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 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 代开始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 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 境”。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 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 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 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境” 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 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 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 领悟。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 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而 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 真、很完美。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国园林艺术 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 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 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有意境的作 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 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 生的意味。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 远的意境。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他认为杜甫诗的特点是 “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是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而王维 诗则能取之象外,所以他说杜甫是 王维是“妙 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康德 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就 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
山东省济南市 2018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 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 代开始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 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 境”。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 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 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 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境” 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 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 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 领悟。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 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而 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 真、很完美。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国园林艺术 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 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 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有意境的作 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 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 生的意味。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 远的意境。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他认为杜甫诗的特点是: “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是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而王维 诗则能取之象外,所以他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 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康德 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就 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
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它不仅唱出了俄罗斯民族 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它引起了了全世界听众的共鸣。 (摘编自叶朗《说意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所有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创造 意象,因而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能够具有意境的。 B.西方古代艺术家的旨趣是要在作品中重现世界上的具体物象,所以古希腊雕 塑家认为把人体刻画得极其逼真、十分漂亮才是美 C.中国古代艺术家突破有限的对象,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意境中, 抒发哲理性感受和领悟,这是比西方艺术的高明之处。 D.陶渊明的两句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明他已经认识到身处一个 有意味的世界,并且正处在辨析、体验这种意味之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结构,阐述了中国艺术在意境方面的追求。 B.文章第一段通过意境和意象的分析,主要阐释了意境的特殊规定性特征。 C.作者以杜甫和王维的诗作为论据,是为了论证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 品的不同。 D.文章运用比较手法,论述了意境的特征,尤其强调了意境在不同艺术作品中 的表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的内涵解释为“情景交融”,可见从近 代开始人们就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了。 B.中国园林的审美价值,在于让人通过它们感受到更大空间的美,所以游览者 往往能够产生一种对于整个人生或历史的感受和领悟。 C.王夫之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他显然是根据中国传统美学来评价杜 甫和王维的,如果让西方艺术家来评判,结论可能恰恰相反。 D.康德所说的“一种惆怅”,表明他作为西方人也感觉到了一种与意象有很大 不同的“美的东西”。这种东西其实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意境”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令箭荷花 街上还很安静的时候,花市上就摆满了一片花草。真是花团锦簇,千丽百俏,半 条街飘满了清淡的花香。 “老大爷,你买了这盆三叶梅吧,这花便宜,好活,你看它开得多么鲜艳!”花 市东头,一个卖花的乡下姑娘在和一个看花的乡下老头谈生意。这个姑娘集集来 卖花,二十来岁,生得细眉细眼,爱笑,薄薄的嘴唇很会谈生意。 老头蹲在她的花摊前面,摇摇头,对那盆开满粉红色零星小花的三叶梅表示不感 兴趣。“那一盆多少钱?”老头抬起下巴朝花车儿上一指,眼睛里泛着某种惊喜 那是一盆令箭荷花。在今天的花市上是独一份儿。葱翠的令箭似的叶状枝上,四 朵花竞相开放,花朵大,花瓣层层叠叠,光洁鲜亮,一层紫红,一层桃红,一层 粉红,花丝弯曲嫩黄,阳光一照,整个花朵就像薄薄的彩色玻璃做的。姑娘说: “老大爷,那是令箭荷花。”“我就要它!”老头口气很肯定。姑娘又解释了 句:“它贵。”老头有点生气:“有价儿没有?
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它不仅唱出了俄罗斯民族 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它引起了了全世界听众的共鸣。 (摘编自叶朗《说意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所有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创造 意象,因而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能够具有意境的。 B.西方古代艺术家的旨趣是要在作品中重现世界上的具体物象,所以古希腊雕 塑家认为把人体刻画得极其逼真、十分漂亮才是美。 C.中国古代艺术家突破有限的对象,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意境中, 抒发哲理性感受和领悟,这是比西方艺术的高明之处。 D.陶渊明的两句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明他已经认识到身处一个 有意味的世界,并且正处在辨析、体验这种意味之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文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结构,阐述了中国艺术在意境方面的追求。 B.文章第一段通过意境和意象的分析,主要阐释了意境的特殊规定性特征。 C.作者以杜甫和王维的诗作为论据,是为了论证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 品的不同。 D.文章运用比较手法,论述了意境的特征,尤其强调了意境在不同艺术作品中 的表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的内涵解释为“情景交融”,可见从近 代开始人们就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了。 B.中国园林的审美价值,在于让人通过它们感受到更大空间的美,所以游览者 往往能够产生一种对于整个人生或历史的感受和领悟。 C.王夫之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他显然是根据中国传统美学来评价杜 甫和王维的,如果让西方艺术家来评判,结论可能恰恰相反。 D.康德所说的“一种惆怅”,表明他作为西方人也感觉到了一种与意象有很大 不同的“美的东西”。这种东西其实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意境”。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令箭荷花 街上还很安静的时候,花市上就摆满了一片花草。真是花团锦簇,千丽百俏,半 条街飘满了清淡的花香。 “老大爷,你买了这盆三叶梅吧,这花便宜,好活,你看它开得多么鲜艳!”花 市东头,一个卖花的乡下姑娘在和一个看花的乡下老头谈生意。这个姑娘集集来 卖花,二十来岁,生得细眉细眼,爱笑,薄薄的嘴唇很会谈生意。 老头蹲在她的花摊前面,摇摇头,对那盆开满粉红色零星小花的三叶梅表示不感 兴趣。“那一盆多少钱?”老头抬起下巴朝花车儿上一指,眼睛里泛着某种惊喜。 那是一盆令箭荷花。在今天的花市上是独一份儿。葱翠的令箭似的叶状枝上,四 朵花竞相开放,花朵大,花瓣层层叠叠,光洁鲜亮,一层紫红,一层桃红,一层 粉红,花丝弯曲嫩黄,阳光一照,整个花朵就像薄薄的彩色玻璃做的。姑娘说: “老大爷,那是令箭荷花。”“我就要它!”老头口气很肯定。姑娘又解释了一 句:“它贵。”老头有点生气:“有价儿没有?
姑娘听他口气很大,把他仔细打量了一遍。老头瘦瘦的,60多岁,白布褂子, 敞着怀,露着黑黑的结实的胸脯,不像是养种花草的人。姑娘问:“大爷,你是 哪村的?” “严村。”老头没有正眼看姑娘,淡淡地回了一句。 哦,知道 个看花的小伙子打趣说,“严村,好叮当的地方啊,村里人天天吃“人 参 看花的人们哑然失笑了,姑娘笑得弯下腰去。严村是多年来有名的贫困村,到了 冬天就多靠吃自产的胡萝卜来生活,号曰吃人参。只是到了最近几年,在精准扶 贫政策下,村民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多数人基本脱贫。 老头儿红了脸,好像受了莫大羞辱。他一横眉冲着姑娘说:“多少钱,有价儿没 有?”“50。”姑娘止住笑说。“35块,多一分钱也不买。”老头坚定地说 “40.少一分钱也不卖。”姑娘也不相让。 此时,集上热闹起来,花市上也站满了人。那些买花的、看花的,多是农民打扮 的人。他们除了吃饭穿衣,也爱上了鲜花的香味。 个穿着皮尔卡丹衣服的年轻人忽然挤上来说:“他不要,我要。我给你40。” 老头一看就有些急:“有个先来后到吧?这花我看中了!” “你可拿钱呀!看你这穷样!回家吃“人参”吧!” 片笑声,老头的脸腾地红了:“这花我今天非买不可了!”老头用双手紧紧护 着那盆令箭荷花。“皮尔卡丹”一看老头这样,他忽然凑近老头的耳朵嘀咕了几 句什么。老头立刻冷着脸说:“不行不行,明天也是孩他妈的生日,她也爱花! “你这个人真难说话!这么貴,你吃它喝它?” 咦,我不吃它喝它,你送花给你领导,他就能吃它喝它?” 人们听得明白,就又笑起来了。“皮尔卡丹”不知出于一种什么心理,陡地变了 脸色说:“你是哪个村的?村支书是谁?” 老头一愣,嗔怒道:“少来这一套!唬谁呢?” “皮尔卡丹”冷冷一笑,说:“就是嘛,你们乡下人,还缺花看吗?高梁花、棒 子花、打破碗碗花,野花野草遍地都是。姑娘,给你40块钱,我买了!”说着, 把四张崭新的钞票送到姑娘脸前。 姑娘不接他的钱,冷冷地看着他。然后又看一看蹲在地上双手护花的老头。她突 然用亲切而果断的语气对老头说:“大爷,就依你,35块,给你了。” “皮尔卡丹”气得脸色发白,指着姑娘的脸,一时不知说什么好:“你你……” “我叫蒋小玉,南关的,我们支书叫蒋大河,你还打听谁?问吧!” 人们被她这爽直的话给逯笑了,看着她笑微微地站在花丛中恍若她就是挺秀盛开 的令箭荷花。 (根据贾大山的微型小说《花市》,有修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对花市的描写精雕细刻,具有浓浓的诗意,它暗示了社会生活的美 好变化,为下文写很多人来看花买花做铺垫。 B.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例如“他一横眉,冲着姑娘说”中的“横眉” 就体现了买花老头受到周围人的讥笑后生气又决心买花的心情 C.小说对买花老头的外貌描写采用了白描的手法,突出了他的身份、职业和性 格特征,又与他爱花买花形成对比,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真实
姑娘听他口气很大,把他仔细打量了一遍。老头瘦瘦的,60 多岁,白布褂子, 敞着怀,露着黑黑的结实的胸脯,不像是养种花草的人。姑娘问:“大爷,你是 哪村的?” “严村。”老头没有正眼看姑娘,淡淡地回了一句。 “哦,知道。” 一个看花的小伙子打趣说,“严村,好叮当的地方啊,村里人天天吃“人 参”……” 看花的人们哑然失笑了,姑娘笑得弯下腰去。严村是多年来有名的贫困村,到了 冬天就多靠吃自产的胡萝卜来生活,号曰吃人参。只是到了最近几年,在精准扶 贫政策下,村民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多数人基本脱贫。 老头儿红了脸,好像受了莫大羞辱。他一横眉冲着姑娘说:“多少钱,有价儿没 有?”“50。”姑娘止住笑说。“35 块,多一分钱也不买。”老头坚定地说。 “40.少一分钱也不卖。”姑娘也不相让。 此时,集上热闹起来,花市上也站满了人。那些买花的、看花的,多是农民打扮 的人。他们除了吃饭穿衣,也爱上了鲜花的香味。 一个穿着皮尔卡丹衣服的年轻人忽然挤上来说:“他不要,我要。我给你 40。” 老头一看就有些急:“有个先来后到吧?这花我看中了!” “你可拿钱呀!看你这穷样!回家吃“人参”吧!” 一片笑声,老头的脸腾地红了:“这花我今天非买不可了!”老头用双手紧紧护 着那盆令箭荷花。“皮尔卡丹”一看老头这样,他忽然凑近老头的耳朵嘀咕了几 句什么。老头立刻冷着脸说:“不行不行,明天也是孩他妈的生日,她也爱花!” “你这个人真难说话!这么貴,你吃它喝它?” “咦,我不吃它喝它,你送花给你领导,他就能吃它喝它?” 人们听得明白,就又笑起来了。“皮尔卡丹”不知出于一种什么心理,陡地变了 脸色说:“你是哪个村的?村支书是谁?” 老头一愣,嗔怒道:“少来这一套!唬谁呢?” “皮尔卡丹”冷冷一笑,说:“就是嘛,你们乡下人,还缺花看吗?高梁花、棒 子花、打破碗碗花,野花野草遍地都是。姑娘,给你 40 块钱,我买了!”说着, 把四张崭新的钞票送到姑娘脸前。 姑娘不接他的钱,冷冷地看着他。然后又看一看蹲在地上双手护花的老头。她突 然用亲切而果断的语气对老头说:“大爷,就依你,35 块,给你了。” “皮尔卡丹”气得脸色发白,指着姑娘的脸,一时不知说什么好:“你你……” “我叫蒋小玉,南关的,我们支书叫蒋大河,你还打听谁?问吧!” 人们被她这爽直的话给逯笑了,看着她笑微微地站在花丛中恍若她就是挺秀盛开 的令箭荷花。 (根据贾大山的微型小说《花市》,有修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头对花市的描写精雕细刻,具有浓浓的诗意,它暗示了社会生活的美 好变化,为下文写很多人来看花买花做铺垫。 B.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例如“他一横眉,冲着姑娘说”中的“横眉” 就体现了买花老头受到周围人的讥笑后生气又决心买花的心情。 C.小说对买花老头的外貌描写采用了白描的手法,突出了他的身份、职业和性 格特征,又与他爱花买花形成对比,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真实
D.小说以小见大,以一个过去常以胡萝卜为粮的贫困村的老头欲花35元买一盆 花的事,来表现生活富裕后的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5.小说中“皮尔卡丹”这一形象有何特点?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何用意?结合 全文加分析。(5分) 6.卖花姑娘最后以35元钱的价格将令箭荷花卖给了老头儿,这一举动意料之外, 又在情理之中。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 根据环保部12月24日公布的数据,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煤改 气”改造完成394.3万户,超额完成四分之一。改造任务量最多的河北省,180 万户的全年目标河北完成了253.7万户,导致今年冬天天然气需求大增,为去 年同期的234%。 需求涨上来了,但供给却出现了意外。一是原定于2017年投运的中石化天津LNG 接收站无法按计划投产,减少日供应能力2000-3000万方/日。二是管道天然气 进口被减供。中国天然气最大进口源土库曼斯坦(今年前三季度占84.6%)在 入冬后,寒流来临优先保本国居福利用气,违约减供相比合同计划供应量减少了 40007-5000万方/日,尤其是北方地区突然断了供 (摘编自《为什么每到冬天,天然气荒就席卷中国》,2018年1月26日易) 材料二: 从能源科学的角度说,“清洁空气运动”对煤炭及燃煤发电存在认识上的误解。 当前,以选洗处理、型煤加工、水煤浆加工、流化床燃烧、脱硫浄化为代表的洁 浄煤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燃煤发电领域,从燃烧前、燃烧中与燃烧后三个环节同 时尽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燃烧效率。因此,煤炭已经没有那么“脏” 了。当然,燃煤造成了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但那更多的是气候变化所关心的问题, 毕竟二氧化碳不直接造成空气污染。 国情的迥异,使得中国人并不能够过度地嫌弃煤炭,因为归根结底“多煤少油缺 气”的能源资源禀赋通过市场在发挥限制作用。仅从发电领域来看,规模巨大的 本土煤炭资源是建造火力发电厂的必然首选。与2015年相比,2016年全中国新 增发电装机125吉瓦,至年底总装机容量达到1646吉瓦,其中煤炭发电总装机 量达到了943吉瓦,占比约为57%;增长48吉瓦,增长量排名第-一。 (摘编自《:“煤改气”之困:对“清洁空气运动”的再审视》,2017年12月 11日搜狐新闻) 材料三 目前我国天然气季节性紧张的特点非常明显,比如北京市,最高峰谷差达到10 1.也就是说,冬季高峰期用气量相当于低谷时的10倍。此外,同样是冬季,冷 冬和正常冬季也有很大差别,据中石油提供的数据,两者的用气量每天相差约 5000万立方米 张帆说,要解决如此巨大的峰谷差,就必须提高我国天然气的调峰能力。而目前, 肩负调峰任务的全国储气库工作气量仅为天然气消费量的3.4%,远低于发达国 家10%-15%的水平,很难满足冬季调峰需求。根据国际经验,一旦天然气对外依 存度达到或超过30%,地下储气库工作气量就必须超过消费量的12%,而且国家 整体储气能力要达到一定规模
D.小说以小见大,以一个过去常以胡萝卜为粮的贫困村的老头欲花 35 元买一盆 花的事,来表现生活富裕后的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5.小说中“皮尔卡丹”这一形象有何特点?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何用意?结合 全文加分析。(5 分) 6.卖花姑娘最后以 35 元钱的价格将令箭荷花卖给了老头儿,这一举动意料之外, 又在情理之中。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根据环保部 12 月 24 日公布的数据,2017 年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煤改 气”改造完成 394.3 万户,超额完成四分之一。改造任务量最多的河北省,180 万户的全年目标河北完成了 253.7 万户,导致今年冬天天然气需求大增,为去 年同期的 234%。 需求涨上来了,但供给却出现了意外。一是原定于 2017 年投运的中石化天津 LNG 接收站无法按计划投产,减少日供应能力 2000—3000 万方/日。二是管道天然气 进口被减供。中国天然气最大进口源土库曼斯坦(今年前三季度占 84.6%)在 入冬后,寒流来临优先保本国居福利用气,违约减供相比合同计划供应量减少了 40007-5000 万方/日,尤其是北方地区突然断了供。 (摘编自《为什么每到冬天,天然气荒就席卷中国》,2018 年 1 月 26 日易) 材料二: 从能源科学的角度说,“清洁空气运动”对煤炭及燃煤发电存在认识上的误解。 当前,以选洗处理、型煤加工、水煤浆加工、流化床燃烧、脱硫净化为代表的洁 净煤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燃煤发电领域,从燃烧前、燃烧中与燃烧后三个环节同 时尽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燃烧效率。因此,煤炭已经没有那么“脏” 了。当然,燃煤造成了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但那更多的是气候变化所关心的问题, 毕竟二氧化碳不直接造成空气污染。 国情的迥异,使得中国人并不能够过度地嫌弃煤炭,因为归根结底“多煤少油缺 气”的能源资源禀赋通过市场在发挥限制作用。仅从发电领域来看,规模巨大的 本土煤炭资源是建造火力发电厂的必然首选。与 2015 年相比,2016 年全中国新 增发电装机 125 吉瓦,至年底总装机容量达到 1646 吉瓦,其中煤炭发电总装机 量达到了 943 吉瓦,占比约为 57%;增长 48 吉瓦,增长量排名第-一。 (摘编自《:“煤改气”之困:对“清洁空气运动”的再审视》,2017 年 12 月 11 日搜狐新闻) 材料三: 目前我国天然气季节性紧张的特点非常明显,比如北京市,最高峰谷差达到 10: 1.也就是说,冬季高峰期用气量相当于低谷时的 10 倍。此外,同样是冬季,冷 冬和正常冬季也有很大差别,据中石油提供的数据,两者的用气量每天相差约 5000 万立方米。 张帆说,要解决如此巨大的峰谷差,就必须提高我国天然气的调峰能力。而目前, 肩负调峰任务的全国储气库工作气量仅为天然气消费量的 3.4%,远低于发达国 家 10%-15%的水平,很难满足冬季调峰需求。根据国际经验,一旦天然气对外依 存度达到或超过 30%,地下储气库工作气量就必须超过消费量的 12%,而且国家 整体储气能力要达到一定规模
整体储气能力是指除地下储气库之外,还需要建设一些城市大型储气罐群和类似 LNG接收站的储气设施。目前在我国,这类储气设施基础十分薄弱,除北京等大 型城市有一定的城市储气能力,其他二三线城市几乎为零。 (摘编自《气荒如何不再来?》,2018年2月5日人民日报) 材料四 图表:管道天然气进口量 管道气进口量,亿m=阿比s 图表:液化天然气进口量及网比 物一大气础口m一比 (摘编自《2018年中国天然气行业进口量构成及主要管道分布分析),2018年1月31日中 国报告网)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土库曼斯坦的违约,使得我国管道天然气进口骤减,加剧了天然气供应紧张 形势。 B.洁净煤与天然气一样符合“清洁空气运动”的要求,不会造成污染问题。 C.我国今年的天然气荒成因是多方面的,要解决这个问題必须综合考量,统筹 兼顾。 D.目前我国的整体储气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天然气使用的冬季调峰需求。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揭示了天然气荒的成因,材料二则表达了对“煤改气”做法的冷静思 考 B.在大城市加强大型储气罐群建设,是我国加强整体储气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 C.取暖用气较多,导致北京市冬季高峰期的用气量比其他季度多出约5000万立 方米。 D.管道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进口量的同比,在2017年达到了2012年以来的最 高峰 E.我国煤炭资源规模巨大,建造火力发电厂应该从这个国情出发,在煤的使用 上做文章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如何破解我国的天然气荒难题。(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宋仪望,字望之,吉安永丰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吴县知县。民输白粮京师, 辄破家,仪望令诸区各出公田,计役授田赡之。禁火葬,创子游祠,建书院,惠 绩甚著,征授御史。劾大将军仇鸾挟寇自重,疏留中。已,陈时务十二策。巡盐 河东,请开桑乾河通宣府、大同饷道,言:“河发源金龙池,下甕城驿古定桥, 会众水,东流千余里,入卢沟桥。其间惟大同卜村有丛石,宣府黑龙湾石崖稍险, 然不逾五十里,水浅者犹二三尺,疏凿甚易。曩大同巡抚侯钺尝乘小艇赴怀来, 历卜村、黑龙湾,安行无虞。又自怀来溯流,载米三十石达之古定河,足利漕可 征。”时方行空运【注】),率三十石,致一石。仪望疏至,下廷议,兵部尚书
整体储气能力是指除地下储气库之外,还需要建设一些城市大型储气罐群和类似 LNG 接收站的储气设施。目前在我国,这类储气设施基础十分薄弱,除北京等大 型城市有一定的城市储气能力,其他二三线城市几乎为零。 (摘编自《气荒如何不再来?》,2018 年 2 月 5 日人民日报) 材料四: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土库曼斯坦的违约,使得我国管道天然气进口骤减,加剧了天然气供应紧张 形势。 B.洁净煤与天然气一样符合“清洁空气运动”的要求,不会造成污染问题。 C.我国今年的天然气荒成因是多方面的,要解决这个问題必须综合考量,统筹 兼顾。 D.目前我国的整体储气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天然气使用的冬季调峰需求。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材料一揭示了天然气荒的成因,材料二则表达了对“煤改气”做法的冷静思 考。 B.在大城市加强大型储气罐群建设,是我国加强整体储气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 C.取暖用气较多,导致北京市冬季高峰期的用气量比其他季度多出约 5000 万立 方米。 D.管道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进口量的同比,在 2017 年达到了 2012 年以来的最 高峰。 E.我国煤炭资源规模巨大,建造火力发电厂应该从这个国情出发,在煤的使用 上做文章。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如何破解我国的天然气荒难题。(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宋仪望,字望之,吉安永丰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吴县知县。民输白粮京师, 辄破家,仪望令诸区各出公田,计役授田赡之。禁火葬,创子游祠,建书院,惠 绩甚著,征授御史。劾大将军仇鸾挟寇自重,疏留中。已,陈时务十二策。巡盐 河东,请开桑乾河通宣府、大同饷道,言:“河发源金龙池,下甕城驿古定桥, 会众水,东流千余里,入卢沟桥。其间惟大同卜村有丛石,宣府黑龙湾石崖稍险, 然不逾五十里,水浅者犹二三尺,疏凿甚易。曩大同巡抚侯钺尝乘小艇赴怀来, 历卜村、黑龙湾,安行无虞。又自怀来溯流,载米三十石达之古定河,足利漕可 征。”时方行穵运【注】),率三十石,致一石。仪望疏至,下廷议,兵部尚书