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整理—文言文阅读 2011全国Ⅱ卷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 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 赞军事。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徳凊县丞。松江民钱鹤皋反,邻郡大惊,鼎镇之以静。迁起 居注,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宫壁间。舍人耿忠使广信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 史廉之。而时已颁赦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尹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于四方, 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物史。洪武改元,新设浙江按察司, 以鼎为佥事,分部台、温。台、温自方氏窃据,伪官捍将二百人,暴横甚。鼎尽迁之江、淮 间,民始安。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咸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 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遁,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 奏。宁海民陈德仲支解黎异,异妻屡诉不得直。鼎乃逮德仲,鞫实,立正其罪。是秋,山东 初定,设按察司,复以鼎为佥事。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鼎欲稽官吏利弊, 乃令郡县各置二历,日书所治讼狱钱粟事,一留郡县,一上宪府,递更易,按历钩考之,莫 敢隐者。八年,西部朵儿只班率部落内附,改鼎岐宁卫经历。既至,知寇伪降,密疏论之。 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鼎既行,寇果叛,胁鼎北还。鼎责以大义,骂之, 遂与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杀。 (节选自《明史·熊鼎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长:执掌 B.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结:聚合 C.邓愈镇江西,数延见 延:招聘 D.乃留愈幕府赞军事 赞:辅佐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熊鼎处事精细求实的一组是
2011 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整理——文言文阅读 2011 全国Ⅱ卷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 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 赞.军事。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松江民钱鹤皋反,邻郡大惊,鼎镇之以静。迁起 居注,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宫壁间。舍人耿忠使广信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 史廉之。而时已颁赦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尹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于四方, 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物史。洪武改元,新设浙江按察司, 以鼎为佥事,分部台、温。台、温自方氏窃据,伪官捍将二百人,暴横甚。鼎尽迁之江、淮 间,民始安。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咸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 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 奏。宁海民陈德仲支解黎异,异妻屡诉不得直。鼎乃逮德仲,鞫实,立正其罪。是秋,山东 初定,设按察司,复以鼎为佥事。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鼎欲稽官吏利弊, 乃令郡县各置二历,日书所治讼狱钱粟事,一留郡县,一上宪府,递更易,按历钩考之,莫 敢隐者。八年,西部朵儿只班率部落内附,改鼎岐宁卫经历。既至,知寇伪降,密疏论之。 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鼎既行,寇果叛,胁鼎北还。鼎责以大义,骂之, 遂与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杀。 (节选自《明史·熊鼎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 长:执掌 B.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 结:聚合 C.邓愈镇江西,数延.见 延:招聘 D.乃留愈幕府赞.军事 赞:辅佐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熊鼎处事精细求实的一组是
①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②复以细故烦御史 ③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④乃逮德仲,鞠实,立正其罪 ⑤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⑥知寇伪降,密疏论之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熊鼎卓有才能,处变不惊。他深受邓愈器重,留在邓手下任职:为母亲守孝后担任 德清县丞,其时松江有人叛乱,邻郡惊恐,他冷静地控制了本县局面。 B.熊鼎思虑周详,维护朝廷威信。广信郡县官员违法,皇上已颁发赦令,此时又要査 究:熊鼎认为朝廷应当取信天下,不应为小事出尔反尔,皇上这才作罢 C.熊鼎治政有方,坚持依法办事。分管台、温事务时,他迁走凶恶残暴的官将,百姓 方才安定;平阳知州梅镒被诬贪污行贿,他听从民意,依法予以释放 D.熊鼎面对威逼,表现出凛然正气。朵儿只班率部投靠朝廷,熊鼎察觉其中有诈,不 久叛寇果然作乱,并胁迫他北还,他维护正义,责骂叛寇,最终被杀。 11.把第一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 译文: (2)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 安徽卷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万贞文先生传 [清全祖望 贞文先生万斯同,字季野,鄂人也,户部郎泰第八子。少不驯,弗肯帖帖随诸兄,所过 多残灭,诸兄亦忽之。户部思寄之僧舍,已而以其颓,闭之空室中。先生窥视架上有明史料 数十册,读之甚喜,数日而毕;又见有经学诸书,皆尽之。既出,因时时随诸兄后,听其议 论。一日伯兄期年家课,先生欲豫焉,伯兄笑曰:汝何知?″先生答曰:“观诸兄所造,亦 易与耳。”伯兄骤闻而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因杂岀经又目试之,汗浸千言,饿顷而 就。伯兄大惊,持之而泣,以稿户部曰:“几失吾弟。”户部亦愕然曰:几失吾子。″是日始 为先生新衣履,送入塾读书。逾年,建请业于梨洲先生,则置之烽帐中高坐。先生读书五行 并下,如决海堤,然尝守先儒之戒,以为无益之书不必观,无益之文不必为也,故于书无所 不读,而识大者
①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 ②复以细故烦御史 ③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 ④乃逮德仲,鞠实,立正其罪 ⑤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 ⑥知寇伪降,密疏论之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熊鼎卓有才能,处变不惊。他深受邓愈器重,留在邓手下任职;为母亲守孝后担任 德清县丞,其时松江有人叛乱,邻郡惊恐,他冷静地控制了本县局面。 B.熊鼎思虑周详,维护朝廷威信。广信郡县官员违法,皇上已颁发赦令,此时又要查 究;熊鼎认为朝廷应当取信天下,不应为小事出尔反尔,皇上这才作罢。 C.熊鼎治政有方,坚持依法办事。分管台、温事务时,他迁走凶恶残暴的官将,百姓 方才安定;平阳知州梅镒被诬贪污行贿,他听从民意,依法予以释放。 D.熊鼎面对威逼,表现出凛然正气。朵儿只班率部投靠朝廷,熊鼎察觉其中有诈,不 久叛寇果然作乱,并胁迫他北还,他维护正义,责骂叛寇,最终被杀。 四、 11.把第一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 译文: (2)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 安徽卷 二、(3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万贞文先生传 [清]全祖望 贞文先生万斯同,字季野,鄂人也,户部郎泰第八子。少不驯,弗肯帖帖随诸兄,所过 多残灭,诸兄亦忽之。户部思寄之僧舍,已而以其颓,闭之空室中。先生窥视架上有明史料 数十册,读之甚喜,数日而毕;又见有经学诸书,皆尽之。既出,因时时随诸兄后,听其议 论。一日伯兄期年家课,先生欲豫焉,伯兄笑曰:“汝何知?”先生答曰:“观诸兄所造,亦 易与耳。”伯兄骤闻而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因杂出经又目试之,汗浸千言,饿顷而 就。伯兄大惊,持之而泣,以稿户部曰:“几失吾弟。”户部亦愕然曰:“几失吾子。”是日始 为先生新衣履,送入塾读书。逾年,建请业于梨洲先生,则置之烽帐中高坐。先生读书五行 并下,如决海堤,然尝守先儒之戒,以为无益之书不必观,无益之文不必为也,故于书无所 不读,而识大者
康煕戊午,诏征博学鸿儒,则获奖巡道许鸿勋以先生荐,力辞得免。明年,开局修《明 史》,昆山徐学土元文延先生往,时史局中征土许以七品俸,成翰林院纂修官,学士欲援其 例以授之,先生请以布衣参史局,不暑衔,不受俸,总裁许之。诸纂修官以稿至,皆送先生 覆审,先生阅毕,谓侍者曰:取某书某卷某页有某事,当补入;取取某书某卷某页有某事, 当参校。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明史稿》五百卷皆先生手定,虽其后不尽仍先生之旧, 而要其底本,足以自为一书者也。先生之初至京也,时议意其专长在史,及昆山徐侍郎乾学 居优,先生与之语《丧礼》,乃知先生之深于经,待郎银请先生谝成五礼之书二百余卷。当 时京师才彦雾会,各以所长自见,而先生最闲淡,然自王公以至下士,无不呼日万先生,而 先生与人还往,其自署只日“布衣万斯同”,未有尝他称也 先生为人和平大雅,而其中介然。故督师之姻人方居要津,乞史馆于督少为宽假,先生 历数其罪以告之。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赂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钱忠 介公嗣子困甚,先生为之营一矜者累矣,卒不能得,而先生未尝倦也。父友冯侍郎跻仲诸子 没入勋卫家,先生赎而归之。不矜意气,不事声援,尤喜奖引后进,唯恐失之,于讲会中倦 惓三致意焉,盖躬行君子也。卒后门人私溢日贞文 (选自钱 仪吉纂《碑传集》,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生欲豫焉 豫:参与 B.学士欲援其例以授之 援:引用 C.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 爽:差错 D.先生赎而归之 归:归还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万斯同小时候十分顽劣,可聪颖异常,过目不忘,长跟兄长们讨论学问,引起父兄 重视,被送入私塾读书,又经名师指点,终成大器。 B.万斯同受邀参加《明史》的编纂工作,不计名利,担当修订审核重任:他学识渊博, 目光敏锐,态度严谨,出色地完成了繁重的工作 C.万斯同对经学有精深的研究,应邀编纂礼学之书,贡献很大:他为人也很低调,从 不像别人那样炫耀自己,受到当时人们的普遍敬重 D.万斯同严词拒绝某些人的不合理要求,不遗余力地为困顿者奔走,对市区人身自由 者竭力相助,表现出刚正不阿、看重情义的君子之风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康熙戊午,诏征博学鸿儒,则获奖巡道许鸿勋以先生荐,力辞得免。明年,开局修《明 史》,昆山徐学士元文延先生往,时史局中征士许以七品俸,成翰林院纂修官,学士欲援其 例以授之,先生请以布衣参史局,不暑衔,不受俸,总裁许之。诸纂修官以稿至,皆送先生 覆审,先生阅毕,谓侍者曰:取某书某卷某页有某事,当补入;取取某书某卷某页有某事, 当参校。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明史稿》五百卷皆先生手定,虽其后不尽仍先生之旧, 而要其底本,足以自为一书者也。先生之初至京也,时议意其专长在史,及昆山徐侍郎乾学 居优,先生与之语《丧礼》,乃知先生之深于经,侍郎银请先生遍成五礼之书二百余卷。当 时京师才彦雾会,各以所长自见,而先生最闲淡,然自王公以至下士,无不呼曰万先生,而 先生与人还往,其自署只曰“布衣万斯同”,未有尝他称也。 先生为人和平大雅,而其中介然。故督师之姻人方居要津,乞史馆于督少为宽假,先生 历数其罪以告之。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赂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钱忠 介公嗣子困甚,先生为之营一矜者累矣,卒不能得,而先生未尝倦也。父友冯侍郎跻仲诸子 没入勋卫家,先生赎而归之。不矜意气,不事声援,尤喜奖引后进,唯恐失之,于讲会中惓 惓三致意焉,盖躬行君子也。卒后门人私溢曰贞文。 (选自钱 仪吉纂《碑传集》,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 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先生欲豫焉 豫:参与。 B.学士欲援其例以授之 援:引用。 C.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 爽:差错 D.先生赎而归之 归:归还。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万斯同小时候十分顽劣,可聪颖异常,过目不忘,长跟兄长们讨论学问,引起父兄 重视,被送入私塾读书,又经名师指点,终成大器。 B.万斯同受邀参加《明史》的编纂工作,不计名利,担当修订审核重任;他学识渊博, 目光敏锐,态度严谨,出色地完成了繁重的工作。 C.万斯同对经学有精深的研究,应邀编纂礼学之书,贡献很大;他为人也很低调,从 不像别人那样炫耀自己,受到当时人们的普遍敬重。 D.万斯同严词拒绝某些人的不合理要求,不遗余力地为困顿者奔走,对市区人身自由 者竭力相助,表现出刚正不阿、看重情义的君子之风。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伯兄骤闻而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 译文 (2)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贿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 译文 江苏卷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公弼传 苏轼 公讳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进土第。始为长沙县。浮屠有海印国师者,交能权贵人, 肆为奸利,人莫敢正视。公捕置诸法,一县大耸。去为雩都。老吏曾腆侮法粥狱,以公少年 易之。公视事之日,首得其重罪,腆扣头出血,原自新。公戒而舍之。巫现岁数民财祭鬼, 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公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毁淫祠数百区,勒巫觋为良民七十 盗起,知房州。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公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 夜部勒,声振山南,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而殿侍雷甲以兵百余人,遂盗至竹山 甲不能戟士,所至为暴。或告有大盗入境且及门,公自勒兵阻水拒之。身居前行,命 士持满无得发。土皆矗立如偶人,甲射之不动,乃下马拜,请死,日:“初不知公官 军也。”吏土请斩甲以徇。公不可,独治为暴着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黩 淮南饥,安抚、转运使皆言寿春守王正民不任职,正民坐免。诏公乘传往代之 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凡十三万石,谓之折役米。米翔贵,民益饥。公至则除之, 且表其事。旁郡皆得除。又言正民无罪。职事办治。诏复以正民为鄂州。 徙知庐州。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土方自疑不安。 日,有窃入府舍将为不利者。公笑曰:“此必醉耳。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 以守仓库。 为京西转运使。石塘河役兵叛,其首周元,震动汝、洛间。公闻之,即日轻骑岀按斩元 以徇,而流军校一人,其余悉遣赴役如初。致仕卒,亨年六十四。其人仁慈,故严而不残
(1)伯兄骤闻而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 译文: (2)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贿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 译文: 江苏卷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公弼传 苏轼 公讳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进士第。始为长沙县。浮屠有海印国师者,交能权贵人, 肆为奸利,人莫敢正视。公捕置诸法,一县大耸.。去为雩都。老吏曾腆侮法粥狱,以公少年 易之。公视事之日,首得其重罪,腆扣头出血,原自新。公戒而舍之。巫现岁数民财祭鬼, 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公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毁淫祠数百区,勒巫觋为良民七十 余家。 盗起,知房州。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公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 夜部勒,声振山南,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而殿侍雷甲以兵百余人,遂盗至竹山, 甲不能戟.士,所至为暴。或告有大盗入境且及门,公自勒兵阻水拒之。身居前行,命 士持满无得发。 士皆矗立如偶人,甲射之不动,乃下马拜,请死,曰:“初不知公官 军也。”吏士请斩甲以徇。公不可,独治为暴着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黩。 淮南饥,安抚、转运使皆言寿春守王正民不任职,正民坐免。诏公乘传往代之。 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凡十三万石,谓之折役米。米翔贵,民益饥。公至则除之, 且表其事。旁郡皆得除。又言正民无罪。职事办治。诏复以正民为鄂州。 徙知庐州。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士方自疑不安。 一日,有窃入府舍将为不利者。公笑曰:“此必醉耳。”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 以守仓库。 为京西转运使。石塘河役兵叛,其首周元,震动汝、洛间。公闻之,即日轻骑出按斩元 以徇,而流军校一人,其余悉遣赴役如初。致仕卒,享年六十四。其人仁慈,故严而不残
(选自《苏轼文集》,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县大耸 耸:震惊 B.以公少年易之 易:更换 C.甲不能戟士 戟:约束。 D.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蠲:免除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公弼治市“严而不残”的一组是(3分) ①公戒而舍之 ②公禁之,民不敢犯 ③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 ④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赎中学 ⑤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 ⑥斩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 3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雩都当地的巫师,每年春天的时候,都以祭鬼免除火灾为借口,大肆搜刮百姓财物 陈公弼到任后,严令禁止。 B.陈公弼到房州后,而对盗贼横行、缺乏兵备、百姓惶恐的情况,组织了数百人,昼 夜布防,声威赫赫。终于保得一方安宁。 C.淮南放生饥荒,安抚、转运使职责寿春太守王正民救灾不力,王被免职。继任者陈 公弼认为王正民无罪,安排他到鄂州做官。 D.陈公弼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曾逮捕法办为非作歹的海印国师,严惩危害百姓的雷 甲部下,后来又平息了周元的叛乱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2)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 (3)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山东卷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③。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 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管仲对曰 “质信极忠,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
(选自《苏轼文集》,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一县大耸. 耸:震惊。 B.以公少年易.之 易:更换。 C.甲不能戟.士. 戟:约束。 D.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 蠲:免除。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公弼治市“严而不残”的一组是(3 分) ①公戒而舍之 ②公禁之,民不敢犯 ③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 ④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赎中学 ⑤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 ⑥斩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雩都当地的巫师,每年春天的时候,都以祭鬼免除火灾为借口,大肆搜刮百姓财物, 陈公弼到任后,严令禁止。 B.陈公弼到房州后,而对盗贼横行、缺乏兵备、百姓惶恐的情况,组织了数百人,昼 夜布防,声威赫赫。终于保得一方安宁。 C.淮南放生饥荒,安抚、转运使职责寿春太守王正民救灾不力,王被免职。继任者陈 公弼认为王正民无罪,安排他到鄂州做官。 D.陈公弼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曾逮捕法办为非作歹的海印国师,严惩危害百姓的雷 甲部下,后来又平息了周元的叛乱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2)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 (3)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山东卷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①。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 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 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管仲对曰: “质信极忠,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