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动,而且要抓住典型,具体地调查研究绅士所处的乡村、 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是我们从英文中,仍感到费老 国 城镇和都市的杜会结构和情景。同时,正确的社会结构的 的文章是那么好读,那么生动,那么明晰。费老当时正 神 概念应该来自于实际生活,同时又是对实际生活的概括。 处于四十岁左右,希腊人所谓的鼎盛时期,我们可以感 对于今天的社会人类学者来说,这仅是一种起点,它可以 到他壮年气盛,才华洋溢,而且不断地在进步中。美国 启发我们写一个调查提纲,认真地从头开展我们的中国社 著名的社会学家米尔斯曾经说过,有一种“特有的心智 会结构的实地调查。我们相信这是费老对我们后来者的希 素质可以被称为社会学的想象力”,“思考人们实际上所 望所在。诫如留德斐尔德在序中所说,此书是“费孝通 需要的是什么以及思考人们感到自己所需要的是什 关于从革命的中国跨进共产主义的中国门槛的观点和判断 么一这是一种特有的心智素质,这种素质帮助人们运 的表达”。书的最后一句话就是“中国需要新的领导和改 革”。这是《中国绅士》一书的结论。在社会腐蚀潮流的 用所了解到的情况,帮助人们发展理性,以便清醒地总 冲击下,逼得农民起来造反,生活、经济、改治和道德的 结世界上正进行的事,总结在他们之中还有什么事可能 种种问题摆在中国面前,贪污腐败的国民党政府无能为 发生”①。无疑,费老正是有着这种丰富的社会学想象力 的。 力,必然成为草命的对象,费孝通说,“乡土重建必须有 8 一个前提,那就是有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政府”①。而且, 让我们向费老学习。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以中国社会 “言论的充分自由是民主社会的基本条件,也只有在民主 为最好的研究对象,“中国社会正从古老的、传统的、乡 社会中,人民才能真正的提高他们对自身生活问题理解的 土的社会转变到现代化的社会。这个过程我们要记录下 水准,使他们能得到从理智里发挥出来的共同意见,产生 来,分析清楚.我们有责任帮助大家看到事物的本质。 负责任的一致行为”②。 我们的社会学不是为写文章而写文章的社会学,而是为建 读费老的文章是一种享受。这里且不说“应是鸿蒙 设服务的社会学”②。我们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就会感到 借君手”,就从费老的这本书来看,也感到这种功力是冰 路子愈走愈宽,真如源头活水来,再也不会感到理论工作 没有搞头了。 ①《费孝适文集)第4卷,群言出版社1999年板,《乡土重 建),第439页。 ①(社会学与社会组织》,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页。 ②同上书,第421页。 北大社会学系编:《社会研究》1987年第2期,第171页
最后,我要对支持和帮助过这本书出版的费宗惠、张 荣华、潘乃谷老师以及惠小兵、陈伯坚、郭晓鸿、倪明、 金娟等同志表示诚恩的谢意,没有他们的鼓励和批评,此 书是不可能出版的。 1992年初稿2005年11月修救 中”国坤士 罗伯特·雷德斐尔德 0 CHINA'S
按 序 本书是由费孝通于1947一1948年在中国报纸上发表 国 的文章所组成的。1948年秋天,他把这些文章大略地翻 钟 译成英文,口述给我的妻子,对听写的要点,还停下来 对于西方读者来说,费孝通的出名是因为他是以下三 讨论。在这个过程中,都分内容被重写并且扩大了篇幅。 本书的作者。一本是关于中国村庄生活的简明的、启发性 预料共产党人将会控制局面,这项工作是粗略地完成的, 的书(《乡村经济》,英文名Peasant所in China,London: 但不乏热情。因为当口述和重写进行的时候,共产党人 Routledge Kegan Paul,Ltd;New York:E.P.Dutton& 的力量已控制了北平,进而控制大学和城市也是指日可 C0.,1939),另一本是关于中国西南的农业和工业的更 待的。1948年12月,大学的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教职 为成熟的著作(《泥土中国》;英文名:Earthbound China, 员都期待共产党人到来,解除困难和压迫,并且有一个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45;London:Rout- 新的机会来应用他们的知识来改善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条 ledge&Kegan Paul,Ld1948):以及由“中国社会绅士" 件。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由于深知国民党政府下的 为主题的起了很大激励作用的文章组成的现在这本书。在 腐败和暴行,这种希望压倒了理解。总是乐观和有勇气 12 中国,费孝通的知名,还因为他是一个有才华的教师,社 的费孝通的意见是,他能够为共产党人努力工作,而且 会学实地研究的领导者和先锋,他还是一个笔锋敏捷、博 当他认为批评得正确时,他将继续他的批评。像这所大 13 览群书的人。他无所畏惧地为解决中国巨大的社会问题而 学里的其他人一样,他并不认为将来的中国共产党人的 努力着。在伦敦B.马林诺夫斯基门下,他得到了博士学 政府会依照斯大林主义的俄国的观念而行事;他认为中 位。归国之际,正值抗日成争,他加入了中国学生和学者 国共产党人像他一样是中国人,他在共产主义者的电台 的行列,在云南省继续他作为中国的科学家和知识分子的 里听到他的老朋友和学生们的声音,他们对北平人民做 生活。在这里,他得到的研究结果是他的第二本书 出了很多许诺。因此费孝通告诉我们,他希望变成共产 (Earthbound China)。在打败日本之后,他回到他的母 党政府的一个“忠实的对立面”。当时,他已经在国共 校—北平的清华大学教书。在这里(我于1948年冬天 两党之间失宠。在云南的时候,国民党政府威胁要逮捕 作为一位访问教授来到这所大学),我和妻子与他恢复了 他,并且在他发表不利于蒋介石集团的言论的公开集会 旧日的交往。 上受到枪击:另一方面,北方的共产党电台为了费孝通
序 已经出版的一些文章而激烈地攻击他。然而,整体来说, 的)的兴奋,他们生气勃勃地毫无教条地要重建他们的 国 费孝通感到他关于发展中国工业和农业的观点,将会和 国家。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读了一些马克思的著作。他 神 新制度的利益相合,并且在转变之后,他将能够继续工 们中的大多数把国民党政府看作是他们的压迫者,而共 作,为中国说话。在希望中,几平是充满信心之中,他 产党人是他们的解放者。 口述了收集到的这些文章。 1948年12月,我和我的妻子离开了北平,从那时 到现在的三年多,我们从费孝通那里未得到只言片语。 只是从别人那里,我们得知了他的一些简单的经历。那 在费孝通口述翻译的时候,他希望他的文章被说英语 时,北平已被共产党掌控,毛泽东要费孝通承担一个城~ 的人们所阅读。像其他有善良意愿的聪明人一样,他要西 市再建设问题的研究项目,他接受下来,开始了工作。 方人理解中国,并且相信他说的中国的一些事情是其他书 费孝通发表了文章,赞扬中国的“新民主”。他担任了 里未说过的。但是,当费孝通在中国报纸上首次发表这些 政府的或委员会的委员。后来,他开始研究中国西南的 文章时,他是说给中国人民听的:现在的英语版并没有改 一些边远社会一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曾工作于此地。后 变这个事实。费孝通发展了他报纸上文章的一大群读 15 14 来又有消息告诉我们,他已经回到了清华大学。 者—各种各样的人,其中大多数人,既不是农民,又不 自从他口述大意给我妻子之后,这本书的出版便没 是知识分子,他们阅读和称赞他的文章。这是必须要说的 有他本人的任何参与。很明显,他知道,与西方人的交 有关中国问题的话。报纸上的这些文章,在一定意义上表 往会给他带来麻烦或者危险;他不再写信给我们,而我 现了中国人民本身的贵任心,他们要承担起自己的事情, 们也停止写信给他。我的妻子编辑了这本她已经翻译好 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去行动。因此,本书为西方人提供了 的书,在各都分次序变动中,承担了责任,添了注释, 一种有关中国的不寻常和有价值的视角:【一个受过西方教 甚至插进了一些词组或整个句子。当时,她认为这样补 育的中国人,为了解决中国的问题献身于工作,他分析这 充后,费孝通的意思会周到些。值得强调的是,此书表 些问题的一些方面,使同胞们对问题看得更清楚些。这些 达了当时的费孝通从革命中国骑进共产主义中国的观点 文章提出了一个中国人对于中国的某种观点,它不只是写 和判断。他写下了当时他的学生们(其中许多是我知道 事情的好的方面,或黑暗的方面,这些文章的写作有助于
月 中国人理解他们的问题。费孝通对他的同胞们说:“看, 学者必须放在一起讨论,因为学者主要是(不完全是) 国 这是近年来我们所发生的事情。这是真正的革命。这是我 从绅士中演化出来的,而且绅士能发挥其功能,有其社会 坤 们的鞋子夹脚的地方。理解它,然后行动。”美国人习惯 地位,是由于他们中的一些人有学者的实际价值。学者是 将中国想象为在某种假设下的一种筒单的外交政策的对 某种精英;绅士是一种社会和经济的阶级。第一篇论文显 象,即假设中国将发生的事情是依赖于美国而做的,而不 示了学者为了他们本人和亲属的安全而怎样变成了帝圆权 是中国人自已做的。本书对此提出了新鲜的看法。这是每 力的行政性的仆人。在第二篇文章里,我们看到了学者们 一个中国人所看到的问题,中目人民要解决的问题,并不 怎样反思和调整他们和中央集权关系的发展史,他们如何 是靠政治站队,不是参加假国或者美国任何一方面,而是 通过自己的哲学为自己解释和辩护。第三篇文章转而论述 中国人自己制度的改革。 了为什么中国没有经历过重大技术发展的问题。作者以独 当然,本书讨论的仅是部分问题。费孝通检验了传统 特的视角审视了学者或知识分子的伦理知识:知识分子没 社会结构的一定方面和这个结构内发生的一定变化,这些 有技术知识:他们靠他人的劳动生活,并且不关心生产劳 是中国目前遭遇的困难。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西方的影 动。因此,统治阶级缺乏改善人民的物质条件的知识。在 响。因此,本书展示了中国的社会革命的历程。中国经历 16 第四篇文章里,正如头两篇一样,作者将注意力放在学 了清帝国被推翻,孙速仙领导的革命的共和主义运动,以 17 者一绅士在协调帝国力量中的作用上。这些受过数育的绅 及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上控制中国的胜利。这些文章会帮助 士在地方社区中,以一种未经法律制定的个人方式,和那 我们理解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赢得中国的。 些职能上被正式承认,占据着官方低级位置的官员们进行 协调。这种学者一绅士所起的关键作用使帝国权力得以运 三 作,同时还维持了村庄的传统社会组织。这篇文章发展为 对保甲制度的讨论(近来某一时间内国民党重新建立这 因为文章是单独写的,把它们收集起来后,共同观念 种制度,后来被共产党废除了),保甲制度企图使中央当 的线案可能不是那么明显。这里有两个相联系的题日:传 局直接影响到地方社区,作者同时说明了为什么它注定要 统中国社会的学者和绅士的功能,以及乡村和城市的关 失败。 系。第一个题目是最初见到的第一组的四篇文章。绅士和 在第五篇文章里,明显地有一个新的开端:这里,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