13、下列对“羁縻制度”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羁縻制度”是指中原王朝对不能直接管辖的周边民族地区采取的一种民族 政策。 B、“羁縻制度”主要适用于多民族封建统治王朝里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少数民族 地区。 C、“羁縻制度”在唐代得到了很好的实施,这一政策是后来几个王朝土官制度 的渊源。 D、“羁縻制度”的有效性以中央政府力量强大为基础,一旦政权交替,“羁縻 制度”就随之瓦体。14、文中阐述的“中原王朝处理与周边民族关系”有几种类 型?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条概括。(3 分) 15、和亲政策的实质是什么?你如何看待和亲政策?(5 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15 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但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 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 世界上最漂亮的溺水者 马尔克斯 ①海面上渐渐漂过来一个黑乎乎的东西,一直到它漂到岸边,他们从它身上取下 那些黑乎乎的马尾藻、水母和遇难船只的碎片后,才发现是一个淹死的人。 ②村子里的男人把他抬到附近的房子里,抬尸的时候,人们发现这具尸体比所有 的死人都庞大,都沉重,重得像一匹马,男人们互相议论着,可能是因为他在水 里泡的时间太长了,水都浸到了骨头里的缘故。当天夜里,男人们没有出海,都 到邻近村子去打听是否丢了什么人,女人们留下来守护着那被淹死的人。她们用 芦絮擦掉死人身上的污泥,给他整理了那水草一般的头发,用刮鱼鳞的铁器刮摔 粘在他身上的脏东西。她们在做这些事时,发现那些东西都是属于深海里的,他 的衣服都已被扯碎,好像他曾在满是珊瑚的世界里游历过。她们还发现这死者曾 是一个很傲慢的人,因为他的脸上没有其他那些在海上淹死的人那种孤独的表 情。最后直到她们把他完全擦洗干净了,才发现他是那么漂亮,于是都惊讶地憋 住了呼吸。他不仅是她们从没见过的那种最高大、最强健而又最具有男性美的人, 而且是连在想象中都不曾见过的男人。 ③在村子里找不到一张足够大的床来停放他,也没有一张足够结实的桌子用来为 他守夜。女人们把村子里身材最高的男人在节日里穿的裤子拿来也穿不进,最肥 大的衬衣他也嫌窄,最大的鞋子还是小。女人们都为这短小的服装和他的美不相 称而感到难过,于是她们决定用一大块帆布和一件新娘子的粗线衬衫给他做衣 服,以保持他死后的尊严。妇女们围坐在一起,一针一线地缝着,不时地望着那 具尸体。她们觉得那天夜里连风都反常,加勒比海从未有过这么大的风,妇女们 认为这些异常的变化一定与这位死者有关。这些女人们还幻想:如果那漂亮的男 人住在这个村子里,他的房子一定有宽大的门、高高的房顶和结实的地板;他睡 的床的弹簧垫子一定是用铁螺栓为主要结构做的;他的女人一定是最幸福的。她 们想象着:他很权威,要海里的鱼他只需呼唤它们的名字就行了;他是那么热爱 劳动,以至于能使最荒凉的石头地里流淌出水;他还能在悬崖峭壁上栽种鲜花。 她们暗自拿他跟自己的男人比,觉得自己的男人一辈子千的都不及他一夜所干的 多,她们内心里都在咒骂自己的男人,觉得他们是世界上最污秽而又没有本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