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急救》理论教学大纲 (供四年制本科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使用) I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农业迅速发展、交通、工伤等事故、地震、水灾、火灾等自然灾害 频频发生,各类严重感染等危重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如何做好急诊急救医疗工作,提高救 治成功率,减少致残率和病死率已受到各级卫生部门和广大急救人员的普遍重视。创伤与急 救基本技能是研究急诊创伤、烧伤、爆炸伤颅脑损伤、口颈损伤、胸腹损伤、泌尿生殖系损 伤、急腹症、咬螯伤、急性外科感染、及临床技能操作和除颤等的科学。通过教学使学生掌 握常用急救技术,对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能正确急诊处理。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 如下: 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的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 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 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 般内容不标示。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 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36学时,理论学时与实验学时之比2:1。即讲课24学时,实验12学 时。 四、教材:《现场急救》(讲义),遵义医学院急诊医学教研室编,2006年。 Ⅱ正文 第一章现场急救医学基础 一、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认识现场急救的重要意义和处理原则,了解人体的主要结构,熟悉四大生命 体征的监测和意义,掌握现场急救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二、教学要求
《现场急救》理论教学大纲 (供四年制本科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使用) Ⅰ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农业迅速发展、交通、工伤等事故、地震、水灾、火灾等自然灾害 频频发生,各类严重感染等危重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如何做好急诊急救医疗工作,提高救 治成功率,减少致残率和病死率已受到各级卫生部门和广大急救人员的普遍重视。创伤与急 救基本技能是研究急诊创伤、烧伤、爆炸伤颅脑损伤、口颈损伤、胸腹损伤、泌尿生殖系损 伤、急腹症、咬螯伤、急性外科感染、及临床技能操作和除颤等的科学。通过教学使学生掌 握常用急救技术,对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能正确急诊处理。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 如下: 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的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 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 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 般内容不标示。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 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 36 学时,理论学时与实验学时之比 2:1。即讲课 24 学时,实验 12 学 时。 四、教材:《现场急救》(讲义),遵义医学院急诊医学教研室编,2006 年。 Ⅱ 正文 第一章 现场急救医学基础 一、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认识现场急救的重要意义和处理原则,了解人体的主要结构,熟悉四大生命 体征的监测和意义,掌握现场急救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二、教学要求
(一)了解现场急救的重要意义及原则: (二)了解人体重要的组织及器官: (三)掌握四大生命体征的监测和临床意义: (四)掌握现场急救中遇到的常见症状和体征。 三、教学内容 (一)现场急救的重要意义和处理原则: (二)人体的简要结构: (三)四大生命体征的意义与监测方法: (四)现场急救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讲课时数】(2学时) 第二章 心肺脑复苏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掌握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概念,了解现代心肺复苏的三大要素和心脏 骤停的各种病因及机制。熟悉心脏骤停的判断和临床表现:学会快速判断心脏骤停,能对心 脏骤停的患者进行成人现场心肺复苏术(基本生命支持)的操作,熟悉CP℉成功的标志及终 止指标。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心脏骤停的概念、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二)掌握心肺脑复苏的概念、成人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方法: (三)熟悉CPR成功的标志及终止指标。 三、教学内容 (一)心肺脑复苏的概念: (二)心脏骤停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三)基本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进一步生命支持(脑复苏)的基本内容: (四)成人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标准及方法: (五)CPR成功的标志及终止指标。 【讲课时数】(2学时)
(一)了解现场急救的重要意义及原则; (二)了解人体重要的组织及器官; (三)掌握四大生命体征的监测和临床意义; (四)掌握现场急救中遇到的常见症状和体征。 三、教学内容 (一)现场急救的重要意义和处理原则; (二)人体的简要结构; (三)四大生命体征的意义与监测方法; (四)现场急救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讲课时数】(2 学时) 第二章 心肺脑复苏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掌握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概念,了解现代心肺复苏的三大要素和心脏 骤停的各种病因及机制。熟悉心脏骤停的判断和临床表现;学会快速判断心脏骤停,能对心 脏骤停的患者进行成人现场心肺复苏术(基本生命支持)的操作,熟悉 CPR 成功的标志及终 止指标。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心脏骤停的概念、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二)掌握心肺脑复苏的概念、成人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方法; (三)熟悉 CPR 成功的标志及终止指标。 三、教学内容 (一)心肺脑复苏的概念; (二)心脏骤停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三)基本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进一步生命支持(脑复苏)的基本内容; (四)成人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标准及方法; (五)CPR 成功的标志及终止指标。 【讲课时数】(2 学时)
第三章外伤急救基本技术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外伤急救基本技术的学习,明确包扎止血、固定及搬运适应症及实施方法 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绷带包扎的常用方法: (二)了解不同部位三角巾包扎方法: (三)熟悉各种常用的止血方法: (四)掌握正确的搬运方法。 三、教学内容 (一)外伤止血: 成人在短期内失血1500ml,可危及生命。 1.出血的种类:①动脉出血②静脉出血 ③毛细血管出血 2.止血的方法: (二)包扎: 1.绷带包扎法: 2.三角也包扎法。 (三)固定: 1.骨折临时固定应注意的事项: 2.骨折临时固定的材料: 3.临时固定法: 4.几种常用的固定法。 (四)病人的搬运: 1.搬运的方法:车、人、担架等: 2.搬运的注意事项: ①搬运的过程中,运作要轻巧、敏捷、协调一致: ②受伤部位应向上,头部和肩部不得着地: ③搬运过程避免震动,不应增加伤病员痛苦:
第三章 外伤急救基本技术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外伤急救基本技术的学习,明确包扎止血、固定及搬运适应症及实施方法 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绷带包扎的常用方法; (二)了解不同部位三角巾包扎方法; (三)熟悉各种常用的止血方法; (四)掌握正确的搬运方法。 三、教学内容 (一)外伤止血: 成人在短期内失血 1500ml,可危及生命。 1.出血的种类:①动脉出血 ②静脉出血 ③毛细血管出血 2.止血的方法: (二)包扎: 1.绷带包扎法; 2.三角巾包扎法。 (三)固定: 1.骨折临时固定应注意的事项; 2.骨折临时固定的材料; 3.临时固定法; 4.几种常用的固定法。 (四)病人的搬运: 1.搬运的方法:车、人、担架等; 2.搬运的注意事项: ①搬运的过程中,运作要轻巧、敏捷、协调一致; ②受伤部位应向上,头部和肩部不得着地; ③搬运过程避免震动,不应增加伤病员痛苦;
④颈椎、腰椎伤病人必须三人以上同时搬运,切忌一人抱胸一人搬腿的双人搬运,否则会 造成继发脊髓伤。 【讲课时数】(4学时) 第四章常见外伤现场急救 第一节颅脑损伤 一、教学目的 在认识颅脑解剖生理结构基础上,了解颅脑损伤的特点及分类。学习头皮损伤及颅骨 骨折的类型和诊断治疗,熟悉颅脑损伤、颅内血肿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掌握常见外伤现场急 救基本技能。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常见外伤现场急救基本技能: (二)熟悉常见外伤现场急救基本知识: (三)了解常见外伤现场急救的一些特殊技能。 三、教学内容 (一)头皮损伤的类型临床表现和治疗: (二)颅骨骨折的类型、临床表现和治疗: (三)颅内血肿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讲课时数】(2学时) 第二节胸、腹部损伤 一、教学目的 在认识泌胸、腹部损伤病因、病理的基础上,学习肋骨骨折、血气胸、腹部实质脏器和 空腔脏器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急诊处理原则。 二、教学要求 (一)了解心血管及肺损伤的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二)掌握胸部损伤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急救处理原则: (三)掌握肋骨骨折、气胸、血胸的临床表现、诊断、急救和治疗:
④颈椎、腰椎伤病人必须三人以上同时搬运,切忌一人抱胸一人搬腿的双人搬运,否则会 造成继发脊髓伤。 【讲课时数】(4 学时) 第四章 常见外伤现场急救 第一节 颅脑损伤 一、教学目的 在认识颅脑解剖生理结构基础上,了解颅脑损伤的特点及分类。学习头皮损伤及颅骨 骨折的类型和诊断治疗,熟悉颅脑损伤、颅内血肿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掌握常见外伤现场急 救基本技能 。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常见外伤现场急救基本技能; (二)熟悉常见外伤现场急救基本知识; (三)了解常见外伤现场急救的一些特殊技能。 三、教学内容 (一)头皮损伤的类型、临床表现和治疗; (二)颅骨骨折的类型、临床表现和治疗; (三)颅内血肿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讲课时数】(2 学时) 第二节 胸、腹部损伤 一、教学目的 在认识泌胸、腹部损伤病因、病理的基础上,学习肋骨骨折、血气胸、腹部实质脏器和 空腔脏器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急诊处理原则。 二、教学要求 (一)了解心血管及肺损伤的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二)掌握胸部损伤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急救处理原则; (三)掌握肋骨骨折、气胸、血胸的临床表现、诊断、急救和治疗;
(四)熟悉胸部损伤的早期判断及处理: (五)熟悉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步骤: (六)掌握腹部空腔脏器损伤的诊断步骤、临床表现及治疗: (七)掌握腹部实质脏器损伤的诊断步骤、临床表现及治疗。 三、教学内容 (一)胸部损伤概论 (二)肋骨骨折的临床表现、急救和治疗原则: (三)血气胸的分类、诊断及急诊处理原则: (四)气管食道损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五)心血管及肺损伤的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六)腹部闭仓性损伤的病因: (七)单纯腹壁损伤、实质脏器损伤与空腔脏器损伤的临床表现及特征、早期诊断方法,腹 腔诊断性穿刺和腹腔灌洗: (八)实质脏器破裂和空腔脏器损伤的早期诊断及处理方法。 【讲课时数】(2学时) 第三节脊柱、四肢损伤 一、教学目的 在认识脊柱、四肢损伤病因的基础上,学习脊柱、四肢损伤的诊断及救护。 二、教学要求 (一)了解脊柱、四肢损伤的病因: (二)熟悉脊柱、四肢损伤的诊断: (三)掌握脊柱、四肢损伤的急救处理原则。 三、教学内容 (一)脊柱、四肢损伤的病因: (二)脊柱、四肢损伤的临床诊断: (三)脊柱、四肢损伤的急救处理原则: (四)脊柱、四肢损伤的现场急救及进一步处理
(四)熟悉胸部损伤的早期判断及处理; (五)熟悉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步骤; (六)掌握腹部空腔脏器损伤的诊断步骤、临床表现及治疗; (七)掌握腹部实质脏器损伤的诊断步骤、临床表现及治疗。 三、教学内容 (一)胸部损伤概论; (二)肋骨骨折的临床表现、急救和治疗原则; (三)血气胸的分类、诊断及急诊处理原则; (四)气管、食道损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五)心血管及肺损伤的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六)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病因; (七)单纯腹壁损伤、实质脏器损伤与空腔脏器损伤的临床表现及特征、早期诊断方法,腹 腔诊断性穿刺和腹腔灌洗; (八)实质脏器破裂和空腔脏器损伤的早期诊断及处理方法。 【讲课时数】(2 学时) 第三节 脊柱、四肢损伤 一、教学目的 在认识脊柱、四肢损伤病因的基础上,学习脊柱、四肢损伤的诊断及救护。 二、教学要求 (一)了解脊柱、四肢损伤的病因; (二)熟悉脊柱、四肢损伤的诊断; (三)掌握脊柱、四肢损伤的急救处理原则。 三、教学内容 (一)脊柱、四肢损伤的病因; (二)脊柱、四肢损伤的临床诊断; (三)脊柱、四肢损伤的急救处理原则; (四)脊柱、四肢损伤的现场急救及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