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四县市(诸城、安丘、兰山、五莲)会商2010届高考模拟语文试题 第Ⅰ卷(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款识 粘(nian)贴 电饼铛( cheng) 信手拈(nin)来 仓促辟(pi)谣 歼ijin)击机 着(zho)手成春 C.泊位 劲(jing)舞 落(lo)不是 乳臭(xi)未干 D.蝉连 附和(he 独角jue)戏 长吁(xu)短叹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声音刚刚传出,人们猜测已久的 二套房贷新政随即出台 B.气象专家表示,预计今明两天南方部分地区的降雨依然较强,需加强防范城镇积涝,山 洪、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 C.连日来,有关这8位中国维和警察的消息,一直牵动着中国人民的心,也让人们开始关 心和了解这个特殊而神秘的群体:中国维和警察 D.4月9日至11日,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在中国海南博鳌举行,本届年会主题为《绿 色复苏:亚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年轻人对流行歌曲会有更多的兴趣,而老年人在这方面就要 多了。 ②随着房价不断上涨,“土地财政”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 ③这家企业改革的主要任务 是裁减职员,更重要的是增加工作效益 淡薄淡泊质疑置疑不止不只 A.淡泊质疑不止 B.淡薄置疑不止 C.淡薄质疑不只 D.淡泊置疑不只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金黄、水红、纯白和深紫的各色野花,热烈绽放,五光十色,开满路旁、草丛,织成 条条一方方美丽的彩色锦缎。 B.他的第一篇文章发表之后,写作的积极性越来越大,便,发不可收拾,以致达数十篇, 集编成册 C.尽管很难找到证据,但中国足协仍查实了一个打假球的俱乐部,并准备在今后一两天内 对这个俱乐部进行责罚,以儆效尤 D.经过教育感化,他由一个整天不学无术、散漫自由的不良学生,变成了勤奋好学、遵纪 守规的好学生。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命名为“大芬丽莎”的巨型蒙娜丽莎装饰作品的创作者是出于深圳著名油画工厂的999 名画工之手 B.近日,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免费开放,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了解黄河、亲近黄河、认 识黄河的良好环境和休闲娱乐场所。 C.中国红基会发起“春雨行动”,倡议各界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为灾区捐赠急需的水 粮食、善款等生活物资。 D.国家安监总局早前的一份通报显示,王家岭矿施工过程中存在劳动组织管理混乱、施工
山东省四县市(诸城、安丘、兰山、五莲)会商 2010 届高考模拟语文试题 第Ⅰ卷(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款识 粘.(nián)贴 电饼铛.(chēng) 信手拈.(niān)来 B.仓促 辟.(pì)谣 歼.(jiān)击机 着.(zháo)手成春 C.泊位 劲.(jìng)舞 落.(lào)不是 乳臭.(xiù)未干 D.蝉连 附和.(hè) 独角.(jué)戏 长吁.(xū)短叹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声音刚刚传出,人们猜测已久的 二套房贷新政随即出台。 B.气象专家表示,预计今明两天南方部分地区的降雨依然较强,需加强防范城镇积涝,山 洪、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 C.连日来,有关这 8 位中国维和警察的消息,一直牵动着中国人民的心,也让人们开始关 心和了解这个特殊而神秘的群体:中国维和警察。 D. 4 月 9 日至 11 日,博鳌亚洲论坛 2010 年年会在中国海南博鳌举行,本届年会主题为《绿 色复苏:亚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年轻人对流行歌曲会有更多的兴趣,而老年人在这方面就要 多了。 ②随着房价不断上涨,“土地财政”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 。 ③这家企业改革的主要任务, 是裁减职员,更重要的是增加工作效益。 淡薄 淡泊 质疑 置疑 不止 不只 A.淡泊 质疑 不止 B.淡薄 置疑 不止 C.淡薄 质疑 不只 D.淡泊 置疑 不只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金黄、水红、纯白和深紫的各色野花,热烈绽放,五光十色 ....,开满路旁、草丛,织成一 条条一方方美丽的彩色锦缎。 B.他的第一篇文章发表之后,写作的积极性越来越大,便一发不可收 .....拾.,以致达数十篇, 集编成册。 C.尽管很难找到证据,但中国足协仍查实了一个打假球的俱乐部,并准备在今后一两天内 对这个俱乐部进行责罚,以儆效尤 ....。 D.经过教育感化,他由一个整天不学无术 ....、散漫自由的不良学生,变成了勤奋好学、遵纪 守规的好学生。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命名为“大芬丽莎”的巨型蒙娜丽莎装饰作品的创作者是出于深圳著名油画工厂的 999 名画工之手。 B.近日,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免费开放,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了解黄河、亲近黄河、认 识黄河的良好环境和休闲娱乐场所。 C.中国红基会发起“春雨行动”,倡议各界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为灾区捐赠急需的水、 粮食、善款等生活物资。 D.国家安监总局早前的一份通报显示,王家岭矿施工过程中存在劳动组织管理混乱、施工
安全措施不落实等问题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文化创新与创新文化 文化创新与创新文化,是既相互区别又具有内在关联的。一方面,实现了某种形式的文 化创新并不等于生成了一种整体性的创新文化而一种整体性的创新文化的出现也并不意味 着完成了文化创新。另一方面,文化创新会有利于促进创新文化的生成,并不断丰富创新文 化的内涵,可以说,文化创新的根本目标就是在全社会形成创新文化。 文化创新,一般指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以及传播手段的创新。在现代社会中, 随着文化的经济、社会、政治功能的放大,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文化已经具有了生 产力的内涵,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创新文化指的是以创新为意旨的文化精神与文化理念的最终形成。它既指与创新有关的 价值观、态度、信念等文化精神,即创新观念文化;亦指有助于创新的制度、规范等文化环 境,即创新制度文化。它代表着种塑造创新主体的总体文化精神和文化环境。它是文化创 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一切创新活动的思想与社会文化基础 文化创新虽然与创新文化的含义不同,但是二者却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文化创新是创 新文化形成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条件,是实现创新文化的载体和道路;而创新文化则是实现文 化创新的思想基础,是文化创新的终极目标。我们知道,创新制度文化是创新文化的基本内 涵,而创新制度文化的形成有赖于文化的制度创新。因为,文化创新既包括文化形式与文化 内容的创新,也包括文化体制与文化机制的创新,而文化体制与文化机制的创新可以以有力 的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为创新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以不断丰富创新文化的制度内容 同时,文化创新又在创新型国家体系中担负着创新文化的功能。文化创新是其他方面创 新的重要条件,其他方面的创新无不渗透着文化创新,体现着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对于激发 创新活力、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营造创新氛围、建设创新队伍等,发挥着不可替
安全措施不落实等问题。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文化创新与创新文化 文化创新与创新文化,是既相互区别又具有内在关联的。一方面,实现了某种形式的文 化创新并不等于生成了一种整体性的创新文化,而一种整体性的创新文化的出现也并不意味 着完成了文化创新。另一方面,文化创新会有利于促进创新文化的生成,并不断丰富创新文 化的内涵,可以说,文化创新的根本目标就是在全社会形成创新文化。 文化创新,一般指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以及传播手段的创新。在现代社会中, 随着文化的经济、社会、政治功能的放大,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文化已经具有了生 产力的内涵,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创新文化指的是以创新为意旨的文化精神与文化理念的最终形成。它既指与创新有关的 价值观、态度、信念等文化精神,即创新观念文化;亦指有助于创新的制度、规范等文化环 境,即创新制度文化。它代表着一种塑造创新主体的总体文化精神和文化环境。它是文化创 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一切创新活动的思想与社会文化基础。 文化创新虽然与创新文化的含义不同,但是二者却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文化创新是创 新文化形成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条件,是实现创新文化的载体和道路;而创新文化则是实现文 化创新的思想基础,是文化创新的终极目标。我们知道,创新制度文化是创新文化的基本内 涵,而创新制度文化的形成有赖于文化的制度创新。因为,文化创新既包括文化形式与文化 内容的创新,也包括文化体制与文化机制的创新,而文化体制与文化机制的创新可以以有力 的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为创新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以不断丰富创新文化的制度内容。 同时,文化创新又在创新型国家体系中担负着创新文化的功能。文化创新是其他方面创 新的重要条件,其他方面的创新无不渗透着文化创新,体现着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对于激发 创新活力、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营造创新氛围、建设创新队伍等,发挥着不可替
代的重要作用。只有大力推进文化创新,才有利于弘扬勇于创新的精神,倡导敢为人先、积 极进取的精神,引导人们积极投身于创新实践,为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文化氛 围。 文化创新虽然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实践中起着一定的精神基础、智力之源的作用。 但是,作为一种部门创新形式,它与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样,都以创新文化为精神基础和 智力之源。因为,创新是以已有文化为基础的一种文化创造活动,它既受制于文化而又创新 文化。创新不能无中生有、凭空而来,它离不开传统或既有文化,没有传统就失去了创新的 基础;同样,传统也不能没有创造,因为传统失去了创造是要死的,只有不断的创造才能赋 予传统以生命。文化创新以传统的创新文化为基础,又以创新文化的形成为目标不断进行文 化创新,—种新的创新文化环境的形成是文化创新追求的理性目标。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让创新成为中华民族的基本素养,这就是文化创新的 理论目标,也是整个社会创新文化的最终实现。 (节选自《光明日报》2009年9月24日,有删改) 6.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化创新”和“创新文化”关系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某种形式的文化创新并不等于生成了一种创新文化,而一种创新文化的出现也不等 于完成了文化创新。 B.文化创新有利于促进创新文化的生成,并不断丰富创新文化的内涵:创新文化是文 化创新的思想基础。 C.文化创新,一般指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以及传播手段的创新:创新文化代 表着总体文化精神和文化环境 D.文化创新是实现创新文化的载体和道路;创新文化是文化创新的精神基础和智力之 源,同时担负着文化创新的功能。 7.下列不属于“文化创新”所追求的目标的一项是 A.促进创新文化的生成,丰富创新文化的内涵,进而在全社会形成创新文化。 B.与科学技术紧密结合,使文化具有生产力的内涵,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C.以传统的创新文化为基础,赋予传统以生命,形成新的创新文化环境 D.让创新成为中华民族的基本素养,不断增强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现代社会中,文化已经具有了生产力的内涵,文化创新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 重要途径。 B.创新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价值观、态度、信念等文化精神,又包括制度、 规范等文化环境
代的重要作用。只有大力推进文化创新,才有利于弘扬勇于创新的精神,倡导敢为人先、积 极进取的精神,引导人们积极投身于创新实践,为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文化氛 围。 文化创新虽然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实践中起着一定的精神基础、智力之源的作用。 但是,作为一种部门创新形式,它与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一样,都以创新文化为精神基础和 智力之源。因为,创新是以已有文化为基础的一种文化创造活动,它既受制于文化而又创新 文化。创新不能无中生有、凭空而来,它离不开传统或既有文化,没有传统就失去了创新的 基础;同样,传统也不能没有创造,因为传统失去了创造是要死的,只有不断的创造才能赋 予传统以生命。文化创新以传统的创新文化为基础,又以创新文化的形成为目标不断进行文 化创新,一种新的创新文化环境的形成是文化创新追求的理性目标。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让创新成为中华民族的基本素养,这就是文化创新的 理论目标,也是整个社会创新文化的最终实现。 (节选自《光明日报》2009 年 9 月 24 日,有删改) 6.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化创新”和“创新文化”关系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某种形式的文化创新并不等于生成了一种创新文化,而一种创新文化的出现也不等 于完成了文化创新。 B.文化创新有利于促进创新文化的生成,并不断丰富创新文化的内涵;创新文化是文 化创新的思想基础。 C.文化创新,一般指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以及传播手段的创新;创新文化代 表着总体文化精神和文化环境。 D.文化创新是实现创新文化的载体和道路;创新文化是文化创新的精神基础和智力之 源,同时担负着文化创新的功能。 7.下列不属于“文化创新”所追求的目标的一项是 A.促进创新文化的生成,丰富创新文化的内涵,进而在全社会形成创新文化。 B.与科学技术紧密结合,使文化具有生产力的内涵,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C.以传统的创新文化为基础,赋予传统以生命,形成新的创新文化环境。 D.让创新成为中华民族的基本素养,不断增强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现代社会中,文化已经具有了生产力的内涵,文化创新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 重要途径。 B.创新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价值观、态度、信念等文化精神,又包括制度、 规范等文化环境
C.大力推进文化创新是弘扬勇于创新精神,引导人们积极投身于创新实践,推进国家 创新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 D.文化创新离不开传统或既有文化,离开了传统或既有文化,文化创新就成了无水之 源、无本之木。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张安世字子孺,少以父任为郎。用善书给事尚书,精力于职,休沐未尝出。上行幸河东 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上奇其 材,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 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安世笃行,光亲重之。久之,天子下诏日:“右将军光 禄勋安世辅政宿卫,肃敬不怠,十有三年,咸以康宁。夫亲亲任贤,唐、虞之道也,其封安 世为富平侯。 大将军光薨后数月,御史大夫魏相上封事曰:“车骑将军安世事孝武皇帝三十余年,忠 信谨厚,勤劳政事,国家重臣也,宜尊其位,以为大将军。”上亦欲用之。安世闻之,惧不 敢当。请闻求见,兔冠顿首曰:“老臣诚自量不足以居大位,继大将军后,唯天子财哀,以 全老臣之命。”上笑曰:“君言太谦。君而不可,尚谁可者『安世深辞弗能得。 尝有所荐,其人来谢,安世大恨,以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邪?绝勿复为通。有郎功高 不调,自言,安世应日:“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绝不许。已 而郎果迁。莫府长史迂,安世问以过失。长史曰:“将军为明主股肱,而士无所进,论者以 为讥。”安世曰:“明主在上,贤不肖较然,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土而荐之?”其欲匿名迹远 权势如此。 安世自见父子尊显,怀不自安,为子延寿求出补吏,上以为北地太守。安世尊为公侯, 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 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光。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 元康四年舂,安世病,上疏归侯,乞骸骨。天子报曰:“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
C.大力推进文化创新是弘扬勇于创新精神,引导人们积极投身于创新实践,推进国家 创新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 D.文化创新离不开传统或既有文化,离开了传统或既有文化,文化创新就成了无水之 源、无本之木。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张安世字子孺,少以父任为郎。用善书给事尚书,精力于职,休沐未尝出。上行幸河东, 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上奇其 材,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 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安世笃行,光亲重之。久之,天子下诏曰:“右将军光 禄勋安世辅政宿卫,肃敬不怠,十有三年,咸以康宁。夫亲亲任贤,唐、虞之道也,其.封安 世为富平侯。” 大将军光薨后数月,御史大夫魏相上封事曰:“车骑将军安世事孝武皇帝三十余年,忠 信谨厚,勤劳政事,国家重臣也,宜尊其位,以为大将军。”上亦欲用之。安世闻之,惧不 敢当。请闻求见,免冠顿首曰:“老臣诚自量不足以居大位,继大将军后,唯天子财哀,以 全老臣之命。”上笑曰:“君言太谦。君而.不可,尚谁可者!”安世深辞弗能得。 尝有所荐,其人来谢,安世大恨,以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邪?绝勿复为通.。有郎功高 不调,自言,安世应曰:“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绝不许。已 而郎果迁。莫府长史迁,安世问以过失。长史曰:“将军为明主股肱,而士无所进,论者以 为讥。”安世曰:“明主在上,贤不肖较然,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荐之?”其欲匿名迹远 权势如此。 安世自见父子尊显,怀不自安,为.子延寿求出补吏,上以为北地太守。安世尊为公侯, 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 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光。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 元康四年春,安世病,上疏归侯,乞骸骨。天子报曰:“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
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大将军、 富平侯印?薄朕忘故,非所望也!愿将军强餐食,近医药,专精神,以辅天年。”安世复强 起视事,至秋薨。天子赠印绶,送以轻车介士,谥日敬侯 (选自《汉书·张安世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 识:通“志”,记住 B.绝勿复为通 通:通报,举荐 C.其人来谢,安世大恨 恨:遗憾 D.是以能殖其货 殖:增加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君而不可,尚谁可者 ②秦人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B.①其封安世为富平侯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①为子延寿求出补吏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所劫 D.①送以轻车介士 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安世“满而不溢”的一组是 ①君之功高,明主所知②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③自见父子尊显,怀不自安,为 子延寿求出补吏④然内视安世,心密于光焉⑤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荐之⑥上 疏归侯,乞骸骨 A.①②⑤B.②③⑤C.①③⑥D.②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皇上巡视河东,曾经丢失三箱书,张安世把书中的内容详备地写出来,皇上认为他 的才能不同一般,提拔他做了尚书令,调任光禄大夫 霍光死后,有人奏请皇上让张安世接任大将军之职。张安世得知此事,不喜反忧 向皇帝极力推辞 C.张安世身兼选贤拔能的大权,这本是能给他带来利益的肥差,可他却从不让被提拔 的人知道是他荐举的结果 D.张安世对家人的要求尤其严格。儿子为光禄勋,他认为父子俱为显贵,不宜同朝为 官,便请求将儿子调离京城做北地太守。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安世笃行,光亲重之(3分) (2)将军为明主股肱,而士无所进,论者以为讥(3分)
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大将军、 富平侯印?薄朕忘故,非所望也!愿将军强餐食,近医药,专精神,以辅天年。”安世复强 起视事,至秋薨。天子赠印绶,送以.轻车介士,谥曰敬侯。 (选自《汉书·张安世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 识:通“志”,记住 B. 绝勿复为通. 通:通报,举荐 C. 其人来谢,安世大恨. 恨:遗憾 D. 是以能殖.其货 殖:增加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君而.不可,尚谁可者 ②秦人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B.①其.封安世为富平侯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①为.子延寿求出补吏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所劫 D.①送以.轻车介士 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11.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安世“满而不溢”的一组是 ①君之功高,明主所知 ②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 ③自见父子尊显,怀不自安,为 子延寿求出补吏 ④然内视安世,心密于光焉 ⑤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荐之 ⑥上 疏归侯,乞骸骨 A.①②⑤ B. ②③⑤ C. ①③⑥ D. ②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皇上巡视河东,曾经丢失三箱书,张安世把书中的内容详备地写出来,皇上认为他 的才能不同一般,提拔他做了尚书令,调任光禄大夫。 B.霍光死后,有人奏请皇上让张安世接任大将军之职。张安世得知此事,不喜反忧, 向皇帝极力推辞。 C.张安世身兼选贤拔能的大权,这本是能给他带来利益的肥差,可他却从不让被提拔 的人知道是他荐举的结果。 D.张安世对家人的要求尤其严格。儿子为光禄勋,他认为父子俱为显贵,不宜同朝为 官,便请求将儿子调离京城做北地太守。 第Ⅱ卷(共 114 分) 四、(24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安世笃行,光亲重之(3 分) (2)将军为明主股肱,而士无所进,论者以为讥(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