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联考201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工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请将各卷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卷上。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问机/候 是非曲直/曲意逢迎 余勇可覃/蛊惑人心 B.责难/困难 闭耳塞听/敷衍塞责 量力而行/息莠不齐 C·纵横/蛮横 称心如意/称兄道弟 大有裨益/开天辟地 提防/提款 屏住呼吸/屏退左右 背道而驰/关怀备至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法院对“5·7”交通肇事案进行了一审公开宣判,以交通肇事罪判处被告人胡某有期徒刑三年 判决结果一公布,许多网友认为处罚过重,罚不当罪 B.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易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 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 C在甲型HN1流感暴发初期,医学专家最感到左右为难的是,如何判断和预测疫情的规模和发展 趋势,以便为公共决策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D.卡夫卡写小说常采用寓言体,寓意人言人殊,永无定论。像《变形记》这样在内容与表达方 面不可理喻的作品,一般的读者往往对其敬而远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亮光”活动自去年开展以来,得到了公司广大员工的积极响应,但“亮光”活动在实施过程 中存在组织不力、主题不清,活动意义在逐步缺失。 B.高考是一个系统工程。高考改革的方向,应从统一性走向多样性,从招考合一走向分离,逐 步建立起以统考为主、多元评价和分类招生相结合的多元招生制度。 C《贵州省包装工业中近期发展专项规划》包含我省包装行业的发展现状、总体思路、重要任务 等内容,是我省第一部关于包装行业整体发展的远景目标。 D.古巴外交当务之急的首要任务是利用地区合作机制清除古美关系的冷战遗风。对于近邻拉美 国家,古巴要培育与各国的团结互助关系,推进与拉美国家一体化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情趣是感受来的,起于自我的,可经历却不可描绘的;意象是观照得来的,起于外物的,有形象 可描绘的。 A.情趣是基层的生活经验,意象则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情趣如自我容貌,意象则为对镜自照。 B.情趣是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意象则是基层的生活经验。情趣如自我容貌,意象则为对镜自 照 C.情趣是基层的生活经验,意象则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情趣如对镜自照,意象则为自我容貌。 D.情趣是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意象则是基层的生活经验。情趣如对镜自照,意象则为自我容 貌 二、本大题为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荀卿论 苏轼 大联考语文试卷第1页共14页
大联考语文试卷第 1 页 共 14 页 全国大联考 2010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工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请将各卷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卷上。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伺.机/伺.候 是非曲.直/曲.意逢迎 余勇可贾./蛊.惑人心 B.责难./困难. 闭耳塞.听/敷衍塞.责 量.力而行/良.莠不齐 C.纵横./蛮横. 称.心如意/称.兄道弟 大有裨.益/开天辟.地 D.提.防/提.款 屏.住呼吸/屏.退左右 背.道而驰/关怀备.至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法院对“5·7”交通肇事案进行了一审公开宣判,以交通肇事罪判处被告人胡某有期徒刑三年。 判决结果一公布,许多网友认为处罚过重,罚不当罪 ....。 B.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易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 ....,绝大多数出口企业 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 C 在甲型 H1N1 流感暴发初期,医学专家最感到左右为难 ....的是,如何判断和预测疫情的规模和发展 趋势,以便为公共决策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D.卡夫卡写小说常采用寓言体,寓意人言人殊,永无定论。像《变形记》这样在内容与表达方 面不可理喻 ....的作品,一般的读者往往对其敬而远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亮光”活动自去年开展以来,得到了公司广大员工的积极响应,但“亮光”活动在实施过程 中存在组织不力、主题不清,活动意义在逐步缺失。 B.高考是一个系统工程。高考改革的方向,应从统一性走向多样性,从招考合一走向分离,逐 步建立起以统考为主、多元评价和分类招生相结合的多元招生制度。 C《贵州省包装工业中近期发展专项规划》包含我省包装行业的发展现状、总体思路、重要任务 等内容,是我省第一部关于包装行业整体发展的远景目标。 D.古巴外交当务之急的首要任务是利用地区合作机制清除古美关系的冷战遗风。对于近邻拉美 国家,古巴要培育与各国的团结互助关系,推进与拉美国家一体化。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情趣是感受来的,起于自我的,可经历却不可描绘的;意象是观照得来的,起于外物的,有形象 可描绘的。 。 A.情趣是基层的生活经验,意象则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情趣如自我容貌,意象则为对镜自照。 B.情趣是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意象则是基层的生活经验。情趣如自我容貌,意象则为对镜自 照。 C.情趣是基层的生活经验,意象则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情趣如对镜自照,意象则为自我容貌。 D.情趣是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意象则是基层的生活经验。情趣如对镜自照,意象则为自我容 貌。 二、本大题为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荀卿论 苏轼
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循循莫不有规矩,不敢放言高论,言必称先王,然后知圣人 忧天下之深也。茫乎不知其畔岸,而非远也:浩乎不知其津涯,而非深也。其所言者,匹夫匹妇之所 共知;而其所行者,圣人有所不能尽也。呜呼!是亦足矣。使后世有能尽其说者,虽为圣人无难,而 不能者,不失为寡过而已矣。 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之知,此三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然三子煮每不为去子 之所惊颜测默然不见其所能惹无以异众人煮顺太要称之思太学美人煮崽必其意之石尔藏亦观基 意之所向而夫子以为后世必有不能行其说者矣,必有窃其说而为不义者矣。是故其言平易正直, 而不敢为非常可喜之论,要在于不可易也。 昔者常怪李斯事荀卿,既而焚灭其书,大变古先圣王之法,于其师之道,不啻若寇仇。及今观荀 卿之书,然后知李斯之所以事秦者,皆出于荀卿,而不足怪也 荀卿者,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者也。其言愚人之所惊,小人之所喜也。子思、孟轲, 世之所谓贤人君子也。荀卿独曰:“乱天下者,子思、孟轲也。”天下之人,如此其众也;仁人义士, 如此其多也。荀卿独曰:“人性恶。桀、纣,性也。尧、舜,伪也。”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 逊,而自许太过。彼李斯者,又特甚者耳 今夫小人之为不善,犹必有所顾忌,是以夏、商之亡,桀、纣之残暴,而先王之法度、礼乐、刑 政,犹未至于绝灭而不可考者,是桀、纣犹有所存而不敢尽废也。彼李斯者,独能奋而不顾,焚烧夫 子之六经,烹灭三代之诸侯,破坏周公之井田,此亦必有所恃者矣。彼见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自是 其愚,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而荀卿亦不知其祸之至于此也 其父杀人报仇,其子必且行劫。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其高谈异论有以激 之也。孔、孟之论,未尝异也,而天下卒无有及者。苟天下果无有及者,则尚安以求异为哉!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读本》,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浩乎不知其津準涯:边际 B.冉有之知 知:通“智”,智谋 C.要在于不可易也易:轻视,看不起 D.此亦必有所情者矣恃:依仗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茫乎不知其畔岸,面非远也 古者富贵血名摩灭,不可胜记 B.是故其言乎易正直 乃使基从者衣褐 C.今夫小人之为不善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 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7、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作者否定荀卿的一组是(3分) 大联考语文试卷第2页共14页
大联考语文试卷第 2 页 共 14 页 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循循莫不有规矩,不敢放言高论,言必称先王,然后知圣人 忧天下之深也。茫乎不知其畔岸,而非远也;浩乎不知其津涯,而非深也。其所言者,匹夫匹妇之所 共知;而其所行者,圣人有所不能尽也。呜呼!是亦足矣。使后世有能尽其说者,虽为圣人无难,而 不能者,不失为寡过而已矣。 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之知,此三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然三子者每不为夫子 之所悦颜渊默然不见其所能若无以异于众人者而夫子亟称之且夫学圣人者岂必其言之云尔哉亦观其 意之所向而已。夫子以为后世必有不能行其说者矣,必有窃其说而为不义者矣。是故其言平易正直, 而不敢为非常可喜之论,要在于不可易也。 昔者常怪李斯事荀卿,既而焚灭其书,大变古先圣王之法,于其师之道,不啻若寇仇。及今观荀 卿之书,然后知李斯之所以事秦者,皆出于荀卿,而不足怪也。 荀卿者,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者也。其言愚人之所惊,小人之所喜也。子思、孟轲, 世之所谓贤人君子也。荀卿独曰:“乱天下者,子思、孟轲也。”天下之人,如此其众也;仁人义士, 如此其多也。荀卿独曰:“人性恶。桀、纣,性也。尧、舜,伪也。”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 逊,而自许太过。彼李斯者,又特甚者耳。 今夫小人之为不善,犹必有所顾忌,是以夏、商之亡,桀、纣之残暴,而先王之法度、礼乐、刑 政,犹未至于绝灭而不可考者,是桀、纣犹有所存而不敢尽废也。彼李斯者,独能奋而不顾,焚烧夫 子之六经,烹灭三代之诸侯,破坏周公之井田,此亦必有所恃者矣。彼见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自是 其愚,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而荀卿亦不知其祸之至于此也。 其父杀人报仇,其子必且行劫。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其高谈异论有以激 之也。孔、孟之论,未尝异也,而天下卒无有及者。苟天下果无有及者,则尚安以求异为哉!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读本》,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浩乎不知其津涯. 涯:边际 B.冉有之知. 知:通“智”,智谋 C.要在于不可易.也 易:轻视,看不起 D.此亦必有所恃.者矣 恃:依仗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茫乎不知其畔岸,而.非远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B.是故其.言乎易正直 乃使其.从者衣褐 C.今夫小人之.为不善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 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7、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作者否定荀卿的一组是(3 分)
①大变古先圣王之法②喜为异说而不让③其言愚人之所惊,小人之所喜也④焚烧夫子之六经 ⑤其高谈异论有以激之也⑥荀卿明王道,述礼乐 A.②③⑤B.①③⑤C.②④⑤D.②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的主张博大精深,但通俗易懂,人们如果完全按照孔子的主张去做,想要成为一个圣人也不困 难,即使不能做到,也会少犯错误 B.子路、子贡、冉有都是天下人认为难得的人才,但这三人却因为喜欢高谈阔论而不被孔子喜欢,相 反,寡言的颜渊却深受孔子的喜爱 C.李斯骄矜傲慢,扰乱天下,犯下“烹灭三代之诸侯,破坏周公之井田”等过错,是因为受到他的老 师荀卿高谈异论的影响。 D.文章先写孔子循规蹈矩,不敢放言高论,后写荀卿喜为异说而毫不谦让,敢发高论而不顾一切,这 样构成了对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线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4分) 然三子者每不为夫子之所悦颜渊默然不见其所能若无以异于众人者而夫子亟称之且夫学圣人者岂必 其言之云尔哉亦观其意之所向而己。 ()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3分) 翻译: ②孔、孟之论,未尝异也,而天下卒无有及者。(3分) 翻译: 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越王勾践基 柴望[注] 秦望山头自夕阳,伤心谁复赋凄凉 今人不见亡吴事,故墓犹传霸越乡。 雨打乱花迷复道,鸟翻黄叶下宫墙。 登临莫向高台望,烟树中原正渺茫 [注]作者是南宋诗人。 (1)作者为什么说“登临莫向高台望”?(3分) 大联考语文试卷第3页共14页
大联考语文试卷第 3 页 共 14 页 ①大变古先圣王之法 ②喜为异说而不让 ③其言愚人之所惊,小人之所喜也 ④焚烧夫子之六经 ⑤其高谈异论有以激之也 ⑥荀卿明王道,述礼乐 A.②③⑤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孔子的主张博大精深,但通俗易懂,人们如果完全按照孔子的主张去做,想要成为一个圣人也不困 难,即使不能做到,也会少犯错误。 B.子路、子贡、冉有都是天下人认为难得的人才,但这三人却因为喜欢高谈阔论而不被孔子喜欢,相 反,寡言的颜渊却深受孔子的喜爱。 C.李斯骄矜傲慢,扰乱天下,犯下“烹灭三代之诸侯,破坏周公之井田”等过错,是因为受到他的老 师荀卿高谈异论的影响。 D.文章先写孔子循规蹈矩,不敢放言高论,后写荀卿喜为异说而毫不谦让,敢发高论而不顾一切,这 样构成了对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9、断句和翻译。(10 分) (1)用“/”线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4 分) 然三子者每不为夫子之所悦颜渊默然不见其所能若无以异于众人者而夫子亟称之且夫学圣人者岂必 其言之云尔哉亦观其意之所向而已。 (2)翻译下面的句子。(6 分) ①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3 分) 翻译: ②孔、孟之论,未尝异也,而天下卒无有及者。(3 分) 翻译: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 分) 越王勾践墓 柴望[注] 秦望山头自夕阳,伤心谁复赋凄凉? 今人不见亡吴事,故墓犹传霸越乡。 雨打乱花迷复道,鸟翻黄叶下宫墙。 登临莫向高台望,烟树中原正渺茫。 [注]作者是南宋诗人。 (1)作者为什么说“登临莫向高台望”?(3 分)
(2)请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赏析颈联。(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句,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屈原《离骚》)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间关莺语花底滑 冰泉冷涩弦凝绝, (白居易《琵琶行》) (4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惑矣。(韩愈《师说》)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闵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李白的诗歌固然有高超的艺术技巧,但若论章法的严密、用典的巧妙、对偶的工整,未必就比其他 诗人高明许多。李白乃以气夺人。气的充沛与浩大是盛唐文化的特点,也是李白诗歌具有特殊魅力的一个 重要原因。至于艺术技巧,不过是在气的统帅之下充分发挥了它们的作用而已。 气是一个晢学概念,在先秦诸子的著作中已经屡见不鲜。气的概念首先被引进音乐理论,在《左传》 中已有这方面的记载。曹丕创作《典论·论文》开始以气论文。此后绘画、音乐、书法等领域也运用了气 的概念。气是指艺术家的思想境界、人格力量、性情才调,以及创作的激情、冲动、勇气等心理准备。说 李白的诗以气胜,就是着眼于这些方面。 读者会感到,李白的诗里有一股与云天比高、与历史等量的气回荡着。李白的诗,綜而言之,其气奇, 其气逸,其气壮。 所谓气奇,是指李白的诗歌显示了超凡的创造力,创造了许多按常规不可思议的诗歌形象,使人惊讶、 叹服。南北文化的交流和中外文化的交流,激发了唐人的创造力,而李白的创造力尤其旺盛。他既尊重传 统,学习前人,又勇于创新,走自己的路。东施效顰、邯郸学步,他最为不齿。他的艺术风格是前无古人 的,他的许多诗的写法也是前人不敢想象的。许多自然界的景物,前人曾不止一次地吟咏过,但在李白的 笔下又有了新的创造,成为新的意象。海就是这样。自《诗经》开始,写海的除了曹操的《观沧海》之外 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并不多,写海而能写出海的气魄的,要推李白。在“海寒多天风,白波连山倒蓬壶”、 “半壁见海日”这些诗句中,海与风、日相互配合,构成了一幅幅壮观的图 李白诗歌的气逸表现为对自由的热爱与追求。李白的诗风飘逸不群,他的才情不受拘束,他一再把自 己比做大鹏。李白用以自比的大鹏,既不同于蓬莱的黄鹄,也不同于报晓的天鸡。那些鸟都丧失了自由, 唯独大鹏可以无拘无柬地翱翔于天地之间。李白不甘心受礼教的约東,不屑于做一名皓首穷经的儒生,他 甚至不屑于参加士大夫视为正途的进士考试,而欲凭借自己的社会声望直取卿相,功成身退,依旧还他自 大联考语文试卷第4页共14页
大联考语文试卷第 4 页 共 14 页 (2)请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赏析颈联。(4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句,多选则按前 3 题计分。6 分) (1)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 ! (屈原《离骚》) (2)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间关莺语花底滑, 。冰泉冷涩弦凝绝, 。 (白居易《琵琶行》) (4)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 ,惑矣。(韩愈《师说》)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 李白的诗歌固然有高超的艺术技巧,但若论章法的严密、用典的巧妙、对偶的工整,未必就比其他 诗人高明许多。李白乃以气夺人。气的充沛与浩大是盛唐文化的特点,也是李白诗歌具有特殊魅力的一个 重要原因。至于艺术技巧,不过是在气的统帅之下充分发挥了它们的作用而已。 气是一个哲学概念,在先秦诸子的著作中已经屡见不鲜。气的概念首先被引进音乐理论,在《左传》 中已有这方面的记载。曹丕创作《典论·论文》开始以气论文。此后绘画、音乐、书法等领域也运用了气 的概念。气是指艺术家的思想境界、人格力量、性情才调,以及创作的激情、冲动、勇气等心理准备。说 李白的诗以气胜,就是着眼于这些方面。 读者会感到,李白的诗里有一股与云天比高、与历史等量的气回荡着。李白的诗,综而言之,其气奇, 其气逸,其气壮。 所谓气奇,是指李白的诗歌显示了超凡的创造力,创造了许多按常规不可思议的诗歌形象,使人惊讶、 叹服。南北文化的交流和中外文化的交流,激发了唐人的创造力,而李白的创造力尤其旺盛。他既尊重传 统,学习前人,又勇于创新,走自己的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他最为不齿。他的艺术风格是前无古人 的,他的许多诗的写法也是前人不敢想象的。许多自然界的景物,前人曾不止一次地吟咏过,但在李白的 笔下又有了新的创造,成为新的意象。海就是这样。自《诗经》开始,写海的除了曹操的《观沧海》之外, 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并不多,写海而能写出海的气魄的,要推李白。在“海寒多天风,白波连山倒蓬壶”、 “半壁见海日”这些诗句中,海与风、日相互配合,构成了一幅幅壮观的图画。 李白诗歌的气逸表现为对自由的热爱与追求。李白的诗风飘逸不群,他的才情不受拘束,他一再把自 己比做大鹏。李白用以自比的大鹏,既不同于蓬莱的黄鹄,也不同于报晓的天鸡。那些鸟都丧失了自由, 唯独大鹏可以无拘无束地翱翔于天地之间。李白不甘心受礼教的约束,不屑于做一名皓首穷经的儒生,他 甚至不屑于参加士大夫视为正途的进士考试,而欲凭借自己的社会声望直取卿相,功成身退,依旧还他自
由的身份。 这种热爱自由、追求自由的精神,在李白的山水诗中表现得很突出。他笔下那种咆哮愤怒、一泻千里 的江河,奇险挺拔、高出天外的峰峦,往往是这种精神的体现。李白的求仙、饮酒诗也曲折地表现了这种 精神。他厌恶世俗,向往仙境,想在仙境中求得自由。 李白追求自由的精神还表现在他不肯让诗歌格徫東缚自己,到髙潮时,往往冲破格律的柬缚,写出 些散文化的诗句,如“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等。 气壮,表现为一种强烈的自信心,而这也是根植于唐代的。盛唐时代高涨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培育了李白乐观自信的精神。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挫折和打击,李白都能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他有苦闷 和忧愤,但主导方面还是对前途的自信和斗争的勇气。李白也经常写愁,但只要和中唐孟郊、李贺的愁比 比,和晚唐温庭筠、李商隐的愁比一比,就可以感到李白即使是愁,也是强者之愁,有一股浩然壮气充 溢其间。 (摘自袁行霈《李白诗歌与盛唐文化》,有删改) 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李白的诗歌以气取胜,但在章法的严密、用典的巧妙、对偶的工整等艺术技巧方面并不比其他诗人 B.李白的诗歌具有吞吐群星、包孕日月的豪迈之“气”,这和贯通南北中外、充满自信的盛唐文化密 不可分。 C.在关于海的诗作中,李白能通过海与风、日的相互配合构成一幅幅壮观的图画,从而写出大海的气 魄 D.李白诗歌中无拘无東地翱翔于天地之间的大鹏形象,是作者渴望直取卿相、建功立业的自身形象的 象征 E.李白笔下的愁和孟郊、李贺等人的愁都不相同,它是强者之愁,充溢着浩然壮气,是李白诗歌 壮”的体现。 13、下列对文中“气”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气”是一个哲学概念,先被引进音乐理论,后又被引进文学理论 B.艺术家的思想境界、人格力量、性情才调等是“气”的内容之 C.“气”在我国出现极早,春秋时的《左传》就有了以气论文的记载 D.“气”可以统帅艺术技巧,使艺术技巧充分发挥其作用 14、根据文意,李白诗歌的“气奇”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15、在诗歌创作中,李白是如何体现自己热爱自由、追求自由的精神的?(4分) 大联考语文试卷第5页共14页
大联考语文试卷第 5 页 共 14 页 由的身份。 这种热爱自由、追求自由的精神,在李白的山水诗中表现得很突出。他笔下那种咆哮愤怒、一泻千里 的江河,奇险挺拔、高出天外的峰峦,往往是这种精神的体现。李白的求仙、饮酒诗也曲折地表现了这种 精神。他厌恶世俗,向往仙境,想在仙境中求得自由。 李白追求自由的精神还表现在他不肯让诗歌格律束缚自己,到高潮时,往往冲破格律的束缚,写出一 些散文化的诗句,如“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等。 气壮,表现为一种强烈的自信心,而这也是根植于唐代的。盛唐时代高涨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培育了李白乐观自信的精神。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挫折和打击,李白都能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他有苦闷 和忧愤,但主导方面还是对前途的自信和斗争的勇气。李白也经常写愁,但只要和中唐孟郊、李贺的愁比 一比,和晚唐温庭筠、李商隐的愁比一比,就可以感到李白即使是愁,也是强者之愁,有一股浩然壮气充 溢其间。 (摘自袁行霈《李白诗歌与盛唐文化》,有删改) 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 分) A.李白的诗歌以气取胜,但在章法的严密、用典的巧妙、对偶的工整等艺术技巧方面并不比其他诗人 高明。 B.李白的诗歌具有吞吐群星、包孕日月的豪迈之“气”,这和贯通南北中外、充满自信的盛唐文化密 不可分。 C.在关于海的诗作中,李白能通过海与风、日的相互配合构成一幅幅壮观的图画,从而写出大海的气 魄。 D.李白诗歌中无拘无束地翱翔于天地之间的大鹏形象,是作者渴望直取卿相、建功立业的自身形象的 象征。 E.李白笔下的愁和孟郊、李贺等人的愁都不相同,它是强者之愁,充溢着浩然壮气,是李白诗歌“气 壮”的体现。 13、下列对文中“气”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气”是一个哲学概念,先被引进音乐理论,后又被引进文学理论。 B.艺术家的思想境界、人格力量、性情才调等是“气”的内容之一。 C.“气”在我国出现极早,春秋时的《左传》就有了以气论文的记载。 D.“气”可以统帅艺术技巧,使艺术技巧充分发挥其作用。 14、根据文意,李白诗歌的“气奇”体现在哪些方面?(4 分) 15、在诗歌创作中,李白是如何体现自己热爱自由、追求自由的精神的?(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