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联考200届高三第五次联考 语文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30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坍圮(qi)灵柩ju如丧考妣bi)调朱傅粉(fu B陨落(yun)收敛(ion)连篇累牍(d)便宜行事(bian) C蛰伏(zhe)铠甲(kai)倚马可待(qi)响遏行云(e) D钟磬(qng)训诂(hu)性命攸关(you)纨绔子弟(ku)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我们看到的现象是,文学刊物销售情况江河日下,读者日渐疏离。有的刊物在硝烟弥漫 的报刊市场被打得落花流水,不得不停下来 B痛定思痛,各界人士无不指出,着力健全错误机制,促使法相的问题能够迅速得到解决, 防止小错拖成大错,这已经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C.在北京奧运会开幕式上因表演《歌唱祖国》一夜走红的9岁红衣女孩林妙可,成了炙手可 热的童星 D如果处理不好公务员住房问题,少数掌权的公务员很有可能铤而走险,以权谋私,从而 滋生腐败问题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茅盾文学奖是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根据矛盾先生遗愿,推动我国文学繁荣而设立 的,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 B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将对整个乳制品行业产生重大影响:除了短期内相关企业利益受损外, 这一行业的竞争主体、产品结构、企业架构、供应链等都将这样变化。 C.盖洛普机构最近一词调查显示,在今年的大选中,资产严重缩水的花儿姐金融机构依然 是助选资金的主要策划者,七成美国人认为此次总统选举花费太高。 D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从一度频于崩溃边缘到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人民生活从温饱 不足到总体小康,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500万人
全国大联考2009届高三第五次联考 语文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坍圮(qǐ) 灵柩(jiù) 如丧考妣(bǐ) 调朱傅粉(fù) B.陨落(yǔn) 收敛(liòn) 连篇累牍(dú) 便宜行事(biàn) C.蛰伏(zhé) 铠甲(kǎi) 倚马可待(qí) 响遏行云(è) D.钟磬(qìng) 训诂(hù) 性命攸关(yōu) 纨绔子弟(kù)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我们看到的现象是,文学刊物销售情况江河日下,读者日渐疏离。有的刊物在硝烟弥漫 的报刊市场被打得落花流水,不得不停下来。 B.痛定思痛,各界人士无不指出,着力健全错误机制,促使法相的问题能够迅速得到解决, 防止小错拖成大错,这已经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C.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因表演《歌唱祖国》一夜走红的9岁红衣女孩林妙可,成了炙手可 热的童星。 D.如果处理不好公务员住房问题,少数掌权的公务员很有可能铤而走险,以权谋私,从而 滋生腐败问题。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茅盾文学奖是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根据矛盾先生遗愿,推动我国文学繁荣而设立 的,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 B.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将对整个乳制品行业产生重大影响:除了短期内相关企业利益受损外, 这一行业的竞争主体、产品结构、企业架构、供应链等都将这样变化。 C.盖洛普机构最近一词调查显示,在今年的大选中,资产严重缩水的花儿姐金融机构依然 是助选资金的主要策划者,七成美国人认为此次总统选举花费太高。 D.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从一度频于崩溃边缘到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人民生活从温饱 不足到总体小康,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500万人
4、依次给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转眼,不知怎样以来,整个燕园竟成了二月兰的天下 大有凌驾百花之上的势头了 ①最初只有一朵,两朵,几朵②但是它却以多胜,每到春天,和风一吹拂,便绽开了小花 ③二月兰是一种常见的野花,花朵不大,紫白相间④如果只有一两颗,在百花丛中,决不会引 起人和人的注意⑤花型和颜色都没有什么特异之处⑥但是一转眼,在一夜间,就能变成百朵 朵,万朵 A.①③②⑥⑤④B②④③⑥①⑤C③⑤④②①⑥D.②④③⑥①⑤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中国丝绸在罗马(节选) 宋蕾 考古学家在一些古罗马的石刻作品和陶器、绘画作品中,经常发现期中的任务都穿有透明 的长袍,质料柔软。据专家考证,那就是丝绸。 当时,丝绸对于罗马人而言充满了神秘。他们不知道丝绸是怎么制造的,又是从何而来的。 罗马著名的学者老普林尼《自然史》中曾这样推测丝绸的来源:“丝茧是生在树叶上,取来用水 湿一湿,理成丝,裁成衣服,光辉夺目。” 汉武帝时张骞曾两次出使西域,最远到达了安息和条支。安息即今天的伊朗。东汉和帝九 年,西域都护班超曾派遣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可到了波斯湾,临海欲渡,安息人却警告他说: “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乃得渡。若遇迟风,亦有两岁者,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 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甘英最终放弃了渡海。其实,这是安息人为了保护他们在丝路上的利 益,友谊阻止甘英前行 由于安息从中阻挠,在罗马,丝绸愈为神秘。汉代丝绸千里迢迢地被辗转卖到罗马之后 磅生丝的价值12两黄金,是原产地的数百倍,以至于当时罗马人甚至将汉朝的丝织品拆分, 然后再重新织成更薄的丝绸。而机器赋予的贵族、将军穷奢极欲,对新奢侈品酷爱有加。在挥 霍浪费的气氛中,丝绸迅速席卷古罗马。罗马为了进口丝绸,流失了大量的资金。罗马元老院 也多次通过禁穿丝绸的法令,但屡禁不止
4、依次给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转眼,不知怎样以来,整个燕园竟成了二月兰的天下。_______ 。_______ 。_______ ;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大有凌驾百花之上的势头了。 ①最初只有一朵,两朵,几朵 ②但是它却以多胜,每到春天,和风一吹拂,便绽开了小花 ③二月兰是一种常见的野花,花朵不大,紫白相间 ④如果只有一两颗,在百花丛中,决不会引 起人和人的注意 ⑤花型和颜色都没有什么特异之处 ⑥但是一转眼,在一夜间,就能变成百朵, 千朵,万朵。 A.①③②⑥⑤④ B.②④③⑥①⑤ C.③⑤④②①⑥ D. ②④③⑥①⑤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中国丝绸在罗马(节选) 宋蕾 考古学家在一些古罗马的石刻作品和陶器、绘画作品中,经常发现期中的任务都穿有透明 的长袍,质料柔软。据专家考证,那就是丝绸。 当时,丝绸对于罗马人而言充满了神秘。他们不知道丝绸是怎么制造的,又是从何而来的。 罗马著名的学者老普林尼《自然史》中曾这样推测丝绸的来源:“丝茧是生在树叶上,取来用水 湿一湿,理成丝,裁成衣服,光辉夺目。” 汉武帝时张骞曾两次出使西域,最远到达了安息和条支。安息即今天的伊朗。东汉和帝九 年,西域都护班超曾派遣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可到了波斯湾,临海欲渡,安息人却警告他说: “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乃得渡。若遇迟风,亦有两岁者,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 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甘英最终放弃了渡海。其实,这是安息人为了保护他们在丝路上的利 益,友谊阻止甘英前行。 由于安息从中阻挠,在罗马,丝绸愈为神秘。汉代丝绸千里迢迢地被辗转卖到罗马之后, 一磅生丝的价值12两黄金,是原产地的数百倍,以至于当时罗马人甚至将汉朝的丝织品拆分, 然后再重新织成更薄的丝绸。而机器赋予的贵族、将军穷奢极欲,对新奢侈品酷爱有加。在挥 霍浪费的气氛中,丝绸迅速席卷古罗马。罗马为了进口丝绸,流失了大量的资金。罗马元老院 也多次通过禁穿丝绸的法令,但屡禁不止
最近,史学家认为,正是由于罗马人的过分贪求丝绸等东方奢侈品,才导致了罗马帝国的 衰亡。此说虽有些夸张,但是可以说明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使东方文明发生了接触并产 生了巨大影响。为了更多地更为廉价地获得中国的丝绸,罗马帝国便想避开丝绸陆路交通的最 大障碍——安息国,从海上和中国直接通商。这终于在屋大维?奥古斯都时实现了。罗马人在掌 握了印度洋航路后,终于通过南海航道,与中国建立了直接联系。之后,中国与罗间的陆上交 通也打通了 唐代丝绸之路新的商路支线不断开辟,东罗马帝国、波斯的相对稳定,使陆上丝绸之路再 度迎来了繁荣时期。“丝绸之路”这个名称非常贴切恰当,因为丝绸不仅是这条陆上的主要商品 而且丝绸也正像一条连接中国和世界其他文明的纽带。 5、下列关于中国丝绸在罗马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石刻、陶器、绘画作品的考古发现,证明中国丝绸在古罗马已经融入了百姓生活 B罗马学者老普林尼《自然史》中对中国丝绸的推测说明他们对中国丝绸了解甚少 C.由于安息国从中作梗,使得中国丝绸的在古代罗马人眼里显得愈加神秘和珍贵。 D由于路途遥远、交通阻隔,汉代丝绸被辗转卖到罗马之时价格必然会变得很高。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安息国为了从丝绸贸易中获取更大利益,因此有意阻挠汉朝和罗马的直接通商 B丝绸良好的质地、奢侈的社会风气,使罗马元老院禁穿丝绸的法令无法实行 C.古罗马想方设法和中国建立直接联系的原因在于获得更多的、更为廉价的丝绸。 D屋大维?奥古斯都发现了印度洋航路后,古罗马通过航道与中国建立了直接联系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丝绸意外地成了双刃剑,导致了古罗马的繁荣,也加速了它的衰败进程。 B看到罗马与中国建立了海路上的直接联系后,安息国也主动地打通了陆路交通 C.古罗马虽然与中国取得了直接联系,但生丝贵于黄金的价格并没有任何改变。 D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沟通的要道,它的繁荣取决于交往国的繁荣和稳定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孙侔字少述,世吴兴人。父及,仕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卒,侔方四岁,从其母胡氏家扬州
最近,史学家认为,正是由于罗马人的过分贪求丝绸等东方奢侈品,才导致了罗马帝国的 衰亡。此说虽有些夸张,但是可以说明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使东方文明发生了接触并产 生了巨大影响。为了更多地更为廉价地获得中国的丝绸,罗马帝国便想避开丝绸陆路交通的最 大障碍——安息国,从海上和中国直接通商。这终于在屋大维?奥古斯都时实现了。罗马人在掌 握了印度洋航路后,终于通过南海航道,与中国建立了直接联系。之后,中国与罗间的陆上交 通也打通了。 唐代丝绸之路新的商路支线不断开辟,东罗马帝国、波斯的相对稳定,使陆上丝绸之路再 度迎来了繁荣时期。“丝绸之路”这个名称非常贴切恰当,因为丝绸不仅是这条陆上的主要商品, 而且丝绸也正像一条连接中国和世界其他文明的纽带。 5、下列关于中国丝绸在罗马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石刻、陶器、绘画作品的考古发现,证明中国丝绸在古罗马已经融入了百姓生活。 B.罗马学者老普林尼《自然史》中对中国丝绸的推测说明他们对中国丝绸了解甚少。 C.由于安息国从中作梗,使得中国丝绸的在古代罗马人眼里显得愈加神秘和珍贵。 D.由于路途遥远、交通阻隔,汉代丝绸被辗转卖到罗马之时价格必然会变得很高。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安息国为了从丝绸贸易中获取更大利益,因此有意阻挠汉朝和罗马的直接通商。 B.丝绸良好的质地、奢侈的社会风气,使罗马元老院禁穿丝绸的法令无法实行。 C.古罗马想方设法和中国建立直接联系的原因在于获得更多的、更为廉价的丝绸。 D.屋大维?奥古斯都发现了印度洋航路后,古罗马通过航道与中国建立了直接联系。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丝绸意外地成了双刃剑,导致了古罗马的繁荣,也加速了它的衰败进程。 B.看到罗马与中国建立了海路上的直接联系后,安息国也主动地打通了陆路交通。 C.古罗马虽然与中国取得了直接联系,但生丝贵于黄金的价格并没有任何改变。 D.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沟通的要道,它的繁荣取决于交往国的繁荣和稳定。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孙侔字少述,世吴兴人。父及,仕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卒,侔方四岁,从其母胡氏家扬州
母亲教之。侔虽幼,已能自伤其孤,悲泣力学,七岁能属文。既长,读书能得圣人深意,多所 论撰。庆历、皇祐间,与临川王安石、南丰曾巩,知名于江淮间。安石自序所谓“准淮之南有贤人 焉,曰少述,余得而友之”者也。侔内行峭洁,少许可,不妄戏笑。所居人罕识其面,非其所善 造们弗见,虽邻不与之通。其论曰:“文,气也、君子之气正,众人之气随。行之于身而正者, 然后为文,故必见诸行;行不正,则言无以信于世。”故侔之诗严劲简古,自成法度,如其为人。 尝举进士不中,母病且革,颇恨不及见其仕。侔呜咽自誓床下,终身不求是仕进。葬其亲 苏州之阳山,庐墓终丧。久之,亲友劝复举进士,皆不听。 侔志节刚果,不为矫激奇诡之行,而气貌足以动人,所至一坐为之凛然。视权幸与善宦者, 意若奴隶之,以故不能者相与排毁之。侔闻,自持愈厉,不少降屈。 故相晏殊颇称其才,知制诰唐询、刘敞、钱公辅尤尊礼之。询嘉佑中守苏,表其孝行,赐 素帛。又荐之曰:“履道而常其守,处贱而得其安。”敞为扬州,论其贤,以为孝弟,“求之朝廷, 吕公著、王安石之流也”。诏以为试秘书郎、扬州州学教授。侔凡五辞,卒不赴。敞守永兴,奏 请侔安抚司,亦以病免。英宗即位,知制诰沈遘王陶荐侔及汝阴王回、常秩三人,又不赴。熙 宁三年,翰林学士韩维复荐之,以为常州团练推官,又不受命。 侔初罢举进士,穷无所归,天章阁待制王鼎以女妻之,世多称鼎为能好贤。侔贫,自奉俭 约,家人化之,妻子相对蔬茹而已,闺门雍雍如也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得而友之友: 为友 B.众人之气随众:很多 C.颇恨不及见其仕仕:做官 D.侔初罢举进士初:当初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孙侔“不求仕进”和“志节刚果”的一组是() 所居人罕识其面所至一坐为之凛然 论其贤,以为孝弟自持愈厉,不少降屈 非其所善,造们弗见视权幸与善宦者,意若奴隶之 又不受命侔凡五辞,卒不赴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母亲教之。侔虽幼,已能自伤其孤,悲泣力学,七岁能属文。既长,读书能得圣人深意,多所 论撰。庆历、皇祐间,与临川王安石、南丰曾巩,知名于江淮间。安石自序所谓“淮之南有贤人 焉,曰少述,余得而友之”者也。侔内行峭洁,少许可,不妄戏笑。所居人罕识其面,非其所善, 造们弗见,虽邻不与之通。其论曰:“文,气也、君子之气正,众人之气随。行之于身而正者, 然后为文,故必见诸行;行不正,则言无以信于世。”故侔之诗严劲简古,自成法度,如其为人。 尝举进士不中,母病且革,颇恨不及见其仕。侔呜咽自誓床下,终身不求是仕进。葬其亲 苏州之阳山,庐墓终丧。久之,亲友劝复举进士,皆不听。 侔志节刚果,不为矫激奇诡之行,而气貌足以动人,所至一坐为之凛然。视权幸与善宦者, 意若奴隶之,以故不能者相与排毁之。侔闻,自持愈厉,不少降屈。 故相晏殊颇称其才,知制诰唐询、刘敞、钱公辅尤尊礼之。询嘉佑中守苏,表其孝行,赐 素帛。又荐之曰:“履道而常其守,处贱而得其安。”敞为扬州,论其贤,以为孝弟,“求之朝廷, 吕公著、王安石之流也”。诏以为试秘书郎、扬州州学教授。侔凡五辞,卒不赴。敞守永兴,奏 请侔安抚司,亦以病免。英宗即位,知制诰沈遘王陶荐侔及汝阴王回、常秩三人,又不赴。熙 宁三年,翰林学士韩维复荐之,以为常州团练推官,又不受命。 侔初罢举进士,穷无所归,天章阁待制王鼎以女妻之,世多称鼎为能好贤。侔贫,自奉俭 约,家人化之,妻子相对蔬茹而已,闺门雍雍如也。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余得而友之 友:以……为友 B. 众人之气随 众:很多 C. 颇恨不及见其仕 仕:做官 D. 侔初罢举进士 初:当初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孙侔“不求仕进”和“志节刚果”的一组是( ) 所居人罕识其面 所至一坐为之凛然 论其贤,以为孝弟 自持愈厉,不少降屈 非其所善,造们弗见 视权幸与善宦者,意若奴隶之 又不受命 侔凡五辞,卒不赴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侔的父亲虽然曾任高官,但很早就去世了。所以孙侔从小由母亲养育教诲,而孙侔很 懂事,能哀伤自己是个孤儿并努力学习。 B孙侔七岁就能写文章了,稍稍长大后,读书能够懂得圣人的深意。和王安石、曾巩一起 在江淮间出名,王安石还称赞他的文章写得好 C.孙侔虽然被晏殊等人高度称赞并多次举荐,但因为母亲临终时他曾在母亲床前发誓终身 不求仕进,所以就屡屡推脱了对他的任命 D王鼎把女儿嫁给孙侔的行为受到世人的称赞,孙侔的家庭虽然贫困,但妻子、儿女们的 生活得很和睦,这从侧面表现了孙侔的贤能。 第Ⅱ卷(非选择题90分) 四、(23分) l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所居人罕识其面,非其所善,造们弗见,虽邻不与之通。(5分) 译文: (2)视权幸与善宦者,意若奴隶之,以故不能者相与排毁之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日 【南宋】吴锡畴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燕文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五亩园私涑水翁。 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①吴锡畴:南宋末年示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 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③涑水翁:即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 (1)颈联中“逆私”二字极为精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其妙处。(4分) 答
A.孙侔的父亲虽然曾任高官,但很早就去世了。所以孙侔从小由母亲养育教诲,而孙侔很 懂事,能哀伤自己是个孤儿并努力学习。 B.孙侔七岁就能写文章了,稍稍长大后,读书能够懂得圣人的深意。和王安石、曾巩一起 在江淮间出名,王安石还称赞他的文章写得好。 C.孙侔虽然被晏殊等人高度称赞并多次举荐,但因为母亲临终时他曾在母亲床前发誓终身 不求仕进,所以就屡屡推脱了对他的任命。 D.王鼎把女儿嫁给孙侔的行为受到世人的称赞,孙侔的家庭虽然贫困,但妻子、儿女们的 生活得很和睦,这从侧面表现了孙侔的贤能。 第Ⅱ卷(非选择题 90分)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所居人罕识其面,非其所善,造们弗见,虽邻不与之通。(5分) 译文: (2)视权幸与善宦者,意若奴隶之,以故不能者相与排毁之。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日 【南宋】吴锡畴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燕文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五亩园私涑水翁。 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①吴锡畴:南宋末年示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 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③涑水翁:即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 生。 (1)颈联中“逆”“私”二字极为精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其妙处。(4分) 答: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