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功能评定学》理论教学大纲 (供四年制本科运动康复、康复治疗专业使用) I前言 功能评定是康复治疗学中的一项最基本的专业技能,是制订出好的治疗计划的基础。只有 通过全面的、系统的和详尽记录的康复评定,才有可能确定病人的具体问题,制定相应的干预 计划。评定可提供有关的信息,以资对治疗过程进行比较和评估。病人、治疗师和医生可藉此 清楚的了解到病情是在好转、恶化还是维持原状。并对如何进一步进行治疗、对是否应改变或 停止治疗作出合理的决定,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康复评定的基本概念及 最常用的康复评定及目前临床上通用的一些评估量表。为进入后期康复治疗学临床课程学习打 下坚实的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运动康复、康复治疗专业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 下: 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 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必须深刻理解、记忆和融会贯通)、熟悉 (理解概念和意义)、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相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 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采用课堂讲授、实验、自学、讨 论、计算机多媒体及临床示教相结合。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有的内容可留给学 生自学。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66学时,其中理论50学时,见习16学时:理论与见习时之比3.1:1。 四教材:《康复功能评定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王玉龙,2版,2013年。 正文 第一章总论 一、教学目的 康复评定学是研究障碍和潜能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一门医学学科。康复评定是收集评 定对象的病史和相关资料,并藉此制定出合适的康复治疗方案、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预后功能 等。它是康复医学各科的入门和基础,是康复医学的重要教学内容。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康复评定的概念、对象、意义和作用。 1
1 《康复功能评定学》理论教学大纲 (供四年制本科运动康复、康复治疗专业使用) Ⅰ 前 言 功能评定是康复治疗学中的一项最基本的专业技能,是制订出好的治疗计划的基础。只有 通过全面的、系统的和详尽记录的康复评定,才有可能确定病人的具体问题,制定相应的干预 计划。评定可提供有关的信息,以资对治疗过程进行比较和评估。病人、治疗师和医生可藉此 清楚的了解到病情是在好转、恶化还是维持原状。并对如何进一步进行治疗、对是否应改变或 停止治疗作出合理的决定,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康复评定的基本概念及 最常用的康复评定及目前临床上通用的一些评估量表。为进入后期康复治疗学临床课程学习打 下坚实的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运动康复、康复治疗专业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 下: 一 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 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必须深刻理解、记忆和融会贯通)、熟悉 (理解概念和意义)、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相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 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 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采用课堂讲授、实验、自学、讨 论、计算机多媒体及临床示教相结合。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有的内容可留给学 生自学。 三 总教学参考学时为 66 学时, 其中理论 50 学时,见习 16 学时;理论与见习时之比 3.1:1。 四 教材:《康复功能评定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王玉龙,2 版,2013 年。 II 正文 第一章 总论 一、教学目的 康复评定学是研究障碍和潜能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一门医学学科。康复评定是收集评 定对象的病史和相关资料,并藉此制定出合适的康复治疗方案、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预后功能 等。它是康复医学各科的入门和基础,是康复医学的重要教学内容。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康复评定的概念、对象、意义和作用
2、熟悉康复评定的方法和实施过程。 3、掌握康复评定的主要内容、注意事项。 三、教学内容 1、康复评定概述:康复评定学是研究障碍和潜能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一门医学学科。 康复评定是收集评定对象的病史和相关资料,并藉此制定出合适的康复治疗方案、评估治疗效 果和预测预后功能等。 2、康复评定的方法:定性评定:肉眼观察和问卷调查:半定量评定:分为若干个等级或阶 段:定量评定。 3、康复评定的内容:康复评定是评定患者的躯体、精神、言语和社会功能,其内容主要 包括①躯体方面:上肢,下肢(包括步态),关节,肌肉(含痉挛),脊柱与脊髓,协调与平衡, 感觉与知觉(含疼痛、失用症、失认症),反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呼吸系统功能,循环系统 功能,泌尿系统功能,性功能等;②精神方面:智力测验,性格测验,情绪测验,神经心理测 验:③言语方面:失语症检查,构音障碍检查,言语失用检查,言语错乱检查,痴呆性失语检 查:④社会方面:社会活动能力,就业能力,生存质量等。 4、康复评定的实施过程: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SOAP法,即: S(subjective data主观资料):患者个人的主诉材料、症状: O(objective data客观资料):患者的客观体征和功能表现: A(assessment评定):对上述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Ppan计划):拟订处理计划,包括有关进一步检查、会诊、诊断、康复治疗和处理等的计 划。 5、评定的注意事项: 1)既要全面,又要有针对性。 2)选择适当的评定方法。 3)评定前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目的和方法,消除他们的不安,取得积极的配合。 4)评定时间要尽量短,不引起患者的疲劳。 5)评定常由一个人自始至终的进行,以确保准确性。 6)评定一般要做三次,然后求出平均值。 7)健侧与患侧要进行对照。 8)评定过程中患者出现明显不适时,应及时中止,并查找原因。 第二章人体形态评定 一、教学目的 掌握人体形态评定,能识别正常人体形态与异常人体形态的基础上,熟悉异常人体形态的临 床意义。 2
2 2、熟悉康复评定的方法和实施过程 。 3、掌握康复评定的主要内容、注意事项。 三、教学内容 1、康复评定概述:康复评定学是研究障碍和潜能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一门医学学科。 康复评定是收集评定对象的病史和相关资料,并藉此制定出合适的康复治疗方案、评估治疗效 果和预测预后功能等。 2、康复评定的方法:定性评定:肉眼观察和问卷调查;半定量评定:分为若干个等级或阶 段;定量评定。 3、康复评定的内容:康复评定是评定患者的躯体、精神、言语和社会功能,其内容主要 包括①躯体方面:上肢,下肢(包括步态),关节,肌肉(含痉挛),脊柱与脊髓,协调与平衡, 感觉与知觉(含疼痛、失用症、失认症),反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呼吸系统功能,循环系统 功能,泌尿系统功能,性功能等;②精神方面:智力测验,性格测验,情绪测验,神经心理测 验;③言语方面:失语症检查,构音障碍检查,言语失用检查,言语错乱检查,痴呆性失语检 查;④社会方面:社会活动能力,就业能力,生存质量等。 4、康复评定的实施过程: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 SOAP 法,即: S( subjective data 主观资料):患者个人的主诉材料、症状; O( objective data 客观资料):患者的客观体征和功能表现; A( assessment 评定):对上述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P(plan 计划):拟订处理计划,包括有关进一步检查、会诊、诊断、康复治疗和处理等的计 划。 5、评定的注意事项: 1)既要全面,又要有针对性。 2)选择适当的评定方法。 3)评定前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目的和方法,消除他们的不安,取得积极的配合。 4)评定时间要尽量短,不引起患者的疲劳。 5)评定常由一个人自始至终的进行,以确保准确性。 6)评定一般要做三次,然后求出平均值。 7)健侧与患侧要进行对照。 8)评定过程中患者出现明显不适时,应及时中止,并查找原因。 第二章 人体形态评定 一、教学目的 掌握人体形态评定,能识别正常人体形态与异常人体形态的基础上,熟悉异常人体形态的临 床意义
二、教学要求 1、了解人体形态评定的发展概况、主要内容。 2、熟悉常见异常姿势对人体的影响:熟悉身高及体重测量。 3、掌握正常姿势及其评定,掌握常见的异常姿势评定:掌握体表标志确认,身体长度、 围度测量。 三、教学内容 1、人体形态评定的发展概况、主要内容。 2、正常姿势及其评定:身体姿势(posture)是指身体各部在空间的相对位置,它反映人 体骨骼、肌肉、内脏器官、神经系统等各组织间的力学关系。正确的身体姿势应具备如下条件: 具有能使机体处于稳定状态的力学条件:肌肉为维持正常姿势所承受的负荷不大:不妨碍内脏 器官功能:表现出人体的美感和良好的精神面貌。 3、常见异常姿势及其评定: 侧面观正常颈曲和腰曲度介于3~5cm之间,1)头向前倾斜:2)胸脊柱后凸驼背:3) 平背:4)鞍背:5)胸部畸形:扁平胸、圆柱胸、鸡胸、漏斗胸、不对称胸:6)骨盆后倾:7) 骨盆前倾:8)膝过伸:9)膝屈曲。 后面观:1)头部倾斜:2)肩下垂:3)肩内旋、外旋:4)脊柱侧弯:5)骨盆向侧方 倾斜:6)骨盆旋转:7)扁平足:8)高弓足。前面观:1)下颌骨不对称:2)锁骨和其他关 节不对称:3)髋外旋、髋内旋:4)膝外翻:5)膝内翻:6)胫骨外旋:7)胫骨内旋:8) 拇外翻:9)爪形趾。异常姿势的影响:肌肉和韧带失平衡、关节负重增加和压力分布异常、 继发性功能障碍、诱发疼痛。 4、体表标志确认,身体长度、围度、身高及体重测量。 第三章神经系统反射的评定 一、教学目的 了解神经系统反射评定的重要性,掌握各水平神经系统反射的评定及了解其阳性的意义。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反射发育的过程和基本特点,了解反射产生的结构基础。 2、熟悉反射的分类及评定目的,熟悉其它常见的神经反射,熟悉检查注意事项。 3、掌握脊髓水平、脑干水平、中脑水平和大脑皮质水平的神经反射。 三、教学内容 1、神经系统反射概述。 2、神经反射发育评定 3
3 二、教学要求 1、了解人体形态评定的发展概况、主要内容。 2、熟悉常见异常姿势对人体的影响;熟悉身高及体重测量。 3、掌握正常姿势及其评定,掌握常见的异常姿势评定;掌握体表标志确认,身体长度、 围度测量。 三、教学内容 1、人体形态评定的发展概况、主要内容。 2、正常姿势及其评定:身体姿势(posture)是指身体各部在空间的相对位置,它反映人 体骨骼、肌肉、内脏器官、神经系统等各组织间的力学关系。正确的身体姿势应具备如下条件: 具有能使机体处于稳定状态的力学条件;肌肉为维持正常姿势所承受的负荷不大;不妨碍内脏 器官功能;表现出人体的美感和良好的精神面貌。 3、常见异常姿势及其评定: 侧面观 正常颈曲和腰曲度介于 3~5cm 之间,1)头向前倾斜;2)胸脊柱后凸驼背;3) 平背;4)鞍背;5)胸部畸形:扁平胸、圆柱胸、鸡胸、漏斗胸、不对称胸;6)骨盆后倾;7) 骨盆前倾;8)膝过伸;9)膝屈曲。 后面观: 1)头部倾斜; 2)肩下垂; 3)肩内旋、外旋; 4)脊柱侧弯; 5)骨盆向侧方 倾斜;6)骨盆旋转;7)扁平足; 8)高弓足。前面观: 1)下颌骨不对称; 2)锁骨和其他关 节不对称; 3)髋外旋、髋内旋; 4)膝外翻; 5)膝内翻; 6)胫骨外旋; 7)胫骨内旋; 8) 拇外翻; 9)爪形趾。异常姿势的影响:肌肉和韧带失平衡、关节负重增加和压力分布异常、 继发性功能障碍、诱发疼痛。 4、体表标志确认,身体长度、围度、身高及体重测量。 第三章 神经系统反射的评定 一、教学目的 了解神经系统反射评定的重要性,掌握各水平神经系统反射的评定及了解其阳性的意义。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反射发育的过程和基本特点,了解反射产生的结构基础。 2、熟悉反射的分类及评定目的,熟悉其它常见的神经反射,熟悉检查注意事项。 3、掌握脊髓水平、脑干水平、中脑水平和大脑皮质水平的神经反射。 三、教学内容 1、神经系统反射概述。 2、神经反射发育评定
(1)脊髓水平:屈肌收缩及伸肌伸展反射,第一种第二种交叉伸展反射: (2)脑干水平:重点讲解不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联合反应,一般讲解第一种第二种对 称性紧张性颈反射,仰卧位俯卧位紧张性迷路反射:简单讲解阳性支持反应和阴性支持反应: (3)中脑水平:重点讲解调正反应,一般讲解自动运动反应: (4)大脑皮质水平:除跷跷板平衡反应和猿位平衡反应,其它均重点讲解。 (5)其它常用的神经反射 (6)检查注意事项 第四章心肺功能评定 一、教学目的 掌握心肺功能评定。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心电运动试验种类。了解心肺遥测系统的应用。 2熟悉心电运动试验目的、禁忌症,结果及意义。熟悉肺容积与肺通气功能测定,熟悉运 动气体代谢测定。 3掌握美国心脏学会心脏功能分级及治疗分级,掌握平板运动试验中的Buce平板运动试 验方案及踏车运动试验方案。掌握呼吸困难分级。 三、教学内容 1、心功能评定: (1)心功能分级 (2)心电运动试验: 2、肺功能评定 (1)呼吸困难分级: (2)肺容积与肺通气功能测定 (3)运动气体代谢测定 3、心肺遥测系统的应用 第五章认知功能的评定 一、教学目的 掌握认知功能的评定。 二、教学要求 1了解神经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临床神经心理学的评定方法、情绪情感障碍的评定。 2熟悉认知功能障碍的内容、注意力障碍评定、知觉障碍评定、执行功能障碍评定 3掌握意识障碍评定、Glasgow昏迷量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E)、认知功能筛查量 4
4 (1)脊髓水平:屈肌收缩及伸肌伸展反射,第一种第二种交叉伸展反射; (2)脑干水平:重点讲解不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联合反应,一般讲解第一种第二种对 称性紧张性颈反射,仰卧位俯卧位紧张性迷路反射;简单讲解阳性支持反应和阴性支持反应; (3)中脑水平:重点讲解调正反应,一般讲解自动运动反应; (4)大脑皮质水平:除跷跷板平衡反应和猿位平衡反应,其它均重点讲解。 (5)其它常用的神经反射 (6)检查注意事项 第四章 心肺功能评定 一、教学目的 掌握心肺功能评定。 二、教学要求 1 了解心电运动试验种类。了解心肺遥测系统的应用。 2 熟悉心电运动试验目的、禁忌症,结果及意义。熟悉肺容积与肺通气功能测定,熟悉运 动气体代谢测定。 3 掌握美国心脏学会心脏功能分级及治疗分级,掌握平板运动试验中的 Bruce 平板运动试 验方案及踏车运动试验方案。 掌握呼吸困难分级。 三、教学内容 1、心功能评定; (1)心功能分级 (2)心电运动试验: 2、肺功能评定 (1)呼吸困难分级: (2)肺容积与肺通气功能测定 (3)运动气体代谢测定 3、心肺遥测系统的应用 第五章 认知功能的评定 一 、 教学目的 掌握认知功能的评定。 二 、教学要求 1 了解神经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临床神经心理学的评定方法、情绪情感障碍的评定。 2 熟悉认知功能障碍的内容、注意力障碍评定、知觉障碍评定、执行功能障碍评定 3 掌握意识障碍评定、Glasgow 昏迷量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E)、认知功能筛查量
表、记忆力障碍评定。 三、教学内容 1认知功能认知功能障碍的定义,认知功能障碍的内容:意识障碍评定:意识状态的初步 判断、Glasgow昏迷量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E):认知功能筛查量表:注意力障的评定; 记忆障碍的评定:知觉障碍评定:执行功能障碍的评定: 2知觉障碍概念,知觉障碍的分类及特点,知觉障碍的评定方法。 3注意障碍注意的特征,注意障碍的分类及临床表现,注意障碍的评定方法。 4记忆障碍记忆的特点,记忆障碍的评定。 5执行能力障碍 6抑郁(Depression)、焦虑(Anxiety):抑郁量表、焦虑量表。 第六章言语功能评定 一、教学目的 掌握言语功能评定。 二、教学要求 了解言语和语言的概念、言语产生的机制、语言的特征。 熟悉言语语言障碍的基本概念、言语语言障碍的筛选、构音障碍的评定、儿童语言发育迟 缓的评定。 掌握语言评估的一般内容,失语症的分类,构音障碍的Frenchay评定。 三、教学内容 1、概述言语和语言的概念、言语产生的机制,语言的特征,常见的语言障碍。 2、言语语言障碍的评定: (1)言语功能障碍的筛选 (2)失语症: (3)构音障碍的功能评定:Frenchay评定法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构音障碍检查法、河北省人民 医院构音障碍评定法: (4)语言发育迟缓。 (5)口吃(自学) (6)耳聋(自学) 第七章感觉功能的评定 一、教学目的 5
5 表、记忆力障碍评定。 三、 教学内容 1 认知功能 认知功能障碍的定义,认知功能障碍的内容;意识障碍评定:意识状态的初步 判断、Glasgow 昏迷量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E);认知功能筛查量表;注意力障的评定; 记忆障碍的评定;知觉障碍评定;执行功能障碍的评定; 2 知觉障碍 概念,知觉障碍的分类及特点,知觉障碍的评定方法。 3 注意障碍 注意的特征,注意障碍的分类及临床表现,注意障碍的评定方法。 4 记忆障碍 记忆的特点,记忆障碍的评定。 5 执行能力障碍 6 抑郁(Depression)、焦虑(Anxiety);抑郁量表、焦虑量表。 第六章 言语功能评定 一、教学目的 掌握言语功能评定。 二、教学要求 了解言语和语言的概念、言语产生的机制、语言的特征。 熟悉言语语言障碍的基本概念、言语语言障碍的筛选、构音障碍的评定、儿童语言发育迟 缓的评定。 掌握语言评估的一般内容,失语症的分类,构音障碍的 Frenchay 评定。 三、教学内容 1、概述 言语和语言的概念、言语产生的机制,语言的特征,常见的语言障碍。 2、言语语言障碍的评定: (1)言语功能障碍的筛选 (2)失语症: (3)构音障碍的功能评定:Frenchay 评定法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构音障碍检查法、河北省人民 医院构音障碍评定法; (4)语言发育迟缓。 (5)口吃(自学) (6)耳聋 (自学) 第七章 感觉功能的评定 一、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