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兰参与抗日工作是无条件的,而且在一些坏家伙看来,简直是有瘾。 近几天,鲜姜台附近有汉奸活动,夜间,电线常常被割断。邢兰自动地担任作侦察的工 作。每天傍晩在地里做了一天,回家吃过晩饭,我便看见他斜披了一件破棉袍,嘴里哼着歌, 走下坡去。我问他一句:“哪里去?” 他就眯眯眼:“还是那件事……” 按照他这样一个人,矮小、气弱、营养不良,有些工作实在他是勉强做去的 有一天,我看见他从坡下面一步一步挨上来,肩上扛着一条大树干,明显的他是那样吃 力,但当我说要帮助他一下的时候,他却更挺直腰板,扛上去了。当他放下,转过身来,脸 已经白得怕人。他告诉我,他要锯开来,给合作社做几架木犁。 还有一天,我瞧见他,赤着背,在山坡下打坯,用那石杵,用力敲打着泥土。而那天只 是二月初八 如果能拿《水浒传》上一个名字来呼唤他,我愿意叫他“拼命三郎”。一个小个子,腰里 像士兵一样系了一条皮带,嘴上有时候也含着一个文明样式的烟斗。 而竟在一天,我发现了这个家伙是个“怪物”了。他爬上一棵高大的榆树修理枝丫,停 下来,竟从怀里掏出一只耀眼的口琴吹奏了。他吹的调子不是西洋的东西,也不是中国流行 的曲调,而是他吹熟了的自成的曲调,紧张而轻快,像夏天森林里的群鸟喧叫 在晚上,我拿过他的口琴来看,是蝴蝶牌的,他说已经买了二年,但外面还很新,他爱 好这东西,他小心地藏在怀里,他说:“花的钱不少呢,一块七毛。” 我粗略地记下这一些。关于这个人,我想永远不会忘记他吧。 1940年3月23日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写邢兰“说话不断气喘,像有多年的痨症”,又写他身长不过五尺,“手脚举动活 像一个孩子”,说明他体弱、矮小 B.小说写了邢兰每天拿来当时很贵的柴火给“我”烧火取暖,表现了当时老百姓对革命 队伍的无私支援和深厚情感。 C.不论是从小放牛,还是现在参加抗日工作,人们从没看见或听见他愁眉不展或唉声叹 气过,表明邢兰是个乐天派。 D.小说首尾照应,内蕴丰富,最后一句“关于这个人,我想永远不会忘记他吧”表明了 作者对邢兰无限崇敬的感情。 8.文章为何称邢兰为“拼命三郎”和“怪物”?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邢兰参与抗日工作是无条件的,而且在一些坏家伙看来,简直是有瘾。 近几天,鲜姜台附近有汉奸活动,夜间,电线常常被割断。邢兰自动地担任作侦察的工 作。每天傍晚在地里做了一天,回家吃过晚饭,我便看见他斜披了一件破棉袍,嘴里哼着歌, 走下坡去。我问他一句:“哪里去?” 他就眯眯眼:“还是那件事……” 按照他这样一个人,矮小、气弱、营养不良,有些工作实在他是勉强做去的。 有一天,我看见他从坡下面一步一步挨上来,肩上扛着一条大树干,明显的他是那样吃 力,但当我说要帮助他一下的时候,他却更挺直腰板,扛上去了。当他放下,转过身来,脸 已经白得怕人。他告诉我,他要锯开来,给合作社做几架木犁。 还有一天,我瞧见他,赤着背,在山坡下打坯,用那石杵,用力敲打着泥土。而那天只 是二月初八。 如果能拿《水浒传》上一个名字来呼唤他,我愿意叫他“拼命三郎”。一个小个子,腰里 像士兵一样系了一条皮带,嘴上有时候也含着一个文明样式的烟斗。 而竟在一天,我发现了这个家伙是个“怪物”了。他爬上一棵高大的榆树修理枝丫,停 下来,竟从怀里掏出一只耀眼的口琴吹奏了。他吹的调子不是西洋的东西,也不是中国流行 的曲调,而是他吹熟了的自成的曲调,紧张而轻快,像夏天森林里的群鸟喧叫…… 在晚上,我拿过他的口琴来看,是蝴蝶牌的,他说已经买了二年,但外面还很新,他爱 好这东西,他小心地藏在怀里,他说:“花的钱不少呢,一块七毛。” 我粗略地记下这一些。关于这个人,我想永远不会忘记他吧。 1940 年 3 月 23 日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中写邢兰“说话不断气喘,像有多年的痨症”,又写他身长不过五尺,“手脚举动活 像一个孩子”,说明他体弱、矮小。 B.小说写了邢兰每天拿来当时很贵的柴火给“我”烧火取暖,表现了当时老百姓对革命 队伍的无私支援和深厚情感。 C.不论是从小放牛,还是现在参加抗日工作,人们从没看见或听见他愁眉不展或唉声叹 气过,表明邢兰是个乐天派。 D.小说首尾照应,内蕴丰富,最后一句“关于这个人,我想永远不会忘记他吧”表明了 作者对邢兰无限崇敬的感情。 8.文章为何称邢兰为“拼命三郎”和“怪物”?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
9.小说以“我”为视角布局谋篇,这样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裴灌,绛州闻喜著姓。父琰之,永徽中为同州司户参军,不主曹务,刺史李崇义始轻之, 语之曰:“同,三辅,吏事繁,子盍求便官?毋留此!”琰之唯唯。属吏白积案数百,崇义让 使趣断,琰之曰:“何至逼人?”乃命吏连纸进笔为省决,一日毕,既与夺当理,而笔词劲妙 崇义惊曰:“子何自晦,成吾过耶?”由是名动一州,号“霹雳手”。后为永年令,有惠政 吏刻石颂美。以仓部郎中病废。濯侍疾十余年,不肯仕。琰之没,始擢明经,调陈留主簿, 迁监察御史。时崔湜、郑愔典吏部,坐奸赃,为李尚隐所劾,诏濯按讯,而安乐公主、上官 昭容为阿右,灌执正其罪,天下称之。累进中书舍人。睿宗造金仙、玉真二观,时旱甚,役 不止,灌上言:“春夏毋聚大众,起大役,不可兴土功,妨农事。若役使乖度,则有疾疫水旱 之灾,此天人常应也。今自冬徂春,雨不时降,人心憔然,莫知所出,而土木方兴,时旱之 孽,职为此发。今东作云始,丁壮就功,妨多益少,饥寒有渐。《春秋》庄公三十一年冬,不 雨,是时岁三筑台:僖公二十一年夏,大旱,是时作南门。陛下以四方为念,宜下明制,令 一京营作和市木石,一切停止。有如农桑失时,户口流散,虽寺观营立,能救饥寒敝哉?” 上不报。迁兵部侍郎。以铨总劳,特授一子官。开元五年,为吏部侍郎,甄拔士为多。拜御 史大夫。進雅与张说善说友为案梖数惹之濮长于敷奏天子亦熏焉擺衷部尚书世伧素而晚噫 为侥裹议煮以为缺改太子宾客。卒,赠礼部尚书,谥曰懿。(节选自《新唐书·裴濯 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濯雅与张说善/说方为宰相/数荐之/濯长于敷/奏天子亦重焉/擢吏部尚书/世俭素/而 晚节嗜酒/为奢侈事/议者以为缺/ B.濯雅与张说善/说方为宰相/数荐之/濯长于敷奏/天子亦重焉/擢吏部/尚书世俭素/而 晚节嗜酒/为奢侈事/议者以为缺/ C.濯雅与张说善/说方为宰相/数荐之/灌长于敷奏/天子亦重焉/擢吏部尚书/世俭素/而 晚节嗜酒/为奢侈事/议者以为缺/ D.濯雅与张说善/说方为宰相/数荐之/濯长于敷/奏天子亦重焉/擢吏部/尚书世俭素/而 晚节嗜酒/为奢侈事/议者以为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经是古时选举官员的科目,被推举的人须通晓经学,唐代科举以诗赋取士谓之进士
9.小说以“我”为视角布局谋篇,这样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裴漼,绛州闻喜著姓。父琰之,永徽中为同州司户参军,不主曹务,刺史李崇义始轻之, 语之曰:“同,三辅,吏事繁,子盍求便官?毋留此!”琰之唯唯。属吏白积案数百,崇义让 使趣断,琰之曰:“何至逼人?”乃命吏连纸进笔为省决,一日毕,既与夺当理,而笔词劲妙。 崇义惊曰:“子何自晦,成吾过耶?”由是名动一州,号“霹雳手”。后为永年令,有惠政, 吏刻石颂美。以仓部郎中病废。漼侍疾十余年,不肯仕。琰之没,始擢明经..,调陈留主簿, 迁监察御史。时崔湜、郑愔典吏部,坐奸赃,为李尚隐所劾,诏漼按讯,而安乐公主、上官 昭容为阿右,漼执正其罪,天下称之。累进中书舍人 ....。睿宗造金仙、玉真二观,时旱甚,役 不止,漼上言:“春夏毋聚大众,起大役,不可兴土功,妨农事。若役使乖度,则有疾疫水旱 之灾,此天人常应也。今自冬徂春,雨不时降,人心憔然,莫知所出,而土木方兴,时旱之 孽,职为此发。今东作云始,丁壮就功,妨多益少,饥寒有渐。《春秋..》庄公三十一年冬,不 雨,是时岁三筑台;僖公二十一年夏,大旱,是时作南门。陛下以四方为念,宜下明制,令 二京..营作和市木石,一切停止。有如农桑失时,户口流散,虽寺观营立,能救饥寒敝哉?” 上不报。迁兵部侍郎。以铨总劳,特授一子官。开元五年,为吏部侍郎,甄拔士为多。拜御 史大夫。漼雅与张说善说方为宰相数荐之漼长于敷奏天子亦重焉擢吏部尚书世俭素而晚节嗜 酒为奢侈事议者以为缺 改太子宾客。卒,赠礼部尚书,谥曰懿。 (节选自《新唐书·裴漼 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漼雅与张说善/说方为宰相/数荐之/漼长于敷/奏天子亦重焉/擢吏部尚书/世俭素/而 晚节嗜酒/为奢侈事/议者以为缺/ B.漼雅与张说善/说方为宰相/数荐之/漼长于敷奏/天子亦重焉/擢吏部/尚书世俭素/而 晚节嗜酒/为奢侈事/议者以为缺/ C.漼雅与张说善/说方为宰相/数荐之/漼长于敷奏/天子亦重焉/擢吏部尚书/世俭素/而 晚节嗜酒/为奢侈事/议者以为缺/ D.漼雅与张说善/说方为宰相/数荐之/漼长于敷/奏天子亦重焉/擢吏部/尚书世俭素/而 晚节嗜酒/为奢侈事/议者以为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明经是古时选举官员的科目,被推举的人须通晓经学,唐代科举以诗赋取士谓之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