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各地区2009届高三期末语文卷精编-论述类文本专题 (山东省淄博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有容之大 回顾近30年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真有隔世之感。从那个人人自畏、噤若寒蝉、色调单 一的年代到如今这个艺术家们四体畅达、神采飞扬、几近为所欲为,其间的距离有如天壤。 人们说,当代中国是一个没有艺术大师的时代,虽然大师的桂冠四处飞扬。面对河南安 阳的殷墟刻辞甲骨,面对四川广汉三星堆的青铜人像,面对甘肃敦煌的石窟壁画…….甚至面 对20世纪30年代的木刻与漫画、还有齐白石的红花墨叶、黄宾虹的郁勃山川、徐悲鸿的 行空天马与傅抱石的散锋皴法等等,当代造型艺术家难免汘颜。但是,当代中国造型艺术的 发展又是空前的,这就是其在主题、体裁、题材、风格、语言、材料、程序诸方面的多元进 发态势。虽然有过反复和挫折,当代造型艺术家还是真正地拥有了表现一切的权力,也有了 这种精神与物质的可能,主流与非主流艺术不仅和平共处,而且在许多情况下是共享互生 相携而进的。造型艺术各门类各有各的天地,各有各的目标,也各有各的造化与成就。传统 的与现代的、激进的与沉稳的、写实的与写意的、磅礴的与精微的、狂放的与收敛的,或者 是兼工带写的、中西融合的、标新立异的……中国造型艺术的深刻性虽然差强人意,其丰富 性却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这样的自由欢快,这样的摇曳多姿,这样的色彩纷呈。但是 我们也应该看到,当代造型艺术创作存在着重大主题表现不够、历史进程描述不力的缺陷, 而大题小做、无病呻吟的情况并不少见。如何在读书的时候进一步提高境界,如何在写生的 时候进一步开掘生活,如何在创作的时候进一步推敲斟酌,如何在艺术之内多花一点功夫、 在艺术之外少用一点力气,是值得当代造型艺术家重视的 在任何—个民族中艺术家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或者说他们都是一群难以管束的孩子 所以,在中国历史上,不乏艺术家特立独行的故事,也不乏统治者铲除异端的故事。新中国 成立前十几年的历史教训就是在思想领域、也包括艺术领域的天地越来越小道路越走越窄。 文革”十年,更是取消了大家思想的权利,取消了艺术家创作的权利,给中华民族造成了 灭顶之灾。正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艺术创作自身的需要,近30年来,经过“拨乱反正”, 冲破了“阶级斗争工具论”、“为政治服务论"、“主题先行论”等等艺术思想领域的诸多樊篱。 经过解构重组,当代艺术界重新获得了思想的自由与表达的自由,重新获得了创作的自由与 展示的自由,重新获得了出售作品的自由与自亨其成的自由。而这种自由的获得并非政治运 动所致或行政命令的强制所为,而是在艺术领域通过讨论获得的。这些年,关于艺术形式与 形式主义、“85新潮”与西方现代派艺术的引进、当代艺术“与国际接轨″等等涉及艺术思 想、艺术创作、艺术管理与艺术家修养方面的纷争有的已经平息,有的还在进行,有的还会 有反复,但是,没有一个艺术家因言获罪,没有一个理论家因噎废食,中国当代造型艺术界 因此获益匪浅。当然,我们在珍惜蓝天辽阔、清风徐来的同时,也应当看到,面对难以理出 头绪的艺术界、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艺术品,特别是面对众多艺术学孑的饥渴茫然的眼神 人们看到了批评的失语与批评家的缺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遗憾的事。 《尚书君陈》有言:“有容,德乃大。”先哲林则徐曾书一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干仞,无欲则刚。”有容之大,容得下天,容得下地,自然、也应该容得下那些个日夜 第1页共17页
第 1 页 共 17 页 山东省各地区 2009 届高三期末语文卷精编-论述类文本专题 (山东省淄博市 2008/2009 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有容之大 剑 武 回顾近 30 年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真有隔世之感。从那个人人自畏、噤若寒蝉、色调单 一的年代到如今这个艺术家们四体畅达、神采飞扬、几近为所欲为,其间的距离有如天壤。 人们说,当代中国是一个没有艺术大师的时代,虽然大师的桂冠四处飞扬。面对河南安 阳的殷墟刻辞甲骨,面对四川广汉三星堆的青铜人像,面对甘肃敦煌的石窟壁画……甚至面 对 20 世纪 30 年代的木刻与漫画、还有齐白石的红花墨叶、黄宾虹的郁勃山川、徐悲鸿的 行空天马与傅抱石的散锋皴法等等,当代造型艺术家难免汗颜。但是,当代中国造型艺术的 发展又是空前的,这就是其在主题、体裁、题材、风格、语言、材料、程序诸方面的多元进 发态势。虽然有过反复和挫折,当代造型艺术家还是真正地拥有了表现一切的权力,也有了 这种精神与物质的可能,主流与非主流艺术不仅和平共处,而且在许多情况下是共享互生、 相携而进的。造型艺术各门类各有各的天地,各有各的目标,也各有各的造化与成就。传统 的与现代的、激进的与沉稳的、写实的与写意的、磅礴的与精微的、狂放的与收敛的,或者 是兼工带写的、中西融合的、标新立异的……中国造型艺术的深刻性虽然差强人意,其丰富 性却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这样的自由欢快,这样的摇曳多姿,这样的色彩纷呈。但是, 我们也应该看到,当代造型艺术创作存在着重大主题表现不够、历史进程描述不力的缺陷, 而大题小做、无病呻吟的情况并不少见。如何在读书的时候进一步提高境界,如何在写生的 时候进一步开掘生活,如何在创作的时候进一步推敲斟酌,如何在艺术之内多花一点功夫、 在艺术之外少用一点力气,是值得当代造型艺术家重视的。 在任何一个民族中,艺术家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或者说他们都是一群难以管束的孩子。 所以,在中国历史上,不乏艺术家特立独行的故事,也不乏统治者铲除异端的故事。新中国 成立前十几年的历史教训就是在思想领域、也包括艺术领域的天地越来越小,道路越走越窄。 “文革”十年,更是取消了大家思想的权利,取消了艺术家创作的权利,给中华民族造成了 灭顶之灾。正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艺术创作自身的需要,近 30 年来,经过“拨乱反正”, 冲破了“阶级斗争工具论”、“为政治服务论”、“主题先行论”等等艺术思想领域的诸多樊篱。 经过解构重组,当代艺术界重新获得了思想的自由与表达的自由,重新获得了创作的自由与 展示的自由,重新获得了出售作品的自由与自享其成的自由。而这种自由的获得并非政治运 动所致或行政命令的强制所为,而是在艺术领域通过讨论获得的。这些年,关于艺术形式与 形式主义、“85 新潮”与西方现代派艺术的引进、当代艺术“与国际接轨”等等涉及艺术思 想、艺术创作、艺术管理与艺术家修养方面的纷争有的已经平息,有的还在进行,有的还会 有反复,但是,没有一个艺术家因言获罪,没有一个理论家因噎废食,中国当代造型艺术界 因此获益匪浅。当然,我们在珍惜蓝天辽阔、清风徐来的同时,也应当看到,面对难以理出 头绪的艺术界、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艺术品,特别是面对众多艺术学子的饥渴茫然的眼神, 人们看到了批评的失语与批评家的缺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遗憾的事。 《尚书·君陈》有言:“有容,德乃大。”先哲林则徐曾书一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有容之大,容得下天,容得下地,自然、也应该容得下那些个日夜
不宁于创造的艺术灵魂。正如这30年的艺术成就是干舟竞发、波澜不息所成,未来中国造 型艺术的发展也应当是思想激荡、多元不一、各尽天才的态势 选自2008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 6.下列选项,不属于“当代中国造型艺术空前发展”的一项是 A.当代中国造型艺术在主题、体裁、题材、风格、语言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 当代中国造型艺术家幸运地拥有能够表现一切的权力,且主流与非主流艺术在一定条 件下共享互生、相携而进成为可能。 C.当代中国造型艺术蕴涵的自由欢快、摇曳多姿、色彩纷呈的丰富性是历史上从未有过 D.当代中国艺术家在开掘生活和推敲斟酌等方面令老一代艺术家汗颜 7.下列选项,没有体现社会对当代造型艺术包容的一项是 A.中国当代艺术家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获得了思想的自由与表达的自由,不是所谓的 难以管束的孩子”。 B.中国当代造型艺术家冲破了“阶级斗争工具论”、“为政治服务论”等艺术思想领域的 诸多樊篱。 C.造型艺术创作自由的获得并非政治运动所致或行政命令的强制所为,而是在艺术领域 通过讨论获得的。 D.近30年来,中国当代造型艺术家没有因言获罪,理论家没有因噎废食,因而中国当 代造型艺术界获益匪浅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人人自畏、噤若寒蝉的“文革十年”到新时期艺术家心情畅达、创作自由,其差 别有如天壤,主要是因为当代艺术批评的失语与批评家的缺席 B.在中国历史上,不乏艺术家特立独行的故事,也不乏统治者铲除异端的故事,这些与 艺术家创作中重大主题表现不够、历史进程描述不力的缺陷有很大关系。 C.令人遗憾的是,面对难以理出头绪的艺术界,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艺术品,面对众多 艺术学子的饥渴茫然的眼神,当代艺术批评却没有相应呼应 D.有容之大,就是容得下天,容得下地,自然、也应该容得下那些个日夜不宁于创造 的艺术灵魂。因此,对待艺术要放开手脚,任其发展。 二、(9分,每小题3分) 6.D(当代艺术家在开掘生活和推敲斟酌等方面还做得不够。) 7.A(根据文意,中国当代艺术家也是“难管束的孩子”) 8.C(A项,“主要是因为当代艺术批评的失语与批评家的缺席”不当。B项,因果对应关 系不当。D项,“对待艺术要放开手脚,任其发展”无中生有) (山东省济南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三、阅读 (一)泪光 这个动人的小故事,是一位中学校长告诉我的。 该校一名学生,染上抽烟恶习,老师初而婉言相劝,继而厉声斥责,他均充 耳不闻 我行我素。有时,甚至粗声粗气地向老师提出“挑战”。 抽烟?你说我抽烟?证据呢?拿出证据来”说着,把两边裤袋由内而外翻 了出来,凶神恶煞地喊:“来!搜搜我的身,看看能不能找到一根烟丝!” 日,他躲在厕所吞云吐雾,被逮个正着。 校方决定施以“鞭刑”。 当时,年关将近,到处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这名学生,涎着脸皮要求校长 延期“执行”。 校长宽容地答应了。 春节过后不久,他再出现在校长室里,冷冷地说:“要打,现在就打个够吧 第2页共17页
第 2 页 共 17 页 不宁于创造的艺术灵魂。正如这 30 年的艺术成就是千舟竞发、波澜不息所成,未来中国造 型艺术的发展也应当是思想激荡、多元不一、各尽天才的态势。 选自 2008 年 12 月 14 日《 人民日报 》 6.下列选项,不属于“当代中国造型艺术空前发展”的一项是 A.当代中国造型艺术在主题、体裁、题材、风格、语言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 B.当代中国造型艺术家幸运地拥有能够表现一切的权力,且主流与非主流艺术在一定条 件下共享互生、相携而进成为可能。 C.当代中国造型艺术蕴涵的自由欢快、摇曳多姿、色彩纷呈的丰富性是历史上从未有过 的。 D.当代中国艺术家在开掘生活和推敲斟酌等方面令老一代艺术家汗颜。 7.下列选项,没有体现社会对当代造型艺术包容的一项是 A.中国当代艺术家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获得了思想的自由与表达的自由,不是所谓的 “难以管束的孩子”。 B.中国当代造型艺术家冲破了“阶级斗争工具论”、“为政治服务论”等艺术思想领域的 诸多樊篱。 C.造型艺术创作自由的获得并非政治运动所致或行政命令的强制所为,而是在艺术领域 通过讨论获得的。 D.近 30 年来,中国当代造型艺术家没有因言获罪,理论家没有因噎废食,因而中国当 代造型艺术界获益匪浅。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人人自畏、噤若寒蝉的“文革十年”到新时期艺术家心情畅达、创作自由,其差 别有如天壤,主要是因为当代艺术批评的失语与批评家的缺席。 B.在中国历史上,不乏艺术家特立独行的故事,也不乏统治者铲除异端的故事,这些与 艺术家创作中重大主题表现不够、历史进程描述不力的缺陷有很大关系。 C.令人遗憾的是,面对难以理出头绪的艺术界,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艺术品,面对众多 艺术学子的饥渴茫然的眼神,当代艺术批评却没有相应呼应。 D.有容之大,就是容得下天,容得下地,自然、也应该容得下那些个日夜不宁于创造 的艺术灵魂。因此,对待艺术要放开手脚,任其发展。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6.D(当代艺术家在开掘生活和推敲斟酌等方面还做得不够。) 7.A(根据文意,中国当代艺术家也是“难管束的孩子”) 8.C(A 项,“主要是因为当代艺术批评的失语与批评家的缺席”不当。B 项,因果对应关 系不当 。D 项,“对待艺术要放开手脚,任其发展”无中生有) (山东省济南市 2008/2009 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三、阅读 (一)泪光 这个动人的小故事,是一位中学校长告诉我的。 该校一名学生,染上抽烟恶习,老师初而婉言相劝,继而厉声斥责,他均充 耳不闻, 我行我素。有时,甚至粗声粗气地向老师提出“挑战”。 “抽烟?你说我抽烟?证据呢?拿出证据来”说着,把两边裤袋由内而外翻 了出来,凶神恶煞地喊:“来!搜搜我的身,看看能不能找到一根烟丝!” 一日,他躲在厕所吞云吐雾,被逮个正着。 校方决定施以“鞭刑”。 当时,年关将近,到处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这名学生,涎着脸皮要求校长 延期“执行”。 校长宽容地答应了。 春节过后不久,他再出现在校长室里,冷冷地说:“要打,现在就打个够吧!
办公室里,挂着几根粗粗细细长长短短的藤鞭。校长一言不发地取下最粗的 那一根,猛力挥了挥,藤鞭在半空中发出了裂帛般可怖的声响。在空气已凝结了 的肃穆里,这名自称“天不怕,地不怕”的学生,此刻脸上难以自抑地闪现出了 恐惧之色,遵从命令将上半身趴在桌面上时,他身体僵硬如石,手脚也难以控制 地簌簌地抖着。 校长举起了粗大的藤鞭,自上而下,“霍”的一声,狠狠挥落下来。但是, 藤鞭在距离他屁股仅仅几寸的当儿,力却在有意的控制下完全放松了。结果,鞭 影过处,好似一阵无关痛痒的,轻轻掠过的凤。 那学生惊愕万分地抬起头来,看着校长。 校长和颜悦色地说:“今日,你遵守了诺言,主动来找我执行‘鞭形’表示 你又悔过之心。对于又心悔过的人,我的惩罚,往往只需点到为止。好,现在, 你回去吧!” 男孩站了起来,原先冷漠的眸子里,此刻很亮很亮地罩着一层很薄很薄的泪 光 16、本文对抽烟学生主要运用了 描写和 描写,对校长又主 要运用了 描写。(3分) 17、作者精于捕捉人物在故事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情变化,特别是对抽烟少年 的表情变 化的刻画,请找出一些关键词语。(3分) 8、这名抽烟学生对于老师的婉言相劝或厉声斥责,表现出怎样的态度?经过校 长的一番教育,他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改变?(3分) 19、假如你是抽烟学生的班主任,你会怎样对待这个学生。(3分) 16、语言、神态、动作 17、凶神恶煞、涎着脸皮、冷冷地、恐惧之色、惊愕万分、冷漠的眸子里,此刻 很亮很亮地照着一层很薄很薄的泪光 18、充耳不闻、我行我素,甚至有时还向老师提出“挑战”。经过校长的一番教 育,它有了悔过之心。因为它的眸子里罩着一层 19、略。 (山东省枣庄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百家讲坛》拉开了“文化奶妈”时代 《于丹〈论语〉心得》签售一日过万册”,这个新闻近几日一直在我的脑 海里盘旋,因为它不是个枯燥的阿拉伯数字。签售当日,我路过中关村图书大厦, 看见好多人绕着楼排队,起先以为是商场要大优惠,他们在抢购什么东西,走近 第3页共17页
第 3 页 共 17 页 办公室里,挂着几根粗粗细细长长短短的藤鞭。校长一言不发地取下最粗的 那一根,猛力挥了挥,藤鞭在半空中发出了裂帛般可怖的声响。在空气已凝结了 的肃穆里,这名自称“天不怕,地不怕”的学生,此刻脸上难以自抑地闪现出了 恐惧之色,遵从命令将上半身趴在桌面上时,他身体僵硬如石,手脚也难以控制 地簌簌地抖着。 校长举起了粗大的藤鞭,自上而下,“霍”的一声,狠狠挥落下来。但是, 藤鞭在距离他屁股仅仅几寸的当儿,力却在有意的控制下完全放松了。结果,鞭 影过处,好似一阵无关痛痒的,轻轻掠过的凤。 那学生惊愕万分地抬起头来,看着校长。 校长和颜悦色地说:“今日,你遵守了诺言,主动来找我执行‘鞭形’表示 你又悔过之心。对于又心悔过的人,我的惩罚,往往只需点到为止。好,现在, 你回去吧!” 男孩站了起来,原先冷漠的眸子里,此刻很亮很亮地罩着一层很薄很薄的泪 光。 16、本文对抽烟学生主要运用了 描写和 描写,对校长又主 要运用了 描写。(3 分) 17、作者精于捕捉人物在故事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情变化,特别是对抽烟少年 的表情变 化的刻画,请找出一些关键词语。(3 分) 18、这名抽烟学生对于老师的婉言相劝或厉声斥责,表现出怎样的态度?经过校 长的一番教育,他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改变?(3 分) 19、假如你是抽烟学生的班主任,你会怎样对待这个学生。(3 分) 三、(一) 16、语言、神态、动作 17、凶神恶煞、涎着脸皮、冷冷地、恐惧之色、惊愕万分、冷漠的眸子里,此刻 很亮很亮地照着一层很薄很薄的泪光。 18、充耳不闻、我行我素,甚至有时还向老师提出“挑战”。经过校长的一番教 育,它有了悔过之心。因为它的眸子里罩着一层 19、略。 (山东省枣庄市 2008/2009 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百家讲坛》拉开了“文化奶妈”时代 “《于丹〈论语〉心得》签售一日过万册”,这个新闻近几日一直在我的脑 海里盘旋,因为它不是个枯燥的阿拉伯数字。签售当日,我路过中关村图书大厦, 看见好多人绕着楼排队,起先以为是商场要大优惠,他们在抢购什么东西,走近
才知道,原来是为了于丹女土讲孔子的签名售书。冬天的风在他们身上肆意拍打 着,蛇样的队伍却越来越宠大,从这样的人群旁边走过,心情颇为复杂 央视《百家讲坛》火爆后,文化传承似乎找到了一条通向罗马的捷径。本来 是给闲人解闷的讲坛成了普及经典文化的圣地。一批嘴皮厉害的讲人次第登场, 于此扬名立万,跻身学者兼畅销书作家的行列,名利双收。 自余秋雨开始,文化找到了他的“传教士”,“传教士”也先后找到了文化。人 们买名著经典,只是为了装点门面,并不就去如饥似渴地阅读,而要等待“传教 士”的出现。比如,刘心武之于《红楼梦》,易中天之于《三国演义》,孔庆东 之于鲁迅著作。从普及文化的角度看,这样的现象令人欣喜。每一个讲解者都复 活了一本书甚至一个领域读者也经由他们的讲解激起强烈的阅读经典的兴趣。 在一个精神无指向的时代,他们给出了一条文化传承之路 大批文化“传教士”的出现,改变了中国文化传播的方式。我把讲解者称 为“文化奶妈″,把这种传承方式命名为“文化奶妈”式—就是得有奶妈吃 了文化之草,再挤出奶汁喂养嗷嗷待哺的文化学童。 文化奶妈”出现的原因很复杂,但大致可以找到这么两条:一是长期与文 化的隔离,大众阅读理解能力极度下滑,已经很难弄明白老祖宗的字意了。这就 需要人把文化通俗化,导入大众之耳。二是缺乏耐心,渴求速成。效率主导了人 的生活,即使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也得服从这个硬道理。我们已经没有时间体味 先哲的精神,我们要的是结论,能让我们受用的东西。因此,文化方便面大行其 道。 在这样的时代我们要放声赞美奶妈的功劳。他们尽管不是最有水准的学者, 不能给我们提供学术标杆,但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传达出中国文化的魅力,使百 第4页共17页
第 4 页 共 17 页 才知道,原来是为了于丹女士讲孔子的签名售书。冬天的风在他们身上肆意拍打 着,蛇样的队伍却越来越宠大,从这样的人群旁边走过,心情颇为复杂。 央视《百家讲坛》火爆后,文化传承似乎找到了一条通向罗马的捷径。本来 是给闲人解闷的讲坛,成了普及经典文化的圣地。一批嘴皮厉害的讲人次第登场, 于此扬名立万,跻身学者兼畅销书作家的行列,名利双收。 自余秋雨开始,文化找到了他的“传教士”,“传教士”也先后找到了文化。人 们买名著经典,只是为了装点门面,并不就去如饥似渴地阅读,而要等待“传教 士”的出现。比如,刘心武之于《红楼梦》,易中天之于《三国演义》,孔庆东 之于鲁迅著作。从普及文化的角度看,这样的现象令人欣喜。每一个讲解者都复 活了一本书甚至一个领域,读者也经由他们的讲解,激起强烈的阅读经典的兴趣。 在一个精神无指向的时代,他们给出了一条文化传承之路。 一大批文化“传教士”的出现,改变了中国文化传播的方式。我把讲解者称 为“文化奶妈”,把这种传承方式命名为“文化奶妈”式——就是得有奶妈吃 了文化之草,再挤出奶汁喂养嗷嗷待哺的文化学童。 “文化奶妈”出现的原因很复杂,但大致可以找到这么两条:一是长期与文 化的隔离,大众阅读理解能力极度下滑,已经很难弄明白老祖宗的字意了。这就 需要人把文化通俗化,导入大众之耳。二是缺乏耐心,渴求速成。效率主导了人 的生活,即使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也得服从这个硬道理。我们已经没有时间体味 先哲的精神,我们要的是结论,能让我们受用的东西。因此,文化方便面大行其 道。 在这样的时代,我们要放声赞美奶妈的功劳。他们尽管不是最有水准的学者, 不能给我们提供学术标杆,但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传达出中国文化的魅力,使百
姓愿意亲近文化。当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的时候,有这样安慰国人的二手经典, 当然不是坏事。 如果往深里思考,忧虑也不少。已经出版的种种解释,都是个人化的探究与 心得,毫无疑问,都在放大或缩小原著的思想空间,甚至背离原著主旨,把读者 引向理解的歧途。在读者与经典之间,他们可能是桥梁,也可能是阻燃剂。岀版 的—窝蜂,使咀嚼式文化产品急速繁殖,读者越来越懒了。由此造成的阅读依赖 心理,将使名著远离人们,取椟还珠。 如果注意到《百家讲坛》的产业化运作方式,我们对其弊端就不能不加以警 惕。在我看来,“奶妈文化”商业化操作的后遗症非常明显:首先就是急功近利 以市场定选题定人选,完全工业化操作,把精微的理解纳入程式化的规范里,长 此以往必将形成恶俗的风气。其次,为了标新立异,对原著发挥离谱,靠过度解 释吸引大众耳目。三是庸俗化家常化,以探究人性做幌子,把历史拆解成逗乐子 的庸俗段子。 提醒咂巴奶头的文化学童,你们吃的东西毕竟不是原汁,而是替代品,如果 想弄明白中国文化的原味,一定要去啃原著啊 《论语》固然要看,但重在实行。孔子塑造了中国人的特征和行为准则,昭 示了礼乐调和的人生境界。人之为人的奥秘皆在于此。用心去读,用力实践,《论 语》才有价值,否则就只是滑稽的装饰。我们如果只是冲着某人的签名才会读孔 子,孔子真的像艺术家金锋塑造的那样—要哭了。(选自《中国青年报》 2006年12月4日,有删改) 6.下面关于“文化奶妈”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文化奶妈”是指那些讲解中国文化的人,即文化“传教士”,他们改 变了中国文化传播的方式。 D.“文化奶妈”传承文化的方式往往是他们吃了文化之草,再挤出奶汁喂 养嗷嗷待哺的文化学童。 第5页共17页
第 5 页 共 17 页 姓愿意亲近文化。当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的时候,有这样安慰国人的二手经典, 当然不是坏事。 如果往深里思考,忧虑也不少。已经出版的种种解释,都是个人化的探究与 心得,毫无疑问,都在放大或缩小原著的思想空间,甚至背离原著主旨,把读者 引向理解的歧途。在读者与经典之间,他们可能是桥梁,也可能是阻燃剂。出版 的一窝蜂,使咀嚼式文化产品急速繁殖,读者越来越懒了。由此造成的阅读依赖 心理,将使名著远离人们,取椟还珠。 如果注意到《百家讲坛》的产业化运作方式,我们对其弊端就不能不加以警 惕。在我看来,“奶妈文化”商业化操作的后遗症非常明显:首先就是急功近利, 以市场定选题定人选,完全工业化操作,把精微的理解纳入程式化的规范里,长 此以往必将形成恶俗的风气。其次,为了标新立异,对原著发挥离谱,靠过度解 释吸引大众耳目。三是庸俗化家常化,以探究人性做幌子,把历史拆解成逗乐子 的庸俗段子。 提醒咂巴奶头的文化学童,你们吃的东西毕竟不是原汁,而是替代品,如果 想弄明白中国文化的原味,一定要去啃原著啊! 《论语》固然要看,但重在实行。孔子塑造了中国人的特征和行为准则,昭 示了礼乐调和的人生境界。人之为人的奥秘皆在于此。用心去读,用力实践,《论 语》才有价值,否则就只是滑稽的装饰。我们如果只是冲着某人的签名才会读孔 子,孔子真的像艺术家金锋塑造的那样——要哭了。 (选自《中国青年报》 2006 年 12 月 4 日,有删改) 6.下面关于“文化奶妈”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奶妈”是指那些讲解中国文化的人,即文化“传教士”,他们改 变了中国文化传播的方式。 D.“文化奶妈”传承文化的方式往往是他们吃了文化之草,再挤出奶汁喂 养嗷嗷待哺的文化学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