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基础(21分) 1.多读多背经典诗文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请工整、规范地默写古诗文名句 (9分) (1)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2)子夏曰:“ 仁在其中矣。”(《论 语·子张》) (3)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 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 (5)赵师秀《约客》一诗中常被用来形容江南梅雨季节清新幽静的景色的两句是: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 liao liang )地响着。 (2)在距离地面300多公里的高度上,fkan( )地球有着很广阔的视野。 (3)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 fu ru jie zhi( 的人物了 (4)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 hui ren bu ju 所以确 是人之师表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历届“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以其感人肺腑的事迹社会正能量,值得我们点 先赞和学习 (2)“寻找最美医生”颁奖典礼通过展现医生的感人故事和崇高境界 社会主
2016~ 2017 学年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0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基础(21 分) 1.多读多背经典诗文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请工整、规范地默写古诗文名句。 (9 分) (1)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2)子夏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论 语·子张》) ( 3 ) 飞 来 山 上 千 寻 塔 , 闻 说 鸡 鸣 见 日 升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 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 (5)赵师秀《约客》一诗中常被用来形容江南梅雨季节清新幽静的景色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 分) (1)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 liáo liàng ( )地响着。 (2)在距离地面 300 多公里的高度上,fǚ kàn ( )地球有着很广阔的视野。 (3)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 fǜ rú jiē zhī ( ) 的人物了。 (4)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huì rén bǜ juàn ( ),所以确 是人之师表。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1)历届“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以其感人肺腑的事迹______社会正能量,值得我们点 先赞和学习。 (2)“寻找最美医生”颁奖典礼通过展现医生的感人故事和崇高境界________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 (3)谈论沂蒙精神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 又要有全国视野, 不盲目乐观。 A、传播宣扬妄自菲薄 B、传递弘扬妄自菲薄 C、传播弘扬妄自尊大 D、传递宣扬妄自尊大 4.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我县各乡镇环境卫生状况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去 掉“使”) B、“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同学们的自我保护。(在 “保护”后 加上“意识”) C、交警大队在校门口设置了减速装置,大家进出校门的交通安全和事故隐患都有了 保障。(把“保障”改成“保证”) D、在科技大讲堂的活动现场,充满了同学们求知与探索的热情。(将“充满了”与 “同学们”调换位置) 5.依照下面画波线句子的内容和结构仿写两个句子。(4分)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一本好书 就是一个崭新 的世界。该艾責的诗歌,我餐底了不断煎行的信念:读忠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真面 人朱的勇气 阅读(39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6至18题 (-)(9分)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 为博十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 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 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晩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义核心价值观。 (3)谈论沂蒙精神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_______,又要有全国视野, 不盲目乐观。 A、传播 宣扬 妄自菲薄 B、传递 弘扬 妄自菲薄 C、传播 弘扬 妄自尊大 D、传递 宣扬 妄自尊大 4.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我县各乡镇环境卫生状况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去 掉“使”) B、“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同学们的自我保护。(在 “保护”后 加上“意识”) C、交警大队在校门口设置了减速装置,大家进出校门的交通安全和事故隐患都有了 保障。(把“保障”改成“保证”) D、在科技大讲堂的活动现场,充满了同学们求知与探索的热情。(将“充满了”与 “同学们”调换位置) 5.依照下面画波线句子的内容和结构仿写两个句子。(4 分)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一本好书 就是一个崭新 的世界。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 人生的勇气;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39 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 6 至 18 题。 (一)(9 分)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 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 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及鲁肃过寻阳 (3)即更刮目相待(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土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学习的必要性,又现身说法地指出学习的可能性,易于让人 接受 B、孙权劝学的成功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别人;劝说别人要讲究方式方法。 从鲁肃的由衷赞叹和结友举动,可见他坦诚、率直、敬才爱才。 本文详略得当,略写劝学经过,详写劝学结果,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水平 (二)(9分)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 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 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 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选自刘开《孟涂 文集》)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非真能好学者也/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理明矣/当窗理云鬓 C、所谓就有道而正也/蒙乃始就学 D、问焉以求一得/求石兽于水中 10.请用三条“/”给画线句断句。(3分) 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 1].作者说“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你对这一主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你的体会简要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 分) (1) 蒙辞.以 军中 多务 ( ) (2)及.鲁肃 过寻阳 ( ) (3)即更.刮目相待 ( )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3 分)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学习的必要性,又现身说法地指出学习的可能性,易于让人 接受。 B、孙权劝学的成功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别人;劝说别人要讲究方式方法。 C、从鲁肃的由衷赞叹和结友举动,可见他坦诚、率直、敬才爱才。 D、本文详略得当,略写劝学经过,详写劝学结果,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水平。 (二)(9 分)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 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 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 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选自刘开《孟涂 文集》)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非真能好学.者也/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理.明矣/当窗理.云鬓 C、所谓就.有道而正也/蒙乃始就.学 D、问焉以求.一得/求.石兽于水中 10.请用三条“/”给画线句断句。(3 分) 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 也 。 11.作者说“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你对这一主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你的体会简要
谈谈。(3分) (三)(8分 (1)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 “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 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 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 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 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 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2)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越 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这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 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 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 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3)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 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 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不 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 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节选自梁启超《最苦与最 乐》) 12.第(1)段中作者引用古语“如释重负”和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的目的是什么? 13.最后一段中与第(1)段“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句子是
谈谈。(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三)(8 分) (1)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 “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 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 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 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 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 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2)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越 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这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 “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 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 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3)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 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 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不 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 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节选自梁启超《最苦与最 乐》) 12.第(1)段中作者引用古语“如释重负”和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的目的是什么?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13 .最后一段中与第( 1 )段“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句子是
14.对于责任,“解除”和“卸却”有何不同?(4分) (四)(13分) 会跳舞的小桃树 马亚伟 (1)乡间的风像自由的翅膀,让人不由得想迎风而飞。大平原无边无际地开阔辽远着, 麦田涌动着绿波,绵延而去 (2)祖母盯着绿油油的麦田说:打猪草的时候,会遇上一棵小桃树,那可不是普通的 小桃树,那是天上的仙桃,落下了一颗桃核,在人间生根发芽,长了出来,带着仙气。越是 勤快的孩子,越可能遇上。遇到的人,是世上最有福气的人。 (3)我对祖母的话,深信不疑。 (4)绿色涌动的原野,蝴蝶和鸟儿翩然飞过。有风滑过脸颊,像一片温柔的鸟羽,光 滑凉爽。每天 傍晚,我背起竹筐,约上同伴,在风中的田野上奔跑着。满地的野草嫩生生的,毛茸茸地招 摇着。打猪草的时候,我不再追蝴蝶,逮蚂蚱。我有我的使命,我专注地打猪草。我一遍- 遍翻着草。我知道,冥冥中有一棵小桃树会在某一个角落里等我,它是那样的神奇。可是 它在哪里呢? (5)打了两年的猪草,依然没有祖母说的奇遇。祖母说,不能心急,慢慢等啊,只要 你勤快,一定能遇上 (6)等啊,盼啊,我长高了,草们也在每一个春天倔强地生长着。小桃树的诱惑始终 在心里,不曾淡忘 (⑦)那天黄昏,光线开始模糊。Δ暮色像大鸟的翅膀低垂了下来。我的手上早已沾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14.对于责任,“解除”和“卸却”有何不同?(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四)(13 分) 会跳舞的小桃树 马亚伟 (1)乡间的风像自由的翅膀,让人不由得想迎风而飞。大平原无边无际地开阔辽远着, 麦田涌动着绿波,绵延而去。 (2)祖母盯着绿油油的麦田说:打猪草的时候,会遇上一棵小桃树,那可不是普通的 小桃树,那是天上的仙桃,落下了一颗桃核,在人间生根发芽,长了出来,带着仙气。越是 勤快的孩子,越可能遇上。遇到的人,是世上最有福气的人。 (3)我对祖母的话,深信不疑。 (4)绿色涌动的原野,蝴蝶和鸟儿翩然飞过。有风滑过脸颊,像一片温柔的鸟羽,光 滑凉爽。每天 傍晚,我背起竹筐,约上同伴,在风中的田野上奔跑着。满地的野草嫩生生的,毛茸茸地招 摇着。打猪草的时候,我不再追蝴蝶,逮蚂蚱。我有我的使命,我专注地打猪草。我一遍一 遍翻着草。我知道,冥冥中有一棵小桃树会在某一个角落里等我,它是那样的神奇。可是, 它在哪里呢? (5)打了两年的猪草,依然没有祖母说的奇遇。祖母说,不能心急,慢慢等啊,只要 你勤快,一定能遇上。 (6)等啊,盼啊,我长高了,草们也在每一个春天倔强地生长着。小桃树的诱惑始终 在心里,不曾淡忘。 (7)那天黄昏,光线开始模糊。A 暮色像大鸟的翅膀低垂了下来。我的手上早已沾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