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理论教学大纲 (供本科临床医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使用) I前言 康复医学是具有基础理论、评定方法及治疗技术的医学学科,是应用各种措施促进伤、病、残 者功能恢复的医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及医学模 式的转变,世界卫生组织(O)对医学体系及医生的要求都有了根本的转变,将康复医学列为全面 医学的内容体系,成为医学的第四方面。医学不仅要治病救命,而且要考虑存活后的身心、社会、 职业能力,提高存活者的生活质量。所以以功能障碍为中心,提高生活质量的医学学科的康复医学 成为所有医师必须掌握的一门学科。本课程需要医用物理学、组织学与胚胎学、人体解剖学、医学 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人体发育学、运动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 学、神经病学、中医学基础相关知识作基础。本课程要求学生学习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基本技术,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加深对康复医学的理解,以适应毕业后社会的需要。 本大纲适用于本科临床医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 明如下: 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 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级别相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 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有 的内容可留给学生自学。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28学时,临床示教8学时。 四教材:《康复医学》,黄晓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2013年
《康复医学》理论教学大纲 (供本科临床医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使用) Ⅰ 前 言 康复医学是具有基础理论、评定方法及治疗技术的医学学科,是应用各种措施促进伤、病、残 者功能恢复的医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及医学模 式的转变,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医学体系及医生的要求都有了根本的转变,将康复医学列为全面 医学的内容体系,成为医学的第四方面。医学不仅要治病救命,而且要考虑存活后的身心、社会、 职业能力,提高存活者的生活质量。所以以功能障碍为中心,提高生活质量的医学学科的康复医学 成为所有医师必须掌握的一门学科。本课程需要医用物理学、组织学与胚胎学、人体解剖学、医学 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人体发育学、运动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 学、神经病学、中医学基础相关知识作基础。本课程要求学生学习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基本技术,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加深对康复医学的理解,以适应毕业后社会的需要。 本大纲适用于本科临床医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 明如下: 一 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 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级别相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 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 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有 的内容可留给学生自学。 三 总教学参考学时 28 学时,临床示教 8 学时。 四 教材:《康复医学》,黄晓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2013 年
Ⅱ正文 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 一、教学目的 了解康复医学整个概貌及与临床医学的关系及着重点。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康复及康复医学定义。 2、熟悉康复医学的组成及工作方式。 3、了解康复医学的发展、地位、残疾问题。 三、教学内容 1、康复:综合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措施,对伤病后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 功能障碍进行以功能训练为主的干预,尽可能改善患者的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回归社会。 2、康复医学是一个运用多种手段促进残疾人及患者康复的医学学科。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 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康复医学与临床、保健、预防共同组成全面医学。 3、康复服务方式:康复机构的康复、上门康复、服务社区(基)康复。 4、康复医学的发展。 5、临床医学与康复医学的区别。 6、康复医学的组成及工作方式。 7、康复医学的地位。 8、残疾:残疾原因:残疾预防:一级、二级、三级:社区康复。 第三章康复医学评定 第一节运动功能评定 一、教学目的 掌握各项运动功能评定的内容和评定量表,以应用于临床。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康复评定概念、内容、方法:肌张力的概念、分类、肌张力增高与降低的评定法:肌张
Ⅱ 正文 第一章 康复医学概论 一、教学目的 了解康复医学整个概貌及与临床医学的关系及着重点。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康复及康复医学定义。 2、熟悉康复医学的组成及工作方式。 3、了解康复医学的发展、地位、残疾问题。 三、教学内容 1、康复:综合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措施,对伤病后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 功能障碍进行以功能训练为主的干预,尽可能改善患者的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回归社会。 2、康复医学是一个运用多种手段促进残疾人及患者康复的医学学科。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 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康复医学与临床、保健、预防共同组成全面医学。 3、康复服务方式:康复机构的康复、上门康复、服务社区(基)康复。 4、康复医学的发展。 5、临床医学与康复医学的区别。 6、康复医学的组成及工作方式。 7、康复医学的地位。 8、残疾:残疾原因;残疾预防:一级、二级、三级;社区康复。 第三章 康复医学评定 第一节 运动功能评定 一、教学目的 掌握各项运动功能评定的内容和评定量表,以应用于临床。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康复评定概念、内容、方法;肌张力的概念、分类、肌张力增高与降低的评定法;肌张
力评定的注意事项:掌握肌力概念、徒手肌力评定分级标准,掌握常见异常步态。 2、熟悉关节活动范围概念、主要关节的测量方法:步行周期、临床步态分析。 3、了解肌力器械检查、关节活动范围、关节活动的影响因素、测量的准确性与影响测量的因素: 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 三、教学内容 1、康复评定概念、内容、方法、目的和作用。 2、肌张力的评定:改良的Ashworth量表。 3、肌力:徒手肌力检查特点、分级标准:主要肌肉的手法检查:肌力器械检查:握力测试、捏 力测试、背力测试、四肢肌力测试、等速肌力测试。 4、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方法、注意事项。 5、步态分析:步行周期、支撑相、摆动相、步态的时空参数、常见异常步态。 第二节言语与吞咽功能评定 一、教学目的 掌握洼田饮水实验及量表,了解言语功能评定、吞咽障碍评定。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失语症和构音障碍评定. 2、掌握洼田饮水实验及量表。 三、教学内容 1、言语功能评定:失语症、失写症、构音障碍、言语失用。 2、吞咽障碍评定。 第三节心理功能评定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了解康复医学的全面性,不仅仅是躯体的康复,更需要注意心理的康复。 二、教学要求
力评定的注意事项;掌握肌力概念、徒手肌力评定分级标准,掌握常见异常步态。 2、熟悉关节活动范围概念、主要关节的测量方法;步行周期、临床步态分析。 3、了解肌力器械检查、关节活动范围、关节活动的影响因素、测量的准确性与影响测量的因素; 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 三、教学内容 1、康复评定概念、内容、方法、目的和作用。 2、肌张力的评定;改良的 Ashworth 量表。 3、肌力;徒手肌力检查特点、分级标准;主要肌肉的手法检查;肌力器械检查:握力测试、捏 力测试、背力测试、四肢肌力测试、等速肌力测试。 4、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方法、注意事项。 5、步态分析;步行周期、支撑相、摆动相、步态的时空参数、常见异常步态。 第二节言语与吞咽功能评定 一、教学目的 掌握洼田饮水实验及量表,了解言语功能评定、吞咽障碍评定。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失语症和构音障碍评定. 2、掌握洼田饮水实验及量表。 三、教学内容 1、言语功能评定:失语症、失写症、构音障碍、言语失用。 2、吞咽障碍评定。 第三节心理功能评定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了解康复医学的全面性,不仅仅是躯体的康复,更需要注意心理的康复。 二、教学要求
1、掌握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2、熟悉情绪测验及慢性疾病及残疾的心理反应特征。 3、了解心理功能评定。 三、教学内容 1、心理评定的意义及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2、智力测验:韦氏量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SE)。 3、精神心理测验:人格测验:情绪测验。 4、慢性疾病及残疾的心理反应特征。 第四节日常生活能力与社会功能评定 一、教学目的 认识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不同的评定方法在于治疗关注自我照顾社会和家庭的回归。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2、熟悉独立生活能力评定。 3、了解生存质量评定。 三、教学内容 1、日常生活活动:Barthel指数评定: 2、独立生活能力评定: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 3、生存质量评定:WH0生存质量评定量表(WH0Q0L-100量表)。 第四章康复治疗技术 第一节物理治疗 一、教学目的 物理治疗学是阐述康复治疗技术的学科。它是康复治疗学、运动康复学专业基本操作技术的学 科,是临床康复治疗方法的具体应用学科。因此临床康复的基本理论的培养及临床康复技能的训练
1、掌握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2、熟悉情绪测验及慢性疾病及残疾的心理反应特征。 3、了解心理功能评定。 三、教学内容 1、心理评定的意义及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2、智力测验;韦氏量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 3、精神心理测验;人格测验;情绪测验。 4、慢性疾病及残疾的心理反应特征。 第四节日常生活能力与社会功能评定 一、教学目的 认识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不同的评定方法在于治疗关注自我照顾社会和家庭的回归。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2、熟悉独立生活能力评定。 3、了解生存质量评定。 三、教学内容 1、日常生活活动;Barthel 指数评定; 2、独立生活能力评定;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 3、生存质量评定;WHO 生存质量评定量表(WHOQOL- 100 量表)。 第四章 康复治疗技术 第一节 物理治疗 一、教学目的 物理治疗学是阐述康复治疗技术的学科。它是康复治疗学、运动康复学专业基本操作技术的学 科,是临床康复治疗方法的具体应用学科。因此临床康复的基本理论的培养及临床康复技能的训练
是物理治疗学的重要教学内容。 二、教学要求 了解关节活动技术、软组织牵伸技术、肌力训练技术、神经发育疗法、电疗法、光疗法、超声疗法、 磁疗法、水疗法、石蜡疗法、冷疗法、西方关节松动技术、传统手法治疗。掌握各种物理因子治 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治疗作用,熟悉各种物理因子治疗的特点。 三、教学内容 1、运动治疗:关节活动技术、软组织牵伸技术、肌力训练技术、神经发育疗法。 2、器械治疗:电疗法、光疗法、超声疗法、磁疗法、水疗法、生物反馈疗法、压力疗 法、石蜡疗法、冷疗法。 3、手法治疗:西方关节松动技术、传统手法治疗。 第二节作业治疗 一、教学目的 学习康复医学的特色治疗方法,整体认识作业治疗的特色。 二、教学要求 了解作业治疗的目的、意义、种类、作用及训练方法。 三、教学内容 1、作业疗法的意义目的:种类:治疗作用:评定:治疗处方: 2、训练与方法:流程:功能、认知、日常生活、娱乐、工作、矫形器训练方法。 第三节言语与吞咽治疗 一、教学目的 学习康复医学的特色治疗方法,整体认识康复治疗学言语和吞咽治疗的特色。 二、教学要求 了解失语症、构音障碍、吞咽障碍的治疗措施
是物理治疗学的重要教学内容。 二、教学要求 了解关节活动技术、软组织牵伸技术、肌力训练技术、神经发育疗法、电疗法、光疗法、超声疗法、 磁疗法、水疗法、石蜡疗法、冷疗法、西方关节松动技术、传统手法治疗。掌握各种物理因子治 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治疗作用,熟悉各种物理因子治疗的特点。 三、教学内容 1、运动治疗:关节活动技术、软组织牵伸技术、肌力训练技术、神经发育疗法。 2、器械治疗:电疗法、光疗法、超声疗法、磁疗法、水疗法、生物反馈疗法 、压 力 疗 法 、石蜡疗法 、冷疗法。 3、手法治疗:西方关节松动技术、传统手法治疗。 第二节 作业治疗 一、教学目的 学习康复医学的特色治疗方法,整体认识作业治疗的特色。 二、教学要求 了解作业治疗的目的、意义、种类、作用及训练方法。 三、教学内容 1、作业疗法的意义目的;种类;治疗作用;评定;治疗处方; 2、训练与方法:流程;功能、认知、日常生活、娱乐、工作、矫形器训练方法。 第三节 言语与吞咽治疗 一、教学目的 学习康复医学的特色治疗方法,整体认识康复治疗学言语和吞咽治疗的特色。 二、教学要求 了解失语症、构音障碍、吞咽障碍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