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修己”主要指提升个体的道徳修养。这就涉及三个根本问题:道德从哪儿来?为什么 要提升道德修养?道德修养的过程是怎样的?而这三个问题,都以“自爱”和“自敬”为核 心。道德从哪儿来?道德来源于人自身,来自人性情的真率、自然之处,而不是源于外在的 强制或教育的灌输:人人都爱自己、爱自己的亲人,有尊重亲人和被尊敬的需求,“孝弟也 者,其为仁之本与”,这种自爱自敬的原初情理结构就是道徳的基础;人类又都有“能近取 譬”的同理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对自己孩子的疼爱和对 己老人的尊敬推己及人,就不忍心为了个人的利益伤害别人的老人和孩子,这就是道德。 因此,道德的根茇人人自有,不待外求一“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为什么要提升道德修养?因为如果人人都唯己之利是图,按照动物界弱肉强食的生存法 则你争我夺,那么人和禽兽没有根本差别,人类文明也早已沦亡。只有人人都“己欲立而 人,己欲达而达人”,为了更好地“爱人”而自觉主动地“克己复礼”,部分地克制私人的 情感欲望,以达到大多数人情感欲望的最大化实现,人类总体才能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个体 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这就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换言之,不断地“克己复礼”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人性心理的生成和发展过程,是人越来越摆脱动物性、走向“人性”的过程,也 就是人的“成人”之道。所以,真正意义的自爱自敬,必然蕴含着德性修养的提升,“君子 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自私自利、以自我需求为中心不但不是真正的自爱 和自敬反而是对人性的戕害,对动物性的复归。 道德修养的过程是怎样的?古人认为,真正的道徳修养的过程是一个快乐的过程,绝非 痛苦的修行,这是最值得强调的。它始于情,终于情,始终强调自“诚”而“明”。“诚” 就是“乐之”,“明”就是“知之”,只有先“乐之”,在情感上充分接纳,才能对外在于 人的社会理性真正信服,并将之纳入自我生命的感性当中,以之提升感性,最终形成涵容了 “理”的更高层次的“情”。这一过程不仅能在感性的提升中获得审美乐感,而且能借由内 在价值的追求超越人外在的有限性,获得绝对自由的快乐,还能因为内心充实的意义和价值 之乐,而达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孔颜之乐”的 最高境界。“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真正的学问,目的是自我成全,不是为了任
山东省滕州市 2019 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修己”主要指提升个体的道德修养。这就涉及三个根本问题:道德从哪儿来?为什么 要提升道德修养?道德修养的过程是怎样的?而这三个问题,都以“自爱”和“自敬”为核 心。道徳从哪儿来?道德来源于人自身,来自人性情的真率、自然之处,而不是源于外在的 强制或教育的灌输:人人都爱自己、爱自己的亲人,有尊重亲人和被尊敬的需求,“孝弟也 者,其为仁之本与”,这种自爱自敬的原初情理结构就是道德的基础;人类又都有“能近取 譬”的同理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对自己孩子的疼爱和对 自己老人的尊敬推己及人,就不忍心为了个人的利益伤害别人的老人和孩子,这就是道德。 因此,道德的根荄人人自有,不待外求—“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为什么要提升道德修养?因为如果人人都唯己之利是图,按照动物界弱肉强食的生存法 则你争我夺,那么人和禽兽没有根本差别,人类文明也早已沦亡。只有人人都“己欲立而立 人,己欲达而达人”,为了更好地“爱人”而自觉主动地“克己复礼”,部分地克制私人的 情感欲望,以达到大多数人情感欲望的最大化实现,人类总体才能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个体 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这就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换言之,不断地“克己复礼”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人性心理的生成和发展过程,是人越来越摆脱动物性、走向“人性”的过程,也 就是人的“成人”之道。所以,真正意义的自爱自敬,必然蕴含着德性修养的提升,“君子 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自私自利、以自我需求为中心不但不是真正的自爱 和自敬反而是对人性的戕害,对动物性的复归。 道德修养的过程是怎样的?古人认为,真正的道德修养的过程是一个快乐的过程,绝非 痛苦的修行,这是最值得强调的。它始于情,终于情,始终强调自“诚”而“明”。“诚” 就是“乐之”,“明”就是“知之”,只有先“乐之”,在情感上充分接纳,才能对外在于 人的社会理性真正信服,并将之纳入自我生命的感性当中,以之提升感性,最终形成涵容了 “理”的更高层次的“情”。这一过程不仅能在感性的提升中获得审美乐感,而且能借由内 在价值的追求超越人外在的有限性,获得绝对自由的快乐,还能因为内心充实的意义和价值 之乐,而达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孔颜之乐”的 最高境界。“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真正的学问,目的是自我成全,不是为了任
何外在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所谓“君子慎独”,因此“自爱,仁之至也”,“自 敬,礼之至也”,完全基于个体的自觉,不要外在的他律和监督,并在其中获得最高的快乐, 这种高度的自爱和自敬,可以说是道德和行为的最高境界了。 摘编自《光明日报》宋颖《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有道德基础的自爱自敬的原初情理结构故有自爱、爱亲、尊重亲人和被尊敬的需求。 B.自觉“克己复礼”,人类总体和个体才能更好生存发展,这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C.“修己”强调快乐而非痛苦,在自我生命的感性之中提升,形成更高层次的“情”与 D.“修己”以“自爱”“自敬”为核心内容高度的自爱和自敬是道德和行为的最高境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提出观点——“修己”主要是指提升个体的道德修养,以此统摄全文 B.首段提出理解“修己”涉及道德的三个方面,以下三段就三方面的内涵逐一论述 C.引用“己欲立而立人”论证提升道德修养的原因,使人具有“人性”,走向“成人” D.文章主要运用理论论证与引证等论证方法,结构清晰,层层递进,有逻辑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做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并不容易,却可以体现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并达到“成人”的境 界 B.自爱自敬者在现实中可能会因为坚持道德原则而失去很多利益,但也能获得最多的快乐。 C.每个人通过“诚”“明”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爱自敬,就必然会获得别人的爱戴与尊 敬 D.只有人人自爱自敬,更好地“爱人”,社会才会形成“人人爱我,我爱人人”的道德风 【答案】1.D2.A3.C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査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 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强加因果。原文只是说“人人都爱自 己、爱自己的亲人,有尊重亲人和被尊敬的需求,‘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种自爱 自敬的原初情理结构就是道德的基础”。B项理解有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概括不完整
何外在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所谓“君子慎独”,因此“自爱,仁之至也”,“自 敬,礼之至也”,完全基于个体的自觉,不要外在的他律和监督,并在其中获得最高的快乐, 这种高度的自爱和自敬,可以说是道德和行为的最高境界了。 (摘编自《光明日报》宋颖《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人有道德基础的自爱自敬的原初情理结构故有自爱、爱亲、尊重亲人和被尊敬的需求。 B. 自觉“克己复礼”,人类总体和个体才能更好生存发展,这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C. “修己”强调快乐而非痛苦,在自我生命的感性之中提升,形成更高层次的“情”与 “理”。 D. “修己”以“自爱”“自敬”为核心内容高度的自爱和自敬是道德和行为的最高境界。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提出观点——“修己”主要是指提升个体的道德修养,以此统摄全文。 B. 首段提出理解“修己”涉及道德的三个方面,以下三段就三方面的内涵逐一论述。 C. 引用“己欲立而立人”论证提升道德修养的原因,使人具有“人性”,走向“成人”。 D. 文章主要运用理论论证与引证等论证方法,结构清晰,层层递进,有逻辑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做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并不容易,却可以体现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并达到“成人”的境 界。 B. 自爱自敬者在现实中可能会因为坚持道德原则而失去很多利益,但也能获得最多的快乐。 C. 每个人通过“诚”“明”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爱自敬,就必然会获得别人的爱戴与尊 敬。 D. 只有人人自爱自敬,更好地“爱人”,社会才会形成“人人爱我,我爱人人”的道德风 尚。 【答案】1. D 2. A 3. C 【解析】 【1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 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 项强加因果。原文只是说“人人都爱自 己、爱自己的亲人,有尊重亲人和被尊敬的需求,‘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种自爱 自敬的原初情理结构就是道德的基础”。B 项理解有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概括不完整
原文是说“只有人人都‘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了更好地‘爱人’而自觉主动 地‘克己复礼’,部分地克制私人的情感欲望,以达到大多数人情感欲望的最大化实现,人 类总体才能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个体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这就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C项,分析有误,“形成更高层次的‘情’与‘理’”错,应是含理的更高层次的“情”。 故选D。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 的理解和辨析。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 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A项,“观点”表述有误,“修己”应为“论题”,观点应是“高度的自爱和自敬”。故选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査筛选整合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 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 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 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査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C项,逻辑关系不当,“就必然会获得 别人的爱戴与尊敬”分析错误。原文是“‘自爱,仁之至也’,‘自敬,礼之至也’,完全 基于个体的自觉,不要外在的他律和监督,并在其中获得最高的快乐,这种高度的自爱和自 敬,可以说是道德和行为的最高境界了”,所以不是为了“获得别人的爱戴与尊敬”,而是 “完全基于个体的自觉,不要外在的他律和监督”。故选C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涉及的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 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 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 没有曲解文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 倒等问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根叶谣符浩勇 二喜8岁时就跟娘去逃荒。路过黄家村时,娘病倒了,被一户人家接济。娘对她说,这 方水土虽贫瘠些,但扎下根苗也会长出枝叶,留下当童养媳吧,或许能捡条活命。黄家老俩 口老来得子,取名祥生,刚满两岁,图日后有个照应,就答应了娘。娘在黄家躺了半个月
原文是说“只有人人都‘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了更好地‘爱人’而自觉主动 地‘克己复礼’,部分地克制私人的情感欲望,以达到大多数人情感欲望的最大化实现,人 类总体才能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个体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这就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C 项,分析有误,“形成更高层次的‘情’与‘理’”错,应是含理的更高层次的“情”。 故选 D。 【2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 的理解和辨析。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 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A 项,“观点”表述有误,“修己”应为“论题”,观点应是“高度的自爱和自敬”。故选 A。 【3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 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 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 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C 项,逻辑关系不当,“就必然会获得 别人的爱戴与尊敬”分析错误。原文是“‘自爱,仁之至也’,‘自敬,礼之至也’,完全 基于个体的自觉,不要外在的他律和监督,并在其中获得最高的快乐,这种高度的自爱和自 敬,可以说是道德和行为的最高境界了”,所以不是为了“获得别人的爱戴与尊敬”,而是 “完全基于个体的自觉,不要外在的他律和监督”。故选 C。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涉及的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 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 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 没有曲解文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 倒等问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根叶谣 符浩勇 二喜 8 岁时就跟娘去逃荒。路过黄家村时,娘病倒了,被一户人家接济。娘对她说,这 方水土虽贫瘠些,但扎下根苗也会长出枝叶,留下当童养媳吧,或许能捡条活命。黄家老俩 口老来得子,取名祥生,刚满两岁,图日后有个照应,就答应了娘。娘在黄家躺了半个月
病未见好就撤手走了。 黄家老俩口把二喜当亲生闺女待,饿寒不着她柔弱的身子。二喜也勤快,把两岁的男人 当弟弟,抱在怀里,驮在背上,携在手里,贴在心上。祥生长到10岁,也懂得怜惜她。 回,娘让他去打火油,他偷偷给她买了一只蜻蜒发夹,回来说钱丢了,遭了爹一阵臭骂… 喜不敢戴那只蜻蜒发夹,她在溪边对着倒影梳妆时,祥生就掐边上的野花往她发髻上 插 凵里的水土养人,果然像娘说过的那样,根苗扎在贫瘠的地里,居然抽出了枝叶,人吃 树叶也长肉,喝凉水也带劲。二喜长到20岁,身上的短蓝布褂遮不住青春气息,样生这才 不再跟她挤一个被窝睡了。那时,有攴穷人的部队在邻村扎营下来,祥生去报名,竟然被收 编了。黄家老俩口这才想起办了婚嫁的事。 离别前夜,二喜捧着祥生的脸,说,离开姐了,你出门在外可怎么过啊?祥生忽然哭了 姐,这羣子我不知道怎样报答你,我走后,你要孝敬爹娘,你要等我回来!二喜说:你说什 么话啊,把心放肚子里,谁跟谁哩,你走了,姐的心也像蜻蜒一样跟着你走。二喜说话的时 候摸出了那只蜻蜓发夹。 祥生刚走一年,就给家里捎信,说部队打了胜仗,还特地对二喜说,他当了连队号手, 就像姐小时候带他上山打柴,摘了嫩树叶编成的哨儿,含在嘴里腮帮鼓鼓起地吹……二喜不 识字,听念信的说,想着祥生顽皮的身影,眼里盈着泪光,心里却偷偷笑了 3年后,部队有人探亲途经黄家村,带话说,祥生当警卫员了,嘱咐爹娘一定要多加保 重身体。二喜忙问:什么是警卫员啊?回答说:警卫员就是为首长挡子弹的。二喜听了焦急 千叮咛万嘱咐回家探亲的一定要带话给祥生,就说子弹不长眼睛,姐不能抽身去代替你,你, 你自己一定要当心,你要死了我也不得活! 到了第5年,刚开春,部队就来了人,是个警卫员,却不是祥生。警卫员说,首长很忙, 很快就要转战了,抽不开身回来。哦,原来是祥生的警卫员。二喜差不多跳起来了,心想弟 弟你有出息了,终于有人为你挡子弹了。警卫员带来了黄家村人这辈子也没有见着的钱。 喜就想,只要弟弟把人留着给我就妤。老两口已是风烛残年,行动不很灵便,对警卫员说, 这家里多亏了媳妇二喜,像闺女一样孝顺,内外累弯了腰杆。二喜听着忙把话顶回去:爹娘, 看你们说的,不能让祥生在部队分心啊……说时,转身去伙房烧火。 警卫员掬出一封信,欲言又止,嗫嚅了一阵,才说,其实,这趟来,首长有个交代,他 不能再耽搁二喜了,说要让二喜不要等着他,他当个首长不容易……再说,首长与二喜的婚 姻也不受法律保护…
病未见好就撒手走了。 黄家老俩口把二喜当亲生闺女待,饿寒不着她柔弱的身子。二喜也勤快,把两岁的男人 当弟弟,抱在怀里,驮在背上,携在手里,贴在心上。祥生长到 10 岁,也懂得怜惜她。一 回,娘让他去打火油,他偷偷给她买了一只蜻蜓发夹,回来说钱丢了,遭了爹一阵臭骂…… 二喜不敢戴那只蜻蜓发夹,她在溪边对着倒影梳妆时,祥生就掐边上的野花往她发髻上 插…… 山里的水土养人,果然像娘说过的那样,根苗扎在贫瘠的地里,居然抽出了枝叶,人吃 树叶也长肉,喝凉水也带劲。二喜长到 20 岁,身上的短蓝布褂遮不住青春气息,样生这才 不再跟她挤一个被窝睡了。那时,有支穷人的部队在邻村扎营下来,祥生去报名,竟然被收 编了。黄家老俩口这才想起办了婚嫁的事。 离别前夜,二喜捧着祥生的脸,说,离开姐了,你出门在外可怎么过啊?祥生忽然哭了: 姐,这辈子我不知道怎样报答你,我走后,你要孝敬爹娘,你要等我回来!二喜说:你说什 么话啊,把心放肚子里,谁跟谁哩,你走了,姐的心也像蜻蜓一样跟着你走。二喜说话的时 候摸出了那只蜻蜓发夹。 祥生刚走一年,就给家里捎信,说部队打了胜仗,还特地对二喜说,他当了连队号手, 就像姐小时候带他上山打柴,摘了嫩树叶编成的哨儿,含在嘴里腮帮鼓鼓起地吹……二喜不 识字,听念信的说,想着祥生顽皮的身影,眼里盈着泪光,心里却偷偷笑了。 3 年后,部队有人探亲途经黄家村,带话说,祥生当警卫员了,嘱咐爹娘一定要多加保 重身体。二喜忙问:什么是警卫员啊?回答说:警卫员就是为首长挡子弹的。二喜听了焦急, 千叮咛万嘱咐回家探亲的一定要带话给祥生,就说子弹不长眼睛,姐不能抽身去代替你,你, 你自己一定要当心,你要死了我也不得活! 到了第 5 年,刚开春,部队就来了人,是个警卫员,却不是祥生。警卫员说,首长很忙, 很快就要转战了,抽不开身回来。哦,原来是祥生的警卫员。二喜差不多跳起来了,心想弟 弟你有出息了,终于有人为你挡子弹了。警卫员带来了黄家村人这辈子也没有见着的钱。二 喜就想,只要弟弟把人留着给我就好。老两口已是风烛残年,行动不很灵便,对警卫员说, 这家里多亏了媳妇二喜,像闺女一样孝顺,内外累弯了腰杆。二喜听着忙把话顶回去:爹娘, 看你们说的,不能让祥生在部队分心啊……说时,转身去伙房烧火。 警卫员掏出一封信,欲言又止,嗫嚅了一阵,才说,其实,这趟来,首长有个交代,他 不能再耽搁二喜了,说要让二喜不要等着他,他当个首长不容易……再说,首长与二喜的婚 姻也不受法律保护……
老俩口听着,气不打一处来,忽然大嚷:天杀呀,良心喂狗了……这让我老黄家怎么对 得住人家,没有二喜,我们这把老骨头早弃荒野了 其实,二喜没走远,从伙房转来正听得明白,她蹿出来,盯了警卫员一眼,他低下头去。 这才忽地抱着老俩口,跪了下去,说,爹娘,祥生在部队有出息,我们该高兴。他说一定有 他的难处,我从小把他拉扯携带长大,知道他心地好,或许他有什么过不去的坎,才那样做 的,只要他好好活着,他还会回来的,我不还是你们的闺女吗?我这闺女从8岁就是你们拉 扯大的呀… 警卫员走前,对老两口深深鞠了一躬,说,你俩老一定要保重身体,让二喜找个好人 二喜连连摆手,说,不,我不走,我一走,祥生就会落下骂名,世道人就会咒骂他陈世 美,就会遭人戳背丢眼。只要有一口气,我就不会离开…我娘说过,地再贫瘠,只要扎下 根,就会长枝叶的。 警卫员咬着唇,没听完二喜的话,他转身就跑,跑得比山风还快。但山风不知道,他哭 了,更不知道祥生再也回不来了。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的标题“根叶谣”一语双关,既能体现绿叶对根的情意,也能暗示出本文的主旨 充满诗情画意之美。 B.小说以二喜、祥生两人不同的“情感轨迹”的发展为线索展开情节,二喜对祥生的误会 使小说的情节达到了高潮。 C.身为首长的祥生,有其良善的一面:一是派警卫员送来退婚信,自己不敢面对家人 是怕耽误二喜,事先通知。 D.“警卫员就是为首长挡子弹的”这句话堪称神来之笔,语言质朴,生动洗练,富有乡土 气息,非常符合祥生的口吻 5.小说中的二喜有着怎样的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小说结尾部分极具特色,请结合全文简要探究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 【答案】4.C5.(1)质朴勤劳能干,向往爱情:(2)大字不识,深明事理:(3)孝敬老人 知恩图报:(4坚忍顽强,忍辱负重,坚守故土 6.(1)出人意料,揭示祥生已经牺牲,永远也不可能回到家乡了。 (2)合乎情理,符合祥生对二喜感恩(符合祥生成长成熟)的性格 (3)消解误会,使故事陡生波澜,产生震撼人心的的效果
老俩口听着,气不打一处来,忽然大嚷:天杀呀,良心喂狗了……这让我老黄家怎么对 得住人家,没有二喜,我们这把老骨头早弃荒野了…… 其实,二喜没走远,从伙房转来正听得明白,她蹿出来,盯了警卫员一眼,他低下头去。 这才忽地抱着老俩口,跪了下去,说,爹娘,祥生在部队有出息,我们该高兴。他说一定有 他的难处,我从小把他拉扯携带长大,知道他心地好,或许他有什么过不去的坎,才那样做 的,只要他好好活着,他还会回来的,我不还是你们的闺女吗?我这闺女从 8 岁就是你们拉 扯大的呀…… 警卫员走前,对老两口深深鞠了一躬,说,你俩老一定要保重身体,让二喜找个好人 家…… 二喜连连摆手,说,不,我不走,我一走,祥生就会落下骂名,世道人就会咒骂他陈世 美,就会遭人戳背丢眼。只要有一口气,我就不会离开……我娘说过,地再贫瘠,只要扎下 根,就会长枝叶的。 警卫员咬着唇,没听完二喜的话,他转身就跑,跑得比山风还快。但山风不知道,他哭 了,更不知道祥生再也回不来了。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的标题“根叶谣”一语双关,既能体现绿叶对根的情意,也能暗示出本文的主旨, 充满诗情画意之美。 B. 小说以二喜、祥生两人不同的“情感轨迹”的发展为线索展开情节,二喜对祥生的误会 使小说的情节达到了高潮。 C. 身为首长的祥生,有其良善的一面:一是派警卫员送来退婚信,自己不敢面对家人;二 是怕耽误二喜,事先通知。 D. “警卫员就是为首长挡子弹的”这句话堪称神来之笔,语言质朴,生动洗练,富有乡土 气息,非常符合祥生的口吻。 5. 小说中的二喜有着怎样的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 小说结尾部分极具特色,请结合全文简要探究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 【答案】4. C 5. ⑴质朴勤劳能干,向往爱情; ⑵大字不识,深明事理; ⑶孝敬老人, 知恩图报;⑷坚忍顽强,忍辱负重,坚守故土。 6. ⑴出人意料,揭示祥生已经牺牲,永远也不可能回到家乡了。 ⑵合乎情理,符合祥生对二喜感恩(符合祥生成长成熟)的性格。 ⑶消解误会,使故事陡生波澜,产生震撼人心的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